紫微城,神都洛陽最輝煌的見證

紫微城,隋唐洛陽城·宮城,亦名紫微宮。是隋、唐、武周帝國的大朝正宮、世界性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 被譽為“萬宮之宮”,位於神都洛陽西北隅至高之處, 佔地面積約4.2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6倍,前後沿用530餘年,成為九朝理政之所,是中國歷史上沿用時間最長、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

紫微城,神都洛陽最輝煌的見證

武周紫微城


隋煬帝開創萬國來朝、唐太宗接見玄奘、唐高宗俘獲百濟國王、武則天稱帝、唐玄宗接見第八次日本遣唐使等儀式均在紫微城舉行。唐代三次封禪大典皆從紫微城出發,日本改名、冊封新羅國王等皆出自紫微城,由此可見,紫微城是當時世界性政治中心。

之所以說紫微城是神都洛陽最輝煌的見證,就讓我們一睹紫微城的歷史風采吧。


大業盛世


紫微城,神都洛陽最輝煌的見證

隋東京紫微城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下詔遷都洛陽,東京皇宮紫微城開始建設(由將作大匠宇文愷規劃設計,衛尉卿劉權、秘書丞韋萬頃監築),佈下兵夫70萬人築造城牆,60日便已築成,工速之快乃歷代皇宮之最。用工數量共計170萬人(城內諸殿基、牆院,又役10餘萬人,僅土工監便常役80萬人,而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卻再役10餘萬人),比秦阿房宮所役人數(70萬左右)整整多出100萬,乃世界歷史之最。

紫微城,神都洛陽最輝煌的見證

隋紫微城乾陽殿,三重簷


在營建東京時,宇文愷“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京制度窮極壯麗”,而他又巧思絕倫,因此紫微城“製造頗窮奢麗,前代都邑莫之比焉”,成為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建築群。

大業二年(606年),隋煬帝開創我國曆史上首次萬國來朝,在東京皇宮紫微城正殿——乾陽殿接受萬國朝賀,設九賓之禮。隋煬帝作《冬至乾陽殿受朝詩》:“端拱朝萬國,守文繼百王。”

大業六年(610年),各國遣使至紫微城大獻方物,突厥啟民可汗以下,皆是國王親自來朝賀。這在有唐一代是所不能及的。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弒。六月,洛陽留守“七貴”擁立隋煬帝次孫越王楊侗為帝,即隋哀帝。公元619年,王世充廢隋哀帝,自立為帝,國號鄭,定都洛陽,佔據紫微城,對其中部分宮殿、城門名稱做了更改。

盛唐榮光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擊敗王世充,鄭亡。李世民觀望隋朝紫微城的宮殿,甚為震驚,感嘆道:“窮奢極欲,國家能不滅亡嗎?”於是命屈突通焚乾陽殿、毀則天門及闕、廢諸道場等,“以其太奢”。

貞觀之治

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將修紫微城,被戴胄以“戶口單弱、帑藏空虛”為由勸止;次年考慮到“洛陽土中,朝貢道均”再次發兵修繕,但被張玄素諫言:“襲亡隋之弊,恐甚於煬帝。”李世民只好罷役停工。

貞觀六年(632年),唐太宗改東都為洛陽宮,沿用其舊宮紫微城,無所改制。

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始幸洛陽宮(紫微城),聽說14歲的武則天“容止之美”,召入後宮封為才人。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駐蹕洛陽,在紫微城儀鸞殿接見取經歸來的玄奘。

高宗修繕

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在則天門舊址上,命司農少卿田仁汪、韋弘機更加營造。

紫微城,神都洛陽最輝煌的見證

紫微城則天門


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頒佈《建東都詔》,改洛陽宮為東都,實行兩京制;

把紫微城由行宮提升為帝國正宮,當作東宅,“式表宸居”。高宗常常對韋弘機說:"兩京,朕東西二宅,來去不恆,卿宜善思修建。”

麟德二年(665年),命司農少卿田仁汪在乾陽殿舊址上更造乾元殿,其高度與紫禁城太和殿十分接近,但面廣與進深尺度是其1.5倍。

紫微城,神都洛陽最輝煌的見證

唐東都紫微城乾元殿

麟德二年(665年),三月十二日,所司奏紫微城內乾元殿、則天門建成。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從東都紫微城出發,前往泰山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國王和使節。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逝於紫微城貞觀殿。

武周之治

唐睿宗光宅元年(684年),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改“東都”為“神都”,又將紫微城號為“太初宮”。隨著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全面東移,紫微城也不斷得到擴建和修整,規模宏大,華美壯麗達到頂峰。

紫微城,神都洛陽最輝煌的見證

武周神都紫微城


垂拱三年(687年)春,武則天力排眾議,拆除紫微城正殿乾元殿,就其地建明堂。

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明堂建成,高91.43米,“鐵鳳入雲,金龍隱霧”,“去都百餘里外,遙望見之”,號稱“萬象神宮”,使得萬人空巷。武則天放任百姓入紫微城參觀萬象神宮,又賜予酒食,攬盡民心。吐蕃等世界各國聞之,紛紛遣使來賀。

載初元年(690年)二月,武則天於紫微城洛城殿策問貢士,殿試自此開創

紫微城,神都洛陽最輝煌的見證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在文武百官、帝室宗戚、四夷國王、沙門道士、遠近百姓共計6萬餘人的請願下,於九月九日御紫微城則天門樓登基稱帝,改唐為周,定都神都。這是世界歷史上最隆重的登基大典。

證聖元年(695年)正月十六日夜二更,武則天面首薛懷義因失寵而密燒天堂,延及明堂,至清晨,二堂俱毀。 三月,武則天又下詔重建明堂。天堂原址改為佛光寺。

天冊萬歲元年(695年)臘月,武則天從神都紫微城出發,登嵩山,封神嶽,赦天下,改元萬歲登封。

萬歲登封元年(696年)三月,新明堂落成,供奉武氏族人,故為武周明堂,號曰“通天宮”。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四月,武則天鑄成九鼎,從玄武門曳入紫微城,令宰相、諸王率宿衛兵10餘萬,同宮中儀衛白象共同拖曳,列於明堂(通天宮)內。武則天定鼎九州,象徵國家統一昌盛。

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在紫微城發動“神龍革命”,包圍集仙殿,誅殺張易之、張昌宗,逼迫武則天退位。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丙午,唐中宗李顯即位於紫微城通天宮。次日武則天徙居上陽宮。

開元盛世

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唐明皇李隆基至東都,在紫微城應天門接見日本最著名的一批遣唐使——第八次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吉備真備等),同年改明堂為乾元殿(開元十年復為明堂);又於紫微城乾元殿東廊寫四部書,因號乾元院;次年改為麗正修書院(統稱麗正書院,後改名為集賢殿書院),“書院”機構由此產生

紫微城,神都洛陽最輝煌的見證

唐詩裡的紫微城——不夜城

開元十三年(726年)十月,唐玄宗率百官、貴戚及外邦客使,從東都紫微城出發,至泰山封禪。 ‌返回洛京後在紫微城廣達樓大宴群臣,宰相蘇頲作詩讚曰:“樓臺絕勝宜春苑,燈火還同不夜城。”

開元二十年(732年),信安王李禕大破奚、契丹,獻上其俘虜,唐玄宗御紫微城應天門領受。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千秋節(唐玄宗生日),唐明皇御紫微城廣達樓宴群臣。

自唐玄宗天寶年間以來,玄宗沉迷楊氏,久居長安,不理朝政,不久安史之亂爆發,唐王朝由盛轉衰,紫微城的輝煌歷程告一段落。

點擊下方↓↓↓獲取紫微城權威全面講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