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普通 為醫則剛!疫情面前 這些急救戰士留下了一個一個感人的瞬間……

杭州新聞

庚子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作為抗疫前沿之一的溫州市急救中心,有這樣一群急救人,他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用一趟趟安全、穩妥的轉運讓每一個確診病例、疑似患者和發熱患者都能接受最及時有效的治療。

他們有的來不及吃上一口年夜飯,便匆匆離家回到工作崗位,有的無暇顧及父母兒女,把時間交付給崗位,用責任助力抗疫。任前路危險依然義無反顧,他們堅守在生命的前沿,全力對抗病毒、守護生命!

接連轉運到深夜,這位醫生靠牆休息時忍不住睡著……

今天上午,兩名急救人員靠牆睡著的照片在網絡瘋轉,目前抖音點擊量已突破4萬。

照片裡的人分別是溫州市急救中心急救醫生林金平和駕駛員方威。按照班次安排,林金平醫生從2月2日17時開始工作,一直到2月3日23點,相當於要奮戰39個小時。

這張照片拍攝於2月3日凌晨1點多,當時他已經接連轉運了11位發熱的病人。結束上一趟任務後,趁著急救車需要消毒,他才有時間休息一下,結果一靠在牆上就累得睡著了,而這一幕被同事用手機偷偷拍下。

等急救車消毒完畢,他又要馬上去轉運下一位發熱病人。

談起數日來的工作,林金平稱已記不清轉了多少病人,但仍對第一趟轉運任務記憶深刻。那天是大年農曆廿七,他正在老家澤雅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接到了來自中心的轉運指令------需要儘快轉運一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疫情就是命令,轉運就是責任!他沒有任何猶豫,放下手中碗筷,立刻奔赴一線。

為了讓工作開展得更順利,近日林金平還特意把頭髮剪了個板寸頭。由於防護鏡和口罩壓得皮膚太久,持續缺血、缺氧導致了臉上的輕度壓瘡。對於這些,他滿不在乎地說:“這真的沒什麼,一點也不疼,痕跡過幾天就下去了。不少同事都是這樣。”

轉運確診病人,他一天洗了7次澡,身上洗得脫皮

胡相博是溫州市急救中心的一名急救醫生,1月23日凌晨一點,剛剛結束當日工作的他,"感慨十足”地發了一條朋友圈:結束任務回家……足足洗了七次澡啊”。

轉運確診病人意味著要和病人直接接觸,因此,急救醫生每一次出發前都要嚴格穿戴好防護服、帽子、防護鏡、防護面罩等。任務結束後,都要按照流程逐一脫下消毒處理。

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防止身上有病毒傳染給他人,每轉運完一位病人,急救醫生都要洗一次澡。從早上8點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點鐘,胡相博連續工作了17個小時,出了6次轉運任務,總共洗了7次澡。

談起“打破洗澡記錄”的那一天,胡相博卻語氣輕鬆地說:“洗到最後身上都洗乾燥、脫皮了。但是做好消毒和自我清潔非常重要,容不得一點馬虎和僥倖,也是為了防止把病菌帶給同事和家人。”

他堅守抗疫戰線,孩子生病了也顧不上照顧

市急救中心醫務科科長張蓋,在此次抗疫戰中負責抗疫轉運的協調工作:聯繫醫院和指揮調度中心,溝通銜接好任務,合理安排人員轉運等。看似都是“協調”的活,可一點也不輕鬆。張蓋印象最深的是大年初三那天,轉運任務十分繁重,中心原有的三個轉運組馬力開足、滿負荷運轉也忙不過來,於是又緊急組建了臨時轉運組。他忙著對接、安排工作,顧不上喝一口水,再加上多日連軸轉的他已經疲憊不堪,當日所有的轉運工作完成後,張蓋長呼一口氣,卻直接累癱在地。

他的付出大家都看在了眼裡,但是他自己卻經常說,“我不辛苦,一線的同志才辛苦,還是多多宣傳他們吧,我這只是盡了自己的職責,做了我該做的工作。”

他還說,雖然這些日子緊張而忙碌,但所有人士氣高昂,凝成了一股繩,工作已經從最開始的生疏“蛻變”為現在嫻熟有序、忙而不亂。這是令他最為欣慰和高興的一件事。

欣慰之餘也有愧疚,從1月13日至今,張蓋從未有過1天休息。在提到家人時,他語氣頓時變得緩慢,滿懷歉意:“這些天女兒生病了,我忙得沒空回去,孩子只好一直託老人和妻子在照顧,好在家裡人都很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以中心工作為先,以病人為先,這位父親把對女兒的虧欠深深埋在心裡,把愛崗敬業的品質落在實際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