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马上五十,一月五千多,孩子大学,挣得不够养家,是不是一种心酸的无奈?

海风25671642


在中国很多人认为五十已快到退休年龄,岂不知,按一个人知识储备来讲,五十是创业黄金期。再回来回答你的问题,在事业单位靠死工资只能解决温饱,有时连温饱亦成问题,笔者深有体会。想要让父母妻儿过着比较舒服点,你就要开辟自己新的事业,结合自己的特点。笔者在一事业单位,多年前也算个小小中层,发现这样混日子终非长事,果断辞官,和媳妇一齐创办公司。现所在部门分管领导就是当年自己辞官他走上中层岗位的,我和妻子已买了四套住宅(一套已变现),两套公寓,三个车位,另外办的公司固定资产加固定客源估值也在百万以上。而这个分管领导因为要了二胎,忙着换房,首付区区五十万也要分期。呵呵,自己虽不是领导面前红人,但自己多年的付出足以让父母孩子衣食无忧。不要总是抱怨,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去找寻出路,总会柳暗花明。


潍坊久久


事业单位工作,马上五十岁了,月薪五千多,这样的人,在中西部省份,非常常见,尤其是县区基层。工作了二十几年,大半辈子光阴已经过去了,要么在专业技术岗位,混了个中级职称;要么在管理岗位,晋升管理八级十几年了,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职位、职称不上不下,工作了半辈子,也没有了什么新鲜感,也没有了奔头。

上有老,父母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差,随时防备着会有病啊灾的。下有小,孩子也该上大学,也上大学毕业,要就业,要结婚,婚房婚车婚礼一大堆,都要用钱,还都不是小钱。夫妻陪伴半生,也没有了激情,两人的生活品质、身体条件也都不如前,小问题层出不穷。

人生最艰难的时候,莫过于四十、五十,想辞职奔前程,没有了勇气,下不了决心,社会早已经大变样了,再重新开始,能不能适应生存都成问题。想继续呆在体制内,工作生活一眼能看到退休,浑浑噩噩,又不甘心。上不下,下不下,是最难受的时候。

其实这时候,最要紧的是稳定,放正心态,兢兢业业工作,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工作上不要有错失,身体也不要有大毛病,因为自己没有办法后退。五十岁的男人,是父母和孩子的靠山,如果这个靠山不稳,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困境。在此保证之下,尽力生活得更好,才是最好的选择。


职言管语


俗话说:人比人要死,货比货要扔。穿衣吃饭看家底。

作为事业单位每月五千工资,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显性工资每年六万,隐性收入:绩效工资,公积金,社保等累计在十万左右。

我想说,一个农民种粮每亩地纯收入最多五百元,那可抵顶200亩以上纯收入。过去一个地主才一二百亩地,那你不是新时代的地主吗?!何况退休后的退休金及医疗保障更诱人!那不是永远的地主吗?!

不忘初心不忘夲,生活要向最低看齐,工作要向最高努力!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发达国家差距甚远。我们没有享受的夲钱,只有努力拚搏的资格。

横向比较,看看工人,农民工以及水深火热的老农民,你会知足常乐!珍惜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才对得起薪水,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为国家全面奔小康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一片绿叶442


怎么这么巧合?我老公也是事业单位,工资恰好五千,69年出生的😀在我们这个重庆下属的小县城,五千块钱的收入也勉强能够应付,不过我们两口子非常精打细算,而我女儿上大学不要学费和住宿费,只要1200元的生活费。我老公另外给我1000块钱做生活费,剩下的2800块钱就由他自己支配(油钱、烟钱和人情钱,不过幸好我家的人情很少)……我则在一家餐厅当钟点工,一个月挣900块钱自己存起来(我老公不要😀)。看了你的题目,怎么没有提到你的爱人呢?她可以出去挣钱呀?要是你的花销不够的话,完全可以朝她开口呀?干嘛自己硬扛?我老公他是不要我的钱,不然我每个月都会拿出来补贴家用的,毕竟家是两个人的,我们要共同经营噻!


凤146983974


你这种情况,心酸真谈不上,无奈到是能理解。关键是你对人生的态度,还有你打算和那些人群比较。

既然是事业单位,一月五千多,那么加上单位福利,综合收入肯定不止五千多的。再加上你爱人也会有一部分收入。目测你们家庭收入10000元以上。

孩子大学,大学一年的学费也就一万多,加上生活费,普通的大学生标准2-3万元足够了,你再撑上两三年,孩子大学毕业也就可以参加工作赚钱了。

你这样的家庭收入,肯定是够养家的,而且已经比大部分普通家庭的条件好多了。所以谈不上心酸。当然如果你对生活有更高的追求的话,这就没个准了,因为对于追求来说,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人嘛最主要的是认清自己的定位,以及家庭的定位,生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不能好高骛远,否则你只会感到越来越心酸和无奈。

知足者常乐,对于我们这些收入不上不下的家庭来说,就是人生的真谛。对生活是心酸还是无奈、快乐还是幸福,其实都是人的主观认识。你钻牛角尖和想开点完全就是不同的结果。所以想开点,抱怨起不了什么作用,持续努力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


磐石底座


我五线城市事业单位,副高有技术,月薪拿到手全部五千多,所在城市房价八九千,现住两居室有少量贷款,一儿子正在上学,孩子未来的花费将会很多。虽然想想未来也偶会焦虑,但和老公想的更多的是怎样努力挣钱,两个人有商有量,共同打拼,感觉也很幸福。老公之前在企业上班,收入较低,四十出头才辞职做起了生意,近两年家庭收入明显好了很多。等过两年孩子上大学走了,我也准备凭技术业余挣点儿外块儿,和老公一起奋斗,让这个家越过越好!所以,我觉得光发愁没有用,重要的是夫妻二人同心同力,开源节流,把有限的钱合理利用。


宝宝v快乐


和你情况差不多,初中中转毕业后分配到县城。9O年其实想退企业,那时是国有企业工资加奖金,没关系进不上,被分配到事业单位,每当同学凑在一起,也有自卑感。现在和你收入差不多,其他什么也没有,都5O岁的人,没有别的想法,努力站好最后的岗吧!


让心归零青州风筝


事业单位,马上五十,一月五千多,孩子大学,挣得不够养家,是不是一种心酸的无奈?

不是心酸,更不是无奈,到了知天命的季节了,从容而优雅地活着大于所有的一切。

先讲两个故事,都是我自己身边亲戚身上的真实故事。

我们家小舅今年76岁了,原本一直在乡下种田,但是有一手老式裁缝手艺,所以后来毅然离开了农村去县城做一点缝缝补补的小生意,表哥则在县城打工,贷款买房月供中。

为了减轻表哥的负担,其实表哥也是年近50的人了,老舅父依然坚持每天出摊缝缝补补,偶尔还承接一些白事丧衣这些活,不仅能自力更生过得很滋润,而且至今还在反哺表哥,帮助表哥还贷。

在小舅的亲朋好友之中,没人会认为他这是低贱,反而都非常钦佩他身上的那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当然,也没人会鄙视表哥,因为他其实完全有能力自己还贷。

借此故事,我只是想说:找一个自己合适的角度活着、干着,这原本就是一种幸福,不要去向上攀比,更不要去自我否定,已经知天命的人,给孩子们树立一种积极乐观的榜样,这是父亲的一种责任,所谓的“言传身教”不正是如此吗!

继续讲故事,老家有一个叔父,也是年近70的老人了,他的家庭比较凄惨,堂弟在2016年心脏病早逝,堂妹则嫁在当地县城的一户人家。

堂弟撒手走了之后,留下一个问题:县城买房的贷款需要叔父继续还贷。

当初堂弟买下县城的这套住宅时,单价才3000元左右,如今县城的楼价翻了一番,单价都在6000+了,叔父其实有两种选择:其一、让堂妹(叔父的女儿)去还贷,房子的继承权转给堂妹;其二、将房子卖掉,不仅能赚一笔养老,而且还能免于还贷的艰辛。但是,叔父偏偏选择了去工地打工,每天挣180元左右,继续还贷供楼。

叔父对这件事的看法是:这是儿子留下的财产,他虽然走了,但是不应该马上就卖掉或处理掉,应该继续还清贷款。

叔父的想法很朴实,这大概也是他活下去的精神动力之一吧。

借此故事,我只是想强调:坦然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地按照自己的模式去活着,去干着,周围人都会认同我们的,千万不要去自我否定。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应该活得非常坦然,非常自在,而且面对现实的能力应该是超强的。所谓的“知天命”就是知道自己此生能有多大作为,能搞定那些事情,不能搞定那些事,能挣那些钱,不能挣那些钱。

所谓面对现实的能力就是:总能想出一些办法去疏导家人的任何情绪,并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家人积极乐观地沿着既定方向前行。

如果到了年近50岁的时候,还不能活明白了,那么此生会比较累,自我感觉会比较糟糕,其实是否明白,往往都是一张窗户纸的事情,一点就通才对。


大叔煮史问道


我69年出生,今年刚好五十,我是一个农村人,现在在一个三线城市上班,儿子读大学时,我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子,一个月还四千房贷,儿子学费生活费一年要三万多,我那时工资也就七八千一个月,而且我还是一个人(我离婚了,一个人负担),我不也活得好好的吗?你有五千多工资,事业单位,我估计你应该也在三四线城市,你还有公积金年终奖,一家人生活根本不存在问题,即使你老婆不上班,一天二百吃喝用基本生活绝对够了


我一直想着你533


我和你情况差不多啊,我没觉得心酸,而且我还是独立负担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好在我没有赡养父母的经济负担,他们都有退休金。我儿子学渣,读的三本一年学费一万五,住宿费一千二,每个月生活费两千,都是我自己负担。我把开销计划好,学费要动用以前的积蓄,生活费我每月给他2000,我自己用1500,每月结余给他做往返路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