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嘉靖年間的明軍抵抗倭寇都捉襟見肘,卻能在萬曆年間戰勝豐臣秀吉的數十萬正規的日本聯軍?

靈安


在傳統中國人眼中,在明朝的時候官軍為何不到日本去滅了他們,當時的日本人口並不多,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內鬥很嚴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還能多次侵擾中國東南沿海,在倭寇侵擾的時候,已經嚴重威脅到明朝的東南沿海,而萬曆三大徵中的朝鮮之徵,卻差點撼動明朝國本,簡直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

想要搞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一分為二,能夠好理解一點。

嘉靖年間明軍為何難以抵抗倭寇?

從綜合國力上來說,無論是嘉靖年間,還是萬曆年間,明朝都是完全碾壓日本的,但是在嘉靖年間,軍隊久疏戰陣,軍紀敗壞,作戰能力低下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至於為何能夠出現這樣情況,根本上的原因在於文官政治、兵役模式、補給困難、組織形勢落後等等都有原因,這裡面的每一個原因講解起來都夠寫一個萬字論文,總體而言,明朝的文官政治限制了武將的發揮,這是農牧政權面對強盜集團所無力的一面。

然而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方在於,侵擾東南沿海的倭寇,實力並非很強悍,往往一小撮倭寇就能橫掃東南沿海大片地區,在入侵的初期對明軍的作戰中,甚至達到百戰百勝的地步。

拋開上面制度性的因素,我認為明朝抗擊倭寇初期不斷失利在於防守方向存在偏離,對於中國來說,歷朝歷代統治威脅都來自於北部的遊牧民族,宋朝因此而亡國,明朝因為打敗蒙古而建立。

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意味著天子守國門,將北方打造成一個軍事抵抗區,讓南方成為大後方。東南沿海壓根就沒有防禦的構想,以傳統守舊的國人來說,來自海上的威脅幾乎是不存在的,所以才會讓倭寇入侵初期如入無人之境。

從倭寇方面來說,倭寇的戰術、組織形勢和武器更為先進。

儘管中國一直自詡發明了火藥,然而在火藥傳入西方之後,逐漸超過中國,到明朝中葉的時候,從西方出口到日本的火槍已經超過了明軍,先進的火槍讓日本完善了組織形勢和戰術戰略。

大多數入侵的倭寇都是以三十多人為一個小部隊,他們各司其責,每個人都有在隊伍中的任務,因此在打仗時候能夠配合的相得益彰,在登陸中國後,這樣的小隊能夠靈活快速的進行侵擾,使得明朝官軍根本無法對應,當明軍組織完成後,倭寇已經不知去向。

也就是說,明軍只能算作是侵擾,而算不得是侵略,倭寇發動的作戰規模始終有限,而他們的海盜式的作戰模式,十分符合東南沿海地區。

萬曆年間,明軍為何又能戰勝豐臣秀吉的日本大軍?

在嘉靖年間,抗擊倭寇的鬥爭中,明軍吃了很大的虧,但是在戰鬥中也增加了明軍的實力,在和日寇作戰過程中,明軍也在不斷學習和進步。

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就要屬戚繼光了,戚繼光的橫空出世,不但在器械上學習倭寇,在其創造的“鴛鴦陣”上也是學習了倭寇,採用小股力量分工合作的隊伍模式。(說鴛鴦陣學習自倭寇,是我個人認為,並沒有得到相關史料支撐)

在戚繼光的率領下,中國南方的軍隊已經能夠完全戰勝倭寇,後來戚繼光的戚家軍被調往北方戍邊,作戰實力完全超過北方的正規軍精銳,在對待遊牧民族的戰爭中,屢戰屢勝。

戚繼光死於萬曆十五年左右,在戚繼光的訓練下,明軍有了一個較為顯著的提升,到日本豐臣秀吉侵入朝鮮的萬曆二十年前後,戚繼光去世僅僅五年。

以上就當我多給戚繼光點面子,以下具體來談一談萬曆年間的朝鮮戰爭。

戚繼光去世的那年,正好是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時,在準備了五年之後,豐臣秀吉調動大軍渡海入侵朝鮮。

在朝鮮對日作戰的第一階段,日本打敗朝鮮軍,朝鮮因此嚮明軍求援,遼東本來就是明軍的重要軍區,在朝鮮求援後,明廷讓遼東明軍開始向朝鮮進兵。

在遼東明軍入朝之後與日軍的第一次作戰中,就因為久疏戰陣而失利,被打了回來。

在意識到日軍入朝作戰的真實意圖後,明廷由遼東主導,變更為中央主導,並且開始調集大軍準備跟日軍做大規模戰役,當時明廷甚至規劃調集七十萬人對日軍進行一次超級打擊,然而因為後勤不足,最終採取了梯次進兵。

1592年底,李如松率領4.3萬人在平壤擊敗日本擁有1.8萬人第一軍團,重創一萬多日軍,取得平壤大捷。

平壤大捷後,為了擴大戰果,明軍展開追擊,在碧蹄館處與日軍展開混戰,關於此戰勝負一直有爭議,整體上來說,互有傷亡,在後續的陸戰中,朝鮮也擊敗日軍,尤其李如松燒燬日軍糧倉後,使得日軍缺糧,最終給予日軍極大的打擊。

當然,陸戰的勝利並不是根本,最終還是要看海軍作戰,在唐浦海戰、固城海戰和慄浦海戰後,日本水師受到極大打擊,而經過閒山島海戰後,日本水師受到重創,完全喪失了制海權。

1593年6月,日本因為海戰失利,供給不足,軍隊爆發瘟疫等原因與明軍議和。

1596年豐臣秀吉在準備充分後,再次調動14萬陸軍,2.2萬水軍再度入侵朝鮮,明軍派遣八萬人入朝,中日再次爆發大戰。

明軍與朝鮮軍民一同合作,最終徹底打敗日軍,尤其是在鳴梁海戰中,擊敗日本,重新掌握制海權,鎖定日軍敗局。

1598年豐臣秀吉去世,日本士氣受挫,開始準備撤退。

關於這場戰爭,《明史•日本傳》記載:“秀吉死,諸倭揚帆盡歸,朝鮮患亦平。然自關白侵東國,前後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中國與朝鮮迄無勝算。至關白死,兵禍始休,諸倭亦皆退守島巢,東南稍有安枕之日矣”。

雖然有些誇張,但是總體來說,明朝能夠取得該次戰爭的勝利,也實屬不易。


史論縱橫



嘉靖帝與萬曆帝是一對奇葩的爺孫組合,他們多年不上朝,軍事作為上卻是有著很大的差別,這其中就有很大不同,首先嘉靖帝是通過黨爭的狀態來控制朝政,但還是使奸相嚴嵩專權多年,國家開始在根子裡爛了,而且倭寇主要在於掠奪,類似於今天的遊擊軍,機動性太高,明朝軍隊對於倭寇當然有點力不從心。萬曆帝是通過小事不管大事嚴抓來控制朝政,他前有父親明穆宗的隆慶新政革除嘉靖帝時期的弊端,改革軍隊的基礎,繼位後又有千古一相張居正的改革變法使國力加強,加之抗倭援朝是兩國之間的正規軍隊作戰,並非游擊戰,戰勝日本軍隊也是情理之中的。

嘉靖帝在位45年是明朝第二在位時間長的皇帝,在位前期勵精圖治,後期躲於深宮之中沉迷於修道,嘉靖帝多年不上朝還大權在握的秘訣在於,他是通過拉攏抬高一個再打壓一個,使下面兩方總是處於對立的,自己居中而受益。雖然效果不錯,但這種方式也埋下了明末黨爭的萌芽。

嘉靖帝多年不上朝還重用奸相嚴嵩,導致了朝政腐敗,國家衰落起來,其邊事廢弛,軍餉被吞成為一種正常現象,在軍力不振情況之下,出現了南倭北虜的大患,而南倭就是倭寇在東南沿海的侵襲,明帝國軍隊戰鬥力本就是直線下降,一邊要面對北方蒙古一邊還要面對倭寇,而且這些倭寇主要在掠奪騷擾,好似游擊戰一般,當然是力不從心。


在平定倭寇期間戚繼光和俞大猷等名將崛起,為之後明帝國軍事不振的局面注射了新鮮的血液。

嘉靖帝之後是明穆宗隆慶帝,這位皇帝在位短短六年,在歷史上聲名不顯或者說評價甚低,其實隆慶帝的新政還是很不錯的,在政治上他繼位後革除了嘉靖帝時期的政治腐敗和經濟積弊,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通過京察等方式整頓了吏治,抑制了土地兼併,使國家開始穩定,發展了經濟。

在軍事上,隆慶帝整飭武備,賞罰分明核實功罪,加大了軍隊的訓練,鞏固加強了長城防禦能力,邊境的地方官員也都換為精明能幹的官員,還提高了官員待遇,軍隊戰鬥力上去了邊防也開始穩定了。

為了加強軍隊戰鬥力,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通過名將戚繼光訓練薊州、昌平、保定等北方要地士兵,戚繼光也駐守了北方邊境多年,在戚繼光的培訓之下,明朝北方軍隊的戰鬥力又上升了。


明穆宗隆慶帝在位時間與兒子明神宗萬曆帝在位前期又被稱之為隆萬中興,可見隆慶帝還是還有作為的,而他的新政也使晚明的軍隊重新擁有戰鬥力。

明神宗萬曆帝繼位後前十年基本上是張居正大權在握,張居正在隆慶新政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變法,這場變法在後世評價很高,客觀上為明朝續命幾十年。

在明穆宗時期的隆慶新政還有張居正改革變法十年的基礎上,明朝軍隊的戰鬥力是直線上升,這也是萬曆年間三大徵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萬曆三大徵其一徵就是與日本豐臣秀吉的抗倭援朝戰役,彼時日本經歷了自己的百年戰國亂世被豐臣秀吉統一,都是久經沙場的百戰老兵,軍隊戰鬥力很強,但是與晚明軍隊交戰中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明朝軍隊很多時候甚至遠少於日本軍隊,最終被明軍擊敗,都沒有讓其打到中國本土。


萬曆時期抗倭援朝之所以勝利,其一在於有之前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變法的基礎其二在於這次交戰可以說是國與國之間的軍隊大戰,目的在於控制地盤,並非嘉靖年間那樣倭寇遊擊掠奪騷擾一般,明軍當然戰勝了日本。

補充一點,萬曆帝只是多年不上朝,並非不管事,不上朝不代表萬曆帝不能私下面見大臣處理國事,萬曆帝只是小事不管但是大事嚴抓,像抗倭援朝包括在內的萬曆三大徵,都是萬曆帝親自拍板決定打不打的,並且還是萬曆帝點兵選將的。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軍隊不一樣。

明軍與明軍之間,戰鬥力也千差萬別。

嘉靖年間,倭寇主要侵擾的是江南沿海地區。所以抵抗倭寇的,主要是南方的明軍。


這些明軍,都是衛所兵,由軍戶組成的。由於承平日久,武備廢弛,疏於訓練,根本稱不上是一支軍隊,叫做烏合之眾也不過分。所以碰到倭寇常常一觸即潰。

戚繼光正是看到這些明軍完全不能作戰,逼不得已才重新訓練新軍。

萬曆年間,抗日援chao的明軍,以北方邊軍為主。

第一次出兵,明軍共計四萬餘人。其中,遼東騎兵和宣府大同的騎兵有兩萬多人,薊和保定兵一萬。浙兵三千。另有五千川軍作為後續。

浙兵,也叫南兵。是戚家軍餘部,戰鬥力十分強悍。

北兵,都是明朝的邊軍,以騎兵為主,常年與遊牧民族作戰,也很能打。明軍指揮李如松,成長於軍旅之中,智勇雙全,深知韜略。他的手下養了一支三千人的私家軍,都是他的家丁,裝備極為精良,戰鬥力自然也是冠絕當世。

打個倭寇,當然不在話下。


上將噯福斯


原因很簡單啊!嘉靖大倭亂的時候,南方明軍的防務非常空虛,甚至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

根據統計,在整個“嘉靖大倭亂”期間,僅有據可查的倭寇入侵就高達一百七十九次。在這麼頻繁的倭寇入侵事件中,江浙地區是受患最嚴重的地區。當時倭寇的所有入侵中,有一百四十二次是入侵江浙地區,差不多佔了八成。

倭寇挑選江浙作為主要入侵地區,第一當然是因為江浙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在江浙地區劫掠可以獲得豐厚的收入。第二,這裡也是中日兩國之間的傳統航線,加上中國走私商人的參與,使得倭寇對這裡非常熟悉。第三,江浙地區作為明朝的腹心地區,江浙地區的軍事力量薄弱,城防在當時非常落後,很多新興城鎮乾脆連城牆都沒有,使得倭寇攻掠城鎮顯得極為容易。

同時,葡萄牙人的到來,讓大量西方火器流入東南沿海,比如著名的長身管火炮——發熕,“銅發熕,每座約重五百斤,用鉛子一百個,每個約重四斤。此攻城之利器也,大敵數萬相聚,亦用此以攻之。其石彈如小斗大,石之所擊觸者,無能留存。”諸如火繩槍之類的輕型火器就更不要說了。

與此同時,當時明帝國北部邊境上壓力巨大。嘉靖年間,每隔幾年蒙古便會大舉入侵一次,動輒五萬、十萬、乃至十幾萬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攻破古北口,一直打到北京,在京畿大掠三月而去。嘉靖三十年(1551年),白蓮教教主呂鶴等在山西扯旗造反,失敗後上萬教徒投奔河套。蒙古勢力再次膨脹。

因此,對於明帝國來說,江南衛所兵早已經腐化不堪戰,北方的邊軍不能輕動,福建兵悍勇慣習水戰,但是福建本身就在倭寇的入侵範圍內,也抽不出什麼兵。而被抽調的山東兵又不適應江南水網地帶。

另外,倭寇的作戰目的是為了劫掠,而非與明廷爭奪制海權。所以其在抵達中國沿海後,通常都會搶奪漁民船隻而換乘中小船隻。所以當倭寇浮海而來,明軍雖然一直努力在海上攔截倭寇,但仍然會有不少倭寇登岸。而且倭寇跟很多江南士紳有勾結,喜歡以小股精銳流竄作戰,突襲某地警惕性不高的守軍,然後屠殺劫掠當地平民,一地破壞完畢立刻轉移另外一地。在那個沒有現代化通訊手段的時代,這種手段格外格外有效。因為明軍大隊往往反映不及時,而小隊明軍往往是外地抽調來的,人生地不熟,往往被漢奸誘入倭寇的伏擊圈。

比如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南沙之戰後,就有一股倭寇專門避實擊虛,突襲當時疫病流行,且戰敗降職的湯克寬軍隊駐地,在沒能把湯克寬怎樣後,便轉頭進攻防禦空虛的通泰縣。俞大猷在登陸普陀山時也曾遭倭寇突襲。倭寇對明軍登陸的地點時間把握極其精確。甚至,當盧鏜剛從福建調至浙江嘉興之時,就被一股倭寇引入嘉興城附近可以設伏的地形中伏戰敗,導致明軍陣亡一千一百人。此戰倭寇竟然表現得比盧鏜更為了解當地地形,明軍的軍情,各地的人文地理,倭寇都掌握得是一清二楚,顯然是當地內奸暗中通風報信的結果。

因此,早期抗倭戰爭中,明軍往往顧此失彼,捉襟見肘。但這種情況不是因為倭寇多麼神勇,而是當時江南明軍的防務太空虛,體制僵化,當地又有內奸。

等到戚繼光練出三千精銳義烏軍,以機動武警的模式,各種追著倭寇打突襲戰,倭寇很快就扛不住了。比如寧溫臺大捷後(寧波、台州、溫嶺),浙江倭寇基本上就被一掃而空了。而福建一地,戚家軍就殺掉了上萬倭寇。

等到了萬曆年間,面對入侵朝鮮的日軍,明帝國有張居正改革所積累的大量財富,又有戚繼光、俞大猷訓練過的精銳步兵,北方邊軍的精銳騎兵。可以說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對付日軍自然不在話下。


冷兵器研究所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一、明軍之所以在嘉靖時期應付倭寇非常吃力,除了戰鬥力低下的成分在,確實不適應倭寇的戰術。

明軍採用的戰術是中央集權體制下的大型軍陣野戰模式,這樣的戰術模式對倭寇經常出沒的東南地區就非常的不適應,明軍的陣形往往被複雜的地形切割的支離破碎,而倭寇使用的是武士加上自己郎黨的小規模集群突襲戰術,這種戰術更適應我國東南地區的自然環境,所以他們往往藉助有利地形,將明軍的陣勢擊潰。而倭寇的精銳士兵並沒有佔領一地想法,他們經常仗著對地形熟悉,四處流竄,破壞完一處,又迅速轉到另外一處,令人防不勝防,讓明軍有無處著力的感覺。

而萬曆援朝戰爭日軍佔領朝鮮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下一步就是進攻明朝,明軍屬於主動進攻的一方,對敵軍主力的大致動向是清楚的,就是要正面對戰,在這點上又與國內抗倭有所不同。

第二、張居正的全面改革使明軍戰鬥力和國內財政實力有了大幅度提升,這就遠非嘉靖朝可比。

嘉靖時期,由於內政不修,明軍腐敗狀況非常嚴重。就比如說京師駐軍雖然對外號稱有14萬人,但是操練人數也就5到6萬人,領取糧餉的時候有人,調遣的時候人就不見了。而軍士被世胄紈絝子弟佔役的現象十分嚴重。

今營政廢弛,見籍至十四萬,而操練者不過五、六萬,支糧則有,調遣則無。

這樣的軍隊自然是畏敵如虎,碰見蒙古兵當然是兩股戰戰,涕淚橫流。

諳達(俺答)之內犯也,兵部核營伍,不及、六萬人,驅之出城,皆流涕不敢前,諸將領亦相顧失色。





再說說嘉靖時期的財政,隆慶元年戶部尚書馬森的奏疏就說到,他經過對太倉的清查,在沒有特殊情況下,開支僅夠三個月。

太倉見金百三十五萬四千六百五十二兩,歲支祿糧一百三十五萬有奇。……。今計僅足三月。


而張居正改革將整頓武備、改革軍事當作了一項重要內容,整肅軍隊、嚴明賞罰、核實功罪,並破格提拔了譚綸、戚繼光、王崇古、李成梁等人,讓他們掌握更多的實權,正是由於張居正的這些舉措才使明君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財政方面更是成就斐然,經過改革國庫的充實更是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太倉粟可支十年,冏寺積金,至四百餘萬”


所以,張居正的全面改革為萬曆援朝戰爭打下了堅實的軍事和財政基礎。

第三、抗倭戰爭和萬曆援朝戰爭,明朝對其重視程度是不一樣的。如果說倭寇千里而來只為利益,但是豐臣秀吉可就有滅亡明朝的想法了,為了國家安全,明朝統治者也必定要全力出擊,整個萬曆援朝之戰實際上明朝贏得並不輕鬆,為了戰勝日本調集了薊鎮、大寧、宣化、大同各鎮,山西、陝西、浙江、四川、湖廣以及兩京的各路軍隊,用精銳盡出來形容並不過分,這個待遇倭寇集團可是沒有享受到。

我認為這三點就說明了為何明朝面對倭寇吃力,但是卻能打贏萬曆援朝戰爭的原因。


論史


我們都知道,在明朝時,經常有倭寇來我國東南沿海騷擾侵襲,並且在萬曆年間日本還派兵攻打大明附屬國朝鮮,雖然最終被大明和朝鮮聯軍擊敗,但是卻沒有乘勝追擊攻打日本本土,使得日本並未大傷元氣從中吸取教訓,反而使日本的氣焰愈加囂張,也就有了後來的抗倭英雄戚繼光,但是這都沒有打疼日本。

在明朝剛建國時,就有日本倭寇經常來沿海侵擾,當時的朱元璋剛剛建國,準備威服四海,於是派遣永嘉侯朱亮祖鎮守廣東防守倭寇,同時發出國書:一是告訴日本大明取代了大元朝,你們趕緊派遣使者進貢朝拜,二是要求日本嚴懲倭寇。然而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內亂,無暇去管倭寇,也就沒理朱元璋。

朱元璋生氣了,在洪武二年又派七人出使日本,對日本國王的詔書寫到:“不取締倭寇,就發兵把你抓來”,結果日本國王也是個驢脾氣,直接把使者殺了。

但是由於北方還有北元殘餘勢力,加上此時元朝的附屬國還有很多,所以為了安撫招降這些附屬國,朱元璋耐下性子在洪武三年又遣使出使日本,結果這次出奇的順利,使者不僅說服日本嚴懲倭寇,還帶來日本使者前來朝賀大明朝。

朱元璋一看非常開心,熱情款待了使者,然而,這個使者僅僅是日本割據政權的立場,而不是日本國王的立場,當時勢力日本勢力最大的國王由於對於元朝的恐懼,對明朝也沒有什麼好感,所以這次朝貢也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成果。

朱元璋雖然經常用兵對付北元,但是其實朱元璋在後期對用兵很謹慎,尤其是吸取了之前朝代開疆拓土導致國家衰弱的教訓,轉為積極防守政策。但是當時還有部分在海外的元朝附屬國不服大明(主要是現在的印尼等國),屢有大臣建議征討都被朱元璋拒絕,而為了防範這些國家和北元接觸,朱元璋宣佈了實施了海禁,並且在洪武二十年,把沒有對大明沒有強烈敵意的15個鄰國列為不徵之國,自此終明一朝只有朱棣打了越南,再沒有違反此國策的,這反而使得日本在對明政策上有恃無恐,助長了日本人的氣焰。


農村莫阿哥


首先是張居正的改革,讓明朝財政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其次是戚繼光,李成棟的軍事革新,讓明朝邊軍提高了戰鬥力。這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三點,明朝在半島出動的是最精銳的北方邊軍為主力,而不是戰鬥力薄弱的南方衛所和土兵。在半島戰場,明軍邊軍的騎兵和炮兵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軍也沒有幾十萬,基本保持在14萬人。明軍參戰在4-11萬人,各個時期兵力不同。另外,明軍在半島戰爭當中的損失也很大,並不是想象的那麼輕鬆。比如蔚山大戰,明軍損失很大。明實錄記載,“失輜重無算”。明朝大臣丁應泰說損失2萬人。

島山會戰是明軍損失第二大戰役,攻城不下,遭到日軍反包圍。董一元攻泗川之戰損失則是第三大戰役。戰爭結束以後,明朝最精銳的遼鎮,根據戶科都給事中李應策統計兵力從9.5萬,下降到了4萬人。

但是,豐臣秀吉的日軍,也在半島遭到慘敗,損失數字大約在十萬人。這也直接導致關原之戰,豐臣家大軍實力不足,最後被德川家康擊敗。

而明軍遼鎮精兵戰馬損失過大,也導致了,防禦薄弱,無法壓制住努爾哈赤。導致努爾哈赤的做大。而缺乏精銳部隊進行壓制,只能從關內調集戰鬥力稍差的部隊出關,到陌生地域作戰,最終導致了薩爾滸戰役的失敗。


深度軍事


明朝的倭寇有多猖獗呢?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嘉靖三十四年六月,一支一百多人的倭寇小分隊從浙江紹興登錄,然後突襲會稽縣,並且趕走當地百姓,自己在這裡住了下來。紹興知府帶兵圍剿,這些人竟然連夜製作木筏渡河逃跑了。

逃到哪裡去呢?從杭州劫掠到於潛,昌化地區,史書用四個字形容當時的場景:內地大駭。一百多人的隊伍,經過不斷消耗只剩下幾十人,卻能嚇跑徽州府五百民兵,擊退把守界山的三百守衛,還與旌德的一千多名明朝正規軍打的不相上下。最後他們殺死江寧鎮的三百名官軍,還想進犯南京城。這些人沒有妄想症,他們真的憑著幾十人,想到南京城裡轉轉。

而萬曆年間發生什麼事情呢?當時日本入侵朝鮮,明朝派兵支援。很多時候明軍人數不多卻能把準備充足的日軍打敗,比如平壤一戰中明軍陣亡796人,陣傷1492人。斬獲日軍首級1285級,奪得馬匹2985匹,救出朝鮮百姓1225名。這樣的成績,放到哪裡都可以稱為大捷。

嘉靖統治時期明朝東南沿海被日本幾個流寇攪得家家不寧,萬曆皇帝卻可以調兵遣將重創日本正規軍。不到百年的時間,明朝對日戰爭為何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第一,打鐵還得自身硬,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嘉靖和萬曆的口碑都不怎麼樣,但是二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嘉靖是小聰明,他擅長做的事就是 “制衡”。只要臣子能分出派別相互爭鬥,自己能坐穩皇位,嘉靖就很高興。因此在他統治時期,明朝各地貪腐盛行,軍備廢弛,想要找出一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很不容易。

嘉靖去世隆慶稱帝,整個明朝政局煥然一新。隆慶皇帝任用賢才改革弊政,明朝綜合實力倍增。而萬曆呢?很多人印象中這都是一位荒唐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在哪裡都說不過去。真實的萬曆並非如此,他確實二十幾年不上朝,但不上朝,不代表不見臣子,更不代表什麼事都不管。支援朝鮮就是萬曆親自決定的,可見這位皇帝並非完全不問政事。

另一個重要砝碼就是張居正。變法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不僅當時要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死後是褒是貶,也要隨著政局的需要而改變。張居正推行的變法,歷史給予肯定態度。前有隆慶新政,後有張居正變法,萬曆本人也並非昏聵之輩。因此這時的明朝,軍事力量吊打嘉靖統治時期。

二,優秀指揮官。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想要擁有優秀的軍事指揮官,真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而萬曆皇帝,十分幸運的擁有一大批。當時明朝邊患不斷,戚繼光、俞大猷等一批優秀將領在戰場上迅速成長,帶領明軍深入朝鮮的李如松同樣身經百戰。這些人不畏戰,手下還有一批配合默契的將士,自然能增加勝算。

第三,很多時候,流寇比正規軍更難打。

正規軍一招一式有跡可循,只要將領經驗豐富,後方補給充足,總體而言不會吃大虧。可是流寇不同,這些人的目的是燒殺搶掠,行為做事毫無章法。逼緊了,躲進深山老林不出來,明軍怎麼可能找得到。風聲過了,選個守備鬆懈的地方打家劫舍,輕輕鬆鬆就製造緊張氛圍。是不是比正規軍更難打。

並且正規軍威脅的是國家安穩,比如豐臣秀吉出兵朝鮮,若是朝鮮淪陷,明朝勢必唇亡齒寒。因此不管事的萬曆皇帝也要親自出面調兵強將,整個明朝都會高度重視。而嘉靖年間的流寇呢?百十來人的小分隊,即便都是刀口舔血的人,即便基層守備不堪一擊,他們也沒有能力顛覆明朝統治。因此這些流寇只是說著嚇人,朝廷完全沒放在心上。很多時候,對待事情的態度不同,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第四,朝鮮協助

明軍深入朝鮮與日本作戰,是應朝鮮的請求來幫助的。因此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明朝軍隊有同盟者。而日本呢?他們是遠道而來的侵入者,所有軍需都要從遙遠的日本運送過來,還要時時提防朝鮮人民的反抗。因此這場戰爭,明軍得道多助,日本失道寡助。

第五,作戰地點並非日本熟悉的海上。

日本的軍事能力並不強大,若是沒有那片海,只怕這個小島國早就被中原王朝打下來了。遠的不說,元朝威武之師征討日本,就是折在那片海上。東南沿海屢次受到日寇騷擾,同樣是因為這些流寇海戰經驗豐富。而這次出兵朝鮮,日軍並不具備這樣的優勢。以我之長攻己之短,明軍的勝算自然更大。

綜合以上幾點原因,明朝被流浪日寇騷擾百年不得根治,卻能在萬曆年間打敗日本正規軍,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體《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


夜狼文史工作室


簡單說有幾點原因:

1 :戰爭性質不同。抗日援朝戰爭是策劃周詳的長期性大兵團作戰。倭寇戰爭是突發性小戰役。

2 :戰爭主體不同。抗日援朝戰爭是正規軍大兵團作戰,作為萬曆三大徵之一,名將雲集,士兵精悍。東南沿海的倭患主要是小部分倭寇帶領更多的本地強盜跟地方武裝和武裝農民之間的戰鬥。

3 :戰爭目的不同。抗日援朝戰爭是保家衛國,爭奪東亞老大地位的國運之戰。後者只是搶掠民間百姓的牛皮癬。如果不是動到了江浙錢糧大省的根本影響到了帝國收入,同時海上海盜影響到了帝國的出口貿易,恐怕戚繼光俞大猷等人還不會在那待那麼久。

4 :戰爭背景不同。嘉靖作為一個兼職道士,朝政腐敗,且明朝重兵良將均駐守北方,南方並無精銳之師。萬曆有隆慶朝打底,又有初期的張居正牛人治理,在萬曆初期的時候明朝的國力比之他爺爺在時是有所恢復的。且東北明軍戰力強悍,李家父子帶兵有方。李如松如果在日本那絕對會被寫成戰國軍神。

5 :戰爭戰術不同。抗日援朝戰爭雖然面對豐臣秀吉精銳之師,但是明軍有堅城厲炮,得益不少。東南倭患則不同,倭寇來去如風,江浙地廣人稠,倭寇就像游擊隊,很難聚而殲之。且倭寇十之有七八是中國本地人,又可以逃到海上,實在不易對付。




觀世情明世理


因為嘉靖年間在東南抗倭的,和萬曆年間赴朝作戰的,基本不是一處的明軍。


嘉靖年間抗倭的兵力,除了東南各地的正規軍兵之外,還有當地的各種民兵,以及從山東調來的山東兵,從廣西、湖廣等地土司處徵調的狼兵、土兵。並不包括在北方防禦蒙古等北族、戰鬥力最強的邊軍。


東南各地久無戰事,軍隊戰鬥力已經大大下降。而且有些兵力是水兵,並不擅長陸上作戰。


各地的民兵,或是由當地的士紳、耆老募集的地主團練武裝,或是將現成的礦徒、鹽徒、沙民等帶有軍事性質的民間力量編練為兵。這些力量中雖然有一定的軍事傳統,但兵源素質良莠不齊,只善於聚眾械鬥,如戚繼光評價處州民兵,雖然是礦工出身,“素習爭鬥”,但紀律不嚴,只能打一場硬仗,再用就失去氣勢了。


狼兵、土兵是西南地區土司的軍隊,紀律比較嚴明,但他們也不擅長對付倭寇,與倭寇作戰時勝時負,難以依靠。


明方早期統帥張經、胡宗憲在統帥這些四處調集來的軍隊時,並不趁手。嘉靖三十四年張經堅持等到土兵到來,才敢進剿倭寇。因此給人留下了明軍“捉襟見肘”的印象。三十五年倭寇圍攻桐鄉,胡宗憲調集的軍隊也畏葸不前,胡宗憲無奈之下采取招撫、挑撥的計謀,才說動倭寇頭目徐海撤軍。


而戚繼光手下的義烏兵,則是他在圍攻岑港之戰失敗後,吸取教訓,到義烏縣招募民丁,從頭開始訓練出來的一隻強軍。戚繼光利用這隻部隊,在對倭寇的作戰中連戰連勝。


後來,戚繼光被調到北部的薊鎮。他不但帶去了自己訓練義烏兵時積累的經驗,還抽調一隻義烏兵到薊鎮作為示範。這樣,在抗倭戰爭中鍛煉出來的隊伍和作戰方法,進一步增強了邊軍的戰鬥力。


萬曆援朝戰爭中,明軍也曾以戚繼光之法招募浙兵,同時從九邊抽調了不少兵力。可以說這場戰爭中各路明軍的水平是比當初嘉靖大倭寇時期高出不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