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鐵蹄下的歌女》的演唱藝術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這首歌曲,本人認為:演唱者對於一首作品的態度嚴謹與否,直接影響到其演唱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故而對待一首聲樂作品,不僅僅要掌握其旋律、節奏、歌詞等基本要素,更重要的是要以介紹作品的歷史背景為切入點,著重分析作品的曲式特徵、音樂風格、藝術特色、音樂特點以及演唱細節方面的一些藝術處理等等,在演唱練習中不斷思考、總結,才能真正用歌聲表現作品的藝術真締。下面結合本人在40多年教學過程中的實踐與體會,僅就如何更好地表現作品《鐵蹄下的歌女》,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

1.歌曲簡析

第一,瞭解歷史背景及人物形象。這首歌曲的歷史背景是在國家命運遭遇重大危機時刻創作的,塑造的是在舊社會遭受壓迫但是仍然具有強烈愛國主義的歌女形象,所以在演唱的時候要抓住這一特點,做到聲情並茂地表達出這首藝術珍品的思想內涵。

第二,熟悉作品風格及創作特點。在演唱之前,演唱者需要詳細弄清作曲家聶耳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人民音樂家聶耳

音樂的創作風格與特點,進而仔細分析曲譜,把握歌曲風格,最終完美演繹出歌曲所蘊含的深厚情感。

第三,掌握歌詞語調及音樂情緒。要實現歌詞與音樂有機融合,必須通過語調的控制和表達來表現出主人公“歌女”悲傷、憤怒、淒涼、控訴等不同的情緒,以此來強化歌曲的藝術表現力,同時還要重視歌唱中鋼琴伴奏的作用,把不同樂段之間的主人公情緒進行互換,尤其要注意鋼琴在伴奏過程中,把不同的部分緊密地聯繫起來,能夠在音樂眼饞過程中,更好地抒發演唱者的感情,也能夠使演唱更加自然,從整體上強化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2.技巧淺析

《鐵蹄下的歌女》這首歌曲雖然不長,但是富有戲劇性。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抒情性的旋律與朗誦性的旋律隨著感情的發展交替出現,可稱為一首非常出色的詠歎調。此歌的曲調比較流暢,旋律也比較緩慢,在演唱過程中,掌握好氣息的深沉、連貫,語氣、語調和情緒的變化,音色、速度和強弱的處理,以及附點、裝飾音的正確,是唱好這首歌曲的關鍵。這首歌曲由三個部分構成,不同的部分所表達的感情也不一樣,故此在演唱中也有很大區別。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第一部分主要是通過兩個小節來抒發音樂的感情,演唱者在進行演唱時,要注意把握音樂的旋律,所有小節都是根據旋律的變化來進行的,並將任意演唱音停在“主”音上,從而將聽眾帶入一個沉痛但不甘屈服的氣氛中,描繪一箇舊社會賣唱歌女的形象。也就是歌女們當時的處境與不甘心做亡國奴的心聲:“我們到處賣唱,我們到處獻舞,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不知道國家將亡,為什麼被人當作商女?”這個樂段在演唱過程中,演唱者要通過悲傷的聲調來進行,主要是為了表現主人公悲慘的現實生活經歷,在高音部分要通過採用抒情的演唱手法來表達出歌女的內心渴望以及歌女的內心不平與對社會的質問。整個樂段不僅速度緩慢,而且曲調有著敘述性質與呻吟感情,故此演唱者需做到抑揚頓挫,且聲音與咬字都必要連貫,始終處於一條線上,呼吸也要均勻。歌曲開始從弱拍起,前兩句在演唱時要表現抒情的特點,重點突出歌詞中的“到處”這兩個字,同時也要把握好演唱速度和力度,特別是最高音“6”,即“到”字要不衝不急,將力度控制在“mf”,以表現歌女們遭受的各種苦難,表達出歌女對當時社會的憤恨之情與無奈的滿腔愁緒;後兩句不僅要節奏緊湊,更是要一字一句地唱出歌女們心中的憤恨與對黑暗世道的質詢。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在演唱中,常常會出現把“不知道國家將亡”的“不知道”的節奏,錯唱成後十六,正確的節奏應是前十六,要養成嚴格遵照歌譜來演唱的良好習慣。“我們到處”的“處”字是裝飾音,在演唱過程中要採用裝飾音來進行演唱,不能輕輕地一帶而過,要給重音,要清晰明確,要符合中國字的念法。“誰不知道國家將亡”的“亡”字,是情緒上需要強調的字,這個“亡”字的音“2”則不能唱得太短,時值為一拍,必須唱滿唱足,同時要注意收好韻。“為什麼被人當作商女”的“商”字,可適當延長,加強段落的收束感,而“女”字因為用了反問,因此在演唱時不可將其拖得過慢,要表現出被生活所迫的歌女們滿腹委屈和滿腔無奈的心情。

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歌女對自身悲慘命運的表白,在這裡,連續4句都用了弱起拍的後半拍開頭,不僅是前一段的回答,同時也是歌女對黑暗生活的控訴。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即歌女們含著血淚訴說,故而要用感人、真摯的聲音演唱,突出表現歌女們到處飄零的淒涼身世,要唱得辛酸、悽楚、催人淚下。所以,第1樂句的起音要用“mp”的力度演唱,速度上稍微放緩,不能著急,而第3樂句中“嚐盡了人生的滋味”中的“盡”字,演唱時則需輕輕進入,逐漸放大聲音,並且聲音要到位,對“滋味”兩字,則需從力度較強的“滋”字的音“5 —”,要注意打開腔體來唸,慢慢過渡到力度較弱的“味”字的音“6”,雖然“味”字的聲音變小了,但要確保聲音的通暢,進而使感情延續到第4樂句,以充分表現出“弱者——歌女”形象。

第三部分描寫的是歌女對現實的不滿與憤怒,是全曲的高潮,需要唱出無法遏制的悲憤之情,唱出義正言辭的質詢:“誰甘心做人的奴隸?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誰願意讓鄉土淪喪?可憐是鐵蹄下的歌女,被鞭打的遍體鱗傷!”其節奏同第二部分相似,但演唱的力度不一樣:前兩句如說唱般有力地表現出了歌女們對社會不平的吶喊,後兩句旋律逐漸被拉長,轉為高音,以表現出歌女的激憤之情。“可憐是鐵蹄下的歌女”的“鐵”字,是全曲的高潮點,突出“鐵”字,在演唱時可採用“<>”力度來控制這個字,“鐵”字好似咬牙切齒地從牙縫裡迸發出來一樣,緊接著作漸強,彷彿是洶湧的波濤排山倒海般地傾倒出滿腔的怨恨,要表現出歌女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滿腔憤懣之情和努力抗爭不甘心被命運擺弄的反抗精神。然後屏住呼吸,好像空間停頓了一瞬間,後緩慢進入到“ppp”,同時將同一聲音位置的“蹄”輕輕帶出,稍放氣,有噴口,以此來獲得更好的演唱效果,而最後一句“被鞭打得遍體鱗傷”作全曲總結,

演唱《鐵蹄下的歌女》時,怎樣才能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完美統一?

其中的“鱗”字,演唱時要慢咬字,表達出痛苦的感情,要連滑地唱,有控制、有傾向地適時導向“傷”字,在原有的力度速度上慢慢地減弱、減慢,讓聲音逐漸消失。

此外,在演唱過程中,也可以借鑑西方歌劇詠歎調式的演唱手法和美聲唱法。這樣更加有利於抒發歌曲所包含的感情,同時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可以通過氣息來對歌詞進行調整。在腔體穩定的基礎上,實現聲音位置靠後,使氣息、腔體與位置得到完美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