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后导师祝卓宏被取消博士学位?

罗上林


最新的信息是,他的博士论文没有刊登。也就是当年祝卓宏申请博士论文时,用的是论文接收函申请博士学位,然后被授予博士学位,但是意外的是事后,论文没有刊登,因而被取消博士学位。



读过研究生都知道,这个论文周期实在太长了,短的三四个月,长的几年,所以不论博士还是硕士,毕业时候,很可能论文没有见刊,只能用接收函申请,这个在当时是允许的。

然而,如今被人举报,被处理,有点突兀。当然了,具体啥原因不不太清楚,相关方也没有说清楚,让人云里雾里,以博士文为没有刊登而取消博士学位,理由也有点牵强,里面是不是有原因?如论文抄袭、上学期间的文章抄袭等,不得而知,还有一些人提供了一些内幕,说是当时小论文造假,刚好赶上学术圈出动事儿比较多,正在严查,就被人举报了,这个也不知道真假,但里面一定有原因。



不管是什么情况,至少可以说明一点,他确实自身有问题,才被处理,现在国家对于学术问题,抓的还是比较严格,所以,被处理也就正常了,希望国家继续加大一些学术问题处理极度,还校园清朗风气。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朝令夕改”不严肃

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后导师祝卓宏,被取消博士学位一事,最近在网上疯传。

咋回事呢?

原来,2008年在祝卓宏申请博士学位的时候,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祝卓宏此时便奔赴灾区,做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祝卓宏只收到了编辑部的论文接受涵,因没及时修改,最后论文没有发表。当时领导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便批准了祝卓宏的博士学位申请。

12年过去了,祝卓宏要申请正高职称的时候,有人举报祝卓宏在申请博士学位时论文没有发表。通过调查,领导竟做出了撤销祝卓宏博士学位的决定。

我个人认为,领导的这种做法,属于朝令夕改,不够妥当。当时考虑特殊情况,通过了祝卓宏的博士学位申请的是你们领导;现在,有人举报了,撤销祝卓宏博士学位的还是你们领导。这不是朝令夕改吗?这不是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这不是把很严肃的事情当儿戏吗?

祝卓宏的博士学位被取消了,评正高肯定没戏了!那么谁得利了?举报人吗?你早不举报晚不举报,在关键的时刻,向别人“捅刀子”,这不是小人吗?如果让这种小人评上正高,他怎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呢?

申请学位、评职称,按有关规定执行,是应该的,必须的,但借“规定”去整别人的人,是不是也暴露了他品质有问题呢?

事情已经过去12年了,当时情况特殊,并非祝卓宏恶意欺骗领导,也并非论文造假,而是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决定,祝卓宏并没有什么过错。而今天,领导又推翻了自己12年前的决定。

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实在太不严肃!


闫老师教作文


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后导师祝卓宏被取消博士学位?

这几天,一个新闻传遍了学术圈,就是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后导师祝卓宏突然被撤去了博士学位,对于一名博导硕导来说,没有博士学位,那以后的学术之路讲非常难。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个搞心理的博导,被撸了博士学位,估计自己受伤的心理也也难抚平,久久不能平静啊。俗话,医人者不能医己,心理问题最多的就是心理师。

被撤销博士学位后,祝教授在微博发了一首诗:


显然他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是在是有点疏忽,目前原因已经查明。

原因明白没?就是当年祝卓宏申请博士论文时,用的是论文接收函申请博士学位,然后被授予博士学位,但是意外的是事后,论文没有刊登,因而被取消博士学位。

读过研究生都知道,这个论文周期实在太长了,短的三四个月,长的几年,所以不论博士还是硕士,毕业时候,很可能论文没有见刊,只能用接收函申请,以前但也是批准的。

不过这个事情也有更深的内幕。这个是被举报的,而且申请正高时候。

学术圈太乱了,为了申请升高,你告我,我告你,和评院士一样,关键时候就开始告状了。现在正热乎的新闻,谈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统一,就是因为国家大奖评选的关键时期被搞出来的。

不说了,学术圈,都是尔虞我诈的。

老铁们。你的论文最终发表没?小心被撸了博士学位额。


高校专业那些事


这个事情很有意思,目前为止我们只是知道事情的表象,真相可能会复杂一些。但是舆论方向希望不要出现太大偏差。

从表象看,祝卓宏教授申请正高职称的关键时刻被人实名举报,按常理分析,举报人是祝教授身边人,也需要晋升正高,因为名额限制,必须要把祝教授咬下来,他才有可能上去,从道义上来说,此人不咋地。

从祝教授的学术经历看,先读军医大学,后当医生,在职读研,考上中科院,不是中科院本门本派的人,但是业务突出,成为名人,难免遭忌。

另外一点,当年为了抢险救灾,耽误了一篇小论文的发表,而祝教授的大论文发表了,从学术水平上看,没有问题,只是博士学位授予规定,比较严格和刻板。

换句话说,祝教授是实质性审查合格,形式审查不合格。

那么现在轻轻的就把祝教授的博士学位抹去,多少让人觉得有些草率!

从祝教授的反应来看,也是如此,很无奈,很自信,自恃有真才实学,不怕有人咬,大不了正高职称我不晋了!

问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一个问题是,没有了博士学位,现有的教授工作还能不能干?很可能是不能干了。另一个问题是这个博士学位还能不能补回来,能补,再花些时间补回来。不能补,只能改行了!

总之,这件事的发生没有悬念,祝教授本身有瑕疵,怨不得别人咬,吸取教训就是了。但是事情的处理结果,有些耐人寻味,必须承认,我们的有些规定,是不完美的。


闻伯智库


当受到不白之冤时,我们会想到谁?

当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后导师祝卓宏教授的博士学位被取消时,他想到了郑板桥,想到了苏东坡,以《竹石》里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自比;用“一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劝自己大度善良,让自己接受命运的安排,承受现实的苦楚,虽然心有不甘。

明明已经是博士生后导师,为什么12年前的博士学位,还会被取消?

原谅我们的孤陋寡闻,我们作为吃瓜群众,作为芸芸众生,可能都听过中科院,但却极少听说过祝卓宏教授。但在心理健康的圈子里,祝教授是一位知名人物,还被评为2018年十大健康人物,尤其是在2008年国殇的汶川地震时,他奔赴灾区,建立的心理健康恢复模型,为受灾群众的心理再建设,出力甚多。

只是当时的他出了一个纰漏,因为奔赴灾区,耽误了一篇小论文的发表,正是因为缺少这个论文录取函,导致今天的博士学会,被撸掉,学校如此作法,可谓釜底抽薪,够狠。


明明当初能被评上博士学位,为什么12年后,还要撸掉?这是什么情况?

2008年,祝教授因为奔赴灾区,错过论文的发表,但学校考虑实际情况,还是通过了祝教授博士学位的审核,毕竟当年情况特殊。

可是,就因为那篇论文没有发表,没有拿到论文录取函,在祝教授被评选为正高教授的关键节点,被身边利益相关之人举报,学校碍于当前论文审核的严峻压力,直接取消掉了祝教授的博士学位。


利益之争,明明大家都是局中人,为什么还要背后捅刀子?

祝教授被取消博士学位,让我们想起了什么?想起了谁?也许,最直接的,是关于中国院士的评选,以及诺奖得主屠呦呦和美女科学家颜宁的院士之路。

没办法,利益之争,编制只有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为了能占住这个位置,所谓的香火情,都架不住利益的驱动,不把对手搞下去,自己怎么能上去?依此类推,我们也能想到,究竟是谁举报了祝教授,利用了当下学术整顿的大环境,借刀杀人,直接干掉了祝教授的博士学位,让祝教授的正高教授的评选,戛然而止,用心之歹毒,堪比《军师联盟》之司马懿。


学校撸掉祝教授的博士学位,合乎现在的学术规矩,但合情合理吗?

当祝教授被撸掉博士学位时,他在自己的微博上,用郑板桥和苏东坡自喻,让自己豁达一点。其实,最适合的原型,是韩信,而学校则扮演了萧何的角色: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初酌情处理,给博士学位的是你;现在取消博士学位,铁血无情的,还是你!

只是,这样做,真的好吗?这样的处理方式,合适吗?这样一刀切的做法,倒是简单化了,但把规矩也给坏了,打消下属的积极性,也损伤了学校本身的公信力,朝令夕改的学校,能有多大的发展;这样的学校领导,又有多少担当与格局?媚上压下罢了。

结束语:当我们纷纷在为祝教授鸣不平时,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看法共鸣,祝教授很冤,学校也不该如此的胆小和没有担当。只是,博士学位被撸掉之后,祝教授的学术必然受限,这是整个中国心理学界的损失,最终买单的,是那些心理疾病的患者,想想都让人不爽。


教育练真堂


取消博士学位是小,事件引发影响太大。

第一,事件地位学术地位最高

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后导师祝卓宏事件具有两大奇迹:

博导与院士的“合谋”作为。

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后导师,几乎是我国顶级研究机构,本身为博导。与院士之间的不良合作,比博士博导的合作作假高一级。此事件,比任何一件博士作假更高。当然影响也是最坏。

第二、论文腐败创新最新

开拍马屁先河。

“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作为博士论文,用词仿若武侠小说,令人叹为观止!

文章刊登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作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的多篇文章的一部分获取了大笔资金,媒体还曝出这样的文章不止一篇。期刊主编正是徐中民的硕、博士导师,中科院院士程国栋。如今该文已被撤稿,程国栋称自己把关不严,申请引咎辞职。

以往的学术不断,大都为抄袭、拿来主义等,本次的学术不仅走偏,而且是开拍马屁之先。这在学术上,无疑开辟了新的思想或思路。不愧一大创新。


刘俊利


说实话,如果不是上网搜,我估计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被撤销博士学位中科院的心理所博士的导师祝卓宏教授,他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曾获选2018年度健康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一个曾经上过祝卓宏教授的课的心理爱好者是如此评价他的:一位忠厚的长者,朴实无华,教育别人的时候和风细雨,循循善诱,非常敬业的一位心理学专家。现在虽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取消了祝卓宏教授的博士学位,但是对于我而言,我觉得祝卓宏教授是否是博士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于他本专业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帮助了许多的心理有疾病的患者。作为一个学者,祝卓宏教授已经做得很好了。

至于祝卓宏教授因为什么而被取消博士的学位,现在还不得而知。最近关于高校的种种“丑闻”,叫网友们对于祝卓宏教授也产生了种种的猜测,学术造假?师德师风有问题?等等的猜测。

也有传闻说是因为祝卓宏教授在2008年参加饿了抗洪救灾,耽搁了C刊小论文的发表,大论文没问题。因为2008年,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表现突出,评为了中科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也经过研究给了博士毕业。去年评正高,参加答辩,于是这段历史被人举报。最近学术圈关于论文的事查的比较紧,于是祝卓宏教授正高没评。处理的结果就是博士学位被撤。


事情的真假不得而知,学术上来不得半点虚假,如果真是这样的情况,祝卓宏教授的博士学位也撤的不冤。不过当时允许博士毕业的决定也是研究所里决定的。那么也不能说人家是学术造假吧。

不过祝卓宏这样一个专家学者也因为论文问题,被查也代表了高校的决心,以后对于学术和论文造假的态度还是很坚决的,零容忍。

给大家简单普及下祝卓宏教授。个人简历:先后在第一军医大学医疗专业、华西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专业取得学士、硕士学位,2004年至2008年在中科院心理所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9年至今担任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2020年1月5号,博士学位被撤。

他研究领域为“临床心理学”“创伤心理学”“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心理行为研究”等方面。

兼有的诸多的社会职务,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注册督导师,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认证的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师,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认证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考核组专家,国际创伤治疗EMDR治疗协会认证的EMDR治疗师等等。

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人,也出现了论文造假,真假莫辨。看来做学问永远做不得假。还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为好。还提醒大家一件事,因为利益,出卖你的会是你身边的人,或是朋友,或是牵扯利益上的对手,在你关键的时候会给你致命一击。


部分言论来自头条用户,如果失实。联系删除。

大家对于这件事持什么态度,欢迎留言分享。


浅浅的教育


下午朋友圈里很多人转发这一消息,我也是吃了一惊,真的是字越少,事越大。


虽然之前并不认识这位教授,但是在高校工作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教授被釜底抽薪,直接从博士学位撸起。而且是11年前的博士。

在网上看了这个教授的介绍,客观来说,这个教授应该还是有水平的,也实实在在做过一些事情,比如在汶川地震后,积极探索灾后心理重建综合干预模式,为灾后重建做出了一些贡献。而且他一直坚持做心理学的科普,这在学者中是比较难得的。但一旦博士学位被撸掉,其学术信誉度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是因为学术不端,那基本上面临学术破产。



当然,由于中科院的公告非常简短,目前博士学位取消的原因并不清楚。很可能是因为心理研究所近期正在开展博士培养的检查督导,无意间(或有人举报)翻到之前的材料,发现了其中存在违规问题,所以追溯回去,取消了博士学位。具体怎么违规就不得而知了。但绝不可能因为现在的问题而去算他的旧账。对于中科院心理所的决定,我们当然是坚决支持的。这一取消决定至少会给那些动学术歪念头的人一个警示:
学术问题,虽久必究。学术,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高校人才真经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导师祝卓宏被取消博士学位。

先看看祝卓宏的简历:

本科在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进入新疆哈密第377医院工作。后获得华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担任解放军总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又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担任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获选为国际语境行为科学协会会士。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行为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由简历可以看出,祝卓宏的确原来是非常努力的一个人,也取得好成绩,获得了中科院博士学位,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

关于祝卓宏被中科院撤销博士学位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公告上有“为了教育和警示全所同志”,估计问题比较严重,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相信不久就会浮出水面,我支持中科院的决定。


平淡是真oymlq


我是今天早上看到相关消息的,然后编发了一篇微头条!目前为止,已经25万阅读量!网友们热烈评论!

焦点大致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为什么会有人能轻松拿到博士、硕士学位?

二,这中间有什么交易?是否有专门的通道?

三,不需要上功夫拿到学位学历对当事人有什么好处?

四,如何体现到用真学问的人的公平问题?

我的一位网友评论评论得非常到位:打假到什么程度?把那些有了职位也摇身变博士的给废了?难度够大的。我亲眼看着我的同事们,拖家带口的,辛苦数年,终于熬得一个博士,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那些有职位的,整天有日常工作可做,有酒场,他们哪里来的时间学个博士?学个博士是要N年静下心来,认真做的,还的要一定智商做基础才可能最后获得博士。那些有点权利就什么也抢,连博士也抢,太恶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