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冤死獄中後,奸臣秦檜怎樣對待了岳飛的妻子和子女?

街角在-等待




岳飛是宋朝的脊樑,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只是,如此一個大英雄,死得有點憋屈。

那害死岳飛的秦檜,留下了千古罵名,而宋高宗也被後世貼上了“昏庸無能”的標籤。

岳飛死後,他的妻子和兒女怎麼樣了呢?是否也遭到了秦檜的“落盡下石”呢?

岳飛的妻子和兒女



岳飛一生娶過兩次妻子,第一次娶的是劉氏,那時候岳飛還很年輕,在他們的婚姻中,劉氏生了兩個兒子,那就是岳雲和嶽雷,傳說,她還生了兩個女孩子,嶽安娘和嶽銀瓶。只是,岳飛的第一段婚姻維持的時間有限,原因是岳飛常年在外,家裡的劉氏孤單不說,手頭也很緊,在各種壓力下,據說劉氏“紅杏出了牆”。這種事,大英雄岳飛是忍不了的,得知實情後兩人一拍兩散。

岳飛第二次娶了李氏,這個女人是個好女人,賢惠溫柔不說,而且很有大局觀,對岳飛的事業非常支持,想來也是,國家國家,沒有了國哪裡還有家?

李氏和岳飛琴瑟和諧,生了三個孩子,分別是嶽霖、嶽震、嶽霆。

當岳飛和兒子岳雲在風波亭被殺時,岳雲只有23歲,正是男兒青春鼎盛時。還好,16歲的次子嶽雷雖然也被抓進了監獄,但沒有被害,也許是秦檜等人覺得“不好意思”,畢竟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人家老爹和兄長殺了,對一個沒上過戰場的16歲孩子下不了手;也許,是宋高宗不許,總之,嶽雷算是幸運的。

岳飛妻子和剩餘兒女們的下場




這個妻子,主要指的是李氏,因為岳飛和劉氏早已斷了聯繫了。

當岳飛去世時,嶽雷16歲,三子嶽霖12歲,四子嶽震7歲,五子嶽霆4歲。秦檜在徵得高宗同意後,把岳飛妻子和孩子們直接流放到了嶺南惠州。

當時一家人被安置到了一座破廟裡,吃穿發愁,還有專人看管,同時參加勞役。雖說日子艱苦,但比起那些株連被殺的人家還是好一些,而李氏對於孩子們管教不錯,沒有灰心喪氣,除了兩個女孩,兒子們都活到了岳飛平安詔雪,只是,從流放到平反經過了二十一年。

岳飛的次子嶽雷,在岳飛平反後,先後被封忠訓郎、翰林大學士、紹忠侯等職務,最後善終在78歲。

李氏的晚年還是比較幸福,兒子們孝順,家庭富足,在公元1175年離開了人間,離岳飛之死,整整三十多年。

李氏生的嶽霖,為父親的平反費心費力,岳飛平反後當過知州,在1192年死後,被封為贊纘忠侯。

嶽震在父親死時,只有七歲,父親平反後,先後擔任了朝奉大夫,後加封幾緝忠侯,死時間和年歲不詳,但善終是肯定的。



嶽霆是岳飛最小的兒子,對自己父親沒什麼印象,因為岳飛死時,他還太小。嶽霆在岳飛平反時,已經是大小夥了,後官拜朝奉大夫,宋寧宗時,先後封修武郎、閣門衹侯、舉直大夫等。嶽霆據說非常高壽,活了一百二十多歲。

岳飛兩個女兒,在各種史料中記載不詳,特別是嶽安孃的消息基本看不到,而傳說中,小女兒嶽銀瓶在父兄死後,多處奔走,想幫其平反,但早期平反較難,氣憤之餘,跳井自殺。



綜合來看,岳飛的妻子和子女除了被流放,沒有受到大的危害。


藍風破曉


岳飛冤死獄中後,奸臣秦檜怎樣對待了岳飛的妻子和子女?

我們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的一大名將岳飛是死在了秦檜的陷害之中。岳飛這一生,總共是取了三個妻子,前兩個妻子都死的早,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他去世的時候,唯有他最後一個妻子李娃還活著,她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據說她嫁給岳飛的時候,就已經有28歲了,比起岳飛來都還大。她除了年齡特殊以外,能力也很強,能夠幫助岳飛治理軍隊。



當年岳飛被處死之後,他的家人並沒有被誅九族,而是被流放了。當時宋高宗下令,讓他的妻兒家屬們都流放去惠州,而他們的情況每個月都需要向朝廷彙報。另外,岳飛案件就此結束,不許任何人再審理此案,也不許任何人上訴,即使有也不得去受理。

收到了被流放的命令,李娃就帶著岳飛的所有兒子們去到了惠州。在這裡他們必須服從管制,被限制著自由,無法隨意的移動到其他地方。



我們接著來看看岳飛兒子們的結局。

岳飛的長子,名叫岳雲,16歲就跟著岳飛上戰場。岳飛被判謀反罪名的時候,他也一起被收押了,之後和他父親一同被殺,死的時候只有23歲。

岳飛第2個兒子名字叫做嶽雷,當初他的父兄被抓,他還被派去監獄照顧過他們一段時間。而後父兄死了,他就被髮配送去了惠州拘管著。

岳飛的第3個兒子叫做嶽霖,他被髮配出去的時候只有12歲。在他之下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做嶽震,當時他只有7歲。另一個叫做嶽霆,當時才3歲。這一家的人,一同被髮配去了惠州,被安放在一個寺廟之中。住的地方都是很破爛的茅草屋,並且周邊一直有人看押他們,不准他們逃跑。

接著再來看看岳飛的女兒們。

他總共有兩個女兒。歷史對她這兩個女兒的記載都很少,他大女兒名字叫做嶽安娘,結局如何並不知道。他二女兒叫做嶽銀瓶,關於她這個女兒的故事,也多數只是出現在野史當中。據說,嶽銀瓶為了能夠幫她的父親與哥哥申述這些冤屈,她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最後都是做的無用功罷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嶽銀瓶覺得心灰意冷,最終投井自殺身亡了。在2004年的時候,杭州市重建了風波亭,還在旁邊修起了一口孝女井,就是專門為了祭奠嶽銀瓶。

所以總的來說,岳飛死了以後,秦檜並沒有對他的家人做什麼,只是讓他們自生自滅。


紫禁公子


岳飛一生精忠報國,一直都是將士們最尊崇的將領,但是作為抗金名將的他,最令人惋惜的卻是含冤死去,而且直到他死後的二十一年才被平反。而秦檜就是那個陷他於不忠不義的奸臣,為了權謀害死了這位愛國的英勇抗金將領。


那麼在這位英雄被害死之後,奸臣秦檜又是怎樣對待他的妻子和兒女的呢?

岳飛有過兩任妻子,據記載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劉氏,沒有具體姓名,這位髮妻為他生育了大兒子和次子,分別是岳雲和嶽雷。岳雲在十六歲時就跟隨父親征戰沙場、抗擊金兵,沒有辱沒岳飛的名聲,也算是虎父無犬子了。

但也正是因為他跟隨父親征戰,手中有一定的權利,對秦檜造成了威脅,所以他最終以謀反罪被處死在了臨安的鬧市口。

而岳飛總共有兩任妻子和五個兒子,第二任妻子是李娃,她是堅強女性的代表,不進照顧好了子女和家庭,而且在軍事事務上也有一定的手段。在岳飛死後這位李娃帶著四個兒子都被流放至岑南,而岳飛的另外三個兒子,即嶽霖、嶽震和嶽霆,當時分別只有12、7、3歲,次子嶽雷當時也只有十六歲。


除了四子之外,根據極少數的史料記載,當時李娃應該還育有岳飛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嶽大娘和嶽銀瓶。有關岳飛大女兒的記載很少,生卒年都不詳,不知她在岳飛死後遭遇了什麼,但猜測也可知,失去孃家靠山的出嫁女,結局不會太好。

而二女兒嶽銀瓶的名字中銀瓶二字,也是為父伸冤而得來的,據說在悲劇發生後,她一直堅持在各個地方部門為父伸冤,可惜最終都是無功而返,大多數時候甚至會被毒打一頓。最後深感絕望的嶽銀瓶,最終選擇抱著銀瓶跳入了一口井中身亡,至今在西湖附近都有一口孝女井,就是為了紀念她而留的。不過這個故事色彩比較濃厚,或許應該是杜撰而成的。

而當時被流放的李娃和岳飛的四個兒子,則是在路途之中就受盡了一切的屈辱,不僅僅是飢寒交迫,有時甚至是拳腳相加。


但是在李娃的堅強和庇護之下,最終四個兒子包括她自己都活到了平反的二十一年之後,李娃成為“楚國夫人”,四個兒子也都有了不錯的官職,可以說除了死去的大兒子和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兩個女兒之外,岳飛其他的家人都得到了不太壞的結局。

其實這個結局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秦檜陷害岳飛致死,也只是出於剷除政敵的利益之爭而已,既然岳飛以及有實力的岳雲已死,那麼他就不會再對那些沒有任何價值的老弱婦孺們下手了,但同樣也不會善待就是了,所以他們在被判處流放之後,只是過了一段苦日子,性命卻並無妨礙,也因此他們最終結局都不錯,岳飛的妻子以及子女在總體上,也算是得到了善終了。


夏目歷史君


岳飛是我國曆史上的民族英雄,秦檜是我國曆史上大罪人,秦檜在岳飛墓面前一跪就是八百多年,正所謂史筆如鐵,這秦檜真的就這麼著急處死岳飛嗎?若不是他代表了大金的利益,那就是和趙構密謀已久。

“莫須有”的罪名就和鬧著玩一樣,岳飛如此的英雄就死在這兒戲的罪名之下,趙構明確表示“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宋朝的一座山嶽轟然倒下,萬惡的秦檜對岳飛的後人如何?是否下了毒手呢?

兩位妻子

岳飛一生馳騁疆場,有妻子劉氏,後來岳飛常年在外征戰,劉氏一人獨守空房,遂生改嫁之心,於是岳飛成全了她,讓她改嫁他人,在岳飛入獄後,並未受到牽連。(當時女人改嫁乃正常事情,並非什麼醜事。)

岳飛第二個妻子是在南方打仗的時候結識的一位女性李氏,李氏為人豪爽,性格與岳飛相投,二人相識、相知、相愛。後來岳飛被處死,這位李氏流放放到邊疆生活,雖然時刻有人監視,但好在一直活到了岳飛平反,最後成功北歸,活到了75歲,善終,與岳母同葬。

兩位兒子

岳飛的大兒子岳雲,生母劉氏,在上文已經提到,在岳飛被賜死的時候,岳雲被“依法施行”,與父親岳飛同赴黃泉。

岳飛的二兒子嶽雷,生母劉氏,被流放的地方是惠州,流放之前曾經在監獄中服侍過岳飛一段時間,最後父兄相繼被害,他就被流放了,卻沒能等到岳飛平反,提前離世,至於是不是秦檜所害,不得而知了。

岳雲和嶽雷都是岳飛第一任妻子劉氏的孩子,最終都沒能等到岳飛平反,相繼離世,劉氏最終去了哪裡,也無人知曉,或許這也是她沒有被牽連的原因。

李娃所生的三子兩女

岳飛其他的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則都是後來的妻子李娃李氏所生,這一脈子女,相對來說命運要好很多。

岳飛的大女兒叫嶽安娘,並沒有受到什麼牽連和傷害,這一點比較奇怪,應該是和她的丈夫有很大關係,當時她的丈夫高祚於1163年(隆興元年)特補承信郎。

岳飛的小女兒叫嶽銀瓶,在岳飛和岳雲死去的那年,嶽銀瓶才僅僅十三歲,但是十三歲的嶽銀瓶卻有著超過年齡的剛烈,當這位年僅十三歲的女孩兒聽說父兄被害之時,為父兄鳴冤未果,悲憤交加之下,毅然投井自盡,追隨父兄而去。後世稱之為“銀瓶小姐”,以紀念她的忠義。

岳飛的三子嶽霖,比嶽銀瓶小一歲,當時的他年齡尚小,被流放之後,認真讀書習字,二十年後,孝宗皇帝昭雪。此時的嶽霖已經不是當年的稚童,北歸之後,毅然投身到父兄資料蒐集之中,最終完成了《鄂國金佗稡編》28卷、《續編》30卷。為後世研究岳飛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岳飛的四兒子嶽震,運氣就要好很多,因為嶽震當時年齡只有7歲,他流放的時候和母親一起,在流放的日子裡,有母親的照顧,他在岳飛平反後北歸,任朝奉大夫,後又加封緝忠侯。

岳飛的五兒子嶽霆,初名嶽靄,他比嶽震還要小,當時只有三歲,也是和母親李娃一起流放,最終岳飛平反的時候,他回到朝廷之後,任修武郎、閤門祗候、奉直大夫。加封續忠侯。

岳飛的妻子和兒女除了大兒子岳雲被害外,嶽雷不知道是怎麼死的,其他的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甚至封侯。但是20年的嶺南生活,可不是那麼好過的,只能說秦檜沒有直接施加毒手,但是流放這一舉動,已經是秦檜在對付岳飛後人了,只是岳飛的妻子和兒女運氣好,堅持了二十年贏來平反。



值得一提的是,岳飛的父親在岳飛死後沒有被流放,而是遭受了屠戮。在不輕易施加死刑的宋朝,他們這樣對岳飛及家人,已經是非常惡毒了。

(順手關注野史日記,一起了解歷史~)


野史日記


由於岳飛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同時處死的還有跟在岳飛一起征戰的長子,秦檜認為他的後代就成了一個很大的隱患。

怎麼辦?秦檜把岳飛的遺孀和兒女們流放到窮山惡水之地嶺南,希望他們跟那些士大夫熬不住死在流放之地最好。嶺南也就是現在的兩廣之地,古時候的兩廣可不是現在的珠三角城市群,叢林中毒蛇猛獸滿地跑,還有防不勝防的瘴氣,宋代有不少官員就死在嶺南流放途中。

而岳飛生前交好的文武官員,不僅沒有雪中送碳,反而還有官員落井下石,討好當時權傾天下的宰相秦檜。岳飛的屬下姚嶽提出要把岳陽軍改成華容軍。有一知州提出要削減岳飛遺孀的口糧,從孤兒寡婦手裡搶口糧,這等無恥之事遭到多數朝廷大臣的反對才沒有施行。

反而在平民小吏中間,出了一名忠義人士,岳飛被殺之後無人敢收屍。一名獄卒偷偷收斂了岳飛的屍骸,作下記號埋於一地,並告訴後人岳飛埋於此地。後來宋孝宗繼位,為了岳飛平反同時全國懸賞尋找岳飛的屍體,小吏的後代告知岳飛埋屍所在地。


陸棄


岳飛一生總共有兩個老婆,沒有小妾。

第一個原配老婆劉氏,給他生了岳雲、嶽雷兩個兒子。

不過後來因為岳飛常年在外抗金作戰,所以基本上沒有回過家,而家中的老母親也託付給劉氏照顧。

這個劉氏因為還年輕,再加上岳飛常年在外打仗,也不知道哪天就把命給丟了。

人家也不想守活寡,所以就自作主張的改嫁了兩次,後來嫁給了韓世忠軍中的一個押隊。

這個押隊大約相當於我們今天軍隊裡的連長,可能比這更高,北宋時期把士兵編排列隊,二十隊就設置一個押隊,專門負責帶領這些士兵打仗。

所以,儘管岳飛後來身居高位,不過因為常常不回家,自己的老婆只好嫁給了這個小軍官。

後來岳飛聽說後很生氣,明明叫你照顧老母親,你卻私自改嫁。

這件事還是韓世忠告訴他的,不過岳飛也沒有為難她,送了她500貫銅錢,算是作為對她的補償,雙方也就自行解除婚約了。

飛執兵權之日,遣使臣王忠臣往楚州韓世忠處下書,得回書,欲歸。臨行,世忠囑之曰:“傳語嶽宣撫,宣撫有結髮之妻,見在此中嫁作一押隊之妻,可差人來取之。”忠臣回,密報飛以世忠語,飛不答。世忠上聞,飛奏言:“履冰渡河之日,留臣妻侍老母,不期妻兩經更嫁,臣切骨恨之。已差人送錢五百貫,以助其不足,恐天下不知其由也。”上令報行——《會編》

因為早已經解除了婚約,所以秦檜肯定也不可能去為難人家。

岳雲後來跟著岳飛一起被害,而嶽雷後期在流放嶺南地區時病逝。

再說岳飛的第二個老婆李娃,他們兩人是在戰亂中認識的,因為一見傾心,雙方就結了婚。李娃給岳飛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嶽霖、嶽震、嶽霆。

相傳岳飛還有兩個女兒,不過並沒有被記錄在正史中,這裡姑且不提。

岳飛被害後,岳氏一家人都被流放到嶺南地區。

歲暮,獄不成,檜手書小紙付獄,即報飛死,時年三十九。雲棄市。籍家貲,徙家嶺南。幕屬於鵬等從坐者六人——《宋史》

我估計秦檜也不敢再下手了,畢竟殺死岳飛已經是千古冤案,再把人家的老婆家屬都殺了,不管是宋高宗還是秦檜估計心裡都是虛的,再殺下去真的就要天怒人怨了。

岳飛平反後,李娃和三個兒子也回到家鄉,李娃病逝,三個兒子都在南宋朝廷裡做了官,也算是南宋政府度他家的補償吧。

霖,朝散大夫、敷文閣待制,贈太中大夫……震,朝奉大夫、提舉江南東路茶鹽公事。霆,修武郎、閣門祗候——《宋史》

如今,雖然岳飛已經是近千年以前的人物,但每當看到他死前留下的“天曰昭昭,天曰昭昭”這幾個字,還是覺得義憤填膺。


圍爐談史


公元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趙構下旨“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岳飛該死,但朕從寬處理,不處決他,在獄中賜死;張憲、岳雲,依照軍法處死。

這就是一代昏君趙構對岳飛一案的批示。

毫無疑問,趙構是殺害岳飛的一號兇手,秦檜是二號兇手,兩人狼狽為奸。

那麼,對岳飛的妻子兒女等一眾家人,趙構和秦檜是如何處置的?

岳飛共有5個兒子,在他死後,妻子和兒子都被流放嶺南,直到公元1162年,宋孝宗繼位後,他們才得以北還,這一流放就是整整20年。

岳飛的妻子李娃,字孝娥,是一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女性,也是岳飛的賢內助。她和岳飛在戰亂中相識相知並結為夫妻,兩人感情忠貞,關係和睦,儘管岳飛後來官至節度使,名震海內,仍對李娃不離不棄,堅持不納妾。流放嶺南期間,李娃克服重重困難,將岳飛幾個年幼的兒子撫養成人,一直到公元1161年才得以北歸,並以75歲高齡而終。

岳飛的長子岳雲,生於1119年,他少年從軍,追隨父親南征北戰,英勇無比,屢建奇功。岳飛案中,岳雲被誣謀反入獄,後被處決,年僅22歲。

岳飛的次子嶽雷,生於1126年,岳飛被害時,他只有17歲,被流放嶺南。公元1161年,嶽雷與家人一北還,被南宋朝廷贈官忠訓郎、閣門祗侯,終年78歲。

岳飛的三子嶽霖,生於1130年,岳飛被害時年僅13歲,後被生母李娃撫養成人。公元1161年宋孝宗繼位後,嶽霖被南宋朝廷授官,後官至朝請大夫、敷文閣侍制、兵部侍郎等職。嶽霖最大的貢獻是廣泛蒐集岳飛有關遺事資料,並由其子岳珂編成《鄂國金佗稡編》28卷和《續編》30卷,成為後世研究岳飛的重要史料。

岳飛的四子嶽震,李娃所生,7歲時隨母流放嶺南,後官至朝奉大夫、江東提舉等職。

岳飛的五子嶽霆,原名嶽靄,李娃所生,岳飛被害時年僅3歲,隨母流放嶺南。公元1161年,宋孝宗繼位後,嶽霆被授官修武郎、閤門祗候、奉直大夫。

岳飛的女兒情況不詳,史料記載其有一女,名安娘;民間傳說岳飛還有一女,名銀瓶,性格剛烈,因父兄被害伸冤不成,怒而沉井自殺,年僅13歲,世稱“銀瓶小姐”。

岳飛、岳雲和張憲被害的罪名都是謀反,謀逆至少是誅三族的滔天大罪,但為何岳飛的妻子和兒子都只是被判流放?很多人認為這是趙構開恩、秦檜好心,所以放過了岳飛的子女,網上甚至有傳聞說,有一個官員建議斬草除根,把岳飛全家剷除,結果被秦檜呵斥。

實際上,趙構和秦檜之所以對岳飛家人“網開一面”,主要是考慮到政治影響,希望岳飛後人對其感恩戴德,不過是收買人心,粉飾自己的手段而已。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1、秦檜是賣國求榮殘害忠良的奸臣標本,岳飛是熱血精忠報國的典型!歷史可以戲說,但忠奸是非不容顛倒漂白!

2、作為奸臣,為了掩蓋歷史的真相,必然會對忠臣的家人趕盡殺絕斬草除根,這是奸臣之所以成為奸臣的必然使命!哪怕是捏造莫須有的罪名也在所不惜!

3、但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心中都有一杆稱量罪惡忠奸的稱!即使你大搞“白色恐怖”,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讓人民“道路以目”,最終也逃脫不了歷史的懲罰!

4歷史是無情的又是有情的,但至少它能夠辨別是非忠奸!





情感溫度百態人生


岳飛將軍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少年便意欲從軍,岳母為勉勵岳飛從戎報國,還在岳飛後背刺上“盡忠報國”四字為訓。後來,岳飛將軍終生都以克復中原,迎回二聖為己任,並一直付諸努力,最終終於收復中原有望。但岳飛將軍在抗金過程中,破壞了皇帝趙構和朝中以秦檜為首的主和派奸臣利益,被趙構聯合奸臣秦檜強行召回朝內冤殺,百姓無不為之痛哭流涕。

在岳飛將軍被冤殺後,岳飛將軍的妻子和幾個子女被流放到嶺南20年,生活非常不如意。一直到宋孝宗趙昚即位,岳飛冤獄才終於被平反,岳飛全家人才得以離開嶺南生活才得以逐步好轉。岳飛將軍一生中共有過兩任妻子,總共育有五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長子岳雲和次子嶽雷是前妻劉氏所生,三子嶽霖、四子嶽震、五子嶽霆為李夫人所生,生下兩個女兒分別為嶽安娘和嶽銀瓶。

岳飛的第二任夫人李娃,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女子。在岳飛被害時,岳飛除岳雲外其他的孩子都還小,最大的嶽雷也才16歲,岳飛與李夫人感情關係一直十分和睦,在岳飛被害後,岳飛的妻子、大多兒女都被逼流放嶺南,此後家裡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李娃的身上。李娃也一直盡全力撫養幾個孩子,終生沒有再嫁,她生前遺囑:“終後葬廬山,陪伴岳母姚太夫人“,足以看出李娃是一個很孝順的人。

岳飛將軍的長子岳雲很早便跟父親一起征戰,後來岳雲和父親岳飛一起被冤入獄,慘遭宋高宗趙構和姦臣秦檜誣陷而死,在宋孝宗趙昚為岳飛父子平反昭雪後,岳雲附葬在杭州棲霞嶺下。

岳飛二子嶽雷在岳飛景軍被害後,隨同母親李氏夫人一同被髮配流放嶺南,後期宋孝宗趙昚為岳飛父子平反昭雪後,嶽雷受封忠訓郎,閣門祗侯,後來官居翰林院大學士,最後嶽雷最後死於嘉定三年,壽年78歲,是岳飛幾個兒子中最長壽的一個兒子了。

岳飛三子嶽霖在父親被昭雪後,皇帝下旨復嶽霖為右承事郎,後又授南贛都督。最後升官至朝請大夫、敷文閣侍制,兵部侍郎,廣東經略安撫使,嶽霖與朱熹、張拭是好朋友,當時在各方的幫助下,嶽霖著手蒐集岳飛遺文,修編成書。但可惜嶽霖死於紹熙三年,當時書尚未完稿,享年六十二歲,後被追封為纘忠侯。

岳飛將軍遇難時,岳飛四子嶽震年僅七歲。嶽震後來歷任朝請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戶部度制司郎中,江東提舉等官職,宋理宗在景定二年加封嶽震為緝忠侯。

岳飛五子嶽霆當時在江州故居居住,得知岳飛將軍遇害,家人帶著嶽震、嶽霆兄弟二人潛過長江,改姓鄂隱居,在宋孝宗為父親岳飛平反昭雪後,嶽霆恢復嶽姓,後來官授朝散大夫,在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被追封為續忠侯。

岳飛的兩個女兒,嶽安娘和嶽銀瓶,因為史料介紹的很少,後來的結局不得詳知。

總結,在岳飛將軍被宋高宗趙構和姦臣秦檜聯合構陷殺害後,岳飛的妻子及幾個子女被流放嶺南20年,日子過得很悽苦,生活十分不容易,在岳飛將軍被昭雪後,他們才得以離開嶺南,生活有所改變,這還是很讓人欣慰的。


娜娜聊古今


岳飛冤死獄中後,奸臣秦檜怎樣對待了岳飛的妻子和子女?(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我們從小就學過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的故事,對岳飛精忠報國的許多故事也是耳濡目染,但他卻在風波亭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殘害。按道理來說,古人謀反是要滅三族、誅九族的,那麼岳飛被以謀反的重罪處死後,死敵秦檜會怎樣處置岳飛的妻子和子女呢?

根據歷史記載,岳飛死後,他並沒有對岳飛一家趕盡殺絕。而是將岳飛的家屬,發配至遠離人煙的邊遠疲疾之地,讓他們在深山老林裡自生自滅,每個月只是配發少許的口糧,生存條件之惡劣,活的十分艱難。

1、岳飛冤死獄中後,家人的處境。

岳飛的父親嶽和在岳飛20歲時早已病故,而岳飛的母親姚氏在1136年去世,這一年岳飛還未被害,所以岳母是善終。岳飛有兩個妻子,前妻姓劉,早早改嫁,所以沒有受到牽連,後妻李娃在岳飛冤死後,被流放,岳飛昭雪後,李娃北歸。

岳飛一共有五個兒子,按年齡推算,岳雲與嶽雷應該是劉氏所生,岳飛被害時,岳雲23歲,嶽雷16歲,二人都已成婚。三子嶽霖12歲,四子嶽震7歲,五子嶽靄(後宋孝宗賜名為嶽霆)3歲。岳飛的長子岳雲,自小在軍中跟隨岳飛,勇猛異常,每戰手握鐵椎,重80斤。他是岳飛兒子中最像岳飛的,也是最有可能繼承岳飛的人。可惜父親被秦檜誣陷,作為軍中猛將的兒子岳雲自然逃脫不了,他同父親一起共進退,一起被害於杭州西湖,死年岳雲僅二十三歲。

嶽雷,岳飛次子,莫須有案發時,其年紀尚小,才16歲,因此逃過了這一劫,但嶽雷遭到酷刑逼供,他們讓岳飛他捏造出岳飛造反的依據!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岳飛是鐵骨錚錚,嶽雷也不是個軟骨頭。奸臣們一點點未得,只好在處置岳飛以後,將十六歲的嶽雷伴隨媽媽李氏夫人發配流放嶺南。

嶽霖,岳飛第三子,父親遇害時僅僅12歲,後同母親李氏夫人、次兄雷一道被流放嶺南。

四子嶽震、五子嶽靄(後改為霆)在岳飛死後一起被家人安排潛渡江北黃梅縣聶家大灣,改姓鄂。後來岳飛平反後改姓岳,之後均入朝為官。

大女兒名叫嶽安娘,早已出嫁,史書上並沒有其被波及的記載。

小女兒嶽銀瓶,幼有至性,通書史,知大義。父親被害後,欲叩闕上書,均無果,遂抱銀瓶投井死,她也算是間接因岳飛冤案致死,後人譽其為孝娥。

總的而言,除了長子岳雲外,岳飛其他子嗣並沒有遇害,都被流放出蠻荒之地,也算是宋高宗人心未泯,秦檜也並沒有趕盡殺絕,否則岳飛後代不可能僅僅是流放了事。

據南宋王明清的《玉照新志》記載,岳飛死後,岳飛的親人除了岳雲同案遭到殺害外,秦檜將岳飛的妻子兒女分別被流放到洞庭湖以南的蠻荒之地,以及福建之北的崇山峻嶺之間,每月僅給少量米糧,條件十分惡劣,生活特別艱苦。

紹興三十二年(1162)高宗內禪,宋孝宗登基不久即宣告為岳飛平反。那一年,岳飛的第二任老婆現已62歲了,嶽霖過了而立之年,嶽震28,嶽霆24歲了。他們都被宋高宗加官進爵:嶽霖復右承事郎(正九品、文職)、嶽震、嶽靄補保義郎(正九品、武職);嶽甫、嶽申、嶽經、嶽緯、嶽綱、嶽紀一併補為承信郎(從九品、武職)。

看到這裡,我們不由得會問,作為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岳飛文武雙全、智勇過人,為什麼會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呢?難道當朝皇帝不知道岳飛對其江山的重要性嗎?

據研究,秦檜只是殺害岳飛的主謀手下的殺人工具而已。即使在當時,也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在岳飛死後一年,曾有人作悼詩云:“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義不全屍。”很明顯,矛頭暗指宋高宗趙構。宋朝滅亡以後,對於這件公案的爭論更是喋喋不休。明朝的高啟寫詩曰:“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2、岳飛被冤死之謎。

從秦檜死後可以看出,除掉岳飛是皇帝趙構的旨意。秦檜死後,宋高宗趙構為了平息民怨,平反了許多秦檜製造的冤假錯案,但是,唯獨岳飛之案沒有昭雪。史料記載,當時許多大臣上書要求洗清岳飛罪名,但宋高宗置之不理。這隻能說明,宋高宗本人要殺害岳飛,並授權秦檜全權處理。宋高宗為什麼不顧自己南宋的安危了要將抗金功臣岳飛殺害?

一是岳飛極力干涉皇家立太子一事。

他的確是一個戰功卓著的戰將,但是卻不是一個政治家,明知宋高宗趙構沒有子嗣,卻還一直干涉立太子的事情,而宋朝偏偏又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時代,宋太祖趙匡胤就是陳橋兵變才得以登上皇位,趙構起了疑心,為了穩固自己的皇權,假借秦檜之手除掉岳飛便也是天經地義了。

二是岳飛想迎回徽欽二帝,宋高宗趙構為了自己的位置無奈殺岳飛。倘若岳飛真的大獲全勝,救回在靖康之變中被金人俘虜的徽宗和欽宗,那倆皇帝回來了,高宗的地位往哪放?於是他就自毀長城殺掉岳飛,以保住自己的皇位。

三是岳飛個性強,而且掌握兵權,導致皇帝猜忌。岳飛“忠憤激烈,議論不挫於人”不容易和人合作。岳飛掌握了全國幾乎七分之五的兵馬,這些都是不能讓趙構放心的?當然我們現在都覺得岳飛是忠臣,背上有岳母刺字“精忠報國”,高宗也曾賜給他“精忠岳飛”四個字。臨死的時候有人勸他反他都不反。他怎麼會讓高宗如此不放心呢?有一次高宗說,岳飛是個忠臣啊。在旁邊的秦檜就說:是的,岳飛卻是忠臣,當年太祖皇帝趙匡胤不也是後周的忠臣嗎?還有岳飛的個性,紹興七年(1137年),他上書奏請高宗建儲:“乞皇子出閣,以定民心。”同年,他又因守母喪,未經高宗批准便自行解職,把兵權交給張憲。這兩件事犯了高宗的大忌。趙構害怕岳飛立蓋世之功,挾震主之威。

四是封建政治的扼殺人才機制。中國歷史上許多功臣勳將遭誣陷,遭迫害,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視:即一些人品齷齪、性情邪惡的同事出於各種陰暗心理、卑劣動機,秉承專制君主的旨意,在那裡興風作浪,借刀殺人。們或捕風捉影,製造事端;或栽贓誣陷,挑撥離間;或血口噴人,狠使絆子;或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總之,是無所不用其極,其狠毒令人髮指,其骯髒讓人作嘔。並且,岳飛在朝為官看不起同僚包括武將。性格和韓信一樣,雖然是忠臣,但是看不起高宗趙構,也看不起任何朝廷文臣包括秦檜,武將也看不起張俊韓世忠等將領。岳飛的同僚張俊將軍,就是這類跳樑小醜中的典型代表。從史實記載來看,張俊在岳飛冤獄中的確扮演了一個極其不光彩、令人作嘔的角色。是他秉承趙構、秦檜的旨意,有意自解兵權,出任虛職樞密使,從而以“旅進旅退”的政治姿態,脅迫岳飛解除兵權,出任無實權的樞密副使,使其“痛飲黃龍”、收復中原的凌雲壯志付諸東流;是他編造了岳飛在淮西戰役中違抗聖旨、逗留不進的彌天大謊,使趙構、秦檜找到藉口,罷免了岳飛的樞密副使之職;是他處心積慮要把岳家軍徹底摧毀,要置岳飛於死地,而暗中在岳飛的部將中物色能告發岳飛的奸人。

五是宋朝當時財政艱困,不足以支持岳飛主戰,而岳飛又堅決要戰,所以皇帝要殺他。北宋的時候是很富的,據史料記載宋神宗時代的年收入大概有6000多萬貫,但是到了兩宋交替的時候,由於戰亂稅收降到了1000萬貫,直到宋高宗趙構時期政府收入才恢復到6000萬貫。當時岳飛一年的軍費就要700萬貫,所以戰爭對於國家是一個承重的負擔。

六是岳飛擁兵自重,岳家軍只聽令於岳飛,皇帝收回兵權的需要。在南宋初期的特殊時期,由於各地軍隊大多數是在戰爭中崛起的家軍,只聽命於一個統帥。再加上各地家軍都有自己的財政系統,使得能夠他們獨立於中央,因此許多將領擁兵自重,並且隨時都有反叛的危險。更要命的是,軍隊的私家化造成了軍令不一,號令不嚴的情況,這使得在很多場戰鬥中,出現了由於將領之間不和導致戰鬥失利的情況。面對這樣的局面,宋高宗在秦檜等人的協助下一步步收回兵權,收回兵權是鞏固國防的重要舉措。所以要除掉岳飛。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岳飛自20歲從軍,到39歲被害,戎馬一生,一直戰鬥在抗金的最前線,時時不忘以“恢復中原”、“還我河山”為己任。他領導的岳家軍紀律嚴明,驍勇善戰,沉重打擊了南侵的金兵。岳飛是在抗金斗爭中表現最堅決、最剛猛的大將,在戰場上有勇有謀,所向披靡,讓人可親可佩。但是由於岳飛是個性情中人,由於他“志堅而倔強”,個性耿直,不懂官場的遊戲規則,在政治鬥爭中缺少心計,不善於保護自己,多次得罪群臣,甚至三番兩次的冒犯天顏,而且不注意吸取教訓,最終被官場所淘汰。

不知道,大家看完後如何評價岳飛,有什麼感想和看法?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