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冤死狱中后,奸臣秦桧怎样对待了岳飞的妻子和子女?

街角在-等待




岳飞是宋朝的脊梁,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只是,如此一个大英雄,死得有点憋屈。

那害死岳飞的秦桧,留下了千古骂名,而宋高宗也被后世贴上了“昏庸无能”的标签。

岳飞死后,他的妻子和儿女怎么样了呢?是否也遭到了秦桧的“落尽下石”呢?

岳飞的妻子和儿女



岳飞一生娶过两次妻子,第一次娶的是刘氏,那时候岳飞还很年轻,在他们的婚姻中,刘氏生了两个儿子,那就是岳云和岳雷,传说,她还生了两个女孩子,岳安娘和岳银瓶。只是,岳飞的第一段婚姻维持的时间有限,原因是岳飞常年在外,家里的刘氏孤单不说,手头也很紧,在各种压力下,据说刘氏“红杏出了墙”。这种事,大英雄岳飞是忍不了的,得知实情后两人一拍两散。

岳飞第二次娶了李氏,这个女人是个好女人,贤惠温柔不说,而且很有大局观,对岳飞的事业非常支持,想来也是,国家国家,没有了国哪里还有家?

李氏和岳飞琴瑟和谐,生了三个孩子,分别是岳霖、岳震、岳霆。

当岳飞和儿子岳云在风波亭被杀时,岳云只有23岁,正是男儿青春鼎盛时。还好,16岁的次子岳雷虽然也被抓进了监狱,但没有被害,也许是秦桧等人觉得“不好意思”,毕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人家老爹和兄长杀了,对一个没上过战场的16岁孩子下不了手;也许,是宋高宗不许,总之,岳雷算是幸运的。

岳飞妻子和剩余儿女们的下场




这个妻子,主要指的是李氏,因为岳飞和刘氏早已断了联系了。

当岳飞去世时,岳雷16岁,三子岳霖12岁,四子岳震7岁,五子岳霆4岁。秦桧在征得高宗同意后,把岳飞妻子和孩子们直接流放到了岭南惠州。

当时一家人被安置到了一座破庙里,吃穿发愁,还有专人看管,同时参加劳役。虽说日子艰苦,但比起那些株连被杀的人家还是好一些,而李氏对于孩子们管教不错,没有灰心丧气,除了两个女孩,儿子们都活到了岳飞平安诏雪,只是,从流放到平反经过了二十一年。

岳飞的次子岳雷,在岳飞平反后,先后被封忠训郎、翰林大学士、绍忠侯等职务,最后善终在78岁。

李氏的晚年还是比较幸福,儿子们孝顺,家庭富足,在公元1175年离开了人间,离岳飞之死,整整三十多年。

李氏生的岳霖,为父亲的平反费心费力,岳飞平反后当过知州,在1192年死后,被封为赞缵忠侯。

岳震在父亲死时,只有七岁,父亲平反后,先后担任了朝奉大夫,后加封几缉忠侯,死时间和年岁不详,但善终是肯定的。



岳霆是岳飞最小的儿子,对自己父亲没什么印象,因为岳飞死时,他还太小。岳霆在岳飞平反时,已经是大小伙了,后官拜朝奉大夫,宋宁宗时,先后封修武郎、阁门衹侯、举直大夫等。岳霆据说非常高寿,活了一百二十多岁。

岳飞两个女儿,在各种史料中记载不详,特别是岳安娘的消息基本看不到,而传说中,小女儿岳银瓶在父兄死后,多处奔走,想帮其平反,但早期平反较难,气愤之余,跳井自杀。



综合来看,岳飞的妻子和子女除了被流放,没有受到大的危害。


蓝风破晓


岳飞冤死狱中后,奸臣秦桧怎样对待了岳飞的妻子和子女?

我们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一大名将岳飞是死在了秦桧的陷害之中。岳飞这一生,总共是取了三个妻子,前两个妻子都死的早,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他去世的时候,唯有他最后一个妻子李娃还活着,她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据说她嫁给岳飞的时候,就已经有28岁了,比起岳飞来都还大。她除了年龄特殊以外,能力也很强,能够帮助岳飞治理军队。



当年岳飞被处死之后,他的家人并没有被诛九族,而是被流放了。当时宋高宗下令,让他的妻儿家属们都流放去惠州,而他们的情况每个月都需要向朝廷汇报。另外,岳飞案件就此结束,不许任何人再审理此案,也不许任何人上诉,即使有也不得去受理。

收到了被流放的命令,李娃就带着岳飞的所有儿子们去到了惠州。在这里他们必须服从管制,被限制着自由,无法随意的移动到其他地方。



我们接着来看看岳飞儿子们的结局。

岳飞的长子,名叫岳云,16岁就跟着岳飞上战场。岳飞被判谋反罪名的时候,他也一起被收押了,之后和他父亲一同被杀,死的时候只有23岁。

岳飞第2个儿子名字叫做岳雷,当初他的父兄被抓,他还被派去监狱照顾过他们一段时间。而后父兄死了,他就被发配送去了惠州拘管着。

岳飞的第3个儿子叫做岳霖,他被发配出去的时候只有12岁。在他之下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做岳震,当时他只有7岁。另一个叫做岳霆,当时才3岁。这一家的人,一同被发配去了惠州,被安放在一个寺庙之中。住的地方都是很破烂的茅草屋,并且周边一直有人看押他们,不准他们逃跑。

接着再来看看岳飞的女儿们。

他总共有两个女儿。历史对她这两个女儿的记载都很少,他大女儿名字叫做岳安娘,结局如何并不知道。他二女儿叫做岳银瓶,关于她这个女儿的故事,也多数只是出现在野史当中。据说,岳银瓶为了能够帮她的父亲与哥哥申述这些冤屈,她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最后都是做的无用功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岳银瓶觉得心灰意冷,最终投井自杀身亡了。在2004年的时候,杭州市重建了风波亭,还在旁边修起了一口孝女井,就是专门为了祭奠岳银瓶。

所以总的来说,岳飞死了以后,秦桧并没有对他的家人做什么,只是让他们自生自灭。


紫禁公子


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一直都是将士们最尊崇的将领,但是作为抗金名将的他,最令人惋惜的却是含冤死去,而且直到他死后的二十一年才被平反。而秦桧就是那个陷他于不忠不义的奸臣,为了权谋害死了这位爱国的英勇抗金将领。


那么在这位英雄被害死之后,奸臣秦桧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妻子和儿女的呢?

岳飞有过两任妻子,据记载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刘氏,没有具体姓名,这位发妻为他生育了大儿子和次子,分别是岳云和岳雷。岳云在十六岁时就跟随父亲征战沙场、抗击金兵,没有辱没岳飞的名声,也算是虎父无犬子了。

但也正是因为他跟随父亲征战,手中有一定的权利,对秦桧造成了威胁,所以他最终以谋反罪被处死在了临安的闹市口。

而岳飞总共有两任妻子和五个儿子,第二任妻子是李娃,她是坚强女性的代表,不进照顾好了子女和家庭,而且在军事事务上也有一定的手段。在岳飞死后这位李娃带着四个儿子都被流放至岑南,而岳飞的另外三个儿子,即岳霖、岳震和岳霆,当时分别只有12、7、3岁,次子岳雷当时也只有十六岁。


除了四子之外,根据极少数的史料记载,当时李娃应该还育有岳飞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岳大娘和岳银瓶。有关岳飞大女儿的记载很少,生卒年都不详,不知她在岳飞死后遭遇了什么,但猜测也可知,失去娘家靠山的出嫁女,结局不会太好。

而二女儿岳银瓶的名字中银瓶二字,也是为父伸冤而得来的,据说在悲剧发生后,她一直坚持在各个地方部门为父伸冤,可惜最终都是无功而返,大多数时候甚至会被毒打一顿。最后深感绝望的岳银瓶,最终选择抱着银瓶跳入了一口井中身亡,至今在西湖附近都有一口孝女井,就是为了纪念她而留的。不过这个故事色彩比较浓厚,或许应该是杜撰而成的。

而当时被流放的李娃和岳飞的四个儿子,则是在路途之中就受尽了一切的屈辱,不仅仅是饥寒交迫,有时甚至是拳脚相加。


但是在李娃的坚强和庇护之下,最终四个儿子包括她自己都活到了平反的二十一年之后,李娃成为“楚国夫人”,四个儿子也都有了不错的官职,可以说除了死去的大儿子和不知道存不存在的两个女儿之外,岳飞其他的家人都得到了不太坏的结局。

其实这个结局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秦桧陷害岳飞致死,也只是出于铲除政敌的利益之争而已,既然岳飞以及有实力的岳云已死,那么他就不会再对那些没有任何价值的老弱妇孺们下手了,但同样也不会善待就是了,所以他们在被判处流放之后,只是过了一段苦日子,性命却并无妨碍,也因此他们最终结局都不错,岳飞的妻子以及子女在总体上,也算是得到了善终了。


夏目历史君


岳飞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秦桧是我国历史上大罪人,秦桧在岳飞墓面前一跪就是八百多年,正所谓史笔如铁,这秦桧真的就这么着急处死岳飞吗?若不是他代表了大金的利益,那就是和赵构密谋已久。

“莫须有”的罪名就和闹着玩一样,岳飞如此的英雄就死在这儿戏的罪名之下,赵构明确表示“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宋朝的一座山岳轰然倒下,万恶的秦桧对岳飞的后人如何?是否下了毒手呢?

两位妻子

岳飞一生驰骋疆场,有妻子刘氏,后来岳飞常年在外征战,刘氏一人独守空房,遂生改嫁之心,于是岳飞成全了她,让她改嫁他人,在岳飞入狱后,并未受到牵连。(当时女人改嫁乃正常事情,并非什么丑事。)

岳飞第二个妻子是在南方打仗的时候结识的一位女性李氏,李氏为人豪爽,性格与岳飞相投,二人相识、相知、相爱。后来岳飞被处死,这位李氏流放放到边疆生活,虽然时刻有人监视,但好在一直活到了岳飞平反,最后成功北归,活到了75岁,善终,与岳母同葬。

两位儿子

岳飞的大儿子岳云,生母刘氏,在上文已经提到,在岳飞被赐死的时候,岳云被“依法施行”,与父亲岳飞同赴黄泉。

岳飞的二儿子岳雷,生母刘氏,被流放的地方是惠州,流放之前曾经在监狱中服侍过岳飞一段时间,最后父兄相继被害,他就被流放了,却没能等到岳飞平反,提前离世,至于是不是秦桧所害,不得而知了。

岳云和岳雷都是岳飞第一任妻子刘氏的孩子,最终都没能等到岳飞平反,相继离世,刘氏最终去了哪里,也无人知晓,或许这也是她没有被牵连的原因。

李娃所生的三子两女

岳飞其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则都是后来的妻子李娃李氏所生,这一脉子女,相对来说命运要好很多。

岳飞的大女儿叫岳安娘,并没有受到什么牵连和伤害,这一点比较奇怪,应该是和她的丈夫有很大关系,当时她的丈夫高祚于1163年(隆兴元年)特补承信郎。

岳飞的小女儿叫岳银瓶,在岳飞和岳云死去的那年,岳银瓶才仅仅十三岁,但是十三岁的岳银瓶却有着超过年龄的刚烈,当这位年仅十三岁的女孩儿听说父兄被害之时,为父兄鸣冤未果,悲愤交加之下,毅然投井自尽,追随父兄而去。后世称之为“银瓶小姐”,以纪念她的忠义。

岳飞的三子岳霖,比岳银瓶小一岁,当时的他年龄尚小,被流放之后,认真读书习字,二十年后,孝宗皇帝昭雪。此时的岳霖已经不是当年的稚童,北归之后,毅然投身到父兄资料搜集之中,最终完成了《鄂国金佗稡编》28卷、《续编》30卷。为后世研究岳飞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岳飞的四儿子岳震,运气就要好很多,因为岳震当时年龄只有7岁,他流放的时候和母亲一起,在流放的日子里,有母亲的照顾,他在岳飞平反后北归,任朝奉大夫,后又加封缉忠侯。

岳飞的五儿子岳霆,初名岳霭,他比岳震还要小,当时只有三岁,也是和母亲李娃一起流放,最终岳飞平反的时候,他回到朝廷之后,任修武郎、閤门祗候、奉直大夫。加封续忠侯。

岳飞的妻子和儿女除了大儿子岳云被害外,岳雷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其他的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甚至封侯。但是20年的岭南生活,可不是那么好过的,只能说秦桧没有直接施加毒手,但是流放这一举动,已经是秦桧在对付岳飞后人了,只是岳飞的妻子和儿女运气好,坚持了二十年赢来平反。



值得一提的是,岳飞的父亲在岳飞死后没有被流放,而是遭受了屠戮。在不轻易施加死刑的宋朝,他们这样对岳飞及家人,已经是非常恶毒了。

(顺手关注野史日记,一起了解历史~)


野史日记


由于岳飞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同时处死的还有跟在岳飞一起征战的长子,秦桧认为他的后代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隐患。

怎么办?秦桧把岳飞的遗孀和儿女们流放到穷山恶水之地岭南,希望他们跟那些士大夫熬不住死在流放之地最好。岭南也就是现在的两广之地,古时候的两广可不是现在的珠三角城市群,丛林中毒蛇猛兽满地跑,还有防不胜防的瘴气,宋代有不少官员就死在岭南流放途中。

而岳飞生前交好的文武官员,不仅没有雪中送碳,反而还有官员落井下石,讨好当时权倾天下的宰相秦桧。岳飞的属下姚岳提出要把岳阳军改成华容军。有一知州提出要削减岳飞遗孀的口粮,从孤儿寡妇手里抢口粮,这等无耻之事遭到多数朝廷大臣的反对才没有施行。

反而在平民小吏中间,出了一名忠义人士,岳飞被杀之后无人敢收尸。一名狱卒偷偷收敛了岳飞的尸骸,作下记号埋于一地,并告诉后人岳飞埋于此地。后来宋孝宗继位,为了岳飞平反同时全国悬赏寻找岳飞的尸体,小吏的后代告知岳飞埋尸所在地。


陆弃


岳飞一生总共有两个老婆,没有小妾。

第一个原配老婆刘氏,给他生了岳云、岳雷两个儿子。

不过后来因为岳飞常年在外抗金作战,所以基本上没有回过家,而家中的老母亲也托付给刘氏照顾。

这个刘氏因为还年轻,再加上岳飞常年在外打仗,也不知道哪天就把命给丢了。

人家也不想守活寡,所以就自作主张的改嫁了两次,后来嫁给了韩世忠军中的一个押队。

这个押队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军队里的连长,可能比这更高,北宋时期把士兵编排列队,二十队就设置一个押队,专门负责带领这些士兵打仗。

所以,尽管岳飞后来身居高位,不过因为常常不回家,自己的老婆只好嫁给了这个小军官。

后来岳飞听说后很生气,明明叫你照顾老母亲,你却私自改嫁。

这件事还是韩世忠告诉他的,不过岳飞也没有为难她,送了她500贯铜钱,算是作为对她的补偿,双方也就自行解除婚约了。

飞执兵权之日,遣使臣王忠臣往楚州韩世忠处下书,得回书,欲归。临行,世忠嘱之曰:“传语岳宣抚,宣抚有结发之妻,见在此中嫁作一押队之妻,可差人来取之。”忠臣回,密报飞以世忠语,飞不答。世忠上闻,飞奏言:“履冰渡河之日,留臣妻侍老母,不期妻两经更嫁,臣切骨恨之。已差人送钱五百贯,以助其不足,恐天下不知其由也。”上令报行——《会编》

因为早已经解除了婚约,所以秦桧肯定也不可能去为难人家。

岳云后来跟着岳飞一起被害,而岳雷后期在流放岭南地区时病逝。

再说岳飞的第二个老婆李娃,他们两人是在战乱中认识的,因为一见倾心,双方就结了婚。李娃给岳飞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岳霖、岳震、岳霆。

相传岳飞还有两个女儿,不过并没有被记录在正史中,这里姑且不提。

岳飞被害后,岳氏一家人都被流放到岭南地区。

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云弃市。籍家赀,徙家岭南。幕属于鹏等从坐者六人——《宋史》

我估计秦桧也不敢再下手了,毕竟杀死岳飞已经是千古冤案,再把人家的老婆家属都杀了,不管是宋高宗还是秦桧估计心里都是虚的,再杀下去真的就要天怒人怨了。

岳飞平反后,李娃和三个儿子也回到家乡,李娃病逝,三个儿子都在南宋朝廷里做了官,也算是南宋政府度他家的补偿吧。

霖,朝散大夫、敷文阁待制,赠太中大夫……震,朝奉大夫、提举江南东路茶盐公事。霆,修武郎、阁门祗候——《宋史》

如今,虽然岳飞已经是近千年以前的人物,但每当看到他死前留下的“天曰昭昭,天曰昭昭”这几个字,还是觉得义愤填膺。


围炉谈史


公元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赵构下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岳飞该死,但朕从宽处理,不处决他,在狱中赐死;张宪、岳云,依照军法处死。

这就是一代昏君赵构对岳飞一案的批示。

毫无疑问,赵构是杀害岳飞的一号凶手,秦桧是二号凶手,两人狼狈为奸。

那么,对岳飞的妻子儿女等一众家人,赵构和秦桧是如何处置的?

岳飞共有5个儿子,在他死后,妻子和儿子都被流放岭南,直到公元1162年,宋孝宗继位后,他们才得以北还,这一流放就是整整20年。

岳飞的妻子李娃,字孝娥,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女性,也是岳飞的贤内助。她和岳飞在战乱中相识相知并结为夫妻,两人感情忠贞,关系和睦,尽管岳飞后来官至节度使,名震海内,仍对李娃不离不弃,坚持不纳妾。流放岭南期间,李娃克服重重困难,将岳飞几个年幼的儿子抚养成人,一直到公元1161年才得以北归,并以75岁高龄而终。

岳飞的长子岳云,生于1119年,他少年从军,追随父亲南征北战,英勇无比,屡建奇功。岳飞案中,岳云被诬谋反入狱,后被处决,年仅22岁。

岳飞的次子岳雷,生于1126年,岳飞被害时,他只有17岁,被流放岭南。公元1161年,岳雷与家人一北还,被南宋朝廷赠官忠训郎、阁门祗侯,终年78岁。

岳飞的三子岳霖,生于1130年,岳飞被害时年仅13岁,后被生母李娃抚养成人。公元1161年宋孝宗继位后,岳霖被南宋朝廷授官,后官至朝请大夫、敷文阁侍制、兵部侍郎等职。岳霖最大的贡献是广泛搜集岳飞有关遗事资料,并由其子岳珂编成《鄂国金佗稡编》28卷和《续编》30卷,成为后世研究岳飞的重要史料。

岳飞的四子岳震,李娃所生,7岁时随母流放岭南,后官至朝奉大夫、江东提举等职。

岳飞的五子岳霆,原名岳霭,李娃所生,岳飞被害时年仅3岁,随母流放岭南。公元1161年,宋孝宗继位后,岳霆被授官修武郎、閤门祗候、奉直大夫。

岳飞的女儿情况不详,史料记载其有一女,名安娘;民间传说岳飞还有一女,名银瓶,性格刚烈,因父兄被害伸冤不成,怒而沉井自杀,年仅13岁,世称“银瓶小姐”。

岳飞、岳云和张宪被害的罪名都是谋反,谋逆至少是诛三族的滔天大罪,但为何岳飞的妻子和儿子都只是被判流放?很多人认为这是赵构开恩、秦桧好心,所以放过了岳飞的子女,网上甚至有传闻说,有一个官员建议斩草除根,把岳飞全家铲除,结果被秦桧呵斥。

实际上,赵构和秦桧之所以对岳飞家人“网开一面”,主要是考虑到政治影响,希望岳飞后人对其感恩戴德,不过是收买人心,粉饰自己的手段而已。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1、秦桧是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奸臣标本,岳飞是热血精忠报国的典型!历史可以戏说,但忠奸是非不容颠倒漂白!

2、作为奸臣,为了掩盖历史的真相,必然会对忠臣的家人赶尽杀绝斩草除根,这是奸臣之所以成为奸臣的必然使命!哪怕是捏造莫须有的罪名也在所不惜!

3、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心中都有一杆称量罪恶忠奸的称!即使你大搞“白色恐怖”,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让人民“道路以目”,最终也逃脱不了历史的惩罚!

4历史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但至少它能够辨别是非忠奸!





情感温度百态人生


岳飞将军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少年便意欲从军,岳母为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还在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为训。后来,岳飞将军终生都以克复中原,迎回二圣为己任,并一直付诸努力,最终终于收复中原有望。但岳飞将军在抗金过程中,破坏了皇帝赵构和朝中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奸臣利益,被赵构联合奸臣秦桧强行召回朝内冤杀,百姓无不为之痛哭流涕。

在岳飞将军被冤杀后,岳飞将军的妻子和几个子女被流放到岭南20年,生活非常不如意。一直到宋孝宗赵昚即位,岳飞冤狱才终于被平反,岳飞全家人才得以离开岭南生活才得以逐步好转。岳飞将军一生中共有过两任妻子,总共育有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长子岳云和次子岳雷是前妻刘氏所生,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霆为李夫人所生,生下两个女儿分别为岳安娘和岳银瓶。

岳飞的第二任夫人李娃,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子。在岳飞被害时,岳飞除岳云外其他的孩子都还小,最大的岳雷也才16岁,岳飞与李夫人感情关系一直十分和睦,在岳飞被害后,岳飞的妻子、大多儿女都被逼流放岭南,此后家里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李娃的身上。李娃也一直尽全力抚养几个孩子,终生没有再嫁,她生前遗嘱:“终后葬庐山,陪伴岳母姚太夫人“,足以看出李娃是一个很孝顺的人。

岳飞将军的长子岳云很早便跟父亲一起征战,后来岳云和父亲岳飞一起被冤入狱,惨遭宋高宗赵构和奸臣秦桧诬陷而死,在宋孝宗赵昚为岳飞父子平反昭雪后,岳云附葬在杭州栖霞岭下。

岳飞二子岳雷在岳飞景军被害后,随同母亲李氏夫人一同被发配流放岭南,后期宋孝宗赵昚为岳飞父子平反昭雪后,岳雷受封忠训郎,阁门祗侯,后来官居翰林院大学士,最后岳雷最后死于嘉定三年,寿年78岁,是岳飞几个儿子中最长寿的一个儿子了。

岳飞三子岳霖在父亲被昭雪后,皇帝下旨复岳霖为右承事郎,后又授南赣都督。最后升官至朝请大夫、敷文阁侍制,兵部侍郎,广东经略安抚使,岳霖与朱熹、张拭是好朋友,当时在各方的帮助下,岳霖着手搜集岳飞遗文,修编成书。但可惜岳霖死于绍熙三年,当时书尚未完稿,享年六十二岁,后被追封为缵忠侯。

岳飞将军遇难时,岳飞四子岳震年仅七岁。岳震后来历任朝请大夫、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户部度制司郎中,江东提举等官职,宋理宗在景定二年加封岳震为缉忠侯。

岳飞五子岳霆当时在江州故居居住,得知岳飞将军遇害,家人带着岳震、岳霆兄弟二人潜过长江,改姓鄂隐居,在宋孝宗为父亲岳飞平反昭雪后,岳霆恢复岳姓,后来官授朝散大夫,在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被追封为续忠侯。

岳飞的两个女儿,岳安娘和岳银瓶,因为史料介绍的很少,后来的结局不得详知。

总结,在岳飞将军被宋高宗赵构和奸臣秦桧联合构陷杀害后,岳飞的妻子及几个子女被流放岭南20年,日子过得很凄苦,生活十分不容易,在岳飞将军被昭雪后,他们才得以离开岭南,生活有所改变,这还是很让人欣慰的。


娜娜聊古今


岳飞冤死狱中后,奸臣秦桧怎样对待了岳飞的妻子和子女?(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我们从小就学过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对岳飞精忠报国的许多故事也是耳濡目染,但他却在风波亭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残害。按道理来说,古人谋反是要灭三族、诛九族的,那么岳飞被以谋反的重罪处死后,死敌秦桧会怎样处置岳飞的妻子和子女呢?

根据历史记载,岳飞死后,他并没有对岳飞一家赶尽杀绝。而是将岳飞的家属,发配至远离人烟的边远疲疾之地,让他们在深山老林里自生自灭,每个月只是配发少许的口粮,生存条件之恶劣,活的十分艰难。

1、岳飞冤死狱中后,家人的处境。

岳飞的父亲岳和在岳飞20岁时早已病故,而岳飞的母亲姚氏在1136年去世,这一年岳飞还未被害,所以岳母是善终。岳飞有两个妻子,前妻姓刘,早早改嫁,所以没有受到牵连,后妻李娃在岳飞冤死后,被流放,岳飞昭雪后,李娃北归。

岳飞一共有五个儿子,按年龄推算,岳云与岳雷应该是刘氏所生,岳飞被害时,岳云23岁,岳雷16岁,二人都已成婚。三子岳霖12岁,四子岳震7岁,五子岳霭(后宋孝宗赐名为岳霆)3岁。岳飞的长子岳云,自小在军中跟随岳飞,勇猛异常,每战手握铁椎,重80斤。他是岳飞儿子中最像岳飞的,也是最有可能继承岳飞的人。可惜父亲被秦桧诬陷,作为军中猛将的儿子岳云自然逃脱不了,他同父亲一起共进退,一起被害于杭州西湖,死年岳云仅二十三岁。

岳雷,岳飞次子,莫须有案发时,其年纪尚小,才16岁,因此逃过了这一劫,但岳雷遭到酷刑逼供,他们让岳飞他捏造出岳飞造反的依据!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岳飞是铁骨铮铮,岳雷也不是个软骨头。奸臣们一点点未得,只好在处置岳飞以后,将十六岁的岳雷伴随妈妈李氏夫人发配流放岭南。

岳霖,岳飞第三子,父亲遇害时仅仅12岁,后同母亲李氏夫人、次兄雷一道被流放岭南。

四子岳震、五子岳霭(后改为霆)在岳飞死后一起被家人安排潜渡江北黄梅县聂家大湾,改姓鄂。后来岳飞平反后改姓岳,之后均入朝为官。

大女儿名叫岳安娘,早已出嫁,史书上并没有其被波及的记载。

小女儿岳银瓶,幼有至性,通书史,知大义。父亲被害后,欲叩阙上书,均无果,遂抱银瓶投井死,她也算是间接因岳飞冤案致死,后人誉其为孝娥。

总的而言,除了长子岳云外,岳飞其他子嗣并没有遇害,都被流放出蛮荒之地,也算是宋高宗人心未泯,秦桧也并没有赶尽杀绝,否则岳飞后代不可能仅仅是流放了事。

据南宋王明清的《玉照新志》记载,岳飞死后,岳飞的亲人除了岳云同案遭到杀害外,秦桧将岳飞的妻子儿女分别被流放到洞庭湖以南的蛮荒之地,以及福建之北的崇山峻岭之间,每月仅给少量米粮,条件十分恶劣,生活特别艰苦。

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内禅,宋孝宗登基不久即宣告为岳飞平反。那一年,岳飞的第二任老婆现已62岁了,岳霖过了而立之年,岳震28,岳霆24岁了。他们都被宋高宗加官进爵:岳霖复右承事郎(正九品、文职)、岳震、岳霭补保义郎(正九品、武职);岳甫、岳申、岳经、岳纬、岳纲、岳纪一并补为承信郎(从九品、武职)。

看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会问,作为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文武双全、智勇过人,为什么会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呢?难道当朝皇帝不知道岳飞对其江山的重要性吗?

据研究,秦桧只是杀害岳飞的主谋手下的杀人工具而已。即使在当时,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在岳飞死后一年,曾有人作悼诗云:“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很明显,矛头暗指宋高宗赵构。宋朝灭亡以后,对于这件公案的争论更是喋喋不休。明朝的高启写诗曰:“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2、岳飞被冤死之谜。

从秦桧死后可以看出,除掉岳飞是皇帝赵构的旨意。秦桧死后,宋高宗赵构为了平息民怨,平反了许多秦桧制造的冤假错案,但是,唯独岳飞之案没有昭雪。史料记载,当时许多大臣上书要求洗清岳飞罪名,但宋高宗置之不理。这只能说明,宋高宗本人要杀害岳飞,并授权秦桧全权处理。宋高宗为什么不顾自己南宋的安危了要将抗金功臣岳飞杀害?

一是岳飞极力干涉皇家立太子一事。

他的确是一个战功卓著的战将,但是却不是一个政治家,明知宋高宗赵构没有子嗣,却还一直干涉立太子的事情,而宋朝偏偏又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宋太祖赵匡胤就是陈桥兵变才得以登上皇位,赵构起了疑心,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假借秦桧之手除掉岳飞便也是天经地义了。

二是岳飞想迎回徽钦二帝,宋高宗赵构为了自己的位置无奈杀岳飞。倘若岳飞真的大获全胜,救回在靖康之变中被金人俘虏的徽宗和钦宗,那俩皇帝回来了,高宗的地位往哪放?于是他就自毁长城杀掉岳飞,以保住自己的皇位。

三是岳飞个性强,而且掌握兵权,导致皇帝猜忌。岳飞“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不容易和人合作。岳飞掌握了全国几乎七分之五的兵马,这些都是不能让赵构放心的?当然我们现在都觉得岳飞是忠臣,背上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高宗也曾赐给他“精忠岳飞”四个字。临死的时候有人劝他反他都不反。他怎么会让高宗如此不放心呢?有一次高宗说,岳飞是个忠臣啊。在旁边的秦桧就说:是的,岳飞却是忠臣,当年太祖皇帝赵匡胤不也是后周的忠臣吗?还有岳飞的个性,绍兴七年(1137年),他上书奏请高宗建储:“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同年,他又因守母丧,未经高宗批准便自行解职,把兵权交给张宪。这两件事犯了高宗的大忌。赵构害怕岳飞立盖世之功,挟震主之威。

四是封建政治的扼杀人才机制。中国历史上许多功臣勋将遭诬陷,遭迫害,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即一些人品龌龊、性情邪恶的同事出于各种阴暗心理、卑劣动机,秉承专制君主的旨意,在那里兴风作浪,借刀杀人。们或捕风捉影,制造事端;或栽赃诬陷,挑拨离间;或血口喷人,狠使绊子;或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总之,是无所不用其极,其狠毒令人发指,其肮脏让人作呕。并且,岳飞在朝为官看不起同僚包括武将。性格和韩信一样,虽然是忠臣,但是看不起高宗赵构,也看不起任何朝廷文臣包括秦桧,武将也看不起张俊韩世忠等将领。岳飞的同僚张俊将军,就是这类跳梁小丑中的典型代表。从史实记载来看,张俊在岳飞冤狱中的确扮演了一个极其不光彩、令人作呕的角色。是他秉承赵构、秦桧的旨意,有意自解兵权,出任虚职枢密使,从而以“旅进旅退”的政治姿态,胁迫岳飞解除兵权,出任无实权的枢密副使,使其“痛饮黄龙”、收复中原的凌云壮志付诸东流;是他编造了岳飞在淮西战役中违抗圣旨、逗留不进的弥天大谎,使赵构、秦桧找到借口,罢免了岳飞的枢密副使之职;是他处心积虑要把岳家军彻底摧毁,要置岳飞于死地,而暗中在岳飞的部将中物色能告发岳飞的奸人。

五是宋朝当时财政艰困,不足以支持岳飞主战,而岳飞又坚决要战,所以皇帝要杀他。北宋的时候是很富的,据史料记载宋神宗时代的年收入大概有6000多万贯,但是到了两宋交替的时候,由于战乱税收降到了1000万贯,直到宋高宗赵构时期政府收入才恢复到6000万贯。当时岳飞一年的军费就要700万贯,所以战争对于国家是一个承重的负担。

六是岳飞拥兵自重,岳家军只听令于岳飞,皇帝收回兵权的需要。在南宋初期的特殊时期,由于各地军队大多数是在战争中崛起的家军,只听命于一个统帅。再加上各地家军都有自己的财政系统,使得能够他们独立于中央,因此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并且随时都有反叛的危险。更要命的是,军队的私家化造成了军令不一,号令不严的情况,这使得在很多场战斗中,出现了由于将领之间不和导致战斗失利的情况。面对这样的局面,宋高宗在秦桧等人的协助下一步步收回兵权,收回兵权是巩固国防的重要举措。所以要除掉岳飞。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岳飞自20岁从军,到39岁被害,戎马一生,一直战斗在抗金的最前线,时时不忘以“恢复中原”、“还我河山”为己任。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骁勇善战,沉重打击了南侵的金兵。岳飞是在抗金斗争中表现最坚决、最刚猛的大将,在战场上有勇有谋,所向披靡,让人可亲可佩。但是由于岳飞是个性情中人,由于他“志坚而倔强”,个性耿直,不懂官场的游戏规则,在政治斗争中缺少心计,不善于保护自己,多次得罪群臣,甚至三番两次的冒犯天颜,而且不注意吸取教训,最终被官场所淘汰。

不知道,大家看完后如何评价岳飞,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