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一些女人争孩子姓,实际是为外公夺姓,否则子孙就是百家姓”,你怎么看?

酷猪小李哥


自家无男孩,就好像意味着要断烟火了!

如是就争孩子跟自家女方姓,从来不考

虑男方的感受,人家继承烟火是名正言

顺,你凭什么要剝夺本属於他人的姓呢?

孩子是你生的这没错,那你就招上门女婿

呀。连招上门女婿生的孩子一般也只跟男

方姓,要跟女方姓一定要取得男方全家人

同意才可。

几千年的传承,请你识相点,不要凭一已私

利而想轻易推翻!


广法居士


争孩子跟谁姓是很愚昧的一个行为。

父母争夺孩子跟谁姓既愚昧又有风险,愚昧的是不懂文化传统。其实中国古代已经将男女氏姓分列了,姓为女生,是指母系,氏为父系。农村地区写个家谱、写个天地国亲师都是使用氏这个字。我们的传统在某些层面模糊了,在当代更是走入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文盲通道。

父氏母姓是应该分开传承的,互相本就不该受影响。只是后世妇女地位不高,就使得母亲也跟随父亲姓氏了。于是这个文化也就开始模糊。最早姓氏是指民系民族,是标注这个民系的父系和母系用的,例如夏后氏为姒姓。最早氏都是双字,少数民族和日本保留的其实是我们早期的氏名文化传统。

今天面临着子女跟谁姓的问题,完全可以建立姓氏分开传承的制度。这样一是解决了矛盾,二是体现了男女平等,还能成为引领世界的一个文化热点。今天那些所谓的国际化小丑最大问题就是慕洋和跪洋,盲目鹦鹉、尾随、拷贝西方,从来不设身处地的独立思考一下。会独立思考的话,把姓氏传统恢复,既体现了自己的优秀人文,又能自信而独立地行为。而不是像他们那般在人家屁股后面闻着屁的可耻人生。姓氏分开传承还会使得生男生女观念改变,因为父母只能将自己的姓氏传给子女,要再往下传,根据父传氏、母传姓的规则,你有儿子才能把氏传到第三代,你有女儿才能把姓传到第三代。可不生男生女就都有需求了。

父母争夺孩子的姓氏权,你让你儿子没了父氏,对他有什么好处呢?整个社会都是跟随父氏,你搞这么一出,那这个问题就会反复被人问及和提起,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你让孩子跟母亲姓,就需要你准备好合理的说法给孩子解释清楚,还需要准备好让孩子回答他人疑问时的话语,还需要在心理上让孩子准备好他人的议论和异样的表情眼光。如果外界搞出一个你儿子可能不是他爸亲生的流言又怎么办?流言蜚语可是能杀死人的。我有个同学,他爸生他晚,一头白发,于是同伴斗戏称他爸为他爷爷,这个话题一直困扰着他。所以这凭空搞事情得不偿失。

在国家没有吸纳传统文化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大小名方式解决,大名跟父氏,小名用母姓。这样的话平时叫得多的是母姓小名,而面对外界又是父氏大名。免除了很多问题。

最后我还是呼吁赶紧制定父氏母姓分列的制度,这还可以解决同名同姓多的问题。比如郭襄 黄姓,杨过 穆姓。


國病


中国女人是一个逆天的存在!从以前的三从四德变成了现在的三夺四得,凡是能抢的都抢到手,包括财政权、话语权,凡是需要接受约束的例如贤良淑德、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呀,通通是有多远躲多远,整天就是买买买、吃吃吃、喝喝喝、玩玩玩,还要男人记得每一个“纪念日”,而且都要送礼物。回头说说彩礼的事,古代有彩礼是因为真的是男娶女嫁,女人嫁到男家,真的是要侍奉公婆保持家务相夫教子的,一年到头也回不了两次娘家的,那个时候真的是嫁女,所以男方付彩礼理所当然!现在呢,男女平等结合,是结婚,而且大部分小两口都是独立居住,根本不是嫁到男家,是独立组建家庭。男人孝敬父母的,女方照样同等孝敬她的父母,过年去哪方过年也是一年这里一年那里。最最关键的是,现实情况是男方孝敬岳父母绝对比女人孝敬公婆要多及更到位一些,所以女方家庭多了半个儿子,男方家庭往往是少了一个儿子,你还要哪门子的彩礼?彩礼的目的何在?根基何在?不要你女方付彩礼已经不错了好不???


fvki


男的跟爸爸姓好,因为同姓等于同族,你到爷爷这边会得到家族的认可,我是指潜意识的认可。我切身体会。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所以跟我舅舅这边比较亲,因为从小都是我那些舅舅表哥带我,我爷爷家很遥远,几年难得回去一次,也比较生疏。现在我外婆家有什么事,不管大事小事一般都不会跟我商量,因为他们觉得我是外姓,我妈妈是嫁出去的,即便平时关系再好,也没办法和他们血亲比,虽然他们以前也很疼爱我,但外姓人的孩子始终融不入氏族。我爷爷那边就不一样了,不管我什么时候回去,我都被视为家族的传承,都被视为家族未来的希望,即便我的堂妹比我更优秀一百倍,家里不管什么事,都要通知我,后来我爷爷奶奶相继过世,分家产也有我一份就是没我堂妹的,我没要,给了我堂妹,因为老人从老到死都是她在照顾。


苟文周


我和我老婆说的孩子跟你姓可以,不过你首先要改成你母亲的姓,这也是言传身教,以后也能跟孩子解释,我们这孩子要是不从父姓族谱都上不去,只有一种情况可以从母姓就是做上门女婿,接着老婆和我说第一个孩子跟我姓,第二个孩子能不能跟她的姓,我说不可能的,想都别想,这样的话我生完第一个孩子就结扎也不会让第二个孩子跟她姓的


男小卫


讲彩礼就说娘家卖女儿,要男女平等!讲姓氏就说约定俗成,要尊重传统!总而言之在两性关系中,凡是对女方有利的事情就是影响社会发展破坏家庭和谐的;凡是对男方有利的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家庭和谐的需要!


还好可


中华民族重视姓氏。每个大的姓氏都有起源。

姓氏当然是父系遗传的产物。独女户利用女儿生娃夺姓,同样是维持父系遗传的必要,尽管 遗传基因是假的。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有些封建传统保留形式比如姓氏。其中也有变通的做法,比如女方父母强制外孙(外孙女)随自己姓,利用经济优势,强人所难并入家谱。单凭这一点,旧社会是不可饶恕的。也是全体族人一致反对的。因为,这种假姓,带来了外来的基因,造成基因混乱,俗称”野种”即是。

即使当下,谁骂谁”野种”,就是莫大的侮辱——它不但侮辱了本人,也辱没了祖先,而生身母亲首当其冲。”野种”二字,就是针对姓氏而言。

男女平权,同工同酬,这是时代进步产物,但过犹不及。矫枉过正,就会母鸡司晨。许多娇生惯养的女孩,嫁了丈夫还飞扬跋扈。偏听偏信,叫自己的娃娃改姓,就是霸道之举,违背了传统的妇德。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是其先决条件。我华夏民族最忌讳什么?断子绝孙。

儒释道劝人行善,都和子孙挂钩。作恶多端,我们就诅咒他断子绝孙。反之,积德行善,不用祷祝,自然会子孙绵远。这是历经千百年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里总结出来的常理,也是真理。”天道昭昭,报应甚速”,只是本民族有人该信的不信,不该信的,奉若神明。


化外万民胡少峰


小孩子姓什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以男人的姓流传下来的,但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也有隨母姓的,也可以随母姓,比如,过去一个家庭出生的孩子中只有女性,沒有男性,女性在招婿后出生的小孩子可以隨母姓,在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我的一个同学,生了三个孩子,全部都是女性,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外嫁,留下来一个招婿,留下来招婿的要生育两个小孩子,一个属母姓,一个属父姓,属母姓的小孩子在村里享受同村人的待遇,属男性的不享受母亲村里的待遇,属男性的小孩子户籍回归父亲村里,享受父亲村里的待遇,女婿的户籍可以留在自己村里,享受同村人的待遇,这个方法从以前就有,到今天有什么不可以呢。


用户99318239155


我说一下我婆婆的观点。我先生家兄弟两,70后,结婚生子赶在计划生育中,每家一个女儿。大哥家的在边恋爱边读书,我家的读书感情空白。公公婆婆从来没有叫我和嫂子要二胎,确实那时政策不允许放开二胎年纪都大了。婆婆和我,我女儿,就她孙女以后结婚生子姓氏上问题早早谈过,以后是嫁出去,别留在家里招上门女婿。孩子生一个姓男方的,自己努力上学找份稳定工作,要有单独不靠别人赡养父母的能力。孩子负责生下来,你妈帮你带,假期和爱人朋友尽情的玩。什么都要以你的幸福为前提。只要未来的日子孙女幸福快乐,她什么都不在意。


蕙蕙妮


我老公三兄弟都是上门女婿,老公大哥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和大嫂姓,女儿和大哥姓,老公二哥目前没有小孩,我和老公有一个女儿也是和我姓,结婚之前我就已经和他说好了,孩子姓氏女儿和我姓儿子和老公姓,这也是对老公父母的一种安慰,可是生完孩子以后,婆婆妈说我家不需要女娃,说这话当着我爸的面说的,我也刚下产房,这时我爸就直接给老公说了,既然你母亲说你家不需要女娃,就和我家姓了,没问题吧,婆婆妈当时表示没问题,我爸爸又说就算我女儿在生二胎是儿子也得和我家姓,我爸爸说既然你家不需要女娃,我女儿生下的男娃也和你家没关系,我父母本就开通,对姓氏什么的都不在意,我刚生完宝宝出来,婆婆妈就说这话,请问你们受得了,有的时候女人不会刻意争取孩子的姓氏,而是有的家庭本就不值得付出,刚生完孩子一句安慰话没有就说一些混账话,谁受得了,我隔壁床的一个女孩,大概二十三四的样子,二胎生了也是女孩子,婆婆妈当时就走了,老公也走了,就留下女孩一个人,饭也没人送,就看见她孩子直哭,也没人哄一下,尿不湿啥的也没人换,女孩父母双亡,想离婚也不知去哪儿,只能挣扎求存,说女人争取姓氏,想想自己是不是让老婆已经无数次失望了,一般幸福的家庭是不会有姓氏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