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怎樣吃才能祛溼?

我是夏天愛秋天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最近多雨潮溼,溼氣特別重,再加上大家日夜戰鬥在空調房裡,溼邪之氣慢慢進入體內。其實,人在寒冷的冬季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遠沒有炎熱的夏季多。這樣一來,人們在夏季的營養補充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溼氣重是萬病之源,從飲食下手祛溼最關鍵。還有助於健脾胃,還能刮油去脂,有良好的瘦身效果。而“喝湯”恰恰是補充肌體虧耗的好方法。

-紅豆薏米甜湯-

By 味谷的廚房

用料

主料:紅豆100克、薏米50克、黑棗4顆

輔料:紅糖適量

做法

1.準備好材料。

2.紅豆、薏米提前幾個小時浸泡;

3.紅豆、薏米和黑棗一起下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煮1小時。

4.放入紅糖攪拌均勻,5分鐘後甜甜蜜蜜的紅豆薏米甜湯就做好了~~

烹飪技巧

1..薏米雖然可以祛溼,但脾胃虛寒,孕婦,女性生理期都不可以吃薏米。2..加水和加糖量根據自己口味調節,喜歡濃稠的就少加水,喜歡清爽的就多加水。


美食傑官方


剛開始其實我不知道是溼氣重的原因,總覺得可能是產後胖了之類的,後來閨蜜來我家看乾女兒的時候,說我這產後和產前簡直是2個人,之後我把自己的一些症狀告訴她的時候,她說那可能是體內溼氣重。

後來我就開始在網上查資料,我的天,果然溼氣重的症狀我基本都佔了,這讓我越來越相信無論是長痘、還是胖都是溼氣熱惹的禍,之後我就開始了自己的祛溼之路,經過自己的嘗試,發現有2種祛溼的方法特別管用,其中一種就是紅豆薏米,大家可以試一試。

1、紅豆薏米水

材料:赤小豆、薏米,芡實,其食材的比列用料為2:2:1

做法:

薏米不用洗。直接放入鍋中翻炒,期間也不用加任何的油,炒至金黃色即可,之後把炒好的薏米和準備好的赤小豆、芡實用水泡2個小時,泡好後直接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熬煮開,轉小火再煮20分鐘即可。

這個算是大家已經很熟的祛溼方了,效果還是很好的,我開始就是喝這個,後來才知道紅豆薏米水雖然可以除溼,但不是對所有人都適合,因為生薏米仁是涼性的,對於脾胃虛弱以及溼寒的人來說,不太適合這個。

2、 火麻茯苓複合液

這個是閨蜜介紹給我的,是由火麻仁、荷葉、茯苓、郁李仁等食材經過益生菌發酵製成的,所以中和了其藥性,性質溫,比較適合我這樣的溼寒者和脾胃虛的人。

剛開始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喝的,但是後來發現真的很管用,我喝了一個月不到,發現臉上和背上的痘痘開始消了,之前臉色發黃毛孔粗大、油膩的,現在化妝也比較少出油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感覺就連毛孔都小了,整個人看著有精神多了。

最讓我驚喜的是,這二十幾天下了我居然瘦了8斤,小肚子都癟了,感覺整個人瘦了一圈。 所以在這裡告訴寶寶們,溼氣重想的分清溼寒&溼熱,才能“對症下藥”,即便是現在火到爆的紅豆薏米也不能盲目的吃,不然可能會越吃越溼哦。




心之所向8860


我們常說“溼氣重”,現代人“水溼體質”也似乎也比較多見。於是,“去溼氣”就成很多人日常養生的主要內容。可一直在祛溼,卻一直溼氣重,似乎體內的溼氣沒有減輕多少,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可能和我們祛溼的方法有關。

首先我們要知道,其實“溼”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可怕。先不說外溼,只說內溼的話,其本質和我們身體正常的陰津是“同出一源”的,也就是說,溼氣是由津液轉化而來。

因為臟腑失調、尤其是脾胃運運化不好的時候,津液流注不暢就形成了所謂的“溼氣”。 而正是這樣,我們祛溼的方法原則就應該可以確定了:調理臟腑,增強運化,任何祛溼的方法,都脫不了這個範疇。

所以下面和大家介紹3食療方,不但能祛溼健脾、還能調理肺腑。

2、紅豆薏米排骨湯

食材:排骨500克,紅豆60克,薏米60克,生薑20克,鹽適量,雞精少許。

方法:

1、把薏米和紅豆提前浸泡3個小時、姜切成薑片。

2、把排骨清洗乾淨,放入鍋裡,倒入適量水大火煮開,過濾掉血末

3、之後排骨用清水沖洗乾淨,放入高壓鍋裡,放入浸泡好薏米、紅豆、薑片,倒入適量水熬煮。

4、燉好以後打開蓋子,放入適量鹽和少許雞精攪拌均勻即可



2、黃氏白茯苓水

準備食材:黃芪20g,白茯苓,20g黨參,20g炒白朮,10g甘草2g,加入2片陳皮

方法:

1、以上的食材可以去yao店抓,按照這個比例進行搭配

2、搭配好比例之後,將食材洗乾淨過濾水,之後放入適當水進行熬煮

3、大概煮30分鐘之後轉文火再煮10分鐘即可



3、火麻荷葉發酵液

食材:火麻、荷葉、茯苓、郁李仁、決明子、菊花

不過這裡說的火麻荷葉酵液是指現成品,是由以上的食材搭配經過萃取提純發酵而成。與大多數煮泡的茶類不同,在經過益生菌發酵之後,可以把食材本身的功效發揮最大化,且在具有排脾之溼毒,通肝、脾、利運化,祛溼健脾、調理肺腑、促進腸道蠕動等效果。

所以以上這3款食療方,其實都是祛溼的“天敵”,不過前面2款需要長期堅持,且因為薏米性質偏寒,所以溼寒的人不建議常喝。至於火麻荷葉酵液,因為是經過萃取提純發酵了,且選擇的食材性質溫,所以溼寒和溼熱的人都可以放心喝。


茶茶的養生堂


薏米祛溼雖好,但寒性太重,直接煮來吃,會傷脾。脾是負責運化溼氣的,脾傷了,溼氣更加揮發不出。越想祛溼,反而越溼。

薏米寒性重,想通過吃薏米祛溼就得先將薏米炒制一下,逼走它的寒性後才能發揮祛溼效果,經過炒制後的薏仁藥性就偏於平和了,它的健脾作用和利溼作用都比較好。

紅豆薏米粥做法

步驟:

1、將薏米與紅豆洗淨提前泡發(約十二個小時)

2、泡好的薏米和紅豆放入鍋中,大火煮開

3、紅棗和龍眼肉洗淨備用

4、等湯煮沸後,加入紅棗和龍眼肉

5、轉中小火慢燉,至紅豆微開花熟軟即可食用

紅豆薏米粥的功效與作用

1、利尿解酒

紅豆薏米粥中含有豐富的皂角苷和一些礦物質,它們被人體吸收以後,能刺激腸道,也能提高人類的腎功能,能加快身體內多餘水分代謝,促進腳便生成和排出,以後能起到明顯的利尿作用。紅豆薏米粥能加快身體內酒精毒素的分解,人們在酒後食用可以快速解酒。

2、預防癌症

紅豆薏米粥中含有多種天然抗癌成分,經常食用能預防癌症發生。

3、美容養顏

紅豆薏米粥還能美容養顏,紅豆能補益氣血,能防止人體面色萎黃,薏米是天然的美容物質,能增加皮膚光澤和彈性,而且能淡化粉刺和色斑,它與紅豆一起煮成粥,被能讓美容功效更加出色。

吃了紅豆薏米發現祛溼效果不好?

很多人溼氣重都會吃紅豆薏米,畢竟它的祛溼效果名聲在外,但也有人吃了後覺得溼氣沒有減輕,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是用錯薏米了。

目前市面上有十幾種薏米,薏米的品種決定了祛溼效果的好壞。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越小,藥用價格也就越高。在眾多地方的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顆粒最小的,所以它的祛溼效果最好。

金沙薏米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所記載“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去溼”,所以說想吃薏米祛溼,選對薏米才是關鍵。


派克特的可樂


薏米又名薏苡仁,苡仁,土玉米。《名醫別錄》中記載:“苡仁除筋骨中的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所以說薏米具有健脾化溼的功效。

食物解密

薏米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有薏苡仁油、薏苡仁酯、多種氨基酸成分,既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也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生命健康之禾”。夏天用薏米煮粥或作冷飲冰薏米,又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補劑。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也主要是以粥和湯為主打的美食。

參芪薏米粥

參芪薏米粥可以起到健脾除溼,補中益氣,脾胃虛寒導致的是與缺乏、反胃、倦怠乏力。

薏米120g、黨參10g、黃芪20g、生薑10g

  1. 黨參、黃芪洗淨後用清水泡1小時,薏米洗淨,生薑切片。

  2. 將泡好的黨參、黃芪跟薏米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放入薑片,用小火熬製熟爛即可。

紅豆薏米粥

紅豆與薏米是十分經典的搭配,二者都具有除溼、健脾消腫之功效,搭配後效果更佳。

紅豆、薏米、大米各50g、冰糖適量

  1. 將紅豆、大米、薏米分別淘洗乾淨;紅豆用水浸泡3小時;薏米和大米用水浸泡1小時。

  2. 鍋置火上,放入紅豆,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改小火。

  3. 煮至紅豆裂開,將薏米和大米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30分鐘至粥粘稠,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山藥薏米粥

山藥薏米粥可以起到減肥、利溼的功效。

薏米、山藥各200g、枸杞10g、燕麥50g、黃冰糖20g

  1. 現將薏米用清水泡2小時,將枸杞用清水泡10分鐘。

  2. 將山藥去皮切成菱形塊,國內加水將薏米煮開後,放入山藥,大火燉開,加入黃冰糖。

  3. 放入燕麥片關火,最後放入泡好的枸杞即可。

薏米燉冬瓜

薏仁燉冬瓜,清熱解暑,健脾利溼。

薏仁10g、冬瓜500g

  1. 將冬瓜洗淨去皮、去瓤、切塊。用榨汁機榨成汁。

  2. 將薏仁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將冬瓜汁放入鍋內,大火燒沸後改小火熬製2小時即可。

(也可以直接將冬瓜去皮去瓤後切成滾刀塊,當薏米煮至八成熟時加入蔥段、姜塊、冬瓜塊、鹽、味精燒熟入味,撈出蔥段,姜塊即可。)

薏米蒼朮瘦肉湯

薏米有健脾胃、消水腫、祛風溼、清肺熱等功效,搭配蒼朮,可以起到祛風除溼,健脾胃之功效。

瘦豬肉250g、冬瓜800g、薏米60g、蒼朮10g、鹽、味精各適量

  1. 冬瓜洗淨後留皮、去籽,切成小塊;薏米、蒼朮在清水中浸泡半天。

  2. 瘦豬肉用溫水洗淨,切成小塊。

  3. 全部材料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慢煲,約2小時後,用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薏米煮湯服食,非常利於去溼除風,健脾益胃。尤其搭配一些山藥、冬瓜、紅豆,祛溼效果更佳。夏季天氣多溼熱,非常容易被溼邪所困,多吃這些利水消腫的食物可以幫助我們把水溼排出體外。

享美食,樂飲食,拾味趣,一段故事,一種文化,一份傳承...領略文化,品味人生,更多美味驚喜帶給你!您可以評論,也可以私信,但是千萬別忘記關注“拾味紀”,關注小編!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收藏、轉發起來YOU!~

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回覆,讓萬千網友看見您的聲音!

小編就是愛留名字的雷鋒:拾味紀 歡迎來探!關注了就是我的人嘍~


拾味紀


薏米怎麼吃才祛溼?

薏米祛溼最好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湯喝。炒薏米是取淨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略有焦斑,微香。中藥的泡製方法裡,還有一種是將藥物與麥麩拌炒,即麩炒薏米。鍋熱後先撒入麥麩,用量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熱到冒煙時,加入淨薏米,炒至表面呈黃色鼓起時取出,篩去麥麩後放涼,略有香氣。

簡單說下這個香氣。根據中藥炒製程度的不同,一般分為把藥炒黃、炒焦和炒炭。而炒黃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藥材固有的香氣,或鼓起、爆裂時為度。炒黃能緩和藥的過偏之性,同時散發的香氣,還有理氣解鬱的作用。

最好是做粥吃,比如紅豆薏米粥。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200克、紅豆100克、芡實20克、枸杞10克

做法:

①薏米、紅豆去雜質洗淨泡發兩小時

②將薏米、紅豆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至沸騰,再加入芡實、枸杞小火煮30分鐘注意:除了薏米紅豆之外,茯苓,燕麥,冬瓜,西瓜皮都能夠幫助我們起到祛溼的效果,大家如果溼氣較重,不妨試一試。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越小,藥用價值也就越高。金沙薏米相比起普通薏米,顆粒更小,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也更高。


養生小糯米


您好,作為一箇中醫資深愛好者,同時也是一個長期受脾胃問題困擾的女孩,想給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經驗。

現在一提到祛溼,第一反應就是薏仁。但是我作為一個脾胃溼寒的體質,現在已經很少選擇薏米了。不過通過其他食材的搭配,就能相得益彰。

這裡推薦一些我認為使薏米的功能得到昇華的搭配:

  1. 首先是眾所周知的紅豆薏米粥。薏米,赤小豆是去溼的,但是這裡有兩個誤區,第一,赤小豆不是紅豆,如圖。第二,此方犯涼,有的人脾陽虛不可長時間用,會拉肚子,月經變少。

  2. 薏米可以和芡實搭配,再加上山藥。那麼山藥薏米芡實粥,氣血雙補,還健脾祛溼。
  3. 脾氣不足,溼氣重,溼氣重則百病滋生,健脾祛溼怎麼藥食治療?山藥、蓮子肉、薏米、芡實,各100克,參合在一起,每天堅持吃一頓這個食材搭配煮的粥,不久身體就會感覺到輕鬆。

  4. 補充一點:很多人都知道薏米和紅小豆去溼的,實則不然。因為二者是犯涼性的,不能長期服用的,治標不治本,而且有傷脾陽,有很多人吃後拉肚子。不如選擇茯苓,一遍去溼,還可健脾。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歡迎補充!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點個讚唄~~謝謝您!喜歡中醫的可以關注我哦!帶你養生~

獸醫新同學


要說到薏米怎麼祛溼,相信大家都知道吃紅豆薏米能祛溼,而且這也是老一輩一直傳承下來良方。

紅豆薏米有祛溼功效,能夠祛除體內的溼氣,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非常適合夏季及體內溼氣較重的人食用。能當飯吃,是祛溼健脾的佳品。

具體步驟:

1、紅小豆和薏米洗淨後,放入鍋中用清水浸泡4小時以上。

2、泡好後就開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燒開,然後轉小火煮。

3、在煮好前20分鐘放入冰糖繼續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關火。

薏米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

但市面上薏米有幾十種,並不是所有薏米的功效都是一樣的,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金沙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溼。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只有金沙薏米才具有祛溼功效!

金沙薏米源於宋朝,種植自福建仙遊縣區域,有800多年的種植歷史,也是明清時期的皇家貢品,要選用金沙薏米,祛溼效果才會好。

金沙薏米相比起普通薏米,

顆粒更小,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也更高。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吃紅豆薏米祛溼效果會不好或者很慢的原因了

其次就是做法也有問題

很多人拿薏米泡完就煮了,他們並不知道薏米偏寒,並不是直接都放到鍋裡煮就可以了。

在煮之前應該先炒一下,去一下寒氣。


啵唧啵唧小魔仙


中醫認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溼的作用,是脾虛患者的食療佳品。現代研究表明薏米所含的營養非常豐富,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而且薏米還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其比例接近人體需要。此外,薏米還具有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特點,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食用。薏米的吃法很多,最常用的是煮粥食用。即使在冬季,如果發現自己的舌頭胖大,舌頭邊有齒痕,舌苔白膩或者黃膩,都可以用薏米來煮粥喝,下面為大家推薦兩款常用的薏米粥:


薏米紅小豆粥:薏米50克、紅小豆25克,二者洗淨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浸泡3~4小時後同煮至熟即可。紅小豆也具有清熱利溼的作用,二者同用,清熱利溼的作用更強,特別適合脾虛溼熱較重的朋友食用。



薏米荷葉粥:薏米20克(先浸泡3~4小時)、大米20克,加入適量水同煮,大火煮沸後,再轉小火煮20分鐘,然後加入荷葉10克煮5分鐘後冷卻食用。此粥具有清熱、利溼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虛溼盛且血脂偏高的朋友食用。


對於脾虛的朋友而言,冬季還可以用薏米炒熟後泡水喝。

先開小火,等鍋熱了以後,將薏米倒進去,炒到微黃即可,薏米炒熟後,寒涼的性質就變得平和了,健脾的作用就會更明顯。可以取炒熟的薏米15-20克,放進杯子裡,倒入沸水,冷卻至適宜溫度即可飲用。



薏米除了可以健脾利溼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在日本薏米被稱為“抗癌食品的新彗星”,薏米中的薏米酯、亞油酸為其主要的抗癌成分,薏米除了具有很好的抗腫瘤作用外,還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因此,薏米可減低腫瘤患者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及提高腫瘤患者術後的生存質量。腫瘤患者可用生薏米30~50克加水適量浸泡3~4小時後煮熟食用,每日2次,連食數月。薏米中還含有能抑制橫紋肌的薏苡素,為天然的養顏去皺佳品。脾胃兩虛而顏面多皺、面色晦暗者,可用薏米與山藥、大棗、小米共煮粥,調入白糖食用或將薏米炒熟後研末沖服。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為了避免薏米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在浸泡中溶於水,泡之前可用冷水輕輕淘洗,不要用力揉搓,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不能丟棄。


杏林竹語


說到薏米祛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本草綱目》中有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有了權威認證,對於薏米能夠祛溼的說話大家都深信不疑了。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薏米都能夠祛溼。

1、目前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雲南的曲靖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

2、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薏米正是採集於金沙村的金沙薏米。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藥兼用的薏米。也是目前唯一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識的薏米。

3、金沙薏米產於福建省仙遊縣龍華鎮金沙村,因金沙村得名,別名玉蘆、玉珠珠,脫殼後稱薏米,是仙遊縣著名的土特產,早在宋代就大面積栽培,已有上千年曆史,在明代更是貴為朝廷貢品。

4、在眾多地方的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顆粒最小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而小,藥用價格也就越高。

所以說,薏米祛溼,只有金沙薏米才能夠祛溼喔

這樣吃薏米效果會更好呢,健康又美味

食材準備

薏米、苦瓜、料酒、豬腿骨、生薑、白醋、蔥

步驟:

1、提前將薏米用清水泡發2個小時左右

2、水燒開後放入洗淨的排骨,加入生薑、料酒汆燙幾分鐘;

3、將汆燙好的排骨洗淨,和泡好的薏米仁、生薑片、蔥段(如果是小蔥就挽結)放入砂鍋,再滴入幾滴白醋,一次性加足水,大火煲開後轉中小火煲2小時左右;

4、將苦瓜去除白色內膜和籽,切成小塊;

煲2小時左右後,加入苦瓜繼續煲20分鐘左右,加入鹽調味即可。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