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重耳的阴谋——城濮之战的前世今生

春秋时期有着漫长的混战不断的历史,周王室大权旁落,变得孱弱不堪,一百余个诸侯国你争我夺,互相吞并。然而这亦是一个群雄辈出的时期,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春秋五霸。关于其准确所指的五位君主至今仍存在争议,但对于晋文公却是谁也不能撼动其历史地位的。

春秋霸主重耳的阴谋——城濮之战的前世今生

坎坷的逃亡人生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因骊姬之乱流亡19年,62岁即位。于公元前632年在城濮大败楚军,这一仗不仅是历史上少数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晋文公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原霸主,成就了晋国接下来一百五十余年的霸业?可见城濮之战于之晋文公意义不可谓不重要,退避三舍的美谈更是历久弥新。那这千年以来一直为人所乐道的战役以及晋文公信守承诺的形象,是否值得深入探究一下呢?

晋文公重耳总被与齐桓公相比较。不仅因其共为春秋五霸,更是因为他们同样的多舛命运,辗转各国的逃亡经历。晋公子19年的流亡备尝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但这一路还是有肱骨之臣的辅佐,更是不缺美女相伴,在翟国有愿意等他25年的妻子,到齐国有美丽的齐姜相伴,这就难免他在齐国一待就是五年,在安逸的生活中似乎忘记了他要回国夺取王位的要紧事。而齐姜却屡屡劝告,最终与其舅舅狐偃、赵衰等人将其灌醉,偷偷的将其载离齐国。

半路重耳酒醒,大怒。拿着戈就要杀他的舅舅,狐偃说:“如果我死了能成就你,我情愿去死。”重耳咬牙,“如果不成功我要吃你的肉。”狐偃笑“我的肉又腥又臊,你怎么吃的下?”而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忍俊不止不惊的公子哥形象,后来也学会了忍辱负重变得沉稳老练。到了他流亡的最后一个国家——秦国,秦穆公把女儿怀嬴嫁给他。有一次他因不尊重怀嬴将其激怒,他便赶紧自己脱掉上衣并绑缚向她请罪,以免得罪秦穆公。这样能屈能伸,不计小节的行径,很难令人联想起之前胸无大志的贵公子作为。在秦穆公的武力支持下,重耳最终回国登上晋国国君的大位。

春秋霸主重耳的阴谋——城濮之战的前世今生

时间的历练


19年的时间使晋文公重耳成长为一位沉稳老练、胆识倶倍的政治家。之后回国夺位,政治上、军事上一系列的改革,以及最终图霸中原都证明其卓越的才能。至此我们再来看当初重耳答应楚成王退避三舍的这次宴会,楚成王正重耳一行人到达楚国时是用迎接诸侯的礼节进行招待的,足以见其尊重程度。而重耳先是表达此辞谢不受,在不得已接受后也一直表示出极大的谦逊。

当在酒席上被楚成王问到若回国如何报答之时,重耳也没有立即做出承诺,而是以迂回的方式赞美楚国物产丰富,王室富足,不知用什么才能回报,在楚成王的逼问之下才说出若两兵相接,晋国定会退避三舍。诺言由此许下。

重耳受恩于楚国,但在对方的所求之下,这样的承诺其实是默认了一个事实,那便是晋楚一战不可避免。双方也都心知肚明。以当时的国际情况晋楚两国是唯二可以夺取霸主的两个大国,而大国之间的残酷竞争也是不可争论的事实,作出这样的承诺看似是困窘之境的无奈之举,但何知不是出于国家利益的深刻考虑?

至于如何深刻,我们继续来看,果然,楚晋两国还是迎来了在城僕(即今山东鄄城)为争霸中原的首次大战,结果众所周知——楚军大败。城濮之战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晋文王重耳的霸主地位再不可动摇。因其信守“退避三舍”诺言的美德为四方诸侯所信服,并成为千古美谈。

春秋霸主重耳的阴谋——城濮之战的前世今生

心悦臣服的威望


得人心这一点到底有多重要呢?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主齐桓公是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礼敬周王室而赢得威望,情愿将燕庄王送出国境以外的五十里齐国国土割与燕国,以维护诸侯相送不越国境的周礼。各国诸侯都对其心悦诚服。还组织起后来各位霸主都再也没能超越其规模的诸侯会盟,成为实际上的天下共主。

强国不止齐国一个,但其最终的结果证明了口碑的重要性。尽管携周王室以令诸侯的方式到了晋文公的时代不管用了,各国之间力量对比主要凭拳头说话,但是若真想成为众诸侯国臣服的中原霸主。单靠拳头显然是不够的。

春秋霸主重耳的阴谋——城濮之战的前世今生

巧合还是阴谋


重耳守信这一行径自然为其增色不少,而这仅仅是“退避三舍”给重耳带来的好处之一,更大的好处自然是这一战定输赢。从战役本身来看,这次以少胜多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晋军后退三舍设下埋伏,楚军长驱直入,被反攻夹击,终至大败。“三舍”,90里,不多不少,晋军这一举动正是应了《孙子兵法》中《九地》一篇,就是讲根据不同的地形,选择有利于本方的进行决战。还有一篇《势》也是讲同样的道理。若是楚军之前有好好考察一下地形,怕也不至于此。

但“三舍”也实在是一个不容易令人起疑的距离,古时战争多是以战车进行,日行30里,而军备粮草多以三天一供应。这样三舍刚好是一次供给的基数,再自然不过了。但这一切到底是巧合还是重耳老谋深算?以当时晋国军力少于楚国,兵力悬殊对比加之晋文公自信的态度来看,若只是赌一把实在不是重耳的性格,但真相大概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春秋霸主重耳的阴谋——城濮之战的前世今生

猪一样的对手


再者,对方将领成德臣子玉的刚愎自用,骄傲轻敌,更是楚国大败不可忽略的一大败笔。实际上在开战之前,楚成王就告诫子玉不可追击晋军。若如此,给重耳做个顺水人情又何尝不好,而子玉认为对方领军是堂堂一国之君,竟畏缩至后退90里,实在没有不胜的道理。如此楚国君臣不和,子玉固执己见,求胜心切,贸然进攻,结果大败。

《左传》这样解释这场战役楚军失败的原因:子玉前一晚做了个梦,黄河河神要求他将自己镶满珍宝的马鞍献给他,子玉吝惜,拒绝了。由此得罪了神仙,但看他战场上跳梁小丑般的所作所为,也实在难怪河伯也要要点儿什么东西才肯帮他了。

春秋霸主重耳的阴谋——城濮之战的前世今生

结语


然而历史总是给胜者书写。晋军大胜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便是千古美谈,而前有宋襄公泓水之战不击渡水之兵后惨败,身受重伤。后人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笑不自量力,成了群嘲,“不鼓不成列”也成了迂腐的代名词。终归有些匪夷所思。但总而言之吧,晋文公终究是春秋乱世中的霸主,信守诺言也永远是我们要遵从的中华美德!


参考文献:

《左传》

《史记》

《孙子兵法》

《战国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