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經意間的節儉,毀掉的是孩子的格局,過年帶娃上街可別這樣了

有人常說,如果要在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中,更快把握住機會,需要有

大格局觀,眼界不能太低。然而,不是每一戶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能注意到這一點,導致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存在自卑、貪小便宜等諸多問題。


你不經意間的節儉,毀掉的是孩子的格局,過年帶娃上街可別這樣了


今年已經三十多歲的劉女士(化名),畢業於重點本科院校,公司給的待遇很不錯,漸漸地手裡有了積蓄。但因從小被父母教育要精打細算,導致劉女士一花錢,便會覺得很難受。

由於“節儉”過度,劉女士與身邊的同事、朋友相處的不是很好,就拿平時聚會為例,很少有人會叫她一起去,久而久之社交關係這一塊,變得越來越差勁。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劉女士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她的父母也是如此,平時會為了幾塊錢的時候糾結老半天。而且,父母還喜歡貪小便宜,比如在買菜的時候,不管零頭是多是少,都會要求商家給抹掉。

劉女士記得有一次,她很想要一個洋娃娃,但在商店裡面沒有辦法講價,父母便不願意給她買。後來到了外面的小攤位上,花了幾元錢買了一個劣質的洋娃娃,並且還說跟商店的精品差不多。

從小耳燻目染這類現象的劉女士,即便現在自己有了錢,也捨不得吃、捨不得買,更不像許多女性一樣,會花錢裝扮容貌。

再加上,“佔小便宜”的名聲在外,越發沒有朋友的她,無論是在職場上,還在在生活中,很難找到能說的上話的人,變得更為孤僻。


你不經意間的節儉,毀掉的是孩子的格局,過年帶娃上街可別這樣了

由此可見,父母可能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地有了“節儉”行為,可孩子卻會有樣學樣,一旦超過了適度的界限,毀掉的很有可能是孩子未來的人生格局。所以,過年帶孩子上街的時候,不要跟劉女士的父母一樣,為了芝麻大小的事情,一味地斤斤計較。

節儉過度的危害

1、“窮人思維”貫徹一生

有不少父母從小便會對孩子傳遞一樣思想,那便是不能鋪張浪費,應當有節儉要求,甚至孩子想買教學資料,父母也會表現的很小氣。


你不經意間的節儉,毀掉的是孩子的格局,過年帶娃上街可別這樣了


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花錢是“有罪”的,當其他人願意付出成本,來換取更多財富的時候,過慣了“窮日子”的人卻不敢邁出去一步,也因此白白錯失了許多機會。

2、自卑感很嚴重

儘管攀比之心是不對的,但也要有合理的消費,儘量為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健康的成長環境,不能總覺得孩子一直用舊的東西,屬於正常的節儉行為。


你不經意間的節儉,毀掉的是孩子的格局,過年帶娃上街可別這樣了


與同齡人在一起的時候,即便別人沒有說什麼,使用舊物品的孩子也會感到自尊心受挫,性格會變得很沉悶。相信與這樣的孩子相比,家長還是更想看到擁有樂觀心態的孩子。

如何培養出眼界更高一些的孩子

1、寶爸寶媽要以身作則

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以身作則”是非常直觀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看到父母的行為之後,會有意識地進行模仿。因此,平日裡的言傳身教,會有重要的意義。

2、要節儉不要自私小氣

節儉與小氣之間,彼此之間的區別很大,但有一部分家長將小氣當成節儉,孩子有樣學樣之後,長大很容易成為自私自利,不受歡迎的人。


你不經意間的節儉,毀掉的是孩子的格局,過年帶娃上街可別這樣了


想要培養出有格局的孩子,物質上的滿足,雖然不是唯一的條件,並且也不能過於沉迷在消費慾望上,但一毛不拔也是不合理的。

3、不要總在孩子面前抱怨

有些父母只要給孩子懷花了一點錢,便會說來說去,將養育之恩以及自己多麼辛苦,頻繁地掛在嘴邊。而且,還會在有能力購買的情況下,故意騙孩子沒錢。

對於小孩子而言,還沒有辦法分辨出父母語言上的真偽,當感覺到自己家很窮的時候,有些孩子在外面會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不利於塑造自信心。


你不經意間的節儉,毀掉的是孩子的格局,過年帶娃上街可別這樣了


針對勤儉這一方面的教育,自然有可取之處,但任何事情都應當適度,為了幾毛錢、幾塊錢斤斤計較,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很焦慮,這並不是很好的習慣。作為父母,應當教育孩子不要貪圖小便宜,將真正的節儉與自私小氣進行區分,避免錯誤的思想一代代傳遞下去。

教育孩子是一件很重要,需要耗費心力的事情,不知道寶爸寶媽們,有沒有方法,可以從更多方面,去培養孩子的大格局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