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人都熟悉這幾座老房子,竟然隱藏著戰鬥屬性

齊齊哈爾人都熟悉這幾座老房子,竟然隱藏著戰鬥屬性

小編在網絡上曾經讀到過一篇有關瀋陽老建築的文章。文中介紹,瀋陽地區保留著一些紅磚大拱門的蘇式老房子,這些老房子,大多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最早是蘇聯人援建的,一般三到四層。

齊齊哈爾人都熟悉這幾座老房子,竟然隱藏著戰鬥屬性


文章作者在網絡上偶然看到一張圖片,驚訝地發現,這種看似普通的老房子當中竟然藏著秘密。


齊齊哈爾人都熟悉這幾座老房子,竟然隱藏著戰鬥屬性

這種舊式三層小樓包括許多典型防禦方法:

(1)45mm反坦克炮木製平臺

(2)地板戰壕

(3)有棚戰壕

(4)機槍沙袋掩體。地板鋪沙土防碎片傷害。

(5)(6)(7)堵塞窗戶方法各異

(8)二樓士兵可扔手雷

(9)牆壁挖老鼠洞

(10)狙擊手

(12)閣樓82迫擊炮,屋頂破洞,木樁支撐

本段來源: 瀋陽網 《震驚!瀋陽蘇式老房子竟隱藏戰鬥屬性》


從圖片中能夠看出,這種俄式建築看似普通,卻隱藏著戰鬥屬性,戰爭時可直接當做掩體使用。

在齊齊哈爾,也有不少類似的建築。

市區裡類似的蘇式建築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北大樓”。


齊齊哈爾人都熟悉這幾座老房子,竟然隱藏著戰鬥屬性

“北大樓”並非一座樓,而是民意歷史文化街區現存的11座三層樓的統稱,這裡原本是一廠四宿舍。

據記載:“北大樓”始建於1951年,原是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建廠時,為支持援建,前蘇聯專家建設的職工宿舍樓,共計11棟,全部為三層磚木結構的歐式建築。


齊齊哈爾人都熟悉這幾座老房子,竟然隱藏著戰鬥屬性


“北大樓”是典型的“一五”時期民用建築,整體為磚木結構,構造和裝飾為典型的前蘇聯模式,但卻包含不少中式元素,屬於中蘇混合式住宅,外觀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如今,這幾座樓經過歲月的洗禮,已經殘破,卻仍能看出曾經的華麗。

齊齊哈爾人都熟悉這幾座老房子,竟然隱藏著戰鬥屬性

“北大樓”記錄了老工業基地時期的輝煌,見證了齊齊哈爾的歷史,如今已成為城市的印記。很多房子的牆體上,至今還保存著帶有明顯時代特徵的語錄標語。

齊齊哈爾人都熟悉這幾座老房子,竟然隱藏著戰鬥屬性

2012年,民意歷史文化街區被列為黑龍江省歷史文化街區,“北大樓”也被掛牌保護。

因為“北大樓”裡的原來的住戶現在大多已經搬出,“北大樓”目前一直閒置著,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