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台州之戰,戚家軍斬敵五千餘人,自己損傷幾乎零

嘉靖四十年,這一年註定要被載入歷史史冊,因為這一年明朝歷史出現了一場以少勝多,九戰九捷的大型戰役“台州戰役”。

明朝初期,日本正直戰亂時期,國內的一些浪人和戰敗的部隊,狼狽的逃竄出日本,流浪海上,為了生存不得不對明朝沿海地區進行劫掠。

到了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之患不再是無足輕重,而是能夠對明王朝的統治進行了衝擊的重要禍患,但是明朝各地鎮壓卻十分不利。而台州戰役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的。

著名的台州之戰,戚家軍斬敵五千餘人,自己損傷幾乎零

寧海初亮劍

嘉靖四十年四月,沿海倭寇兩萬餘人,進犯大明浙江沿海地區,倭寇先是派出小股部隊在寧海一代進行騷擾,企圖引誘明軍主力前往救援,然後趁機攻佔沿海大城市。

史書記載:

嘉靖四十年四月,倭寇2萬餘人分乘數百艘船,分頭進犯寧海健跳,臨海桃渚,太平新河、楚門等十餘處,警報頻傳。

但是倭寇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明軍已經不是以前的明軍了,這也導致了他們因輕敵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失敗。

著名的台州之戰,戚家軍斬敵五千餘人,自己損傷幾乎零

此時固守台州的戚繼光看出了倭寇的陰謀,但是寧海又不能不救,於是戚繼光決定把主力留在臺州和海門,由自己親自統領自己的部隊兩千人救援寧海,這支部隊就是戚家軍。

當戚繼光率領軍隊趕到寧海的時候,寧海已經被倭寇劫掠一空,此時倭寇正在整軍備戰。當倭寇看到這支只有兩千人的軍隊之後,紛紛大笑。

此時的倭寇對於明軍的印象就是隻要數百人就可以把一支數千人的大軍追的狼狽逃竄,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支明軍跟其他的明軍一點也不一樣。

戰役剛開始倭寇就蒙了,因為短短半個時辰,自己就已經有數百人死亡,明軍卻無一人受傷。新式武器狼筅,新的陣法鴛鴦陣這些自己都不認識,卻厲害的緊。

著名的台州之戰,戚家軍斬敵五千餘人,自己損傷幾乎零

寧海一戰戚家軍殺敵近四百人,己方卻無一人傷亡,這一戰不僅倭寇蒙了,連戚家軍也蒙了,倭寇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打了。

倭寇蒙了之後隨即而來的是害怕,於是紛紛逃竄,而戚家軍卻是高興,因為他們也不敢相信自己真的保家衛國了,而且這麼輕鬆。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軍事奇蹟啊,一群從未上過現場的士兵把一群身經百戰的倭寇給打敗了。

夫妻共戰新河

寧海戰役結束之後,還沒等戚繼光喘口氣,一份緊急軍情就送到了手中,內容只有一個意思,新河被圍,危在旦夕。

著名的台州之戰,戚家軍斬敵五千餘人,自己損傷幾乎零

戚繼光愣了,在新河城他沒有放置任何兵力,也就是說新河相當於一座沒有防禦力量的城池。但是,隨即戚繼光卻笑了,因為他想到了一個人,他的夫人王氏。

據史書記載,戚繼光的夫人王氏,出身將門兵法武藝樣樣精通,甚至武藝更是不在戚繼光之下。

史書記載:

戚繼光被部下所激,命親兵接老婆入軍營。帳內眾將皆盔明甲亮,手執利刃,一派殺氣騰騰,想給其妻一個下馬威。不一會兒,其妻來到營帳,見了這等陣勢,卻無絲毫恐懼之色,反而目光威嚴,對著戚繼光喝道:“喚我何事?”戚繼光聞言,膽戰心驚,撲通一聲跪下說道:“特請夫人閱兵。”  

由此可見戚王氏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戚繼光也不在擔心新河之戰,只是分兵七百回援新河。

而戚夫人確實也沒讓人失望,面對大舉來犯的倭寇,並沒有慌張,而是一邊張榜安民,一邊打開軍械庫,讓城裡的百姓穿上軍裝拿上武器,冒充士兵。

著名的台州之戰,戚家軍斬敵五千餘人,自己損傷幾乎零

當倭寇到了新河之後蒙了,不是說沒有士兵守城嗎?可是他們看到的卻是全副武裝的士兵。於是他們猶豫了,一天過後他們剛想進攻,卻發現援兵趕到了,內外夾攻之下倭寇大敗。

這一戰斬殺倭寇近三百人,而己方卻只損失了三人。

夜襲百里,決戰台州

寧海,新河都大獲全勝,但是戚繼光發現倭寇主力卻沒有出現,忽然他看到了地圖上的一個地方,他明白了,知道倭寇主力在哪裡了,沒錯他看到的就是台州。

一切都清楚了,但是所剩的時間也不多了。

著名的台州之戰,戚家軍斬敵五千餘人,自己損傷幾乎零

一百多里地,卻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了,但是他們做到了,戚家軍平均每人負重三十斤,長途奔襲一百多里卻只用了一夜,這是不可思議的,他們創造了歷史。

抵達台州花街之後,沒有休息就與駐紮在此倭寇主力拼殺,他們知道報仇的日子到了,所以每個人都奮勇拼殺,整整一天時間,當夕陽的餘暉落下,他們知道他們勝利了,因為站著的只有他們。

花街一戰斬敵一千餘人,救回五千多百姓,戚家軍只是死亡了三人,其餘只是受傷。

著名的台州之戰,戚家軍斬敵五千餘人,自己損傷幾乎零

無疑這是一場巨大的諷刺,當然是對倭寇的諷刺,他們是多麼的無能啊,才能被戚家軍這樣吊打。

三場戰役,三次勝利使得倭寇自此一蹶不振,隨後各地紛紛傳來好消息,台州大捷不僅掃平了沿海倭寇,還讓明朝多了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

台州一戰戚家軍以四千兵馬對戰兩萬倭寇,卻大獲全勝,斬首約5000餘人,自己卻只不過損傷六十九人。

自此以後,戚家軍就成了大明王朝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他們也跟隨著大明王朝被載入了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