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如果當時的日本不打美國,而是選擇和德國一起聯手對付蘇聯,那麼結局會怎樣?

beyond黃家駒的歌迷


其實在歷史上日本有過兩種想法,一種是進攻蘇聯,被稱為北進戰略,另外一種就是進攻東南亞地區也就是所謂的南進戰略。這兩種戰略是為了服務於日本的稱霸亞洲和太平洋的最終戰略構想。但是北進戰略也就是題主所說的進攻蘇聯的構想在日本和蘇聯的戰爭中破滅,最後無奈之下轉向了南進戰略也就是入侵東南亞,但是日本在東南亞的入侵嚴重損害了美國,英國在東亞的利益,於是英美髮動石油禁運。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為了打破現狀,於是就出現了賭國運的珍珠港事變,事實證明,在經歷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賭國運之戰後,日本的運氣似乎耗盡,這一次敗的十分徹底。下面我們可以看看日本的北進戰略的失敗。

日本北進戰略的過程和破產

北進戰略的形成是廣田弘毅內閣的成立,廣田弘毅的內閣的成立標誌這日本徹底法西斯化。這是因為日本爆發了著名的二·二六事件,1936年2月26日,日本軍隊中的“少壯派”青年軍官進行武裝政變,他們帶著部隊佔領了政府重要機關,並且攻擊高級官僚的府邸,他們殺死內務大臣齋藤實、財政大臣高橋是清,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等人,向陸軍大臣提出“兵諫”,要求成立“軍人政府”,建立軍事獨裁,但是這場兵變很快就被鎮壓。但是兵變之後軍部的話語權迅速增加,而廣田弘毅政府就是在此之後成立,此後在軍部的要求制定了《國防國策大綱》,裡面就提出要傾注所有軍隊使得蘇聯屈服,其實這也是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對於蘇聯的常態,不過這裡面的話標誌著日本意圖北上。

但是蘇聯不是好啃的骨頭,在日本搞出九一八事變之後,蘇聯在遠東的兵力有11個師,戰車有600多輛,飛機五百多架,軍艦十四艘,總兵力有23萬之多,而日本的兵力在東北只有蘇聯的三分之一,飛機只有80架。1938年7月末8月初,蘇聯和日本爆發了張鼓峰事變,這場由日本第十九師團長尾高龜藏在蘇聯軍隊修築工事之後,雙方為了為了爭奪張鼓峰發生戰鬥

日軍參戰總人數近7000人、火炮37門。 蘇軍在8月5日前,在戰鬥行動地域集結了1.5萬餘人、237門火炮、285輛坦克。另有250架飛機支援蘇軍部隊行動。

結果日本失敗,但是蘇聯無意擴大事端,於是雙方最終簽訂停戰協定。隨後日本在1939 年開始試探性的發動了諾門坎戰役,意圖搞清楚蘇聯的作戰實力,這場戰爭一共打了135天,雙方投入兵力20餘萬人,但是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

兩場戰役下來,日本的北進戰略徹底失敗,加上中日戰爭的擴大化,使得日本開始無力北上進而轉化為南進。


人者仁義也



1941年6月22日,蓄謀已久的德國出動550萬軍隊,分三路突襲蘇聯。戰爭初期,由於蘇聯疏於戒備,加上德軍戰術得當,德軍進攻勢如破竹,蘇聯損失慘重。於是,希特勒希望亞洲盟友日本出兵西伯利亞和遠東,東西夾擊蘇聯,在莫斯科會師。然而,打著小算盤的日本卻“背棄”德國,反而不自量力的選擇南下偷襲珍珠港,正式向美國宣戰!

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將世界最強大的美國拉入二戰,這被很多人認為是日本在二戰期間犯下最大的戰略失誤,得知珍珠港事件後的德國元首希特勒甚至在公開場合痛罵日本是“喂不飽的豬。”

在希特勒看來,日本應該與蘇聯聯手解決掉蘇聯之後,再迫使英國投降,最後佔據亞歐大陸之後再和美國較量。而日本提前惹惱了美國,不僅打亂了希特勒的戰略部署,而且提前將中立的美國推到盟國方面,而此時的法西斯國家尚沒有與美國開戰的實力,使得戰爭勝利的天平徹底倒向了反法西斯國家。

那明知國力不如美國的日本為何沒有進攻蘇聯,而是選擇了南下主動發起“珍珠港”事件? 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一、日本沒有北上的能力。

日本要背上進攻蘇聯,依靠的是步兵、裝甲兵。而日本最強大的兵種則是以航母在核心的海軍,因此,日本北上進攻蘇聯,無疑是揚短避長。

而蘇聯則相反,海軍不濟,但陸軍和空軍尤其是崇尚火力壓制的炮兵實力強大,最重要的是蘇聯對日作戰準備充分。這體現在:1、斯大林在與德國較量的時候,始終沒有放鬆對日本的警惕。一方面,斯大林要報1905年的日俄戰爭之仇;另一方面,在蘇聯剛建立之時,外國反對勢力組建軍隊干涉俄國革命,日本出兵最積極、人數最多。可以說,當時的蘇聯早已把日本視為假想敵。


因此,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德國兵臨莫斯科城下的危險情況下,斯大林依然保持了龐大的遠東方面軍:作戰人員約70萬人、火炮10000門、坦克3188輛、飛機4140架,合計32個師……實力不可為不強!

我們再來看下盤踞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實力:最初的關東軍只有5萬人,後來擴編到了35萬人,1941年7月份再次擴編到了85萬人,另外裝備有飛機1025架,坦克414輛。

從兩者的實力對此上看,蘇德戰爭爆發的1941年,日本的關東軍只有人數佔據優勢,其他各項武器裝備均處於劣勢,特別是坦克,幾輛日本坦克都不是一輛蘇式T——34的對手。況且,蘇軍經過連年戰爭,在兵員素質,戰略戰術等方面更是強於日本。

早在1938年的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戰爭中,日軍早就嚐到了蘇軍鋼鐵洪流的厲害,這種巨大的心理陰影,使日本認識到戰勝蘇聯遠東集團軍是不可能的。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後勤。蘇德戰爭是在6月份打響,假如日本參戰最好的時機是在8月份,俄羅斯的冬季是在10月份,只有兩個月戰爭的時間,要保障85萬大軍穿越2000公里的西伯利亞平原,後勤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二、北上之後,日本能得到什麼?

其實,日本是個非常善於算賬的國家,要北上進攻蘇聯,就必須考慮一下與蘇聯宣戰後能得到什麼好處?很顯然,日本算出的結果很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

假如日軍能夠北上夾擊蘇聯,腹背受敵的蘇聯投降,那麼日本得到的要遠比失去的更多。由於德軍在歐洲部分進展迅速,實力強大,日本只是個配角,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原因,戰後利益分配上德國肯定要歐洲部分,日本得到的只是一毛不拔的西伯利亞平原。這種賠本的買賣,日本肯定不幹。

當時,日本最缺的資源是石油、銅、錫、橡膠、鐵礦石,大米。這些東西,西伯利亞沒有,而東南亞就有現成的。

東南亞是美、英、荷、法的殖民地,然而,英國、法國、荷蘭都不足為懼,唯有實力強大的美國是日本的噩夢。因此,日本認為,只要痛擊美國,迫使美國回到談判桌上來,承認既定事實,讓東南亞拱手讓給日本,那麼日本可以立刻得到自己想要的資源。

所以,南下佔領東南亞比北上進攻蘇聯更有利可圖。

三、國際形勢。

1911年,日本和美國簽訂了三十年的貿易協議,美國一直向日本供應石油、鋼鐵、橡膠等戰略資源。然而,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嚴重侵害了美國的在華利益,羅斯福多次警告日本撤出中國,恢復戰前態勢!而日本軍部無視美國警告,變本加厲的不僅沒有退出中國,反而進一步突襲了越南金蘭灣,將魔爪伸向了中南半島,日本的侵略行徑最終讓美國忍無可忍。

1939年,美日貿易協議到期之後,美國對日本開始了全面經濟制裁,禁運石油等戰略資源,並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資產。這對於全面侵華戰爭最激烈、已將戰爭經費佔比提高到54%的日本起來說,打擊是致命的。

1941年,東條英機取代近衛文麿成為日本首相之後,開始逐漸不滿美國的制裁,並認為只要殲滅美國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利用美國重組艦隊、太平洋無強大對手的時間,利用中國和東南亞的資源迅速壯大自己,到時候美國不得不承認既定事實。

然而,日本嚴重低詁了美國的能力,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使得日本迅速嚐到了失敗的滋味。被日本偷襲後的美國,不僅沒有因為珍珠港的慘敗退出亞太地區,反而短期內挫敗了日本的進攻鋒芒,然後爆發出驚人的軍工生產能力。

據戰後統計,美國參戰後,建造和改裝航母多達155艘,生產飛機300000架……

四、中國戰場的反攻。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之後,經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日本有120萬軍隊被拖在了中國戰場。可以說,當時的日軍已是強弩之末,假如日軍北上攻擊蘇聯,中國的戰略反攻會提前到來。到那時,中蘇聯軍很有可能會把日軍消滅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

所以說,算清了這筆賬的日本為了鞏固已得的有利態勢,達到自己以戰養戰的目的,只能南下挑戰美國了!


獨舌視界


假設日本沒有進攻美國而是幫助德國夾擊蘇聯,那麼日本將死的更快。

首先,9.18事變時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其實從那時起蘇聯對日本就有了戒心,蘇聯當時暗中援助東北抗聯其實就對日本的警告,如果日本真的想配合德國兩面夾擊蘇聯,那麼蘇聯首先就會大規模援助東北抗聯乃至國民黨政府和中共,這後果日本可能無法承受,因為那樣一來,東北抗聯在衣食無憂彈藥不缺,而且疲憊時可以光明正大的退到蘇聯修整,而日軍將無法消滅抗聯,抗聯在楊靖宇等領導下,將會迅速的發展起來,那東北很快就會成燎原之火,這後果日本絕對承受不了的,

其次,蘇聯還會大規模公開的援助國民黨政府和八路軍,可能還會大規模的派出援華空軍配合國軍作戰,當時蘇聯工業很強大,要援助中國幾十個師的裝備那很容易的,當八路軍將不在缺衣少食同時也不在缺彈藥時,那對日本來說絕對是噩夢。

最後說,就算日本軍事上真的出兵蘇聯,那麼國軍和八路軍肯定不會看熱鬧,出於唇亡齒寒的道理,都會在戰場上大舉反攻,而當時的日本最害怕這種局面發生,因為那樣一來,日本將兩面作戰,日本當時哪有那實力。


天宇的文史情懷


二戰中,日本不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也不會發生中途島海戰,日本軍隊還是有實力的。

若是日本從東北調關東軍北上,越過西伯利亞,直搗莫斯科!從而與德國東西夾擊蘇聯,使蘇聯腹背受敵!而後,日本軍隊與德國軍隊會合,揮師南下!進而佔領整個亞洲大陸,也許,整個世界會席捲而定。當然,這只是假設!歷史不容改寫的。

假如日本與德國打贏了蘇聯,我想最終還是要失敗的。眾所周知,日本在侵略我國時,已是兵員不足,資源睏乏!經受不了持久性的戰爭,最終還是被拖垮!德國也是一樣,西邊還有個英國,雖然以閃電戰迅速佔領整個西歐大陸,但並不穩定!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冰哥129472092


結局是蘇聯先亡,德日法西斯會猖獗一時,但最終的勝利依然會是反法西斯同盟。

假如德日聯手,蘇聯被打敗不可避免,世界反法西斯勝利道路曲折

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執行“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開戰第一天,德軍就摧毀蘇聯紅軍1200架飛機,其中800架還未起飛就被炸燬。令人瞠目的是,短短10天之內德軍就突進蘇聯境內600公里。西北戰線方面,兩個星期蘇聯紅軍敗退450公里,放棄波羅的海沿海地區。多達24個師被德軍北方集團軍群擊潰,20個師損失60%的人員和裝備,德軍很快進抵列寧格勒城下。西部戰線方面,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對蘇聯紅軍西方面軍鐵臂合圍,導致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淪陷,蘇聯紅軍敗退350公里,30個師被殲滅,70個師損失50%以上的人員。縱然斯大林下令將作戰不利的西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大將等4名將軍執行槍決,仍難以挽回頹勢。在西南戰線方面,德軍南方集團軍群長驅直入抵達第聶伯河。1941年9月15日,德軍在基輔戰役中將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主力合圍。蘇聯紅軍70個師血戰10天,除少數突圍外,66萬餘人被殲滅。德軍贏得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圍殲戰,蘇聯紅軍僅軍官就損失6萬多人,包括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參謀長圖皮科夫中將在內的多位高級將領犧牲。從1941年6月開戰到10月的僅僅4個月內,蘇聯紅軍損失竟達280萬人。



這個時候的日本假如參戰,蘇聯在這個士氣最為低落的時候將首尾不能相顧,會一敗塗地。

就是在莫斯科戰役時期,假如日本參戰,導致蘇聯首府淪陷,這樣的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就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最為緊要的時刻日本參戰,那就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的形成,不惟蘇聯敗亡,而且德日法西斯會肆虐半個地球,人類慘禍會加劇加倍。

日本的南下戰略優先於北進戰略,希特勒美夢難圓只有破口大罵


在德國“閃電戰”大肆發威似乎攻無不取戰無不克的高光時刻,本來希特勒認為如果日本能合力攻擊蘇聯,蘇聯敗亡就指日可待,當然其前提條件是美國不參戰。因為希特勒深知美國的綜合國力,更忘不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參戰帶給德國的災難性失利。因此縱然德國開戰初期戰果驚人希特勒也儘量不去招惹美國,他曾明令禁止德國潛艇襲擊美國船隻,盡力避免美國找到參戰的藉口。

然而日本人的偷襲珍珠港卻讓希特勒的美夢破裂,希特勒只有雷霆大怒,痛罵日本自私愚蠢,簡直就是掉入陷阱的野豬。

其實日本突襲珍珠港,實在是無奈之下的一次賭博。日本基於“大東亞共榮圈”的夢想,原有“北上”或是“南下”兩種計劃,日本北進攻擊蘇聯無利可圖,但是南下攻取東南亞,通過佔領別國攫取戰略資源,供應國內生產所需,以戰養戰擴大侵略。可誰知日本的豪賭反倒激發了美國的戰鬥潛力,讓美國拋棄了孤立主義,大大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全面戰敗的步伐。

歷史不會重來,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歷史可以假設,但歷史卻不可以重來。

過去的德國縱然有希特勒這個戰爭狂人的高光時刻,但卻不過是把德國人民綁架到戰爭列車上狂奔的迴光返照。即使聯合日本打敗蘇聯,最終必將難以逃避可恥失敗,不過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道路曲折一些,時間延長一些。

今天的德國痛定思痛,用自己向受難民眾下跪的救贖贏得了人性的迴歸,贏得了德意志民族值得驕傲的尊嚴。
今天的日本更應該深深懺悔日本軍國主義帶給亞洲人民的慘痛災難,要反思歷史,牢記教訓,做和平的參與者、推動者。


今古達觀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出動550萬軍隊、分三路突襲蘇聯。戰爭初期,德軍勢如破竹,蘇聯損失慘重,希特勒希望日本出兵西伯利亞,東西夾擊,在莫斯科會師。然而,日本卻選擇了南下偷襲珍珠港,這被很多人認為是日本的戰略失誤,希特勒也痛罵日本是“喂不飽的豬。”



因為在希特勒看來,應該德日聯手解決掉蘇聯之後,再迫使英國投降,最後再和美國較量,日本提前惹惱了美國,徹底打亂了希特勒的戰略部署。


那日本為何沒有進攻蘇聯而是選擇了南下發動“珍珠港”事件?

一、日本沒有北上的能力。

斯大林在與德國較量的時候,始終沒有放鬆對日本的警惕。一方面,斯大林要報1905年的日俄戰爭之仇;另一方面,在蘇聯剛建立之時,協約國組建軍隊干涉俄國革命,日本出兵最積極、人數最多。蘇聯早已把日本視為假想敵。

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的情況下,斯大林依然保持了龐大的遠東方面軍:人員70萬人、火炮10000門、坦克3188輛、飛機4140架,合計32個師。

再看日本關東軍的實力:最初的關東軍只有5萬人,後來擴編到了35萬人,1941年7月份再次擴編到了85萬人。具有飛機1025架,坦克414輛。

經過對比之後可以發現,日本的關東軍只有人數佔據優勢,其他各項武器裝備處於劣勢,特別是坦克,幾輛日本坦克都不是一兩蘇式T——34的對手。況且,蘇軍經過連年戰爭,在兵員素質,戰略戰術等方面更是強於日本。


早在1938年的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戰爭中,日軍早就嚐到了蘇軍鋼鐵洪流的厲害,這種巨大的心理陰影,使日本認識到戰勝蘇聯遠東集團軍是不可能的。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後勤。蘇德戰爭是在6月份打響,假如日本參戰最好的時機是在8月份,俄羅斯的冬季是在10月份,只有兩個月戰爭的時間,要保障85萬大軍穿越2000公里的西伯利亞平原,後勤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二、北上之後,日本能得到什麼?

假如日軍能夠北上夾擊蘇聯,迫使蘇聯投降。由於德軍在歐洲部分進展迅速,實力強大,日本只是個配角,戰後利益分配上德國肯定要歐洲部分,日本得到的只是一毛不拔的西伯利亞平原。這種賠本的買賣,日本肯定不幹。

當時,日本最缺的資源是石油、銅、錫、橡膠、鐵礦石,大米。這些東西,西伯利亞沒有,而東南亞就有現成的。


東南亞是美、英、荷、法的殖民地,英國法國荷蘭都不足為懼,只要痛擊美國,迫使美國回到談判桌上來,承認既定事實,日本可以立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所以南下比北上有利可圖。

三、國際形勢。

在1911年,日本和美國簽訂了三十年的貿易協議,美國一直供應日本石油和金屬物資。然而,日本全面侵華嚴重侵害了美國在華利益,羅斯福多次警告日本撤出中國,而日本軍部卻進一步突襲了越南金蘭灣,這讓美國忍無可忍忍。在1939年,貿易協議到期之後,美國對日本開始了全面經濟制裁,禁運石油,並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資產。這對於戰爭經費佔比提高到54%的日本起來說,打擊是致命的。


1941年,東條英機取代近衛文麿成為日本首相之後,認為只要殲滅美國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利用美國重組艦隊的時間,日本完全可以利用東南亞的資源迅速壯大自己,到時候美國不得不承認既定事實。

然而,日本嚴重低詁了美國的能力,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時日本迅速嚐到了失敗的滋味。

四、中國戰場的反攻。

日本全面侵華之後,經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日本有120萬軍隊被拖在了中國戰場。當時的日軍已是強弩之末,假如日軍北上攻擊蘇聯,中國的戰略反攻會提前到來。到那時,中蘇聯軍很有可能會把日軍消滅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

所以說,日本為了以戰養戰,只能南下。


品讀春秋001


如果按照這種思維發展,蘇聯先亡。原子彈會先在德國生產出來。接著英國也亡。最後剩下美國,也會被德日圍歐而投降或滅亡!但是,美國是二戰初期唯一的坐山觀虎鬥者,它有遠見,絕不會讓蘇聯很快先亡,當蘇德兩敗俱傷時,該出手時就出手,終於成為二戰中死人最少的大贏家,今天世界唯一超級大國!


用戶539425300073


結論是日本照樣滅亡,甚至更早滅亡。

第一,張鼓峰戰役、諾門坎戰役已經顯示蘇聯二線兵團都能壓倒日本, 日本這種半工業化軍隊根本不是蘇聯這種工業化軍隊對手。即使日本偷襲蘇聯,也會凍死在西伯利亞的冬天裡。

第二,斯大林當時要求八路軍派出三十萬人北上牽制日本,季米特洛夫也批評延安缺乏國際主義精神,但毛要求蘇聯先把三十萬軍隊的裝備先交給八路軍才能北上,雙方僵持。如果蘇聯受到日本北上進攻,斯大林只要答應延安的條件,在繼續支援國民政府的同時支援20個蘇械師裝備給八路軍與新四軍,八路軍組織30萬人北上進攻華北日軍迫使日軍回援,以彭德懷、劉伯承、徐向前、陳賡等人戰術素養必然能夠大量消滅日偽軍佔領城市並用城市工業資源提高軍隊戰鬥力

第三,日軍北上進攻蘇聯,多出兵則中國戰場壓不住抗日軍隊,少出兵則不能牽制蘇聯,其實作用並不大。更重要的是日本全球第三的海軍沒有用武之地,美國1940年已經開始制裁日本,日本不偷襲美國南下東南亞根本沒辦法支持這場戰爭。日本放棄北上,改為南下,也是日本被美國製裁後無奈之舉。


一梭煙雨江湖行


如果當時日本沒有進攻美國,而是選擇配合德國進攻蘇聯,那麼結果只能是輸的更慘。先說說日本為什麼沒有進攻蘇聯,而是選擇招惹美國。日本不知道美國的強大嗎?當然不是,而是美國的手裡掌握著日本支撐戰爭重要的戰略資源,日本為了實現戰爭野心,只能鋌而走險。日本沒有進攻蘇聯的原因,簡單說幾點。

第一點,蘇聯沒有日本迫切需要的戰爭資源。

蘇德戰爭爆發前後的日本,正是在中國戰場上陷入僵局的時期,由於在中國戰場上戰線拉得過長,導致軍隊數量投入過大,急切的需要大量的石油、鋼鐵等戰略資源。而此時,眼見野心日益膨脹的日本,美國先後對日本實施了鋼鐵和石油禁運,日本因此陷入資源緊缺的困境中。而緊挨中國東北的蘇聯遠東地區,沒有日本急缺的軍事資源。

而此時日本對資源的迫切需求,加之美、英、法、荷等國對日本實施的鋼鐵和石油禁運,使日本對南進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此時日本已經建立起了以美國為假想敵的強大聯合艦隊,不和擁有強大海軍的對手過過招,不是白費心思了。當時東南亞的各國軍隊又不堪一擊,而且守著大量的日本急需的戰略資源,東南亞也自然成為了攻擊的首選目標。

第二點,日本意識到陸軍實力同蘇聯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

諾門罕戰役之後,日本雖然使蘇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還是輸掉了戰役,自己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日軍也就清醒的認識到了同蘇聯軍隊之間的差距,蘇聯可不是中國那樣的軟柿子,蘇聯擁有完備的軍事工業,可以快速的批量建立軍隊。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後,蘇聯在遠東地區一直防範日本,擴軍備戰。

而且此時也正是蘇聯擴軍備戰的時期,僅僅1940年,蘇聯的軍工生產就比1939年增長了30%;而蘇聯步兵師的數量也從1939年的98個,增長到了303個;機械化師也增加了9個,並計劃增加到29個;到了

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軍隊的人數,已經從1939年的194萬人,迅猛增加到了470萬人。

1941年,此時雖然《蘇日互不侵犯條約》已經簽訂,但蘇聯對日本絲毫沒有放鬆警惕。蘇聯在遠東地區先後組建了第30機械化軍,第59坦克師和第69摩托化步兵師,並著力擴充空軍和海軍部隊。到蘇德戰爭爆發前夕,蘇聯遠東方面軍已擁有1,737架飛機,太平洋艦隊擁有近300艘艦艇,駐軍總人數保持在50萬人以上,此時的日本是沒有大規模進攻蘇聯的實力的。

第三點,日本需要鞏固擴大在在中國的戰果。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第一個大規模援華的國家,不是英美等國,而是與中國接壤的蘇聯。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此前一直對國民政府進行援助德國,不得不中止一切援助。1937年8月,中蘇兩國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開始向中國提供了大批軍火,並派遣志願空軍人員來華作戰。1938年6月,27名蘇聯軍事顧問和專家抵達中國,以幫助抵禦日本的侵略與擴張。

這個時期,德國軍事顧問即將從中國撤出,中國空軍已無反抗能力,中國抗戰進入了最孤立、最危險的時期。蘇聯對華軍援可謂是雪中送炭,幫助國民政府熬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抗戰時期。日本在諾門罕戰役中試探了蘇聯軍隊的實力之後,明知不是蘇聯的對手,就轉換目標。

日本大力推動簽訂蘇日互不侵犯條約,目的就是使民國政府無法得到蘇聯的軍事援助,是自己可以在中國戰場上獲得更大的突破,鞏固擴大在中國的戰果。條約簽訂後,蘇聯停止對華一切軍事援助,而日本藉此對民國政府又發動了一系列進攻,抗戰又進入到一段黑暗時期,民國政府不得不專向美國等國尋求幫助。

而假設日本選擇同德國一起進攻蘇聯,蘇聯只需要拆毀沿途鐵路,邊打邊向西退守,拖延時間。德國在蘇德戰爭中面臨尚且只是東歐的嚴寒,而日本則要面臨的是西比利亞的嚴寒,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就算日本真的佔領了西伯利亞,對日本也沒有什麼好處,除了要派兵駐守連蘇聯都懶得守的苦寒之地西伯利亞,徒徒增加負擔之外,對日本沒有任何好處。

最終就是更快的拖垮日本,使日本更早的失敗。

以上為狼君個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與我交流討論


狼君歷史


看了幾個高贊回答,都是在說日本不會進攻蘇聯的選擇因素,那我就從正面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如果日本選擇與德國合擊蘇聯後果會怎樣呢?

軍事上難求一勝

1.無法成功支援希特勒

日本支援德國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出動關東軍北上穿越西伯利亞去圍攻莫斯科。此時1941年日本關東軍號稱有百萬之眾,是當時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陸軍部隊。

如果當時日本天皇真的出兵,他們首先面對的就是蘇聯養精蓄銳未曾捲入歐洲戰場的70萬遠征軍,雖然人數上不及日本關東軍,但裝備可遠勝於日本人,蘇聯的坦克對日本人的坦克就像半掛車撞上了小轎車,日軍根本擋不住。況且蘇聯人的單兵作戰素質一點也不比日本人差。

加之斯大林之前做的一切準備,日本人用偷襲戰術很難奏效,蘇聯遠東軍當時就是為日本關東軍量身準備的。

退一步講,即便蘇聯東線防禦壓力大,斯大林抽調兵力支援莫斯科,日本關東軍能夠突破遠東軍防線進入西伯利亞。可是當日軍進入西伯利亞時天氣已經開始冷了,日軍穿過西伯利亞大平原再去攻打莫斯科,這個長途跋涉行軍成本太高了,而且極容易收到蘇聯遠東軍和莫斯科守軍的東西夾擊,如此一來恐怕別說勝利了,或者回去都是問題。

2.中國人的反擊力量會壯大,偽滿洲國朝不保夕

關東軍一旦分出兵力去打蘇聯,東北的抗日力量就有了發展壯大的契機。一旦中國軍隊實力增強那必將是日本人最不想看到的,所謂的偽滿洲國獨立夢想會變得更加不切實際。

中國腹地的軍隊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在東北地區擴大戰果,收復失地。關東軍佔領區一直是侵華日軍最大的後勤補給和兵員補給站,一旦東北出現危機,所有的侵華日軍都會受到限制,日本國內的消耗會進一步擴大,而中國人的反擊肯定會更加猛烈徹底,唇亡齒寒,一旦日本人和德國人贏了蘇聯人,那中國就麻煩了。所以這種時候就到了拼命時刻,日本人的侵略步伐會受到最猛烈的抵抗和反擊,能不能守住在中國的利益將是日本最頭疼的問題。

最壞的結果就是中國戰場輸了,歐洲戰場也輸了,什麼都沒了。

3.日本內部矛盾激化,日本海軍一家獨大,美國人會更快出手

陸軍如果投入到歐洲戰場,幾經消耗戰鬥力可想而知。日本海軍和陸軍向來不和,陸軍衰敗了,海軍獨大,在東南亞和太平洋會更加肆無忌憚,美國人出手會更快。

美國二戰剛開始本來就是一個看客,主要目的就是大發戰爭財,東南亞和太平洋區域資源豐富,美國人早就垂涎三尺了。當然也獲得了不少的好處,但是日本海軍一旦得寸進尺搶了美國人的,美國人還會忍嗎?大概率都是不會。

石油禁運是美國人的必行計劃,美國人不傻,如果日本人聯手希特勒贏了蘇聯人,日本人反過頭來就會搶太平洋和東南亞,如今還沒贏,日本海軍就如此囂張,那贏了還了得,必須把他的潛艇和航母限制住,給日本人一點顏色悄悄,看看太平洋上誰才是真正的爸爸。

綜上,一旦關東軍支援希特勒,日本人軍事上就會腹背受敵,輸是不可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