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聰明的人這麼投資

2020年春節過後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市場以接近3000只股票集體跌停開盤,指數全天維持低位調整,最後上證跌7.72%,盤中一度創23年以來最大跌幅。

疫情之下,聰明的人這麼投資


這場面一度讓很多人崩潰,在一些帖子評論下面金姐看到了無奈心酸,但是如果經常閱讀金姐的文章,應該知道在去年推薦的資產配置組合中股市的佔比一直比較低,並且主推穩健型產品,並不是金姐神機妙算。

而是,學會資產配置和規避風險才是投資學的第一節課。那麼全國人民經歷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時刻。對於投資者而言,最關心的莫過於本次疫情對於資本市場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金姐給你講講。

股市想說愛你不容易

其實節後的股市走勢,之前多家證券的分析報告其實早就說的很明白了,大家估計也多少有心理準備。

比如新時代證券認為,疫情對指數的衝擊毫無疑問是負面的,但是如果只是基於當下的疫情數據,其第一次衝擊可能在節後市場低開後就沒有交易價值了。因為節日期間對疫情的關注和擔心已經很充分地傳播,節後低開基本就能兌現節日期間的擔心。

其實,年前疫情剛剛出來的時候,春節期間A股休市,不過港股、美股可沒有閒著。

道瓊斯指數在此期間下跌了3.1%,美股中概股裡,線上教育和線上遊戲整體上漲,電商、航空交通、旅遊酒店等跌幅較大,在 6%-13% 之間。

香港恆生指數下跌了5.8%,主要內資港股普遍下跌了 5%-10%,大型銀行股普遍下跌 5% 左右,地產股下跌 7-9%,保險股下跌 9% 左右,中國平安下跌 6.5%, 券商股跌幅 8-11%,醫藥股分化很大。

新加坡A50 指數也重挫 8.3%,該指數一向被認為是A股的先行指向標。

所以這兩天A股市場的走勢應該說是和國際市場同步或者兌現股民之前的悲觀情緒,畢竟A股市場散戶為主,在遇到重大利空,出現集體情緒釋放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整體中國經濟仍處於增長之中,基本面並未有太大變化。

疫情之下,聰明的人這麼投資

而關於股市未來,金姐首先要說得是沒必要去預判,更不要相信網上大部分關於市場的評論,因為在這種突發重大事件面前,任何分析與預判都是沒有意義的.


比如金姐經常去翻歷史上股市暴跌之前的預測文章,回頭去看這些報道很少有能提前預測準確的,相信別人不如相信自己。很多人對比03年股市,這是沒有意義的。當時的股市位置和估值、國民經濟形式、反應經濟程度都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


自然少不了一些馬後炮跳樑小醜,明明3100點的時候喊大牛,沒有說過任何減倉,這時就跑出來說節前減倉清倉了。正如他所料。如果他們說的那麼對,估計也早就財務自由不用這麼賣力的喊了。

對於股市的未來首先要做的是不去瞎猜預判,當然疫情不是一天兩天立馬結束的,對一些風險比較大的行業我們還是適當應該規避一下,對於一些機會也是不能錯過的。


1、利空行業


這次事件對很多實體行業會形成較大沖擊,尤其是線下消費業。

比較著名的的就是全國餐飲連鎖西貝,連董事長都訴苦面臨巨大生存壓力。可見行業影響之大。


絕大多數的餐飲業都面臨和西貝一樣的窘境,另外線下的酒店、零售等在近3個月都不會好過,同樣的還是旅遊、機場和影院(這是幾乎全行業停業),相應的公司股價也不會好看,所以短期儘量迴避。

參考歷史上的走勢,這樣的行業一般都是大跌然後是陰跌,雖然其中有反彈,甚至是個別走勢向好,但是總體來說風險大於機會。


2、利好行業


醫藥:這個不用多說,從目前的的程度來看,感染人數已經超過當年非典,持續時間應該也不會短,醫藥股有望逆勢得到資金青睞。


在線教育、遊戲:短期不方便出門,能很大程度刺激這兩個行業的爆發,同時所謂的大避險概念(比如貴金屬)都可能會成為接下來資金炒作的方向。


但是這個時候,題材一旦爆發,要麼上不了車,要麼上車就是坑,所以可以選擇優質股但是要慎重考慮。因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疫情之下,聰明的人這麼投資

總的來說股市短期的風險大於機會,至於未來怎麼走還是看政策。比如:

2月3日央行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為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

證監會連夜叫停券商2月3日融券賣出業務:2日晚間,證監會對多家券商下發通知,要求2020年2月3日起暫停融券賣出業務。有接到證監會相關通知的券商對內立即發佈通知稱,3日起所有兩融客戶暫停新的融券賣出交易,但此前已存續的融券賣出倉單不強制歸還。客戶暫停融券賣出期間的專享融券源費用可以適當協商減免。

好政策出來了究竟有多大效果我們還需要再看看,因為一個政策從出臺到出現效果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期待一兩天股市轉牛,這樣的想法不可取。面對整個市場我們要做到:

1、避險為主,短期不求高受益,但求無損。鑑於在疫情影響下,短期經濟增長大概率放緩,股市存在下行風險,建議順勢而為,多看少動,減倉風險高的板塊。

2、對於自己熟悉的股票,優質的題材適時抄底,相信疫情過去,市場會有反彈,經濟長期向好。相信在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疫情終將過去,經濟發展也將恢復正軌,市場也會出現反彈。如果能夠對於自己熟悉的領域和股票把握機會,適時抄底,相信會有不錯的收穫。

3、至於大盤何時見底真的不好說,不過09年美國H1N1流感大爆發和03年非典,股市一般在疫情好轉之前就率先見底,這個時候可以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趨勢,對股市何時見底有重大參考價值。

穩健性投資,投資界的中流砥柱

現在浮動收益的資產,股市,期貨等明顯風險大於收益,額穩健型的投資是不是可以繼續持有呢?之前金姐的組合中,一直重點推薦的就是穩健性投資,其中包括智能存款,債券基金,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等等

1、寶寶類產品風險不大但收益率將持續走低。

貨幣基金其實一直沒什麼風險,他主要投資現金市場,國債等安全無風險的產品,還有一部分投資短債和銀行間市場,所以安全性可以放心,剩下的就是去選擇收益率就可以了,按照7天年化收益做個排名,買收益高的就可以了。

但是可以看到,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其中,1年期國債收益率近一個月降幅高達8%左右。同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3.19%降到3.03%,降幅達到了5%。在債券收益降低的同時貨幣基金應該會持續走低。

疫情之下,聰明的人這麼投資

2、債券基金波動不大,安全性中等

之前金姐的組合就配置了大量債券,因為債券是有票息的,雖然春節期間不計息,但是他在春節之後會一把還給你,所以股市行情怎麼變債券的收益歷來都是比較穩定的,除非買到了高風險的信用債,一般波動不大,長期年化收益在6-8%之間。

而且債券屬於進可攻退可守的產品,因為債券價格的漲跌與利率成反向關係。如果有降息、存準率下調的的動作時,債券價格就會有上漲,債券基金的收益也會上升,反之如果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便會下滑。疫情影響經濟下行的話央行降寬鬆的預期很大利好債券。

而且大多數情況下與股市行情成反向關係,非常適合有股票投資的人配置一部分。 股市大牛市你得債券基金依然可以獲得一個比較穩健中等收益,但是如果股市出現這兩天一樣大的波動,債市一般表現很不錯,2015年股市大跌很多債券基金年化8-10個點之上。

所以一直建議大家配置一些債券。銀行理財淨值化後和債券基金就很相似了,可以視為同一種產品。

智能存款就不多說了,50萬內保本保息,收益也比較穩定。

總的來說對於大多數白領或者比較保守的人來說,穩健型投資在投資配置中應該放主要位置,畢竟大盤跌停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住的。而且近期以低風險的避險類產品為主,如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銀行理財等。此類產品的收益率不一定很高,但可以保證資產的高流動性和低風險,一方面以備生活中的不時之需,另一方面,待經濟企穩,市場復甦時,也方便及時跟進。

而對於比較喜歡高收益的投資者,現在去股市搏一把機會也是有的,可以關注一些受益行業(醫藥/器材)和新的商業模式。但即使同為醫藥行業,不同標的公司,情況也大不相同,有的公司和產品與疫情相關,有的則與疫情無關,在具體選取投資標的時最好能夠對擬投資標的公司的信息和產品有所瞭解,避免人云亦云,追漲殺跌。想好了再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