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程序員一般幹到多少歲就幹不動了必須轉行?

孤獨王子青蛙


這個就主要看個人了,程序員說實話對身體素質要求挺高的,一有項目忙起來就沒白天沒黑夜了,項目完成之後還要維護,很多bug在測試的時候測不出來運行之後就會出現很多bug這是最煩人的。

現在都說程序員只能幹到三十五歲這個主要是不適合到碼農,碼農就是搬磚的,自己一直搬磚誰也不願意,所以說最好早點轉,搬磚不可能搬一輩子,而且搬磚對身體素質要求挺高,年紀大了以後體力跟不上,而且工資也不會低。剛畢業的從培訓班出來的工資還低同樣是搬磚的,老闆為什麼不找一個價錢便宜的呢。


樾雷


一般是35歲,最大的原因就是技術更新很快,程序員需要不停地學習新技術,由於35歲的年紀都有家庭了,不像20幾歲時有精力去學習。二是身體受不了,程序員頭髮少是標配,主要來源於壓力,熬夜,輻射,沒有通宵加過班的程序員是假程序員。三是思維跟不上年輕人,程序員的邏輯思維要嚴密且活躍,年齡大了思維不夠活躍遇到某些算法很難轉過彎,程序員很直就是因為長期的跟機器在交流,告訴機器去怎麼運行,語言越簡潔越好,沒有任何花哨的語言。

所以,不要看程序員工資高,其實吃的是青春飯,一般情況年齡大的程序員大部分是轉產品,另外的就是管理和創業,至於年齡上了5,60歲後,能幹什麼就不知道了,中國第一批程序員大概就周鴻禕,雷軍他們那一批吧!反正他們是創業成功了,至於他們那批普通的程序員現在在做什麼就不得而知了,我是沒遇到過5,60歲的程序員,我也不知道我上了50歲過後能幹些什麼,想著其實也挺迷茫的。


斷橋上的油紙傘


程序員能幹到多少歲是大家經常討論的一個話題,其實如果單純碼代碼的角度來講幹到50歲應該沒啥問題,我身邊也有50左右在碼代碼的,但是少數的哈。因為一般30多歲以後如果你不是技術上有所建樹,基本上找工作都不太容易了,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現在33歲,目前已經失業一個多月了,面試了十幾家還沒有拿到offer。

其實,不是我們能不能幹,而是到了30幾歲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了,規劃好的程序員到了這個年齡大部分走上轉型做管理,其他的估計都轉戰別的行業了吧,亦或者是創業去了。

國外的程序員都能幹到老,但是由於國內環境影響,如果單搞技術,非大牛級別估計也就30大幾歲就沒有公司願意收了。




80後奎子在北京


技術菜的35歲,牛逼的幹到退休


Java大神


看你對計算機有多熱愛。像美國的程序員通常都幹到進棺材。中國很多程序員30幾歲可能就轉行了。咱們中國人從小的教育就是賺錢謀生養家餬口,所以很多人從事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熱愛的工作。


托馬斯的爸爸


一般幹到三十歲左右,真的就幹不動了。因為程序員本身就是根據需求分析編寫各個模塊和功能,工作性質太枯燥而且總加班,身體也幹不動了,也沒勁頭了。三十多歲還沒有拼上去的話,真的沒啥發展了,只好轉行了。程序員一邊幹一邊要學點別的,然後轉到技術、統籌或系統架構師的崗位上去,就是自己不編程了而是管別人,總體掌控。還有一點是計算機發展太快,語言和新技術也是,所以說這個行業不是越老越吃香,而且越年輕越給力。老一些的只能轉到其他的崗位上去了。望採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