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今天是2020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大家的注意力都還集中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子玲提醒大家,一定注意防範,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

雖然有著疫情的侵擾,全國各大、中、小學校以及幼兒園全部延期開學,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若無其事地在家裡和娃一起坐著。

立春一到,就意味著2020年已經正式拉開了序幕,新年的味道在慢慢散去,“三個好媽媽”陪大家正式啟程!

新年新氣象!這新年的第一課,子玲是講給各位家長朋友聽的,因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家長的意識和格局,關係著孩子的高度和遠方。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前段時間子玲看到一個段子,認為放在這裡特別合適:

如果我們當中的任意一個人生病躺在手術檯上,在麻醉師把我們麻醉前,外科醫生走進來說:“我對於手術真的沒有受過多少專業訓練,但是我深愛我的病人,我一定會利用我的常識來做好這臺手術”。

這時,大家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子玲肯定是當場就不淡定了,驚慌失措,趕緊逃命。

其實這裡的“外科醫生”就是各位家長,躺在手術檯上的準備接受手術的“病人”就是孩子。

子玲用這個小段子想告訴家長朋友們,只靠愛和常識來教育孩子,是不夠的,如果孩子有足夠的自主意識,也會“落荒而逃”的。

外科醫生醫治病人,需要足夠專業的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家長教育孩子,也是同樣需要特別多的技能和專業育兒知識的。

這些知識包括方方面面,如:家教、養育、性教育、親子閱讀、英語、畫畫、數學……

可能家長會問:這麼多的知識我們要學?我們豈不是比孩子還累?太難了!

子玲想說的是,世界上的知識是學不完的、育兒書也是看不完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適合自己的書進行精讀。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子玲推薦這些子玲精讀過的育兒書,是希望各位家長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能夠更從容,同孩子的距離更近一些。

比如,當孩子吃飯灑了一點湯,走路摔了跤,不小心打碎了一下杯子,喝水嗆了一下,或者鞋子穿反了,關門聲音大了點,乃至於作業寫錯了一道題,考試丟了幾分等場景出現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是不是總將“慢點”、“注意點”、“小心點”之類的提醒話語脫口而出?

在一些經典的育兒書中,這些書的作者會用自己的理念、方法給我們提供不一樣的育兒思路。

比如上面那個例子,當我們把“慢點”、“小心點”掛在嘴上時,是不是在不停地用潛臺詞告訴孩子“你是魯莽的,你總是做得不夠好,我必須時時提醒你”?這些書通過實際的生活案例,教會我們“不管是最好的管”,即育娃時多向內用心,少向外用力的道理。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新的一年,關於育兒,子玲為家長朋友們精心推薦幾本口碑很好的育兒書:

1.《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作者: [美] 海姆·G·吉諾特

這是一本在家教方面教會家長跟孩子有效溝通的書,暢銷美國500多萬冊的教子經典,被翻譯成31種語言暢銷全世界。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這本書中所有的案例都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育兒經驗息息相關,生活中相同的育兒案例,不同的溝通方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重要的是家長要去了解和學習這些具體的方法,就像學習怎麼樣用奶瓶奶粉給嬰兒餵奶。

當孩子說自己很笨,或者很醜,或者很壞時,我們無法說出一些話或做一些事能讓他立刻改變對自己的看法。一個人對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通常無法直接改變,就像一個孩子對他父親說的那樣:“爸爸,我知道你是對我好,但是我還沒蠢到把你的話當真的程度。”

當孩子表達了對自己消極、否定的看法時,我們的否定和反對對他沒什麼幫助,他們會更堅定地確信自己的看法,我們能給予的最大幫助就是告訴他。我們不僅理解他的感受,還理解他的特別的暗示。

例如:

伊凡:我很笨。

父親(認真地):你真的那麼覺得麼?你不覺得你很聰明?

伊凡:不覺得。

父親:那麼你心裡一定很難過?

伊凡:嗯。

父親:在學校裡,你一定非常擔心時間,擔心不及格,擔心分數低。當老師叫你回答問題時,你一定很慌亂,甚至即使知道答案,你也無法正確說出來,你怕你的話聽起來很愚蠢……老師會批評你……同學會笑話你。所以,很多時候,你寧願什麼也不說。我想你大概記得你說了什麼而大家笑話你的情景,這讓你覺得自己很愚蠢,同時也覺得受到了傷害,很生氣。

(這時,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一些他的經歷。)

父親:看,兒子!在我眼裡,你是優秀的,只是你自己有不同的看法。

2.《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作者: [加] 戈登·諾伊費爾德 [加] 加博爾·馬泰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很多父母常說:“我的孩子我還能不瞭解?”

但事實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內心,看見孩子深層的渴望。

兒童行為心理學家戈登·諾伊費爾德博士,通過40餘年研究發現:

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擊、欺凌等行為問題,但卻並未看見行為隱藏下的內心渴求、方向迷失。

內心意願被深藏、被漠視,得不到精準回應,孩子就會迷失,也會疏遠與父母的關係,而這使得父母更無從看見孩子。

如此惡性循環,孩子內心不斷積累的缺失感,最終就會變成影響孩子成年後的原生家庭問題。

所以,作者提出父母需要真正去看見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在積極回應和主動看見的環境中,孩子內心得到全然的滿足,才能在成年時形成一個健全的自我,擁有獲取幸福的能力。這是一個細膩的過程。

在這本書中,父母可以讀到,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需要“被看見”、“被連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見”,才有可能進行進一步的溝通。父母的責任是充當孩子和社會之間的緩衝器,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原生家庭。

3.《P.E.T.父母效能訓練:讓親子溝通如此高效而簡單》 作者:[美] 托馬斯·戈登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有人說:“中國的家庭=缺席的父親 焦慮的母親 失控的孩子”。

“焦慮”一詞,在億萬中國家長的育兒經驗中是真實存在的。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

“我家孩子總愛坐在廁所裡看書,你說應該不應該?”

“我家小孩總是自我管理太差了,你叫他去做他就拖延,不願意,到你發火了才哭著說自己錯了,可是我也不想發火呀!”

“姐姐常常會主動挑釁弟弟,兩個孩子的相處讓我有些苦惱,為什麼姐姐總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對弟弟挑釁,而在爸爸媽媽面前常常又表現得很關愛弟弟呢?”

甚至,“孩子太活潑了,孩子太安靜了;孩子太不聽話,孩子太聽話……"

作為父母的我們,經常想給孩子最好的,怕他們犯錯,走彎路,但我們的過分介入,有時候卻不知不覺地剝奪了他們自己去經歷自己人生的可能。

與孩子一起長大,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愛,是“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想”。

P.E.T.就是可以協助家長把世界歸還給孩子的一套方法。讓家長可以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對自己的需求負責。而孩子,有他們的路,有他們的人生,有他們的精彩。

4.《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作者:[美] 阿黛爾·法伯 伊萊恩·瑪茲麗施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這本書主要是告訴父母“尊重感受、尋求合作、代替懲罰、如何讚賞、應對憤怒”的方法和技巧。

閱讀這本書的經歷,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和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 它給了家長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家長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以孩子為主體,不再是一味的批評,體罰,……而是先了解孩子的感受,讓孩子自己做出改變。

裡面有很多好的方法,不管是懂事的孩子,還是不懂事的孩子,都可以慢慢去嘗試,讓孩子由內而外的改變!

5.《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者:[美] 金伯莉·布雷恩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引用書中的一句話:

“你是否知道,你本人(沒錯,就是你!)比任何玩具都更讓孩子喜歡和著迷呢?孩子們並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電視節目,他們需要的是你! ”

在處理與孩子溝通的問題時,控制、放任、賄賂、威脅都是家長們常用的方法。

這些不同類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個嚴重的缺陷,就是可能導致孩子無法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和進行溝通,孩子也就無法得到家庭關係所帶來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與這些方法相比,這本書中的情感引導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滿關愛,也更符合邏輯和人性。

因為只有學會情感引導,父母才會把生活中這些棘手的情況當成瞭解孩子內心世界的好機會,並且對孩子的情緒給予同情和理解,在溝通中增進親子關係。

萬物都有自己成長、發展的規律。優秀的孩子從來不是家長彆著勁兒,一筆一劃地“安排”出來的,而是找到恰當的方法,合理恰當地引導後,孩子自主走上優秀之路的。

新年伊始,教出優秀的孩子,就要從自身做起。因為家庭關係、親子關係是雙方互動的。有些事情,家長做到了,孩子也就順理成章,“如其所是”了。

想教出優秀的孩子,看這5本親子教育經典書,家長的必修書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