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醫生郭璐萍:“天使媽媽”用大愛書寫中國形象

援非醫生郭璐萍:“天使媽媽”用大愛書寫中國形象

   身為婦產科醫生,她卻為了工作一再推遲做媽媽,在突尼斯14個月完成大小手術496臺,親手迎接新生命1436名,被當地人稱為“天使媽媽”。她說:“我是代表中國來援非的,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然而,為了這些孕產婦,她自己的乳腺癌拖到了中晚期,也失去了做母親的資格。好在丈夫理解她:“你為數以萬計的母親接過生,那些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少了我們自己的那一個沒什麼大不了的……”  

援外是愛:回來給你生孩子

   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七夕”特別節目《天下有情人》的錄製現場,節目組送給一對來自江西、妻子患有乳腺癌的夫婦一份特別的禮物——與突尼斯視頻連線。

   視頻中,幾十名外國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爭先恐後地喊這位乳腺癌患者為“天使媽媽”或“中國媽媽”,向她問好,問她什麼時候才回來。她則一邊流淚一邊應答:“好的好的,謝謝寶寶,我很快就會回去的……”

   “視頻上的這些小寶寶,都是經過我的手接生來到這個世界的,在我心中,他們都是我的孩子。”

   她叫郭璐萍,江西峽江縣人,新餘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郭醫生在新餘共做過七八千臺手術,20年來為數以萬計的產婦接過生,沒有發生過一起重大醫療差錯事故。”郭璐萍的同事們介紹說。最讓郭璐萍引以為豪的是,走在街頭,她常常被曾經醫治過的孕產婦或接過生的人認出來,她們讓孩子親切地叫她為“郭媽媽”。


援非醫生郭璐萍:“天使媽媽”用大愛書寫中國形象


   2014年初,郭璐萍偶然得知有關部門徵召醫療志願者援非,當天晚上她就跟丈夫商量:“我覺得非洲特別需要婦產科醫生,你看我是不是可以去一下?”

   丈夫劉君是個普通職員,夫婦倆的感情一直非常好,他有些猶豫:“非洲大部分地區傳染病肆虐,政治環境動盪,不少地方還有戰亂,你有必要去冒這個險嗎?”

   “我知道丈夫有‘私心’,也理解他。但不久前我看過一份資料說,非洲每30個母親中就有1人因懷孕而喪生,每7個兒童中就有1個無法活過5歲。而在母子死亡率最低的芬蘭,婦女基本上不會因懷孕而死亡,5歲以下兒童夭折率僅為1/345!那些因為懷孕和生產而死亡的人都是我們的姐妹,這種情況完全可以改變,我是個婦產科醫生,怎麼能對此無動於衷?”郭璐萍後來接受採訪時說。

   郭璐萍和劉君已經結婚16年了,兩人一直沒有孩子。郭璐萍曾懷過一次孕,但在懷孕4個多月時,有天晚上她在醫院值夜班,忽然一家社區醫院有個產婦難產向她求助,她當即打了輛三輪車就趕過去處理,卻因為著急下車不小心摔了一跤,但她一心搶救產婦,沒來得及理會自己,因此造成流產。之後因為工作太忙,她一直不敢再要孩子,劉君催急了,她就說:“倪萍和宋祖英都是40多歲才生孩子,我是婦產科醫生,就更沒有問題了。等忙過這陣子再說。”她說丈夫的“私心”,指的就是這件事。


援非醫生郭璐萍:“天使媽媽”用大愛書寫中國形象


   郭璐萍笑著對丈夫說:“這次援非,去的是位於北非的突尼斯,那裡的條件比非洲其他地區要好許多,你就放心吧。我答應你,等我援非回來,天大的事都推到一邊去,專心生個孩子。”

   2014年11月28日,經過長達7個月的語言、常識的培訓,郭璐萍和中國第21批援外醫療隊11名隊友飛赴突尼斯。

   

救死扶傷:生命永遠是第一

   郭璐萍工作的地點是西迪布基德省大區醫院。“這家醫院的規模大約相當於我國一家普通的縣級醫院,設備還遠不如國內。除了坐診,我們每個月還要和中國援突尼斯醫療隊員一起到農村義診兩次,每次三到五天,免費為居住在農村的人看病。”

   去突尼斯之前,郭璐萍曾在地圖上看到,突尼斯距離歐洲大陸很近,與意大利西西里島隔海相望,以為那裡應該不至於太貧窮。但來了之後她才發現,由於多年騷亂,當地經濟發展緩慢,尤其是偏遠農村更落後。當地人對女人缺少足夠的尊重,甚至將生孩子視為“不吉”,隨便在村莊外面搭個棚子讓臨盆產婦自生自滅。“有一天我們到農村義診,有位婦女剛生下孩子,她蜷縮在一個四面透風的小棚子裡,接生婆居然將嬰兒放在剛排出的溼牛糞中取暖,孩子的臍血把牛糞都染紅了——這樣的條件,產婦和孩子怎麼會健康無恙?”

   一次,郭璐萍在新生兒病室查房時,發現一個新生兒心跳呼吸驟停,全身青紫,口腔內有大量新鮮血液湧出。見此情形,郭璐萍立即實施搶救:“給患兒做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10分鐘後,患兒情況無明顯好轉。”


援非醫生郭璐萍:“天使媽媽”用大愛書寫中國形象


   當時,患兒的突方主管醫生勸郭璐萍放棄,說這種情況他們原則上都是放棄不救的,家長也都能夠接受。但郭璐萍心想:如果這是自己的孩子我會怎麼做?她堅持要盡力搶救。醫院缺少呼吸機設備,她便利用無創呼吸機原理自制持續正壓通氣裝置,幫助患兒呼吸。經過長達40多分鐘的搶救,患兒終於得救了。“當時,患兒的父親激動得不停地說感謝,產婦都感動得哭了。”郭璐萍內心非常欣慰:“因為他們說的是‘感謝中國醫生’,他們感謝的不僅是我個人,還感謝我的祖國!”

   一日凌晨,一名頻繁宮縮的孕婦被送到醫院,郭璐萍發現孕婦胎心音最多每分鐘80次,並且越來越慢。按以往的經驗,胎心音這麼低的胎兒,搶救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郭璐萍沒有輕言放棄。她判定病情為“急性胎兒宮內缺氧”,開始冷靜地指揮搶救準備工作。“Locale!Locale!(法語:局部)”郭璐萍用突尼斯官方語言向當地麻醉師大聲疾呼,兩名麻醉師立即明白並迅速執行局部麻醉方案。救命如救火,郭璐萍連刀柄都顧不上裝,直接抓起薄薄的手術刀片開始了手術。“胎兒取出來了!”當時子宮內只有十幾毫升羊水,胎兒頸部被臍帶緊緊纏繞了幾圈。嬰兒脆亮的啼哭聲劃破了寧靜的夜晚,郭璐萍才緩緩地舒了一口氣。

   算算時間,從孕婦進手術室到胎兒取出,僅用了3分鐘,而該醫院同種情形下搶救零成功的紀錄也在此刻被打破,令當地的醫務人員對中國醫生刮目相看。

   就這樣,在突尼斯工作的一年半期間,郭璐萍不畏艱苦,累計完成手術496臺,先後迎接了1436個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為中國醫生在突尼斯樹立起良好的口碑。

   

援非醫生郭璐萍:“天使媽媽”用大愛書寫中國形象


大愛無疆:她的孩子有無數

   除了治病救人,在突尼斯期間,郭璐萍還認真鑽研、因地制宜,通過附加手術“子宮動靜脈上行支高位結紮術加子宮揹帶式縫合術”,治療突尼斯婦女子宮收縮不良病例。她以“傳、幫、帶”的方式,手把手培訓當地醫務人員,力爭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她力排眾議在外科開闢多個婦產科手術間,解決了手術押臺、產婦搶救不及時的難題。此後,她開始一個人在多個手術室同時做手術,挽救了多個胎兒的生命。

   郭璐萍每天都有手術,多的時候一天要做四五臺,最多時達十幾臺,經常工作、學習至深夜,忙得像一隻快速運轉的陀螺。有隊友打電話給劉君:“郭璐萍一個人都做了我們5個人的工作,這樣下去不累垮才怪。”

   劉君打電話給妻子,提醒她要“細水長流”,但郭璐萍說:“沒辦法,我代表著祖國,而且面對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

   高強度的工作,極大地透支了郭璐萍的身體,她的心臟曾連續多天疼痛,院方給了她6天假,但是她只休了2天就回醫院繼續工作。劉君沒辦法,就照著郭璐萍說的病情去找中醫問診開藥,然後給她寄去了幾大包中藥。郭璐萍就把藥熬好了裝入保溫杯中帶在身邊喝,不知內情的人還以為那是她從中國帶來的養生茶呢!

   到突尼斯工作一年左右時,郭璐萍感覺左胸腫痛,發現輕微腫塊。劉君打電話要她請假回國檢查,但郭璐萍說:“現在病人太多,醫院離不開我。”就這樣,她在突尼斯帶病工作了5個月,一直到探親假開始的那一天,劉君接機後帶著她從機場直奔南昌市第三醫院接受檢查,結果診斷出乳腺癌,已經是中晚期!該院主任醫師王憶麗說:“部分惡性腫瘤已轉移,如果能早來3個月,就不是這種情況了。”劉君有如五雷轟頂,不能自持。

   手術醒來後,郭璐萍就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但她對主治醫師說:“我跟突尼斯很多孕婦約好了到時候幫她們接生的。我代表的不僅是我自己,更是代表祖國,不能說話不算數。能否半年之後再來做治療?”醫生當然不同意。郭璐萍不依不饒地說:“那能不能把化療帶到非洲去做,或者我在非洲繼續後續的放療?”醫生仍不答應。

   實在沒辦法,郭璐萍見醫院的“輸液港”移植有兩種方案:一種裝在右手臂上,醫保全報銷,但要求病人每週赴醫院接受輸液;另一種是裝在右胸口上,屬自費項目,好處則是病人可自行輸液,不用跑醫院。郭璐萍不顧費用負擔,毅然選擇後者。40天后,郭璐萍在丈夫的陪同下,拖著重症之軀再次飛到了突尼斯,如約現場指導醫生幫36名孕產婦接了生,然後才依依不捨地離開。登上回國班機的時候,聞訊前來送行的300多當地人都哭了,她們讓孩子喊郭璐萍為“天使媽媽”,郭璐萍禁不住淚流滿面……

   回國的航班上,郭璐萍依偎在丈夫的肩上輕輕地說:“對不起,我可能無法為我們自己生個寶寶了。”劉君說:“你在國內外親手接生的孩子怎麼說也過萬了吧,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郭璐萍哭了,她感激丈夫一直以來對自己的理解和支持。

   郭璐萍先後獲得全國衛生計生系統“白求恩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19年6月26日,她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名單。目前她的身體狀況良好。祝願她好人有好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