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有用雙錘的武將嗎?

jinkie


古代武將常見兵器,是長矛長戟和槊。

從力學角度來說,使用刺殺型武器,是最省力的。

長矛長戟長度多數在3米以上,攻擊距離遠,刺過後的傷口比較大,很難治癒,所以殺傷力比較強。

以刺為主的長兵器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又節省體力。要經常練習刺殺的動作,能夠做到快準狠就很容易能夠擊殺對方。

所以古代用矛和戟的武將佔絕大多數。

項羽、呂布、張飛、秦瓊概莫如是。

古代兵器之王是“槊”。這是一種重型騎兵武器,由硬木製成,分槊柄和槊頭兩部分。槊柄一般長六尺。槊頭呈圓錘狀,有的頭上裝有鐵釘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裝有鐏。槊鋒刃長達50-60CM,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的長度,即可用於騎兵持槊衝鋒、又可舞槊橫掃。能刺能砍能掃,所以被稱為兵器之王。

古代將領用槊的非常多。比如隋末的單雄信、張須佗,唐朝的薛仁貴都是使槊的名將。

(馬槊刺殺)

古代用長柄單錘的武將都比較少,用雙錘的更是絕無僅有。為什麼呢?因為雙錘

太短了。戰場上講究“一寸長,一寸強”,用雙錘衝鋒的時候根本夠不著對方的騎兵。而且自己還要避開敵人的攻擊後,才能夠反擊。

錘的重量也不是一般人能駕馭得了的。雙錘的重量要高於單錘,一般都不少於幾十斤。就算人吃得消,馬也吃不消。

錘子也不利攜帶,長柄武器可以掛在馬鞍的“得勝鉤”上,使雙錘都不知道掛在哪裡。

錘子最大的缺點是攻擊面太窄,只有衝到敵人面前才能使用。而且防禦力也差,特別是面對對方的弓箭時,錘子就是個累贅。

使用雙錘的武將多見於民間演義,什麼李元霸、裴元慶、金彈子,這些聽聽就好,千萬不要信。

歷史上有據可考的使用雙錘的將領,只有岳雲一個。

《宋史》記載:“雲,飛養子。年十二,從張憲戰,多得其力,軍中呼曰“贏官人”。飛征伐,未嘗不與,數立奇功,飛輒隱之。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

從記載上我們可以看出,岳雲的一對鐵錘有八十斤重,要知道南宋初期的一斤換算成現在的重量是625克,八十斤是多少,大家不妨自己算算。所以每次看到這個記載,我都認為岳雲是外星人奧特曼。

有沒有人用單錘呢?有的。這個人叫朱亥,是信陵君請來的朋友。

《史記·魏公子列傳》上說:“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可見朱亥是使一個錘子的。

如果算上流星錘,那三國時魏將王雙算一個。根據記載,王雙善使三個流星錘,舞起來一定很好看,然並卵,還是死在魏延之手。

(魏延斬王雙)

錘子在古代一般不做為戰場兵器使用的,反而刺客很喜歡用錘子。因為重量很大,所以一錘子下去,目標往往被砸得腦漿迸裂,根本沒有搶救的可能。

前面說的朱亥殺晉鄙,包括劉邦的兒子淮南王劉長殺審食其,都用的是錘子。戰場上錘子的優點就不突出了,反而攻擊距離短,成為它致使的弱點。因此,武將們很少用錘子,尤其是短柄的雙錘。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真的有,岳飛的養子岳雲就是使用雙錘。

錘子並非不實用,古代戰場讓它必須實用。

錘有長短兩種,正式裝備的長柄錘,大約在115~140釐米左右,短柄錘則只有幾十釐米長。由於短柄錘夾帶方便,常用作暗殺裝備。

在唐宋以前,錘子並沒有大規模出現在戰場。

這主要是錘子有著很多自身的缺陷。


第一,錘子重量遠遠大於槍矛刀甚至斧。

一把朴刀,往往不過幾公斤而已。木杆長矛也差不多。

而即便最小的戰錘,至少有20公斤,大的就沒邊了。

這麼重的武器,就必須使用者有強大的臂力才能舞動,不是什麼人都能用的。



第二,錘子格鬥上有很大缺陷。

錘子只能砸和擋,而且必須有較大幅度的舞動幅度,速度相對較慢。

它重心太前了,這直接導致非常難來回掄,掄出去非常容易,但收回來極難,也就是回手難。

相比可以快速刺、砍、削的刀矛之類,拿錘子格鬥很不利,很容易被殺。

岳雲就因此差點掛了:《宋史》記載:“穎昌大戰,無慮十數,出人行陣,體被百餘創,甲裳為赤。”


但是唐宋以來,錘子等打擊類武器卻越來越流行,原因只有一個:鎧甲的發展。

唐開始,士兵的鎧甲有很大發展。尤其是重步兵和重騎兵,他們的鎧甲不能可以對付弓箭,近戰也很難被刀矛刺穿。

這種情況下,打擊類武器的時代就來了。

任你鎧甲再厚,我當頭一錘,你也得死;我當胸一錘,你也得骨折。

敲棒、骨朵、狼牙棒之類,從大概念上來說都屬於“錘”的範圍。

宋朱彧《手書》中說:“金人自侵中國,唯以敲棒擊人腦而斃”,可見這些兵器很可能是宋代由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的。

而傳入後也很快得到了宋朝軍方的使用,比如《水滸傳》中的秦明,用的就是狼牙棒。

不過隨著明代火器的興起,鎧甲也就越來越薄,那麼錐子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清代綠營裝備的短柄雙錘, 每隻長二尺, 重僅一斤多,等於是健身用品了。


薩沙


錘這種冷兵器屬於鈍器,主要作用破重甲,使用者也是非力大無窮者不能使用。雙錘將更是罕有,雖然傷害高,但是屬於短兵器,攻擊速度又慢,所以甚少有人使用。

雙錘將只在一般演義中出現,而且錘子都是一樣的分為金銀銅鐵,例如《劉秀傳》中的金錘公孫陽,銀錘馬逵,銅錘李金龍,鐵錘馮遷郎。《隋唐傳》中的金錘李元霸,銀錘裴元慶,銅錘秦用,鐵錘梁師泰。《說岳全傳》中的金錘岳雲,銀錘何元慶,銅錘嚴成方,鐵錘狄雷。還有《薛剛反唐》《大明英烈傳》等都有四猛八大錘。



錘子起的名字也大致一樣,比如金錘叫擂鼓甕金錘,八稜梅花亮銀錘,倭瓜錘,鑌鐵錘等等。那麼我們最為熟知的《說岳全傳》則是岳雲等四人八錘大鬧朱仙鎮的故事,從小每每看到此處都是熱血澎湃,興奮不已。


那麼,到底岳雲等人是否用的雙錘呢?本人以為有可能。眾所周知,岳飛用的是槍,屬於長武器,騎將一般制式武器也是騎槍,衝破敵人防禦以後要近身作戰,所以需要短武器,比如說刀,鞭之類,古代的錘其實也屬於類似武器,沒有刺殺,砍殺效果,只有靠武器本身重量帶慣性來砸,這樣的武器對重甲極具威脅性。結合當時對陣的是金國,而金國最出名的兵種就是重甲兵“鐵浮屠”,我想岳飛手下將領用鈍類武器的可能性明顯大的多。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就有使用雙錘的將領,長安崔器經常就拿著雙錘出入,真正的雙錘將的錘子都沒有我們想想中那麼大。以此看來,岳雲,何元慶,嚴成方,狄青,呼延慶,李元霸,裴元慶(尤其傳說他的錘頭帶鐵鏈,極有可能錘頭不大,不然怎麼收的回?)等都有可能短兵器選擇的是雙錘,後來被演義誇大後,反而成了主武器在用,又把武器造型進行了藝術加工,導致了我們對錘這種武器的誤解。

你想想中的錘是這樣的:


但其實是這樣的:

是不是有些失望呢?


望風瑟瑟


李元霸 〈與李淵第三子李玄霸為原型〉 〈如果要說,使用雙錘最著名的人物,那就非李元霸莫屬了〉 出現於《隋唐演義傳》,小說中記載為天下第一好漢,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力大無窮,兵器為一對鐵錘,一個400斤,兩個共計800斤。 另外,根據小說所顯示,裴元慶,秦用,等人使用的兵器也是雙錘 但是這畢竟是小說杜撰的人物,雖然說在歷史上有對應的原 型,可是修改的部分較大,爭議較多 。



岳雲 〈如果真有真實歷史人物使用雙錘為兵器,岳雲使用的可能性為最大〉 岳雲〈1119年到1142年〉,字應祥,號會卿,岳飛長子,在當時被人們稱之為“少年將軍”。 紹興11年,岳飛父子兩,被皇帝趙構以及奸臣秦檜等人謀害,岳雲死時才23歲 但是即使是岳雲,由於眾多因素影響,其實我也不能很肯定的把它劃分為使用雙錘〈隨著查找資料的深入,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疑點,分歧也越來越大〉


一般來說,如果使用雙錘,太輕了,則沒殺傷力,太重了,使用起來就並不靈活,所以說吧,侷限性較大,極大的限制了,使用的人群 首先雙錘我們都知道,殺傷力是非常依靠重量的,畢竟是一種鈍器,在使用中並不如刀劍等兵器順手,一般人使用起來,殺傷力並不大 而且雙錘一邊重一邊輕,在爭鬥中,極容易甩出去,而且也極不利於防範敵人的進攻,使用並不方便 在古代戰爭中,一般都使用長槍等攻擊範圍較長的兵器,俗話說的好“一寸長一寸強”,反觀雙錘,如果製作的越長,所需要耗費的力氣就越大,所以說,使用起來極其耗費體力。


小趙在來的路上


在以冷兵器作戰為主的古代,戰場之上兩軍對壘兵器多以大刀,長槍為主,使錘的武將很少見,“錘棍之將不可力敵”因為使錘對膂力的要求很高,力氣小根本掄不動,雖然造成的傷害高,但是它的缺點也顯而意見,攻擊速度慢,所以很少有人使用。

小說演義裡的使錘名將!

使錘好的多見於小說演義,比如《大隋唐》中的八大錘,個個力大無比,勇猛過人,他們分別是,西府趙王李元霸,使一對擂鼓甕金錘,重八百斤,四平山一戰一對金錘砸退了十八路反王百萬兵馬,並令他死傷大半,勇猛異常!銀錘太保裴元慶,使一對八稜梅花亮銀錘,重五百斤,四平山一戰砸傷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並且敢跟李元霸對錘,厲害的很!銀面韋陀秦用使一對黃銅倭瓜錘,重三百斤,曾一錘砸死突厥大都督紅海,也是難得的猛將!鐵錘太歲梁士泰,使一對鑌鐵軋油錘,重一百六十斤,曾秒敗單雄信,可惜就是個“龍套”角色!


歷史上的使錘名將!

歷史上真正使錘的名將十分罕見,《史記》裡曾記載了一位使錘將軍

“良東見滄海君,得力士,以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

從上可以看出,這位大力士用120斤的大鐵錘刺殺東遊的暴君秦始皇,可惜最後刺殺失敗!而這位大力士也沒留下姓名,所以也算不上“名將”!

真正使錘的名將是抗金名將岳飛的兒子岳雲,《宋史》曾裡記載:

“雲,飛養子。年十二,從張憲戰,多得其力,軍中呼曰“贏官人”。飛征伐,未嘗不與,數立奇功,飛輒隱之。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

以上可以看出,小將軍岳雲使的是重八十斤的雙錘,跟隨岳飛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唐古看今


問題:歷史上真有用雙錘的武將嗎?

這個問題純粹就是沒有道理的問題。自古18般兵器,斧鉞鉤叉,刀槍劍戟等,樣樣有人用,樣樣有人玩的溜。用錘子的武將可多了,錘子很實用啊,為什麼會不實用呢?一般用錘子的武將都是勇猛無敵,臂力驚人,天生神力之人,拿著大錘子一敲,輕鬆搞定對手。

金錘將:李元霸(擂鼓翁金錘)、銀錘將:裴元慶(梅花亮銀錘)、銅錘將:秦用(人面銅錘)、鐵錘:梁師泰(鑌鐵軋油錘)。隋唐裡的4個玩錘的高手,全都玩的一手的好錘。僅僅是隋唐就有4個傢伙玩的好,那麼上下5000年裡玩的好錘的人就更多啦。我就不給你說了,自己查吧!隨便說一個,江湖賣雜耍的人,有一個很出名的絕活:“胸口碎大石”,就要錘子玩的好啥。

另外錘子可是很擁有的武器,“一錘子的買賣”自古就很流行。其實錘子在現在這個社會同樣有很多人玩的非常好。不知道你們看過的電視劇有沒有發現,現在這個社會里,有人拿著錘子一敲,然後說“肅靜”,一屋子的人“屁”都不敢放。你看錘子多麼的食用。現在還有的地方,有人拿著錘子,大聲叫到:“什麼什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成交。”然後大錘一敲,搞定。(像不像一錘子買賣)。

所以不但古時候的錘子很用,戰鬥力爆棚,就算是在現在玩的好錘子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橫穿古今,錘子都是很實用的東西。您覺得呢?

歷史扛把子


要說冷兵器,由元曲流傳出來的十八般兵器最廣為人知,這其中有包含錘,但戲曲畢竟只是戲曲,雖由現實演化而來,卻又多呈現為舞臺上的套路。若論實戰性,錘是鈍擊類冷兵器的代表,與鞭、鐧有異曲同工之效,在特定歷史時期不僅僅是軍隊將領會配備,且在軍隊裡成為普及的主戰或輔助兵器。


鈍擊類冷兵器由盛到衰

鈍擊類冷兵器一般泛指沒有利刃刀口的兵器類型,這種兵器是通過擊打形成的衝擊力造成殺傷,殺傷能力與兵器的構造、重量、使用招式有關,大部分鈍擊兵器會根據使用者的臂力和使用習慣進行定製,這就有了某些將領配備的重達幾十斤的錘或鐧。鈍擊兵器造成殺傷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通過重力勢能的釋放,對敵人皮下組織造成損傷,這個殺傷遠比利刃造成的開裂傷更為嚴重,比如內臟的破裂、顱內出血等,這種殺傷對於冷兵器時代來說,是無法治癒的,所以這類鈍擊兵器也被歐洲列為最兇殘的冷兵器品類。


“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史記.魏公子列傳》

鈍擊兵器的發展其實也是經理了衰落、崛起、再次衰落的過程。在冶煉技術尚未成熟的原始社會中,人們嚐嚐會以瘦骨、石塊綁定在木棍上面,形成具有擊打效果的工具,這種形式的工具可以理解為鈍擊兵器的原始形態。而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冶煉技術開始推動金屬器具的誕生,由石頭打磨形成鋒利切割面的箭簇就為刀劍的產生帶來靈感,以至於切割穿透性武器大面積推廣,併成為戰爭的主角,鈍擊型兵器便走向衰落。但有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錐”也是鈍擊類兵器,在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中,晉鄙對信陵君產生懷疑,不肯發兵,隨後是信陵君的門客朱亥,取出暗藏的四十斤重鐵錐將其擊殺。在四十七年之後,秦始皇巡遊至博浪沙時,張良請了一名勇士進行刺殺,所用兵器是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錐,也是這次刺殺行動,讓這種大鐵錐留下美名——博浪錘。


“授器之要,因其短長編列之,宜隨其地勢,每以槍、筅、弓、弩、標、銃為長兵,刀、鐮、叉、鈀、牌、斧為短器。”——《陣紀.束伍》

根據近些年的考古結果來看,錘、錐、鞭、鐧在唐宋之前出土的並不多,所以我國古代冷兵器普及比較廣泛的還是以劈、砍、刺、勾、掃等招式使用的兵器,這類兵器的共同特點就是鋒利輕便,例如劍、刀、矛、戈、戟、槍、斧等。這些兵器能夠快速有效的使敵人失去戰鬥力,最大程度的完成有生力量的收割,且因長短用途不一,能夠編製成不同戰鬥方隊相互配合,在戰場上的表現尤為明顯。如戚繼光抗擊倭寇時編制的鴛鴦陣,十一人形成一個戰鬥方隊,盾牌兵、火銃手、狼筅手(由毛竹製作而成,類似於長毛,周圍帶竹枝條)、長槍手、短刀手相互配合,形成攻防一體的戰場禦敵體系。



甲冑發展促進鈍擊兵器重燃

“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細鱗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鳥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阜絹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鎖子甲,十有三曰馬甲。” ——《唐六典》

唐朝是冷兵器發展史上的集大成時期,這個時期的兵器和甲冑都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唐刀就是我國古代冷兵器的一個未解之謎。唐刀主要分為儀刀、橫刀、陌刀、障刀四大品類,一般用於戰場的就是橫刀與陌刀,障刀則以匕首的形式裝備成輔助兵器。唐朝軍官一般都會配備一米左右的橫刀,既用於指揮,又用於陣前拼殺;陌刀是長柄主戰武器,結合了矛的長度與刀的殺傷面積,成為唐軍戰鬥力的擔當,素有一刀下去“人馬具碎”的威名。相對於兵器,唐朝時期的鎧甲發展也以趨於完美,改良後的明光鎧在胸前配上“圓護”,甚至自家陌刀都砍不動。而且唐朝士兵的披甲率能夠達到六成,鎧甲的品類也眾多,針對不同作戰兵種配備不同鎧甲,明光鎧便是重甲騎兵與步兵的標配。


“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 ,挺身陷陣。”——《舊五代史.唐書.李存孝傳》

而唐朝甲冑也是在隋朝甲冑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隋朝的士兵披甲率就已經很高,所以普通刀劍長矛的穿透能力在隋朝就已經衰落,那麼就為鈍擊類兵器的再度興起提供了驅動。所以我們在隋唐時期的小說裡常見手持雙錘、雙鐧的將軍,如李元霸、尉遲恭,這在特定歷史時期裡是有跡可循的,所以才能作為素材進行文學創作,《興唐傳》甚至出現“四猛八大錘”的描繪,可見鈍擊兵器在隋唐時期的興盛。而在史料記載中,唐末名將李存孝使用的兵器就是鈍擊類,至於是錘是鐧不得而知,他也是李克用帳下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位。


其實唐朝在針對破甲方面並非以鈍擊出名,而是利用唐刀技術改良馬槊,改良後的馬槊最長能夠達到四米多,儼然一副中世紀歐洲騎士的樣子,這種馬槊配備在重甲騎兵當中,結合馬匹強大的衝擊力,敵人尚未近身就已被衝散,唐朝對突厥的勝利,多半要歸功於身披明光鎧、手持馬槊的重甲騎兵。但時至宋朝,整體疆域偏南,燕雲、河西走廊等產馬地區多數掌握在遊牧民族手裡,故而沒有能力組建唐軍那樣的重甲騎兵,因此只能另闢蹊徑,尋求更好的破甲方式。



北宋相比較唐朝而言,經濟更為繁榮,在禁軍的披甲率上進一步提升,所以北方少數民族也開始追本溯源的尋求破甲方式。早在漢朝,匈奴對漢軍作戰時就使用過鈍擊兵器,因此契丹人也仿造這種模式進行“骨朵”改良,這種鐵骨朵成為契丹軍隊人手一把的副武器,在我國北方地區就出土了大量鐵骨朵,既有匈奴的,也有契丹人、金人和蒙古人的,在現有史料中就曾記載“金人自侵中國,唯以敲棒擊人腦而斃。”隨著漢人的冶煉技術、制甲技術再源源不斷的傳播到遊牧民族地區,他們便結合自己的騎兵優勢,建立起強大的重甲騎兵,如金軍的鐵浮屠、柺子馬。


北宋的制甲和冶煉技術為遊牧民族帶去了重甲騎兵,致使宋軍面對金人南下時苦不堪言。面重甲騎兵強大的衝擊力,宋軍也研製出許多對策,如投石機,但這種攻城器械用於野戰當然缺乏機動性。針對這種弊病,宋軍又對機動性相對良好的床弩進行改良,這種床弩曾經在澶淵對陣遼軍時發揮過重大作用,正是守城將領用床弩射殺了遼軍統帥蕭達覽,致使戰局發生轉變。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的床弩利用絞車上弦,以兩三張巨弓組合而成,加強了弩的張力和強度,這就增加了射程與殺傷,自然就具備很強的破甲能力。但床弩用於守城戰的優勢明顯,野戰當中的機動性缺陷還是難以遏制鐵浮屠這類重甲騎兵,而且一張床弩上弦少則需要四五人,多則需要十餘人,甚至有用牛拉弦的記載,這便大大削弱了殺傷的持續性,故而也非應敵良策。


“召見,令之作武藝。贊具裝執鞬馳騎,揮鐵鞭、棗槊,旋繞廷中數四。”——《宋史.卷二百七十九.列傳第三十八》

在經過許多嘗試以後,宋軍也開始轉變思維,既然遊牧民族學習漢族披重甲,那麼宋軍也就學習遊牧民族持鈍器。其實這種方式早在宋初就被名將呼延贊嘗試過,也就是《水滸傳》裡雙鞭呼延灼的祖上,呼延灼的外號就是由鐵鞭呼延贊杜撰而來,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呼延灼的人物原型正是“鐵鞭呼延綽”,呼延家族在北宋也確實為名將世家。北宋初年,呼延贊便是宋太祖統一全國的功勳,他研製的降魔杵配備給士兵,專用作對付北漢的重甲兵。


在宋金作戰的時候,《宋史》記載岳雲“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這與呼延贊對付北漢軍隊的方式如出一轍,即使沒有良馬,普通馬匹衝跑起來,如此重的大鐵錘輪圓了砸向敵人,相信震盪帶來的內傷足夠殺死身披重甲馬匹和士兵。呼延贊將降魔杵推廣至軍中普及,那麼岳雲也可能將鐵錐向全軍推廣,只不過一般士兵配備上十來斤重的即可,足夠形成有效打擊,更有甚者如狼牙棒,《水滸傳》中秦明便使此武器,想必也非憑空捏造,必然源於現實戰場。


綜上,古代武將使用鐵錘確實有記載,而且這種鈍擊類武器並非只有武將使用,在面對重甲部隊的時候,錘、鞭、鐧之類的兵器應該是對陣另一方必須持有的,否則真就是以卵擊石。但岳雲那個年代的八十斤相當於現在的一百斤,所以這個記載是有誇張成分的,或許岳雲只是訓練的時候才回增加重量提升臂力而已。宋朝滅亡以後,元朝從西方引入較為輕便的布面甲,這種布甲的防護能力強,且極利於蒙古軍隊的騎射戰術,故而逐漸流行。與此同時,明朝火器發展迅速,傳統重甲的地位進一步削弱,鈍擊類兵器再次失去實戰用途,逐漸淪為儀仗,現今流傳的銅錘畫像也正是儀仗所用類型,並非實戰兵器,其原型應該就是實戰類的瓜錘。

參考資料:《舊唐書》、《武經總要》、《宋史》


棍哥觀史


沒有。

不知道題主聽過一句話叫“一錘子買賣”沒。

為什麼會用“錘子”來形容呢?因為在古代,錘其實是一種非常笨重的兵器,它的重心分佈極為靠前,這導致了四個特點:

1、揮出去容易,但收回來極難。

2、要應用於實戰的話,長度不會超過80cm,再長就容易脫手,揮一下就飛出去了。那種一米多的通常出現在儀仗隊伍。

3、相比制式刀劍和槍矛,錘的長度決定了他只能用於短距離格鬥和貼身肉搏。

4、殺傷力很大,一個大疙瘩直接砸你腦袋上是什麼體驗。

所以,這一錘子揮下去,基本就決定了結局:要麼你被我砸死;要麼你閃開了,然後趁我收不回來的時候一錘子砸過來,ok,結束。正所謂一錘定音,沒有什麼事是一錘子決定不了的事。抱歉,絕對不會有第二錘。


明白了這個概念,我們就可以下結論了:錘在冷兵器中,通常被作為副兵器使用。比如騎兵落馬或下馬近戰時,有可能會從背後掏出把錘子。當然,也有類似清朝“鐵錘軍”那樣的步兵營,但實在少數,大多數是用來對付敵方有鐵甲兵存在的情況,比如下圖:

(配圖:聽說你刀槍不入?要不我掄一錘子試試?)


錘的特性,也就註定了歷史上將他作為主武器的武將基本為零了,一般拿來當做戰術性武器。因為對手不是固定的靶子,他會閃躲、會移動,你砸不到他就等於零作用。再砸不到,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容得你那麼多失誤?歷史證明,你拿著錘子,對面拿著刀劍長矛,分分鐘把你完爆,你還沒揮下去,敵人早就把你戳出好幾個窟窿了。什麼,你還要拿雙錘?你真當自己巨靈神下凡??

但作為副武器還是很常見的,尤其北方的遊牧民族,左手持盾,右手持錘。如下圖,我們稱之為“鐵骨朵”,俗稱狼牙棒:

直到一戰,錘依然是種沒被淘汰的冷兵器,俗話說大力出奇跡嘛!看下圖:

所以,當你看到小說中描述那些專用雙錘的武將,都是耍流氓,圖個樂呵就好。尤其是問題配圖的那個斗大銀錘,藝術加工成分太過嚴重,根本沒人掄得動那種玩意兒。


新奇角度看歷史


我們在很多演義或評書中常常可以見到一名武將,這位大將力大無窮,手持雙錘遊走於兩軍陣前。可以說我們對雙錘這個武器並不陌生,比較有名的《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大明英烈》中的朱沐英等等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學形象都使用雙錘這個武器。那麼歷史上真的有使用雙錘的武將嗎?

雙錘的優缺點非常突出,優點是“重”,缺點是“太重”。文學作品中塑造的雙錘武將形象往往力大無窮,所向披靡,憑藉手中兵器的重量取得過很多優勢。雙錘由於力量過大,面對盔甲有天然的優勢,在重甲盛行的時代,錘這種武器也必然會受到重視。而在現實中,“力大無窮”這個使用雙錘的先決條件很難達到,所以使用雙錘的武將也是少之又少。

我們先從雙錘的這個武器本身下手,雙錘這個武器確實存在,但一定不是我們在影視劇中見到的那樣。真正的雙錘錘頭也就拳頭大小,分量很足,但並沒有那麼沉,相應的對陣的優勢也不會有那麼大。由於雙錘的使用並沒有普及,對於錘的尺寸也沒有什麼要求,一個鐵球加上一根鐵棍,製作極為方便。

正是由於雙錘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錘頭又形式多樣,所以很多武將使用的武器也會籠統的被歸到雙錘一類。這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岳飛的長子岳雲,我們對岳雲使用的武器一直都存在誤解,岳雲使用的是一種叫錐槍的武器。這錐槍看起來似槍非槍,似錘非錘,使用起來可刺可砸,但隨著後人的口口相傳,就形成了手持雙錘的小將岳雲形象。

和岳雲一樣遊走在使用雙錘邊緣的還有南北朝時期的名將蕭摩柯,蕭摩柯使用的武器是“骨弭”,也有人說蕭摩柯使用的就是雙錘。《陳書·蕭摩訶傳》的記載是這樣的“明徹乃召降人有識胡者,雲胡著絳衣,樺皮裝弓,兩端骨弭。明徹遣人覘伺,知胡在陣,乃自酌酒以飲摩訶。”筆者認為,可以考證的蕭摩柯使用的武器就是銑鋧,同樣是《陳書·蕭摩訶傳》:“摩訶遙擲銑鋧,正中其額,應手而僕。”

那麼有沒有實實在在使錘的武將呢?《史記》中對秦始皇有這樣的一段記載“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這位大力士想要用鐵錘襲擊秦始皇,結果打偏了,而且沒有第二擊的機會,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確實有人使用錘作為武器,因為威力大,可以破開防護。第二,錘太重,不容易控制,甚至無法連續作戰。

綜上所述,由於製作工藝等級太低,雙錘這個武器應該是確實存在過的,而且確有招式在民間流傳,但使用雙錘成名的大將卻是鳳毛菱角。文學作品中杜撰的使用雙錘的形象多是為了迎合人物形象,豐滿情節,並沒有歷史原型。


鄧海春


當然有。不能拿你的小思想來琢磨整個歷史。中華歷史上千五千年,什麼樣的奇人異士沒有過?

歷史上用雙錘的武將確實不多,但也不是沒有。尤其是雙錘當作主武器的比較少,當作副武器的比較多。主武器的話,單錘比較多。

另外,古代並不把錘僅稱為“錘”,“椎”、“槌”等都是在說錘。

用雙錘當主武器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岳雲了吧。《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岳飛子云傳》記載:雲,飛養子。年十二,從張憲戰,多得其力,軍中呼曰“贏官人”。飛征伐,未嘗不與。數立奇功,飛輒隱之。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

這是正史上記載的,自然毋庸置疑。另外據考證,南宋時的一斤比現在的一斤要重,岳雲這對大錘還不止80斤呢。

你以為故事都是編的?嘿嘿,偏偏這段就是真的。

再比如,《南史·陳書·蕭摩訶傳》中記載,“明徹乃召降人有識胡者,雲胡著絳衣,樺皮裝弓,兩端骨弭。”這裡的“骨弭”就是錘的一種。

還有,關山遼墓的蕭諧領墓裡出土的“鐵撾”,雖說錘頭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好歹也是錘。都挖出來實物了,難道還不肯老老實實承認人家是用雙錘的嗎?

補一句。因為遼墓的博物館就在本地,我還去親眼看了一下,其實那“鐵撾”也不算小,頭部是像狼牙棒那樣帶凸起鐵尖的,大約比成年男子的拳頭大些,長度大約130~140釐米左右,重量上,估計單手大約不到15公斤,但這個分量掄起來砸到人身上,肯定是非死即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