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不念舊惡?

不二蒙教


《論語·公治長》第23章: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論語》記載孔子和弟子們的言行很簡略,到底伯夷、叔齊,是怎樣不念舊惡,沒有具體說明。從歷史事實方面,我們無從知道孔子說的是什麼意思。

記錄有伯夷叔齊事蹟的文獻,最早是《莊子》,後來的《呂氏春秋》、《韓詩外傳》都有涉及。由於《莊子》寓言寫得太多,大家也很難說該書記載的事蹟有多大的可信性。

《史記》中列傳的第一篇,安排的是《伯夷列傳》,大致勾畫了伯夷叔齊的事蹟。司馬遷說他們是殷朝孤竹國國王的兩個兒子。孤竹國的中心位置大致在今天河北唐山一帶,鼎盛時期包括河北東北部到遼西地區,是殷商分封同姓宗親在商朝北境建立的諸侯國。

孤竹國的國王,至少有三個兒子,不知為什麼,他想讓老三叔齊繼承王位。老傢伙死了之後,叔齊自己不想當,讓老大伯夷繼承王位,伯夷不就,說:讓你當你就當,“父命也。” 然後逃避到外地去了。叔齊不想當這個國王,也跟著逃之夭夭。國人沒辦法,只能立伯夷、叔齊中間的老二當了國王。伯夷叔齊聽說西周的周伯昌,也就是後來叫做周文王的,敬養老人,是個明白人,就奔他而去。可是,他們剛剛趕到那裡,就遇到文王去世,武王捧著文王的靈牌正舉兵東向,要討伐殷紂。這兩人拉住武王的馬,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 左右的兵士要殺這兩個沒事找事的閒人,姜太公擋了一擋,說“這是兩個義人。”讓人把他們扶到一邊。

東征成功以後,武王得到各邦國擁戴,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齊恥於做周朝的臣民,“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飢餓且死,作歌。” 這首歌的內容說:“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顯然,伯夷叔齊,是反對以暴易暴,他們的孤竹國是殷朝的屬國,現在改朝換代了,他們失去了精神依附。一來武王得國,在他們看來是不義之舉,而忠於舊國,是他們的志氣,不論那個殷朝多爛,畢竟不能用暴力推翻,推翻就是“臣弒其君

看起來伯夷叔齊並沒有多麼突出的合乎大義的行為,反倒有點糊里糊塗、不負責任的瑕疵。而且從他們所作的歌裡,感到的不是無怨,而是怨憤至深。可是,這就是當時儒家欣賞的忠、孝、義的行為。

所以孔子這句話是用伯夷叔齊的事蹟說事,那些個具體事蹟不可得知,很大程度上,孔子只是借題發揮他的理念。用這句話,一來表彰伯夷叔齊的忠義,二來贊同“不念舊惡,怨是用希”的高度修養。

司馬遷之所以寫《伯夷列傳》,完全是看在孔子的面子上。司馬遷自己也很納悶,要不是孔子提到他們,誰還記得這兩人是誰呀?而且孔子想要表彰的伯夷叔齊的事蹟,模糊不清,孔子說的,不能說沒有,但是有啥了不起的地方,又令人迷惑。

這是漢代把儒家學說抬升到主流意識形態之後,把孔子聖化後帶來的後果。學者和統治者,對很多行為的是非判斷,都有一點僵化和不講理。

那麼孔子說這話的意思,既然不能從史實上去追尋,我們只能從孔子思想的脈絡之中,去探尋它的意義。

來看“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字面看,舊惡,應該是過去的怨恨、過節、交惡;是,如此;用,因;希,通稀,少的意思。“不念舊惡,解釋上在各家之間沒有分歧,指不計較過去的怨恨和衝突。

“怨是用希,則歷來有兩種解釋。南朝梁的皇侃在《論語義疏》中

認為,是伯夷叔齊自己由於不念舊惡,對人的怨憤就很少。而宋朝邢昺在《論語註疏》中認為,是由於伯夷叔齊不念舊惡,因而其他人對他們的怨憤就很少。這兩種解釋都有自己的繼承人。比如朱熹就採納邢疏。怨憤都趨於消弭。現代學者,也是各說各話。如錢穆採用了皇疏,楊伯峻則採用了邢疏。

我認為,怨是用希,這個怨,是指伯夷叔齊和其他人互相之間的怨憤,因為伯夷叔齊不念舊惡,因而就使得互相之間的怨憤很少。伯夷叔齊,自己對人的怨恨很少,不念舊惡說的就是這個情況,如果怨是用希,還是說的是伯夷叔齊的舊怨少,那不是多餘和重複嗎?怨是用希應該是不念舊惡的深化才對。到了孔子的嘴裡,不僅要肯定不念舊惡,而且要說明一個道理。

孔子要說明的道理就是,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核心是少怨。不念舊惡是少怨,怨是用希,這句話的內在意義是由於少怨而使得怨少。少怨是君子自己的少怨,同時也導致別人怨少。

這是由孔子仁學思想的意義得出合理的總結。

孔子首先肯定伯夷叔齊他們是仁人、賢士。

仁的含義,首先是忠恕。伯夷叔齊,忠於舊國,沒有問題,能不念舊惡,屬於恕的表現。這個很重要。恕的重要性,在於能容納社會矛盾,消化社會矛盾。恕是維護社會和諧,讓禮制和仁愛能推而廣之的最重要的品格。

孔子提倡的仁,本質是愛人。但這個愛,是有遠近血緣的遠近的。近親能愛,遠人能義,孟子後來解釋為親親、仁民、愛物。而無論遠近,都避免不了競爭和矛盾,這時,要達到互利互愛,不激化矛盾,良性競爭,就是要“恕 ”。

孔子所闡述的仁者愛人的觀念,具體內容是有很多層次的。《論語·雍也》記述,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個方,就是指具體體現。仁的一方面表現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所指的就是恕。恕就是給人們在社會相處的社會距離之間,要留下互相幫扶、互相容讓的空間。恕的含義,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互幫互助的“立人,一方面是“少怨

少怨的概念,應該是孔子時代,甚至更早,關於仁的比較普遍的概念。《道德經》是推崇善的,它也說,要“以德報怨”。倒是孔子更耿介一些,認為自己的原則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這可以認為是他面對怨懟時候的應對之策,但從總體看,孔子是推崇恕,贊成少怨的。由於他自己的性格,傾向於以直報怨,從他的經驗,認為這樣也可以少怨。這和他所推崇的伯夷叔齊的不念舊惡,並不矛盾。

孔子、老子、伯夷叔齊,都是贊成少怨的。伯夷叔齊怎麼個少怨,不得而知,但是,不念舊惡,就會逐步消弭怨憤,化干戈為玉帛,則是仁者掌握的一種規律,更是他們的崇高境界。

少怨是君子、領導者,甚至普通人應當具備的品格。一個處處防人,一直在計較舊惡舊怨的人,很難用好人,團結好人,帶好隊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信任關係。

特別是要記人大恩,忘人小怨。對人們在交往中留下的負面的看法,要善於遺忘和諒解。

當然,考察下屬、朋友、同事、交往對象,是不是對你真的沒有威脅,還是要做深入考察和防範的。在分清真正的敵對勢力之後,對於普通人,在能夠信任和團結的情況下,要力爭化對立為合作,化猜忌為信任,最終都能深孚眾望。如果能夠化敵為友,那又是一種上上之策。而猜忌狹隘,不忘舊惡,以致化友為敵,處處防範,念念不忘別人對自己的恩恩怨怨的人,註定是很難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辦成大事的


熱帶雨林的午後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出自《論語》公治長篇,說的是伯夷和叔齊兩兄弟的故事,原話是“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不念舊惡”就是不計較過去的恩怨。“怨是用希”是“用是怨希”的到裝句,用是介詞,作因為解,因為這樣怨恨就少了。意思是伯夷、叔齊兩兄弟,不計較別人過去的怨仇,所以,心中很少有怨恨別人的情況,當然別人也就很少會去怨恨他們。

俗話說“怨怨相報何時了”。人都有個性脾氣、有利益訴求、有行為準則,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產生矛盾、心生怨恨是難免的。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世界上得寸進尺的人畢竟是極少數,誰讓了誰大家心裡都清楚。能像伯夷、叔齊那樣做到心胸開闊,不念舊惡,不計前嫌,及時化解矛盾,解除怨恨當然很好。起碼可以讓自己內心平靜,不分泌不良化學物質,有利於健康養生。同時,也可以使街坊鄰里和睦相處,社會和諧平安,何樂而不為呢。這是值得提倡的一種為人處世之道,也符合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原則,所以,被孔子大加讚賞。





畫月成眉


早兩天看到這問題了,因為論語是連貫表達的,我得翻翻書才能解答。

論語5.23“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是說用人的,如果念著以前交惡的事,決策者能用的人是很少的!解答這句話的意思不難,但解釋為什麼在第五公冶長篇出現這句話才是關鍵。

我假裝題主手邊有本論語哈!這樣我能說得簡略一點。公冶長篇說孔子怎麼因材施教的,能因材施教是因為夫子會看人對不對?5.1~5.9都是夫子怎麼評價這個弟子那個弟子的能力,到5.10“聽其言而觀其行”就是告訴我們夫子怎麼做出來的判斷,注意,這也是在教我們怎麼識人。5.11志道志仁則剛,5.12守己、君子求諸己,這都是教我們怎麼自立。但5.13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字面是子貢真實意義的表達嗎?5.14以子路重行說明夫子教的是成天性之道,道在行!

前述為過門,5.15進入主題:文教的核心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敏,行動快捷,這裡1.6“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複習一下;不恥下問的意思是不以求知求教為羞恥,“知不知,上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裝那啥被雷劈😁。

那麼,夫子立文教是為什麼呢?5.16子謂子產“君子之道四焉”:子產是鄭六卿之一,時鄭國內亂,因子產善而被啟用,子產上位即改革強國。君子以仁成就君子之名,至德之仁於民在治,換句話說論決策管理之道。

5.17以晏嬰補充說明君子之行;5.18以臧文仲說明什麼叫“行己不恭,事上不敬”;5.19教我們分辨忠、清,但忠清不等於仁。注意這三章裡的四個人都有官位職司在身,分別說公、私、順、亂之時的表現,這是教決策管理者行持的度哦!說明文教之立是為了興邦立國利民。5.20季文子以“文”為諡號,說明品行穩定可靠,決策才是“再,斯可也。”5.21以甯武子說明品行可靠穩定的人要如何在世道做取捨――夫子不希望有無謂的犧牲,8.13及蘧伯玉之事都是反覆強調以“邦有道,邦無道”決定來去,從來沒有叫人作死求名。(第十五衛靈公篇有句“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這是邦危護國之用了!世道不同取捨有別。)

你看,以上都是論管理,那麼5.22“不知所以而裁之”的真實表達就是唯仁為決策者取捨的核心價值觀了!那麼,5.23說用人別記舊仇,陳力就列、唯合適者用,是很正常的思路吧?為什麼要不念舊惡?自己的牙齒都有嗑著唇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哪有那麼多齟齬開計較的,道勢如水,向前看才是真理。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上就是人才,至德於民的求治當然以合適為準則,念舊惡能解決人才問題嗎?不能。所以要不念舊惡啊!


節度使95


《論語·公冶長》中,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要準確理解它的意思,必須弄清其中的幾個關鍵詞。

首先是“念”。孔子說的是伯夷叔齊不“念”舊惡,不是說不“記”舊惡、不說舊惡。事實上無論小人或君子、庶人或聖賢,要做到不記、不說舊惡,都談何容易,小人、庶人之所以為小人、庶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喜歡怨天尤人,喜歡說長道短,一如孔子所說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聖賢能不能不計、不說舊惡?也難。但和普通人不同的是:不念舊惡。念是什麼意思?念是形聲字,上音下義,本義是惦記,常常想的意思。《說文》:念,常思也。如,無念爾祖。——《詩·大雅·文王》。不念昔者。——《詩·邶風·穀風》。伯夷叔齊是聖人,孟子說“伯夷聖之清者也”,孔子認為,他們能做到的也難能不說、不記等,只能是:不念舊惡,不常常記念、惦記別人的舊惡而已。

再說“惡”。惡多音多義,古今中外確確實實都常把惡和善對舉,但在現知最古的書籍《尚書》中,它最初的意思是醜陋,相貌不好。《書·洪範》六極,五曰惡。《傳》醜陋也。《五行傳》貌不恭之罰也。。《廣韻》不善也。從心亞聲。《通論》有心而惡謂之惡,無心而惡謂之過。……孔子說伯夷叔齊不念舊惡,這“惡”是罪惡、仇恨,還是不好、不善?顯然後者比前者更合適,意義更豐富。那麼,問題中的前一部分的意思是:聖人伯夷叔齊不常記念、惦記別人的不好。

後一句意思不難理解。怨,《說文》怨,恚也。《論語》:曰怨乎。皇疏:“恨也。”怨,就是憤恨、責備和埋怨的意思。“是用”即“用是”,用,以也。“是用”就是用是,因此。希,和《老子》的“大音希聲”“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同,就是罕、少的意思。怨是用希,就是怨恨因此稀少。

這樣,上下句的意思是:伯夷叔齊不常記念、惦記別人的不好,所以怨恨因此稀少。“怨恨”的主語是伯夷叔齊,還是舊惡之主,都能成立。那麼問題答案有二:伯夷叔齊不常記念、惦記別人的不好,所以他倆怨恨因此少;伯夷叔齊不常記得、惦記別人的不好,所以別人怨恨他倆就稀少。

不念舊惡,就是說人不能總是把自己的心思、情感等和過去牽扯在一起,該放下的一定要放下,否則,心理包袱太重,壓力太大,不利於前行,也束縛拖累了現在,身心俱疲,百無一利。托爾斯泰在《復活》中說,如果喜歡過去,就記住哪些美好的東西吧。人如此,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理所當然。


老黃0071


《論語.公冶長》篇中“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句話,原意是說伯夷、叔齊兄弟不計較別人的怨仇,別人也就少怨恨這兄弟倆了。

孔子肯定這兄弟的為人,並用“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八個字,高度評價了為人處世之道的一個準則。

這句話到現代也很適用。因為人類是個命運共同體。人們需要建立相互交流和相互信任的關係。但人與人之間,因為個性的差異,又存在很多相互衝突的矛盾。特別是在涉及到相關利益之時,人們各自的自私自利思想往往表現得很突出。各種交惡與怨恨記仇的現象就會產生。

孔子在2000多年前觀察到這類現象,就提到了這個為人處世的思想觀念,認為不念舊惡,放下怨恨,才是正人君子的修養境界。對現代人來說,不念舊惡,也是更加重要的關係準則。放眼世界,無論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如今都需要這種大度的胸懷。放下怨恨,不念過去舊惡,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


牛仔文史


其啥啥意思,你應明白,不就是“只要不念舊惡,怨恨就少”的意思嗎?! 孔丘的“不念舊惡”的目的應是“維護維護既得私利的既有秩序”。任何“不念舊惡”都說沒道理的,不念者因此會承受屈辱並飯形而上學的錯誤。


榮恥鑑定師


一個人的念頭是有能量的。

根據吸引力法則,和物以類聚,人與群分的說法。一個人容易與自己思想同頻率的人吸引在一起。心存善念,吸引來的都是善良的人。心存惡念和怨恨,也容易招來喜歡抱怨的人。

所以,就算別人做得不對,可以大家一起找到問題的根源,共同解決。當情緒需要一個出口時,找值得信任的人傾訴或者運動拳擊瑜伽健身等方式宣洩。總之,不能抱有怨恨的心理。


筆尖上的芭蕾


不念舊惡,是指不把舊惡存在心中。把舊惡存在心中的原因是念,念則心有掛礙,不能通達。聖人的用心,念頭生起,立刻過去,絕不滯留,絕不回頭,因此內心光明清淨,快樂無憂。以光明清淨之心看待舊惡,看得清楚,理解其中的原因,有正確的應對辦法。不念舊惡,好比是從上帝的角度看待舊惡,有誰會怨恨上帝呢?


皓月當空路不迷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意思是不要執著前惡,怨恨就沒了,類同於佛學之無生忍。過去的事讓他過去引以為鑑可以,放在心上就沒多大意義了!怨家宜解不宜結,人生苦短,何苦呢?勿以惡小而為之,慎之!


陽光明正


人改好了?可以不念舊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