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中进士有多难?

用户68712571


进士最低也能做个七品知县,现在考完什么试能当个县长?

从这一点讲,进士非常高端。

进士是读书人的尽头,荣誉至高,利益极大,所以当然要历经重重考试,他们的考试比我们多,也比我们难,下面以制度最完备的明清来描述一下,最后再说说各种科举里的小知识。

童生与童试

没中秀才的读书人都是童生,来源主要是私塾、家馆和义学。私塾是先生自己办的学校,比如鲁迅小时候在寿镜吾老先生的私塾上学。家馆是有钱人在自己家设的学堂,塾是家族集体办的学校。

童生要考秀才,这叫小考或者童试,要考三回: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由本县县令主持,考四场或者五场。府试由知府或者同知主持,考三场。下来就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由提学官(清朝的学政)主持,考两场。

童生至少顺利考完九场才能成为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秀才与岁考科考

秀才就是生员,不但免除徭役,还有点小小地位,比如不归地方官管,出了事情只能交给学校处理。生员分三种,廪膳生员国家管吃管喝,增广生员没有粮食补贴,其它是附学生员。按照惯例刚入学的新生员都是附学生员,然后考试,成绩好的补充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

生员并不安生,平时小考不断,由学校教官进行月考和季考(后来流于形式),大考是提学官主持的两种考试:岁考和科考。

岁考主要为了考察学业情况,然后以成绩补充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成绩最差的一等会被剥夺生员资格。

科考主要为了选拔科举生员,以成绩决定是否参加乡试,所以不是所有生员都能参加乡试,当然,科考另一个作用和岁考一样,补充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

规矩是三年考两次,一次岁考一次科考。

生员还有部分可以被推荐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成为岁贡生员,这类学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儒林外史》中,周进是花钱成为监生后进场考得举人。

举人与乡试

正式的科举考试是乡试开始,童试、岁考和科考只是热身。

参加乡试的人有两种来源:国子监的贡生(岁贡生员的简称)监生和府州县学的优秀生员。生员在科考中连过三场,成绩优异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国子监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

乡试在省城举行,也考三场,考中就是举人。

每个省的录取人数不同,明清时候江浙一代的省份有上百名,剩下的大多九十名左右,个别只有四十名。乡试是有复试的,清朝到京复试,不然不能参加会试。

这就是秋闱,第一名是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

(贡院是考举人的地方)

贡士与会试

考中举人,第二年春天去京城参加春闱,也就是会试。

会试考三场,由内阁或各部大员主持,考中就是贡士。

会试录取人数少则一百,多则四百,一般都在两百三百,考中的贡士都能参加殿试。

进士与殿试

会试第一名是会元,其它都是贡士,然后集体进入下一个环节,殿试。

殿试由皇帝本人主持,只给贡士们重新排名,考完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此时大家已是天子门生。

殿试考完后还要举行朝考,考得好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次等的分任主事、中书或者知县。

进士的难度

清代有资格参加乡试的人有百万,但官方只允许八万人参加,实际上的参加人数约为十万,也就是说,生员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才能去考举人,而全国每科取举人约有千人,也就是百人中录取一人,现在的高考能与之相比吗?

2018年高考录取比例超过80%。

清朝举人录取比例是1%,如果和所有生员相比,比例是0.1%,竞争激烈不激烈?

所以从录取概率来讲,大学生不但比不了进士,就连举人也远远不如,充其量就是个秀才。

有人说现在学生学的科目多,所以难度大。其实难度和科目多少没关系,因为所有学生都学那么多科目,要难都难,要简单都简单,录取比例才能说明难度系数。田径110米栏只是一个项目,你能说刘翔拿第一就没难度?

科举考试里面一波接一波全是淘汰赛,就连秀才平时的岁考都要淘汰最差的,我们上到大学毕业能有几次淘汰?

科举中的小知识

1、电视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秀才整天在家苦读,然而这在明清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秀才要在学校学习。明清两代,必须要在府、州、县学中学习才能参加科举考试,自由人是不可以的。

2、进士原本只是科举中的一个科目,最早从隋朝开始,此科最难考取,也最为尊贵,所以后来成为最主要的科目,以至于大家眼里科举只有两科,进士科和诸科(其它一切科目都是诸科),而进士也成为获取功名者的代名词。

3、进士死记硬背不行,主要看写作,所以最难。唐朝进士主要考诗赋,写不出一手好诗是混不下去的,所以王维考了个进士科的状元。宋代重点转到经义论策,明清开始写八股文,反正全是创作,死脑筋是写不出好东西的。

4、八股文范围只限定于四书五经。

5、进士的最高荣誉是连中三元: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历史上大约有二十位左右连中三元的文武状元,其中还有两人连中六元,就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全部第一,为明代的

黄观和清代的钱棨

6、科举在东南很兴盛,由此出了很多有名的读书世家。苏州潘氏,据家族内部统计,中过一百零九个秀才,举人、副榜和优贡三十一人,进士八人,其中潘世恩是状元,潘世璜和潘祖荫是探花,比一门三探花的小李飞刀还厉害。大儒顾炎武的外甥,江苏昆山徐家三兄弟中徐乾学探花,徐秉义探花,徐元文状元。

7、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进士中排名靠前的那批人学问水平其实都差不多,所以谁得状元很偶然,全看皇帝的意思。清代陕西第一名臣王杰,会试第三,乾隆想在北方立个状元,看他字也不错,就殿试时选为第一。清代状元张謇是帝师翁同龢

光绪建议,直接拔为第一的,走了后门。

8、历代状元依靠学问毫无争议得第一的要数明代杨慎。身为大学士杨廷和的儿子,他凭借深厚的学问拿下第一,没人怀疑他走后门。杨慎读书多写书多,著作有四百多部,以学问名垂青史。

9、正科会试之外,还有恩科和制科取士。遇到皇帝过生日或者别的庆典,除了大赦天下还可能会再开一科,这就是恩科。制科是为选拔特殊人才而专门增加的临时考试,比如博学宏词科。


鬼山枫语


在古代想考中进士是非常难的,中国科举制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 [4-5] 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一共1300多年,总共产生了将近11万进士,如今的公务员考试每年录取人数在2万左右,对比方知进士有多难考。(虽然公务员与举人身份差不多,但也反映出进士的录取比有多么的低。)

并且古代科举是分等级的,首先是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然后是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最后是殿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进士是科举制的最高功名,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

进士基本上每三年一考,唐代的进士录取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多一些 平均每次录取170人左右。元代每次录取约在71人,至明清 科举制度已非常完善,考中贡士参加殿试能都能成为进士,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不会再有落第情况。

在古代想考取功名,首先在寒窗苦读十年中开销就很大,再一个读书人很少参加农业劳动,一般穷苦之家很难考取功名,穷秀才一词也是由此而来。

总的来说难点有二,1,录取比例太低,考中进士可以在京城任职。相当于现在在北京市做官,这个难度自己想象吧。2.开销大,寒窗十年,念私塾,购书,进京赶考等等。历史上中进士平均年龄35岁,35年没工作,需要的财力支持太大。

所以历史上能够中进士之人都是非常厉害的,属人中龙凤,说万里挑一一点都不为过。





今说昨事


首先,古代没有义务教育,不是每个人都能读书,只有家境富裕者才能读得起书,才有可能考取功名;

其次,古代等级制服森严,想要考取功名需要一层一层的考试,包括童试、乡试、县试等一系列考试才能最终获得京城赶考资格,与全国士子展开竞争;

最后,背景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尤其是当社会进入黑暗时期的时候,一个平常人考取功名是非常难的,像写了聊斋的蒲松龄,考了几次都没考上,最后愤而写出了《聊斋志异》这样优秀的人志怪小说。

所以说在古代科举考试考取功名是非常难的,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活在21世纪,有着最为公平的考试,高考。


无尽天行


天子门生,普通人想一想就行了。

在古代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当进士,鲤鱼跃龙门只有当了进士才叫天子门生。

先说说秀才这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在古代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活着的内容就是考试。如果幸运考上秀才,至少有了大学生的名头。大学生好啊,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学生的存在就是国家之栋梁。

可见,按市场供需关系来讲,没有战争时秀才的价值相对较低,要是战乱时期,秀才就是抢手货了。当个师爷也妥妥的好收入。如果,碰上劫匪,知道你是秀才,说不定会给你一个三当家的位置,当个狗头军师。

如此,可见秀才就和《超级玛丽》里的蘑菇一样,吃了会长个子,有能量。

好了,普通人家里出个秀才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至少有了攀登权力高峰的资格了。

举人,考到80岁也行

课本里,有个叫范进的家伙,考试是主业,丫的从二十岁开始考秀才,一考数年,可以说是应试经验丰富啊!古代考试可不是去玩,范进考到54岁 ,和两个县的童生一起参加考试。这一年,老天开眼,终于一下中举。举人的现实意义,就是硕士毕业了,一个童生级别的高中生,连中两元中举,比一线公务员强了一线,举人终于进入了入仕的阶层。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当年鲁迅的爷爷周介孚,浙江绍兴人,贿赂主考官想给自己的儿子弄个举人的名头。结果,事情败露。丫的坐了8年大牢,出来没多久就驾鹤西去。鲁迅的老爹也整日借酒消愁,没过40岁也挂了。

可见功名利禄是多么诱惑人。

这还是个举人,就弄的老周家几乎崩盘。鲁迅从小就往当铺跑着卖家当,可见举人这一红线,让多少人不成活便成魔。

还记得小李探花吗?一门三进士,无上荣誉

好了,终于说到进士了。感觉就像看一本玄幻小说,至少要到400章以后才能达到的成就。

对,中了进士,你才真正的有了迈进官僚体系的资质。有了打怪除妖,成神成仙的本钱。

有喜欢古龙的人吗?看过《多情剑客无情剑》的人,能感觉到李寻欢有多屌吗?他的身份之一,就是小李探花。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

在电视里,咱常常看到进京赶考一出戏。有些人去赶考,一走大半年的是常态。头年不中,在京城一住几年考试的,也是常事。相当于现在为了理想的北漂。

北漂有多苦?成功的人有多少?“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可这其中有多少血和泪就不好说了。

总之,进士就是身份的像征,不是一般的公务员,是中央毕业的干部。有没有到厅级,就不太清楚了。

反正,博士的大名头,相当于NBA的最高竞技水平,走那儿都不愁关注,已经自带流量了!


冷眼旁观酱油客甲


要说考进士有多难,那么咱们得简单扒一扒科举制度,最起码得搞清楚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之间的关系。下文拿明朝和清朝时期的科举情况说明,因为到明朝和清朝时科举已经较为完善,而且这两个朝代离我们也最近,所以就拿明清时期的进士简单概括一下吧!

科举头衔自低到高到底是神马情况

按金字塔式一阶阶上升,首先得从一个平民百姓起步学习,之后考取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按这个路线一步步晋升。秀才是县、市最高到省一级的考试,只有取得了秀才这个基础头衔,才能有资格再次参加全国性乡试,在全国乡试榜上有名得举人头衔。别以为举人拿下了就能直奔进士而去了,还有个经常被大家忽略的环节就是三年一次的全国会试,会试成功后得贡士头衔,一会咱们再说为什么贡士老被遗忘。

秀才是个神马头衔

其实取得秀才这个最低级基础的头衔后,基本上就可以被看做是“高雅”的书生,国家为了让这些“穷秀才”能继续好好读书,每个月还会给他们发些保障性粮米。但秀才终归是最底层的一介书生,他们是活动于县一级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编外人员,虽然从社会阶层上看秀才有些地位,但总体来说秀才始终是游走在仕途之外的边缘人员。

举人才是鲤鱼跳龙门

以上简单说了下秀才基本情况,下面咱们说举人是怎么回事,通过全国乡试的人称之为举人,这个就和全国性公务员考试差不多了。只有取得举人这个头衔,才能真正的进入国家行政机关任职,所以举人相比秀才是质的飞跃,但如果只考取举人就止步不前,也只能到基层被委任一个小吏干干,想要在更高层次为官还得继续考。

我贡士招惹谁了?为什么老是被遗忘

拿下举人这张镶金边的毕业证书后,为了进入更上游的阶层为官,那么还得继续考全国性的会试。会试中最后能成为贡士的人数不太固定,少则大几十人,多则三五百人,小编特意翻阅了下资料,最多的年份也没有超过五百人。您要问为什么会试贡士的最终名额有波动,具体咱也不清楚,可能每年的考生质量参差不齐,或者是每年主考官不同,再加上主考官心情和口味不同所致吧!随意臆测不可当真。全国这么多举人,会试考完后就这么点人能入围,可想而知竞争有多么激烈,只有通过会试成为贡士后,才能有资格参加最后一关皇帝的殿试。为什么贡士这个名词容易被忽略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基本上都会通过殿试的考试,也就是所有贡士不出意外的话都能取得进士身份,只不过进士也分三六九等,同为进士含金量是不同滴!所以贡士就等于准进士,这种现实情况就很容易让人混淆,渐渐的贡士这个词相比进士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难如登天夺魁的进士身份

进士就是参加完殿试的贡士,有人可能会想贡士直接就是进士不就得了,搞那么多繁琐的程序干嘛!进士最后同样需要先后排名,说白了殿试就是皇帝给贡士们排名次,简单的说进士分为三个层次,最高级的“进士及第”就三个人,按排名前后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梯队的“进士出身”和第三梯队的“同进士出身”不定名额,也就是剩下的贡士按排名先后都是“进士”,排名靠前的在任职时,肯定比排名靠后的要有优势。全国最后能取得进士头衔,最多也就三五百人,由此可见考取进士有多难。


追记历史



当我们参观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时候,经常会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老建筑厅堂上看到门额上悬挂着“进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时可以见到“状元及第”的牌匾。此时大多数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赞叹此主人学识渊博,或感叹他家阴宅、阳宅风水极佳,光宗耀祖。就像我们现在身边如果出了一个高考状元被清华或北大录取也会直竖大拇指。当下各高校正在录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古代学子中进士和如今考上清华、北大来比较哪一个更牛的话题,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古代考中进士到底有多难。

  一、科举制产生前国家是如何录用人才的?   在中国统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们称之为先秦,主要采用“世卿世禄”以及分封天下的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说当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贵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续,平民家的孩子想通过正常渠道当官是几乎不可能的,后来为了让更多士兵奋勇杀敌,又引入军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计只剩下上战场杀敌立功。到了东周末期,开始逐渐出现一些客卿、食客等等。总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当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汉代。提拔民间人才的方式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由各级地方官吏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举的称为秀才,由各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晋时代,门阀制度更是垄断了官员的任用通道,入仕为官成了贵族的专利。   二、科举制打开了平民上升通道   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唐朝武则天还发明了武举,今天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文举。到了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真正意义上完备的制度,共分成四个级即: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三、中秀才难度不亚于研究生入学考试   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没有我们现在“毕业”这种说法,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没有考中就是童生。多大岁数考中秀才就多大岁数摘掉童生帽,在古代没有年龄上的限制。中得秀才可以说是入门级的考试,如果连秀才都中不了,那中举人、进士只能靠想像了。所以那个时候爷爷和孙子一块儿提着考篮进考场的人比比皆是。其实单单从考取秀才来说,其难度已经不亚于现在的研究生入学难度了,因为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考中秀才要经过三级考试。县里考一次,府里考一次,最后到省里提督学政那里考一次,这三场严格的考试只有考到一、二等级的合格者才能获得秀才的称号。每个府院考试每三年考二次,每次录取45名,平均每年录取人数大约也就30名左右,那么按这样的名额再细分下去的话,也就是说每个县也基本只有5个读书人中考中秀才,相当于现在全县高考的前五名。换句话说,也只有全县那么多高中生中的超级学霸才能考取秀才,你说考个秀才难不难?那么要考中秀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1.首先你家要有余粮   你得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我们暂且不说从私塾启蒙教育到参加秀才赶考这一段时间所花费的什么学费、书本费等等。单从准备考秀才算起,你教科书的费用,《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共计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历朝历代的正史典籍,笔墨纸砚,这就让你要花费不少的银两。最让你感到恐怖的是,这些书你都得必须要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应用自如。想想看,让你去背数十本几百万字的书,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已经足以让你感到崩溃的了。什么“十年寒窗中状元”那都是比中彩票还低的机率。   2.考秀才要有保人为你联保   保人出具保单就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担保人替你担保是有一定责任风险的,红包大小不论,你家总要意思意思吧。去考场的水陆交通、打尖住店等等这些费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从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赶考路途远的话花费就更大了。考试完后还要按规定交封卷钱,每人每次考试三分银子,在没有开榜前,还是要住在旅店里等开榜结果出来了才肯甘心回去,这期间住店、吃饭、到处旅游、买东西所花的银子也是不小的开支。   考秀才的难度大,所以含金量也高,那么中秀才后能得到哪一些特权呢?   1.是继续考举人的通行证   读书人只有中了秀才,才有了进一步去考取举人的资格,相当于拿到了一张考举人的通行证。   2.可以免除赋税、徭役   朝廷虽然没有给秀才发放俸禄,但考取秀才的读书人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特权,比如说,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免除赋税、徭役这一点是脱离平民百姓的一个重要开始。我们想想看,平民老百姓天天在土里刨个不停,干着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头来还得向朝廷交纳各种赋税、一旦朝廷有战事还得交纳剿饷、练饷等等各种名目赋税、徭役。   3.有了等级上的特权   秀才见了县官已经可以不用像平民百姓一样下跪了,县官更不敢随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万一哪一天秀才家中祖坟冒青烟、吉星高照中了状元,那县官老爷可就惨了。秀才还可以有向县官建言的权力了,相当于现在的人大代表或政权委员一样有建言献策的权力了。   4.秀才有了当先生的资格   中了秀才那在当地可以说是小有名气的读书人了,毕竟中秀才含金量很高,所以考举人一直考不上的话,至少还可以退回来在当地当个私塾先生,工资虽不是很高,但肯定超过用劳动力卖钱的阶层,所以秀才已经是脱离了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底朝生活了。如果给富户或地主家当先生,碰到慷慨的东家也会相对比较滋润。   


四、中举人有多难?   古代的读书人中了秀才以后,意味着有继续参加考试中举人的资格。以明清两代为例,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选拔考试,叫作乡试。因为通常在农历的秋天八月举行,所以乡试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直接委派。考后由学政发布正、副榜,正榜中试者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上面讲了那么多中秀才的难度,那么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举人到底有多难,同时我们也一起了解一下中举人以后可以拥有哪一些权力和收益。   (一)古代中举人录取率只有2%   我们拿距离现在相对近的朝代明朝来分析,有明一朝总共276年,据不完全统计,明朝考上举人的大约有10万人左右,明朝乡试是三年一次,这样平均下来的话也就是说每年全国大约可以中举362人。每三年只中举1000人,一年362人,这是什么样的概念?这还是古代全年龄段秀才都可以参加的考试。如果参照清华、北大每年招生7000人左右来计算,一年下来考中举人的人数为清华、北大人数的1/20,所以古代的举人的含金量本人觉得要高过清华、北大的研究生。   按一份统计数据里得出的结果是大约五十个秀才个里面中一个举人。录取率只有2%。所以古代中举人在本县内是不得了的事情,以前教科书中学到的《范进中举》这一篇文章就生动地刻划了范进由于考中了举人以后差点疯掉的情形,也从侧面说明了中举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二)中举后的权力和收益   1、收入增加变得更加稳定   中了举的人就可以被称为老爷了,还是拿明朝来举例,明朝的读书人考中举人之后,各种纳税不需要,那时候有当地的很多富人跟农民为了避税会把自家田产挂在举人名下,每年都会给举人家里好处费,单单凭这一项举人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已经不愁了。中秀才在县官面前只能说免去跪拜,而举人不同,可以在本地经济圈圈钱,还可以在县官面前可以称兄道弟,因为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级别了。   2、具备了当官的资格   举人已经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同时举人也是省一级地方政府所能录取的最高学历的读书人了,再上去就是国家录用进士的考试了。一般中了举的学子还会继续参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春闱考试去拼一把,争取中得进士。在清代初期,因为进士人数不多,而且刚立国不久,各地官员缺编多的情况下,举人一般可出任知县、教职等职务。因此也有“头顶知县,脚踏教官”的说法。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每三年开考一次,录取进士数量增加,要想从举人直接去当官难度增加了很多,这一时期起举人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授予官职。那就是有一个叫“大挑”的晋升制度,所谓“大挑”就是朝廷在落选举人中选出一部分人,授予官职。大挑原本是要考四科的,但在清嘉庆时改为了三科,每六年才举办一次,所以那些落第的举人们都十分珍惜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不过大挑周期太长,而且每次提供的官职也有限,能够如愿的还是极少数人。   明清时期,出身举人的官员本身就不多,能名垂千古的就更少了。举人出身的古代名人有明代的海瑞和晚清的左宗棠。海瑞有“海青天”之美誉,左宗棠更了不起,镇压太平天国,收复新疆,兴办洋务,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五、中进士有多难?   进士考试称为礼部的会试,每三年一次,都是在秋闱之后的第二年春天,如果碰上国家有新皇帝登基或皇帝、皇后大寿等大喜事还会开恩科。   礼部的会试中榜者,称之为贡士,其实这些贡士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一般都将会是进士。只不过还得经过最后一关考试,这最后一关考试称之为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殿试实际上是最后排名的一次考试。这些人也全部有一个尊贵的名字,那就是天子门生。经过殿试的考生出成绩后,根据成绩高低分三等。一甲共3人,赐进士及第,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自宋代开始,中进士后即可以马上授官职,明代也是如此。但到了清代,情况又略有不同,清朝时状元一般授翰林院编撰,为从六品官职,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官职。二、三甲进士会被分派到朝廷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委级”衙门观政,也可以称之为“学习行走”,大体上就是实习的意思。这些新科进士只有通过了实习期(一般为期二年),由各部堂官考核通过后,吏部才能授予其官职。有的在各部委任职,有的放各省的外任。   

(一)录取比例太少   唐朝初年全国每年平均录用进士3-5人,到了唐中期时约有20人左右。宋代平均到每年有70多人(三年一届),清代科举从公元1645年清政府首次开科取士,到公元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清政府一共录取26849年进士。其中顺治三年449名进士为人数之最;最少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仅录取83名进士。在清朝长达268年的历史上,清政府总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共录取26849人,这样平均下来其实每年也就100多人。以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展示内容为依据计算得出结果。在中国1300多年科举考试历史中,全国平均下来每375万个读书人才能考中一个进士。依据泉州地方志的统计,科举成绩较好的福建泉州,平均60万个读书人才录取一个进士。   (二)考进士要用钱铺路   古代学子要投身科举,购书籍、游学交流、聘请好老师,往来考试等费用都非常高。古代人工造纸印刷成本非常高,以宋朝为例,一本书均价为2贯,约折合现在的人民币800-1200元。没有几十万块人民币你都买不到一套完整的教材和参考书。一个士子每年要花费几个月在赶考的路上,到州府、到省城参加岁考、道考、科考、乡试。还要与其他士子进行文会,所需要的路费、餐饮、车马轮船等交通费都是一笔巨额开支。中国历史上中进士平均年龄为35岁,一个人35年没工作,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等他考中进士来反哺家族,那机率无异于中500万彩票。如果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没有全族的资助,是不可能从考秀才到中进士这个漫长的科举考试过程的。   古代一个读书人,以最顺畅的速度来计算,他6岁上私塾开始学习生涯,35岁中进士,那这里面大约花费30年时间。中进士后一般由朝廷授予从六品到七品的官职,这个官阶放在现在大约相当于正处级干部,30多岁的正处级干部是非常年轻的,当然有不少学子50多岁才中进士,这是后话。以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来比较,也以最顺畅的速度来计算,一个学生22岁本科毕业,考入公务员,五年一升,从普通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这样算下来要25年时间,所以正常速度来讲混到正处级至少得45岁(那些坐火箭的除外)。相对比如今通过省考、国考以及通过博士人才引进等各种政策和途径来获得入仕机会,古代的为官之路就难多了,正是因为古代入仕途径很少,除了考上举人和进士,其他的途径很难当官,所以读书人争相向着“进士”的最高目标出发,难度可想而知。


视窗天下


当然很难。

进士分为文科武科,这里只说文科。

从隋唐至宋,到明清定型。大体有三类进士科举办法。

隋唐初创科举,制度不完备,尤其唐代科举异常艰难,先是州府试,最后集中到首都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科举内容还主要看诗词,这就很难了,最离谱的是,想要参加省试,不仅要有州府试的通过资格,还得中央政权五品以上官爵者推荐。而唐代五品可不是明清时候的小官——相当于副省长的州刺史也才五品。

最令唐代士子痛苦的是,进士常科每次最多不过二十人录取,甚至七八人,三五人,乃至一个不中进士。也因此才有——中进士弟,娶五姓女的人生成功标志。

进士在唐代属于稀缺资源,虽然初授官只有八九品,但晋升极其迅速,运气好十来年就有机会入相。也就有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宋代:

宋代推崇文治,进士科为国家推崇,科举形式改变为——州府军试——片区复试——礼部试——殿试。科举内容有所变化,经义与策论成为主体,诗词属于配菜,所以科举难度降低了。

常科每次录取是100进士以上,宋仁宗甚至一科点了800进士。不过,对比读书人数量,进士录取率只是比唐代容易了一点。

明清:

真正科举定型是明清。

科举形式为——县童生——县府院秀才——省乡试举人——礼部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八股文为考试主体,呵呵,按照固定格式写八股文需要——5岁启蒙,每年休息5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中间全部背书——背诵四书五经,学习诗词,背诵韵表平仄,熟悉本朝典章,背诵史书,最后再学八股文。

明清举人平均年龄31岁,进士35岁。想想,刻苦读书30年才能中得进士——而每科进士300人中只有前三名是一甲,第四至60名是二甲,剩余的240人为三甲。不过,三甲一般到老混到5品都很难。

绕是如此,明清时读过书的人约四百万,秀才五六十万,举人十万之下,进士只六七千。可见考进士之难。


四川達州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隋朝到清末,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生命力长盛不衰,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让人又爱又恨,那么在中国古代想要中举是有多难呢?

考试分级,层次林比

就像现在考试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也是分级考试的,级别依次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而进士中的头名称为状元。刚开始入学读书的人都叫做童生,而童生要成为秀才要分别在县,府,省里分别考一次,三场都过了才是秀才

而举人就更难了,你要面对省里几千多个和你水平差不多人的竞争,所以秀才在古代也是非常守人尊敬的,见官都可以不跪。而中了举人就具备当官的资格了,俗称老爷,举人参加礼部的考试,全国举人二十取一为贡士,贡士最后参加天子的殿试竞选状元。

考试内容篇幅巨大,浩如烟海

古代科举考试一般考些什么呢,大家都知道,不就是儒家经典吗?答案是对的,可篇幅会让你想不到的。古代每个考生都是要熟读并背诵儒家经典的,最基础的有四书五经,分别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书》,《易经》,《春秋》。其中论语约十二万字,礼记约十万字,春秋约二十万字,也就孟子少点,但是也有万字,这些都还只是最基础的,后来五经发展到了十三经,你可以想像一下字数了,

最少也是几百万字数了

考试路途遥远,中转曲折

大家都是知道进京赶考的说法,说的就是全国各地的考生集中在京城进行考试,可是中国幅员之大,大家也是知道的,举明清考试地点为例,近一点的考生从直隶,河北赶往北京,而远的则南到广西,西到四川,广西到北京有多远,都是知道的,现在虽然方便了,但是放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上万里的路程甚至能让考生走上一年,而四川也是七八千里路程,以至于很多考生因故死在赶考途中

,其中艰难可见一斑。

考试人数众多,竞争压力大

▲规模宏大的江南贡院

到现在中国都是人口大国,古代也是一样。以明清时期江南的绍兴县为例,全县数千名童生,取约二百名秀才,比例为十比一,而这几百名秀才去参加省数千人举人试,取三十名左右,比例为一百比一,然后全国数千名举人去参加京城的进士试,取二十名,又是接近百比一了。可以看见这有多难了吧。

从这么多的数据中就知道了,为什么古代中举那么难,有时候出现爷爷带着孙子一起赶考也不震惊了,比起古代,我们现在是真的好多了,所以希望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历史评说


科举考试共分以下四个阶段。

童试︰在各府、州、县举行,每年一次,应试者称为「童生」,童生须经过县、府、院三个阶段的考试,及格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乡试︰在各省省会举行,每三年一次,应试者必须是成绩优良的生员,因考试日期例在八月,故又称「秋闱」。中举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乡试后翌年在京师举行,故又称「春闱」。中式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会试发榜后不久,在宫中举行由皇帝亲自策问贡士,再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甲,总称「进士」。一甲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历史小羊


难,超级难!!!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翻译成现在话就是说三十岁才考过“明经科”,实在太老了,大部分未成年就高中了;进士科就非常难,所以五十岁才考中已经算年轻的了。大部分考生终其一生都只能在“孙山”上爬行。

先说科举的爬级之路吧。

首先你得家境优渥,古代的务农率是90%左右,脱产读书的人口只有不到5%,你若投胎不好这一关就过不去。

读了书第一关是考童试,而童试又分县试、府试、院试三关,逐级闯关,最后成功的话你就会获得“秀才”荣誉称号。

科举博物馆有过数据,秀才的录取率只有1-2%,百里挑一。

所以我们别看电视剧里只要会识字的就叫秀才,其实很不容易,差不多100个人里才能有1个秀才,妥妥是地方学霸。

秀才有少量补贴,可免2个男丁的徭役,公堂上不用跪,不会被用刑。

考上秀才后才可以参加每3年一次的乡试,通过,则为举人。通过率也很低,根据年份不同在1-3%左右,换算一下就是每1-2万人读书人里才会出一个举人。

其实从难度上来说,这就和考上清华北大的难度很接近了,因为清北每年招6000人左右,万分之0.6的录取率,但高考是每年都考的。

举人有国家津贴,还能免上百亩地税,也可以当官不过前提是官员编制有缺额并且无人可补的情况下才可以顶替。和买彩票中大奖差不多,不过也已经可以算是统治阶级了。

举人再往上就是会试,进京赶考,3年一届,每次录取100-200人,通过则为进士。这100-200进士最后要到皇上面前再面试一次,前三名就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

考到进士那已经是学霸中的学霸,混的好的进翰林院,混中央,以后有机会入阁拜相,混的差也是外放县令,相当于县委书记

我觉得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大概是比不过的古人举人、进士的考试难度,远远高于现代各种考试。

我们就拿现代学子最荣耀的考上北大清华的情况与古代科举相比较,以宋朝为例:

以2016年的数据来分析:北京大学录取人数1389人;招生率1.48%。清华大学录取人数1248人;招生率1.33%。。两校合计录取2637人。

宋朝进士考试3年一次,,录用人数平均200出头,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录取70人左右。

从录取比例看,以宋朝科举成绩较好的福建泉州为例:童生考生员(秀才)400取1,生员考举人30取1,举人考进士5取1。如此算来,12000个读书人中,只有1人能中举人。60000个读书人中,只有1个人可能中进士。

宋朝考进士录取率是1:60000. 北京大学招生率1.48%。清华大学招生率1.33%。

千百倍的差距。

难不难?超级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