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口罩價格吃50萬罰單:貴州重拳打擊市場違法違規現象


哄抬口罩價格吃50萬罰單:貴州重拳打擊市場違法違規現象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任端毅 通訊員 龔俍睿)2月4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公佈疫情防控期間查辦的第二批典型案例,桐梓縣一藥房將醫用一次性口罩銷售價格從5元/袋哄抬到40元/袋,將面臨50萬元高額罰款。安龍縣一藥房哄抬口罩價格,也將被罰款50萬元。這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依法從嚴從重打擊價格違法,切實維護口罩、防控藥品和糧食、豬肉等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的一個縮影。

1月22日,省市場監管局下發《關於認真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巡查檢查,密切關注重要商品價格動態,加大價格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全力維護市場穩定。同日,省市場監管局還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於開展醫用口罩、藥品等商品專項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嚴肅查處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價格欺詐、串通漲價、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

1月23日,省市場監管局約談9家藥品大型生產流通企業,發出市場監管部門將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價格違法行為的信號,明確告知企業,疫情防控期間,將對價格違法行為頂格處罰,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召開價格穩控提醒告誡會50餘次,發放價格提醒告誡函20000餘份。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督促藥品、醫療器械經營者主動公示涉及疫情防控有關商品及服務的進銷貨價格,接受社會監督,共同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發佈公告,告誡廣大經營者不得利用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捏造、散佈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標明的費用。加強市場價格巡查。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整個春節沒有一天休息,每天走上街頭,巡查農貿市場、商超賣場、藥店、餐館等營業場所,提醒經營者加強價格自律,開展穩價保價宣傳。據統計,從1月23日至2月3日,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價格執法人員22000餘人次,檢查各類市場主體21000餘家。

嚴厲打擊價格違法行為,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堅決做到違法必究。1月23日以來,共受理價格舉報投訴和處理價格輿情722起,立案查辦價格違法案件75件。1月29日公佈第一批5起疫情防控期間查辦的典型案例,價格違法案件佔3起,其中,餘慶縣敖溪鎮遠康藥房哄抬口罩價格,被處以28.8萬元的罰款。在2月4日公佈的第二批6起典型案例中,價格違法行為又佔4起,2家藥店接到50萬元高額罰單。

防範與打擊相結合,在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努力下,全省市場價格處於總體可控狀態。市場調查顯示,當前,除醫用口罩、豬肉受供求關係等因素影響價格有明顯上漲外,疫情防控相關藥品以及大米、麵粉、菜籽油、食鹽、蔬菜等重要生活商品價格平穩。

省市場監管局正告價格違法者,誰敢坐地起價,牟取不義之財,必遭重拳打擊。並明確表示,疫情防控期間,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對價格違法零容忍的態度不會變,一經查實從嚴從重從快處理的執法方向不會變。同時號召廣大經營者要兼顧社會責任和企業利益,嚴格遵守價格法律法規,不得利用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捏造、散佈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 另外,省市場監管局也呼籲廣大消費者積極進行監督,發現價格違法行為,立即通過12315熱線或平臺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