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圖作“戰”蓄足底“氣”山東積極引進氣源推動供氣多元化

掛圖作“戰”蓄足底“氣”山東積極引進氣源推動供氣多元化

□ 本報記者 左豐岐

本報通訊員 繆久田 李凱 杜建

天然氣是一種優質、高效、清潔的低碳能源,持續增加天然氣資源供應,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是我省穩步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面對“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和天然氣需求大幅增長的實際,近年來我省積極作為、多措並舉,持續加大外部氣源引進力度,已形成以省外調入和國外進口為主,自產氣、海氣為輔的多氣源、多類型、多方向供應格局,為加快推進全省能源結構調整優化步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當前氣從哪入魯?

得益於勝利油田開發建設,我省較早用上了油田伴生氣。幾十年來,全省天然氣供應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一股氣”“一根管”發展到目前“八方來氣”“一張大網”,逐步構建起覆蓋全省所有縣區的天然氣供應格局,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了堅實能源保障。

——始於自產自用。2000年以前,全省天然氣主要是來自勝利油田的伴生氣和來自中原油田的氣田氣,通過區域管道供給油田周邊地區。

——擴大省外調入。2002年,天津大港油田氣通過滄淄管道輸至魯北地區,我省首次實現天然氣省外調入。自2006年起,內蒙古大牛地氣田天然氣、陝西長慶氣田天然氣通過國家輸氣網絡的支線逐步增加對魯供應量,豐富了入魯供氣格局。

——增加國產海氣。渤海氣田海氣2004年在龍口登陸,主要供應煙威地區。至此,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油氣公司通過不同方式,均實現了對魯供氣。

——補充陸上進口氣。2009年,來自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進口氣對我國供氣。2012年,該氣源通過西氣東輸管道西二線平泰支幹線輸送至我省。這是當時最遠的天然氣來源,可謂“不遠萬里來到山東”。

——壯大進口LNG。隨著用氣需求大幅增長,陸上供魯資源增量略顯不足,我省將資源引入瞄準了海外。2014年底,山東第一座LNG接收站——青島LNG接收站在董家口港投產;2015年,該站通過配套外輸管道、LNG槽車等方式實現了進口LNG對省內的供應。目前我省進口LNG已佔據全省天然氣供給量的一半左右。

未來氣從何處來?

隨著國家“抓住中間、放開兩頭”油氣體制改革逐步深入,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我省規劃充分利用區位和沿海港口優勢,持續優化天然氣供應格局,努力達到渠道多元化、供給規模化。

——俄氣新入魯。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全長8000公里,起自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自黑龍江省黑河市入境,經山東等省後止於上海。按照中俄兩國政府簽署的《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預計30年內每年可供應我國天然氣380億立方米,惠及9省4億多人口。

——海氣再入魯。2019年初,中海油在位於渤海海域中凹陷的渤中19-6氣田,測試獲得優質高產油氣流,預計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000億立方米。該項目的勘探開發將進一步緩解我國天然氣消費集中在中東部而產地集中在西部的矛盾。該氣田海氣已確定未來在山東北部登陸。

——海外氣多元入魯。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青島LNG接收站擴建工程,龍口南山、煙臺港西港區、龍口港LNG接收站將相繼投產,預計全省LNG接卸能力將達到每年2500萬噸。在加快接收站建設的同時,我省積極推動海外LNG資源引進工作,堅持進口國別多元化和合作模式多樣化,實行長約和現貨兩手抓,豐富供應渠道。初步預計,我省沿海LNG接收站可將亞洲、非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引進我國,每年供給量可達350億立方米,相當於全省2018年用氣量的2倍多,將成為供應山東乃至周邊各省的“主力軍”。

當前,隨著全省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落地和清潔取暖“煤改氣”等加速推進,天然氣消費需求持續快速增長。我省圍繞“發展綠色能源,助力動能轉換”核心任務,把保障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作為一項重大戰略,把“氣化山東”作為一項長期重點工作,科學佈局、有序發展,利用豐富的海岸線資源和港口優勢,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LNG資源進口基地和天然氣儲備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