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還能去預防接種門診“打預防針”嗎?

近日,國家衛健委明確,兒童也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因人群聚集可能導致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增加。哪些情況下疫苗必須及時接種,哪些情況下疫苗可暫緩接種或補種呢?怎樣才能按時接種疫苗同時又能降低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呢?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省疾控中心專家給您如下建議。

一、哪些疫苗要注意及時接種?

新生兒首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應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在助產機構及時接種。

狂犬病疫苗、破傷風疫苗等用於暴露後免疫的疫苗,應按疫苗接種程序及時接種。就醫時應就近選擇去開設有犬傷門診、門診病人量較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預防接種門診。

二、除了剛才提到的4種疫苗外,其它疫苗如何接種呢?

分兩種情況:

1.如果您所在的社區或村未發生社區傳播疫情:可根據所在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或疾控機構的具體要求、接種單位(門診)的時間安排選擇接種。

2.如果您所在的社區或村已經發生了社區傳播疫情:可暫停除了剛才提到的4中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種,並注意在疫情結束後儘早補種。

三、哪些人群應該暫時延緩接種疫苗?

如果要接種疫苗的人(受種人)和其家人出現了以下情形之一,應暫緩接種:

1.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和疑似均包含在內)。

2.近一個月內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或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有接觸史。

3.近一個月內去過疫區。

4.有發熱等暫不適合接種的情況。

四、暫時延緩接種疫苗會有不利影響嗎?怎麼辦?

雖然及時接種疫苗很重要,但由於疫情防控導致一定時間的延遲接種不會影響疫苗保護效果,後續補種即可。由於疫情暫停或推遲接種而超過接種年齡者,可繼續順延完成後續劑次的接種。

五、如果要去“打預防針”,要怎樣做才能降低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呢?

記住幾點——提前預約、杜絕聚集、做好防護、有序安全接種。

1.通過電話(疫苗接種本上聯繫方式)或者網絡預約準備前往的接種門診,並主動告知受種人近期旅居史。在預約時間段去接種,儘量減少在接種點駐留時間。

2.受種人特別是兒童及其監護人應提前在家自行測量體溫,如有“發熱(體溫大於37.3°С)、乏力、乾咳、嚴重溼疹、腹瀉”等不適,不要前往接種點接種。

3.應按照接種門診相關規定與要求,自覺排隊遵守秩序。受種人應由一到兩名監護人陪同,配合做好預檢、取號、叫號、接種和留觀。接種中要儘量注意兒童保暖,接種完成後儘快為兒童穿好衣服。接種後不能在接種室逗留,立即前往留觀區留觀30分鐘,留觀中與其他留觀人群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至少1米)。

4.進入接種門診前均要手消毒,進入後全程佩戴醫用口罩,離開接種門診也應進行手消毒。

5.接種結束返家後,應密切關注受種人的健康狀況,與疫苗相關的發熱通常出現在接種後24-48小時之內,體溫多為中低熱,一般持續時間不超過48小時。當天給嬰幼兒護理時應避免揉搓接種部位,紅腫和硬結直徑<1.5釐米的局部反應一般不需任何處理。紅腫和硬結直徑在1.5-3釐米的局部反應,可用乾淨的毛巾先冷敷,出現硬結者可熱敷,每日數次,每次10-15分鐘。接種卡介苗出現的局部紅腫不能熱敷。如有其它不能緩解的不適,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還能去預防接種門診“打預防針”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還能去預防接種門診“打預防針”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還能去預防接種門診“打預防針”嗎?

本臺記者:邱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