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日記丨草河口鎮“第一書記”們的日常

“我是黨員,關鍵時刻我必須上。”“全村的情況我最熟,我必須和村民在一起。”疫情就是命令,從大年初二開始,本溪縣草河口鎮的“第一書記”們在沒有接到鎮裡通知的情況下,從瀋陽、本溪等地返回所駐鎮村,衝上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對不起,現在我們村一律不允許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入,請你返回。”2月3日上午,氣溫零下20多攝氏度,在草河口鎮祁家堡村的進村檢查站,駐村“第一書記”張哲攔下了兩臺外地車輛,面對車主的辱罵和糾纏,張哲一絲一毫都沒有退卻。


防疫日記丨草河口鎮“第一書記”們的日常

同一時間,雲盤村“第一書記”胡高煒正一瘸一拐地走進村民張彩霞家的小院。“張大姐,住在瀋陽的大兒子回來沒?”得到張大姐肯定的回答後,胡高煒不忘叮囑道,“不僅出門要戴口罩,還得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風。”“家裡還有口罩沒有,正好我女兒從北京給我寄來100個,明天我給你送來幾個。”


前幾日,胡高煒在入戶排查中,由於鄉村道路冰雪路滑,他不慎摔了一跤,腳面紅腫得像個小饅頭。“大家都勸我回家養著,可現在疫情形勢這麼嚴峻,我又怎能臨陣退卻!”“本來這雙棉鞋就買大了,現在穿起來剛剛好。”胡高煒幽默地說到。


防疫日記丨草河口鎮“第一書記”們的日常


剛吃完中午飯,張哲又拎上剛剛買來的豬肉和蔬菜走進去年才脫貧的周振清家的小院。“周大哥,你需要的菜買來了,我就不進屋了,還得給王紹祥患唐氏綜合症的女兒送藥去呢。”“小張書記真是我們貧困戶的貼心人,他不僅幫助我們脫了貧,在疫情發生的時候,他知道我們家3口人都有殘疾,媳婦又剛剛做完手術,出行購物不方便,就定期幫助我們買生活物品。”周振清對記者感慨道。


“老倪,今天下雪了,天氣特別冷,你值守卡口時,多穿點衣服。”“張書記,丹東寬甸有疫情了,茳草村檢查站一定要認真、認真、再認真,發現過往車輛和人員有情況,堅決不能放行。”……每天9點,居家隔離的鎮黨委“第一書記”王曉霞都會通過微信視頻叮囑駐村“第一書記”。2月1日,王曉霞還自費購買了一批消毒液、手套等戰“疫”物品,讓親屬運到草河口鎮,一批體溫檢測儀正在發往草河口鎮的路上。


這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擔當,在草河口鎮“第一書記”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茳草村“第一書記”張君輝主動請纓,24小時重點監控武漢返鄉人員,每天還抽時間去檢查站值守;草河口村“第一書記”王威在兼顧原單位本溪縣第二人民醫院的發熱門診工作的同時,還每天都到入村卡口值班;正溝村“第一書記”倪威克服年齡大、體質弱的困難,每天都入村排查和值守卡點;駐鎮扶貧工作隊書記陳紅旭孩子不到兩歲,他把媳婦和孩子安排回了孃家,堅守在抗“疫”第一線。


在脫貧攻堅戰中,草河口鎮“第一書記”們紮根鄉村一線,建立了完善的幫扶體系,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幫助貧困戶全部脫貧;在抗擊疫情阻擊戰中,他們又憑藉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主動參戰到第一線,深入排查、嚴防死守,確保了鄉親們的健康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