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一線醫護人員的278小時。

2月4日上午10:30,眉山市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治癒出院。經過11天又14個小時的艱苦奮鬥,四川省仁壽縣人民醫院34名醫護人員和數十位專家一起,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成功讓確診病人王某健康出院。至此,他們已經整整奮鬥了278個小時。


仁壽:一線醫護人員的278小時。

小除夕夜,他們整裝進入隔離區

送走病人,仁壽縣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長夏雪容小心翼翼脫下隔離服,仔仔細細洗了手,又使勁兒揉了揉臉,才大步走進辦公室。

“說一說其他病人今天的情況。”她一開口,聲音啞得只剩下氣音。從大年三十凌晨1點進入隔離區到現在,整整十天,夏雪容基本沒有睡過一個完整覺。每天不停地安排、護理、開會、總結、培訓,忙得像個停不下來的陀螺。

1月23日(大年廿九),仁壽縣出現了一例來自疫區的發熱病人。收治患者的文宮鎮中心衛生院第一時間聯繫到了仁壽縣人民醫院,縣醫院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專家團隊到文宮中心衛生院會診。考慮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疑似患者,隨後患者被緊急送往仁壽縣人民醫院感染科。

1月23日晚上8點半,獲知這一消息的感染科主任黎秋芬迅速啟動應急預防,通知一直待命備戰的感染科醫護人員進入工作狀態。

接到電話,感染科護士長夏雪容剛端起晚飯,還沒來得及吃。她放下電話,二話沒說,收拾了幾件換洗衣服,直奔醫院。

得到消息,感染科護士謝莉正在給孩子餵奶。她把孩子往母親懷裡一放,親了親孩子的小臉蛋,毅然走進了隔離區。其實這時候,她的產假還未休完。

10名醫生、20名護士、4名護工,在臘月二十九小除夕夜全部趕到,開始有條不紊地工作。晚上11點,患者送達感染科,安頓好患者已是差不多24日凌晨1點。

24日(大年三十)早上7點,感染科的大樓燈火通明,醫護人員把各自的日常用品和隨身衣物都帶到了科室,開始了隔離區、生活區兩點一線的工作和生活軌跡。

整個春節假期,34名醫護人員和最危險的病人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治療,一起抗擊已經確診的新冠病毒。每個人,都無怨無悔,勇往直前。

在感染科的文件櫃裡,一份簽名後的請戰書上蓋滿34個鮮紅手印。一個個鮮紅指印背後,是一顆顆赤誠奉獻的醫者之心。

仁壽:一線醫護人員的278小時。

厚厚隔離服 濃濃醫患情

作為眉山市定點診療醫院,眉山市所有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均在仁壽縣人民醫院感染科接受治療。此外,還有幾十名接受醫學隔離觀察的密切接觸者。

34名醫護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每天和這些高危人群密切接觸,觀測他們的身體情況,調整他們的心理狀態,讓隔離人員穩定情緒,讓患者早日康復。

科裡大部分醫務人員都有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面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院快速制定出各種流程,並反覆培訓、演練、整改,讓各項工作有序穩步推進。

病毒來勢洶洶,傳播途徑太廣,對隔離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名醫護人員都要穿上厚厚的隔離衣和防護服,手套、口罩、防護面屏等裝備一個都不能少。根據規定,一套防護裝置只能使用一次。為了節約物資,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一穿就是8個小時。這8個小時,不能喝水,不能吃飯,更不方便上廁所。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他們有的上班前三小時就開始不吃不喝。有的則直接用上了尿不溼。

儘管如此,他們對病患卻一直和顏悅色,耐心細緻。

為了幫助患者確立良好的精神狀態對抗病毒,他們為患者安排了一張作息時間表,從早上7:30到晚上11:00,細化到每一個鐘點,連運動方式都進行了反覆規劃。

徐智勇是確診患者的主治醫生。為了監控病情,他對病患進行定點觀察,測量體溫、拍片、喂藥,他都親力親為,連續三天三夜沒有好好地合一下眼。厚厚的病情報告,是醫患情深最細緻的體現。

呼吸內科支援到感染科的醫生黃天才,為了讓發熱門診的病人少一些等待,從早上7:50上班坐診到晚上8點才下班。期間,連午飯也沒顧上吃,上廁所都是小跑。等到診完所有發熱病人,大家才發現,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十天,34名醫護人員和患者建立的感情是無法言喻的。他們用真心真情,贏得了患者一致好評。一位解除隔離的患者特地發微信給他們,說:“謝謝,你們太暖心了!”

隔離區內外的思念 有愛有家有信念

“寶貝,叫媽媽。”手機視頻裡,仁壽縣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代茜正在逗女兒。代茜是科室的骨幹力量,從臘月二十九進入隔離區就再也沒回過一次家。她的丈夫是警察,這些日子也奮戰在疫情一線,兩個孩子只好託付給父母。

“唉,孩子都已經習慣了沒有爸媽的日子,連媽媽都不會叫了。”代茜的小女兒才兩歲,在手機視頻裡看著陌生的媽媽,一聲也不吭。代茜有些心酸。

“不過家人都很支持我們,把孩子照顧得好好的,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代茜很快調整好情緒,振作起來,“等我們戰勝了病毒,再和家人好好聚一聚。”

像代茜一樣,感染科所有醫護人員的家人都為他們提供了堅強的後盾,讓他們安心工作,抗擊病毒。

“我們不回家,既是為了工作,也是為了保護家人,保護群眾。我們畢竟和患者親密接觸過,怕把病毒帶到外面。”這是感染科34名醫護人員共同的心聲。

說起外界的支持,50歲的科主任黎秋芬十分感動:“這些日子,醫院的設備優先供我們使用,各級領導多次慰問,社會各界群眾也十分配合,沒有讓疫情蔓延。我們有信心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戰勝病毒,贏得最終的勝利。”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疫情在前,所有醫護人員迎戰一線,一步不退。誰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誰都有難以割捨的親人。可總有這麼一群人,從未忘記自己的誓言。

雖然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們知道,他們是為了誰。願平安,定凱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