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想要取代英在歐盟的位置,可行嗎?

新文化街男孩


不可能!也不可行!

英國是聯合國“五常”重磅國家,英國退出歐盟,除了俄羅斯,歐洲沒有任何一國能填補英國留下的真空,取代英國在歐盟的位置。


波蘭不具備取代英國的軟、硬實力。

在世界話語權、號召力、影響力上,英國的資格老辣,底蘊和功力深厚,淺顯的波蘭難望其項背。

在硬實力方面,僅比經濟,波蘭GDP5933億美元,英國GDP2.83萬億美元,波蘭GDP經濟僅相當於英國的21%,完全就不在一個量級上。

但英國脫歐,波蘭在歐盟的地位會上升。

第一,波蘭是沉悶歐盟中一股朝氣蓬勃的新生力量。波蘭從擺脫蘇聯國際分工計劃經濟體系控制後,市場經濟改革獲得成功,加上歐盟的扶持,波蘭創造了經濟連續28年增長、年均增長4%的奇蹟,將起始水平相當的烏克蘭經濟(GDP1349億美元)拉開了4倍以上差距。波蘭已跨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人均GDP15659美元),正全力以赴向富國目標(人均GDP2萬美元)奮鬥,波蘭可望給歐盟經濟繼續輸入活力。


第二,波蘭是歐洲人口紅利大國,位於歐洲十字路口,可承接西歐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又可向東歐欠發達國家開拓市場,波蘭對振興歐洲整體經濟可起到重要的串聯作用。

第三,波蘭依靠美國保安全,為歐盟恐俄構築了安全屏障,波蘭的前沿戰略地位會得到西歐發達富國的倚重和拜託。

第四,波蘭是加入歐盟的收益者,波蘭懷有“歐洲大國夢”,熱心於參與歐盟事務混臉熟,波蘭會掏出真金白銀為維護歐盟做貢獻。



波蘭在歐盟可發揮重要作用,但不可取代英國在歐盟的位置。

除了軟硬實力比英國欠缺,還有科技、經濟實力排在波蘭之上的意大利、荷蘭、西班牙比波蘭更有資格,它們不會允許波蘭後來居上!

歐盟兩大佬法國、德國也會限制波蘭的領導作用。
道理簡單!波蘭緊抱美國大腿,一切行動聽美國指揮,這是法德有所顧忌的。歐盟的親美“釘子戶”英國搬走了,法德亡羊補牢,不會給美國在歐盟中的“新鐵桿”波蘭留下太多的發揮空間。


諶人




我們之所以提出這個疑問,就是因為想起一句話: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在英國實現脫歐後,美國急於再找一個代理人。放眼二十八個歐盟成員國,應該只有波蘭最合適。

一定會有人說,這分明是矬子裡拔將軍。可我們並不以為然,一是太小看了波蘭的分量,二是抬高了原來英國在歐盟裡的作用。



如果按人口和領土面積等體量來看,連德國法國也不敢小看波蘭。若按在東歐的影響力來說,波蘭的作用無人可比。更為重要的是美國與波蘭現在是“王八看綠豆對上了眼”,波蘭是美國在歐盟裡的最好朋友,關係也最親密。



所以,有美國人的認可和支持,波蘭在歐盟將擁有原來英國曾有的監軍地位,更會是美國利益的代言,還具備隨時向美國通風報信的能力。而這些也都是英國曾經做過的,有波蘭接班,對美國而言也是一個安慰。



有人說,英國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波蘭根本無法比擬。但不要忘記,由於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所以一直保持著獨立地位。換句話說,即使英國還在歐盟內時,在金融方面也沒有實現對歐盟的壟斷和全面掌控,現在英國脫歐了,對歐盟的影響也會很有限,反倒是給法國德國等老西歐國家創造更多機會。所以,根本無需考慮波蘭是否會具有英國的經濟地位。

綜上,我們以為,波蘭若想替代英國在歐盟的地位,是可行的,關鍵在於美國的需要和意願,和波蘭是否已經考慮好,以後做美國的打手會很受罪,更有可能被美國隨時拋棄而身心疲憊。


新文化街男孩


對於波蘭想取代英國在歐盟中位置的雄心,只能用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來形容,波蘭是不可能取代英國在歐盟中的地位的。為什麼有這種觀點呢?且看以下分析!



英國退出歐盟,對英國的影響這裡暫且不進行討論,僅僅討論一下對歐盟自身的影響,英國脫歐註定會對歐盟一體化及將歐盟打造成國際首屈一指的一極的雄心,下一階段會有更多的國家考慮退出歐盟,所以歐盟肯定已經進入深度思考改革期,改革歐盟目前存在的弊端,改革預防更多的國家退出歐盟。



在此情況下,歐盟應該正視歐盟中東西歐洲矛盾問題,歐盟的西部歐洲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長期承擔對歐盟中的中東歐國家經濟援助,但在歐盟決策權上雙方並沒有任何差別,因此歐盟巨大底層極有可能會改變這種格局,至少會做出留住老歐洲的改變。所以,可以預見,以波蘭這類新歐盟國家,以後註定不可能在歐盟中享受太高的待遇,還想取代英國的位置,想的太多了!



英國是歐洲第二大經濟體,還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歐盟中有著不可代替的重要位置,在目前歐盟的國家中,影響力與德法不相上下,遠超其它歐盟成員國,波蘭在歐盟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尚且不如意大利和西班牙,憑什麼取代英國在歐盟中的地位呢?



波蘭近些年與美國的關係快速走近,最近還傳出波蘭不用排隊就可以直接裝備美國與多國聯合研製的F35,足矣說明波蘭在美國盟友體系中的重要程度,但波蘭與美國走近的同時,有點得意忘形,頻繁向波蘭的西邊鄰國德國發出挑釁,雖然波蘭有些時候波蘭表現的矛頭指向俄羅斯,但很多卻無形中傷害到了德國,早知道波蘭西部大部分領土,都是二戰後從德國劃出的德國固有領土,因此,德國不論考慮歐盟的發展問題,還是考慮自身利益問題,都不會對波蘭放任太多。



所以說,波蘭註定不可能在歐盟中取代英國的位置,還有可能隨著英國的退出歐盟,成為歐盟改革的重點修理對象,甚至在歐盟深度改革方案中,波蘭甚至有被踢出歐盟的可能!或許波蘭取代英國的宣傳,就是自我安心的舉措。


涇水書生


英國在1月31日從法律層面退出了歐盟,接下來進入11月的過渡期,在此期間英國繼續留在歐盟共同市場與關稅同盟框架下,與此同時雙方展開貿易關係談判。如果把歐盟比作一個如同國家一樣的國際政治行為體。那麼英國離開歐盟,使得歐盟整體經濟規模減少了2.8萬億美元左右,降到了15.5萬億美元左右。歐盟的總人口減少了6650萬左右,降至4.49億。這使得歐盟整體實力大幅削弱,然而這些僅僅是硬性的指標,英國本身還是重要的軍事強國,並且還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所以英國脫歐對歐盟的影響負面影響很大,這也難怪法國總理馬克龍用“心痛”來形容感受。

(英國脫歐)

那麼有人便有因為,在歐盟範圍內是否能夠有一個國家來取代英國在歐盟內部的地位,波蘭能否勝任?

其實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從硬件、波蘭自身以及歐盟三個層面來進行一下分析。

波蘭自身的實力不行。如果將歐盟比作一個股份公司,以經濟總量的多少來當成是股權,而股權決定話語權。那麼波蘭的GDP總量只有大概5857億(2018年)多一點,這不及英國經濟規模的五分之一。波蘭的人口也僅為3798萬人,相當於英國57%。從這些數據來看,波蘭跟英國相比差距巨大,而縱觀歐盟內意大利(GDP2.07萬億美元、6043萬人)、西班牙(GDP1.43萬億、4672萬人)也都要比波蘭強上太多。更何況以波蘭歐洲“門墊子”的國際影響力,在歐洲範圍內更是沒什麼話語權。

(馬克龍與波蘭總統杜達)

波蘭存在“疑歐傾向”。波蘭是在2002年與匈牙利、捷克德國其他中東歐8國以及塞浦路斯一同加入歐盟的。波蘭加入歐盟在當時看來是大勢所趨,而且波蘭也確實享受到了各種歐盟的福利政策和補貼。比如從在2014至2020年期間其從歐盟結構與投資基金項下獲得890.4億歐元,佔基金總額的19.6%,再加上共同農業政策項下211億歐元的直接支付,整個預算期內,波蘭將獲得1101.4億歐元。

(算是歐洲大國巴)

然而波蘭當前執政的法律與公正黨本身是一個保守民族主義政黨,一直存在疑歐傾向,對歐盟的移民、經濟、金融等領域的政策頗為不滿。之所以沒有讓矛盾激化,主要是其目前依然是歐盟政策的最大受惠者。波蘭未來可能存在退歐隱患。

(波蘭民族主義者)

其實英國在歐盟內部也沒什麼話語權。歐盟本身是一個“白左”理想化的產物,國家之間在歐盟內部的法律地位是平等,雖然彼此的國家實力相差較大,但是從歐盟整體決策來看,其是一種多元決策結構,有著嚴格的規定和程序。雖然效率低下,而且機構也十分臃腫,但是卻可以最大限度平衡歐盟內部成員國因國家實力所造成的不平等,盡最大可能保證成員國意見一致,調和彼此之間的矛盾分歧。

(布魯塞爾歐盟總部)

所以說雖然看似德國和法國在歐盟內部心臟和大腦,但是這也只是從一般人的角度看來是這樣,但是實際上兩者只是對歐盟所作出的貢獻比較大而已,話語權無法落實到制度層面。英國在歐盟內部,除了會費之外,沒有太多的貢獻,更是沒有太多的話語權。波蘭想要取英國而帶之,就意味著就會想英國一樣,得不償失。

(波蘭取代英國?)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一個三姓家奴

一個搖擺民族

一個篡改歷史的政府

一群自高自大自欺欺人的國民

一個唯利是圖沒有信仰的國家

……

你覺得它能取代英國嗎?



姝園拾稚


《圍城》中有一句名言: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歐盟這個共同體,在大多英國人的眼裡,是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於是花了三年半的時間,不惜冒著英國政治社會和人心的大撕裂,都要離開她,現在終於如願以償;而在東歐一些國家,比如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加入歐盟簡直比登天還難,簡直成了夢寐以求的夢想,好似加入了歐盟就登入了天堂,烏克蘭都把加入歐盟寫進了憲法,總統澤連斯公開說,烏克蘭完全可以頂替英國空出來的名額,比如說波蘭就迫不及待的想在歐盟中替代英國的位置,事實上是想和德國、法國一爭高下。



波蘭能代替英國曾在歐盟中的位置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理由有三:

一是英國是聯合國的五常之一。英國的話語權是波蘭永遠無法企及的。

自從冷戰結束,華莎解體,波蘭加入歐盟和北約之後,國內的民粹主義和右翼勢力開始膨脹,尤其是在意識形態上,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為此不惜篡改和扭曲自己的歷史,事實上是充當了美歐圍獵俄羅斯的馬前卒。在歐盟的27個成員國裡,德國法國英國一直是並駕齊驅的三駕馬車。近幾年來,英國在經濟上幹不過德國,在政治上搞不過法國,自己覺得待在歐盟有些憋屈,於是就鬧分離。

想想看,英國是什麼?是聯合國五常之一,不論是在國際事務上還是在地區事務上,都有絕對的話語權。波蘭算老幾?在歐盟,東歐和東南歐的一些原華沙體系內的國家,一直是被救濟和照顧的對象。也就是說他們加入歐盟,確實是沾了光。只不過波蘭領導人這幾年抱緊了美國的大腿,唯美國馬首是瞻罷了。在歐盟裡面,波蘭的地位只是第二梯位的。



二是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波蘭只能望其項背。

有人說過,即便英國脫離了歐盟,但其對歐盟影響力還是要比波蘭大的多。英國雖然脫離了歐盟,但它脫離不了歐洲,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上,英國始終要比波蘭大;就拿與美國的關係來說,英國和美國的關係那是久經考驗的。不管波蘭怎麼巴結美國,充其量也就是個奴才。更何況,由於歷史的原因,波蘭與德國的關係一直十分微妙。當然話語權的大小,其決定因素還在於經濟實力。波蘭的經濟實力能和英國相比嗎?

波蘭在歐盟裡,經濟總量處於一種什麼水平呢?充其量只能佔到六七位,按照波蘭的奮鬥目標,力爭在向第四的這個位置上衝刺。波蘭和英國的經濟差距那可不是一點半點。雖然2018年波蘭的經濟增速在歐盟裡面居第3位。



三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的“法德波峰會”倡義,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近之所以出現了波蘭將替代英國歐盟中的位置這個話題,即由原來的德法英變為現在的德法波,都是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一個餿主意引發的——馬克龍邀請德國總理默克爾重啟法德波峰會,他認為法德波三個國家對歐盟的未來負有責任。於是外界就把這個引申,認為波蘭將成為歐盟的第三強。當然馬克龍在訪問波蘭時說這番話,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拉攏波蘭撐場面,想通過波蘭而制衡德國(利用歷史情結),畢竟波蘭是中東歐地區的最大國。所以馬克龍的話是有特殊環境下的特殊含義。


書中有毒


雖然是做夢!

但是,有美國支持。

美國一直希望瓦解歐盟。

蘇東波後,許多如波蘭這樣的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

這些國家對俄羅斯非常恐懼,怕再次被其控制;但也對法德等國不信任,如二戰捷克被出賣,波蘭被侵略其盟國卻袖手旁觀,甚至也被侵略過。

相對於歐洲大國,他們對實力雄厚,又遠在美洲的美國更加親近。

美國也利用這一點,把他們稱作是“新歐洲”,跟法德等國家組成的“老歐洲”相區別,並加大合作,慫恿其在歐洲內部搗亂,維護美國利益。

歐盟許多政策、決議久拖不決,跟這些國家的阻撓、使壞分不開。

例如,美國準備在歐洲部屬反道導彈,俄羅斯強烈反對,法德也擔心刺激俄羅斯,不同意。可波蘭等國卻邀請美國將導彈基地部署到本國。

隨著英國脫歐,美國已無法利用英國,在歐盟內部製造分裂,波蘭等國能否接過“歐洲攪屎棍”的大旗,還拭目以待!


雁去無痕ty


只是"小姐心,丫環命“罷了,靜觀其變!


手機用戶64514995686


不是可行不可行,是不可能!波蘭自己幾斤幾兩心裡不清楚嗎?波蘭取代英國?是自己有實力?還是有國際地位?一個國防不能自主,沒有經濟實力的國家,有什麼資格取代英國?做夢是吧?醒醒吧!


故鄉的紅棗樹


絕不可能。

第一目前實力不夠。

第二將來實力不夠。

第三地理位置不好。

第四國際機遇未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