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怎么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

龙在天411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划分,即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确定节气;“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经历史发展,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的渊源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岁起摄提纪元)的基本内容,它在上古时代(或远古)已订立。古籍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节气变化有密切关系。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节气的依据。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为一岁。北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平均时间法”(又称平气法)划分节气。用立杆测影(土圭)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把冬至列为“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定气法”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也就是视太阳从黄经0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当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黄道圆周36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定气法”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规律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视运动,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二者前后不差1-2日。地球每365天6时9分10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称为冬至。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时,分别为夏至和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古人所谓“日南至,日短之至),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循环往复。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越我国境内。北回归线代表了很多事物的分界线,是温度带(热带和北温带)的一条划分界线,是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北纬度线,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的时候,也意味着北半球到了夏至日(此时斗柄指向午位,太阳黄经达90°)。北斗、太阳等天体运行所标示的节气与这条线有着密切的关系,季节交替时很多物候现象、气候类型在这条北回归线附近渐变。

廿四节气的交节时间,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我国地域广阔,主要位于低、中纬度。低纬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纬度30度间的空间范围,即30°N至30°S以内,包括热带、副热带(亚热带)两个热量带,是全球太阳辐射和热量比较集中的地带;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纬度带,高、低纬度的盛行气团在这一带相互交迭,气旋活动频繁。不同的纬度地带,其气候有很大差异。我国低纬地区(南方地区),多雨、多风暴、光照足、湿度大,季节转换时光照、降雨量、风暴等变化明显;中纬地区(北方地区)少雨、少风暴,季节转换时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中纬地区四季温差大,气温变化分明。

二十四节气,是老少皆知的传统民俗概念。

它是民间用以指导农事活动的规律,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那么就让我们来学习,二十四节气分类的依据。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气候悬殊,因此各地四季开始日期和其持续时间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四季分明,有些地区不甚明显,甚至某一整个季节都不出现。例如黑龙江省瑷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便没有夏季;而在青藏高原上流传着“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华南福州以南没有冬季,有些地区几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云贵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无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称。所以“四立”虽是从天文上划分得来,却有很强的地区性,它不能适应于全国。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从农业生产上看,这三个节气的热量意义大于它们的水分意义,具体而生动。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同时,它还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现行的公历中,节气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不超过1—2天。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 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一年四季交节时间

春季

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定气法:太阳黄经为315度。公历2月3-5日交节。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公历3月05-07日交节。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斗柄指向法:斗指乙;时间平均法:冬至后105天;定气法:太阳黄经为15°。公历4月04-06日交节。

谷雨: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公历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公历5月05-07日交节。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公历5月20-22日交节。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公历6月05-07日交节。

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公历7月06-08日交节。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公历8月07-09日交节。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公历9月07-09日交节。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公历11月7-8日交节。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公历12月6-8日交节。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公历1月5-7日交节。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公历1月20-21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具体交接时间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 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 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为什么是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

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古人渐渐形成了许多基于某个节气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这些方式、习惯慢慢就演变成了属于二十四节气特有的民俗,有的甚至还逐渐演变为了复合型的传统节日,这些习俗和节日无不寄托着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有些节气民俗已经逐步被简化,甚至消失殆尽,变成了一种淡淡的历史印记。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些有着高度社会性价值的节气民俗也应被重视起来,现将部分节气传统习俗略述如下。

其一,立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人在此日要举行迎春活动。据《史记》记载,周天子在立春这一天亲率三公九卿以及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祈求丰收。清朝时,各州县也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其中以“鞭打春牛”最为盛行。据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所谓“春牛”,就是用泥土塑成的土牛。立春正午,由官员执鞭抽打三下,其用意在于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将春牛打碎后,人们争抢春牛的土块,将其带回家中,或置于牲圈,或撒于田中,无非是要讨个吉利,企盼来年牧畜兴旺,粮食丰收。立春之日还有一种名为“咬春”的习俗,《明宫史》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相互请宴,吃春饼和菜。以绵塞耳,取其聪也。”《燕京岁时记·打春》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

其二,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立夏日”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围绕着这一节气形成了许多礼仪习俗,“称人”便是其中之一。《清嘉录·四月》载:“(立夏日)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蔡云《吴歈》云:‘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清人秦荣光的诗句中也有“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之说,即以体重增减来判断健康与否,如今这一习俗在某些地区仍习见之。在立夏时家中还要准备樱桃、青梅、麦这三种节物用以祭祖,称为“立夏见三新”(《清嘉录·四月》)。同时,适逢鲜蛋上市,孩子们在立夏这一天还要进行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斗蛋。斗蛋时,尖者为头,圆者为尾。蛋头对蛋头,蛋尾击蛋尾,两人相互使力,以蛋壳不碎者为赢。

其三,立秋。立秋日,周天子在此时要到西郊举行迎秋仪式。汉代则要举行田猎,以示秋来扬武之意。《梦粱录·七月》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又言:“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武林旧事·乞巧》云:“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除戴楸叶、饮豆汤外,立秋日还有“咬秋”的习俗,似与立春日“咬春”相对。《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反映了古人在立秋日防病的风俗。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还生动地描写了在芒种这天,大观园里女孩子们一起为花神践行的欢乐场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以上就是我对二十四节气的如何划分和来由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到你。


经商哲学88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24节气必须按照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真实位置而定,它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传统中国历法为阴阳合历,制订的准则有利用太阳的运动(日、年与节气),也有月亮的运动(月)。在地球上观察,太阳每日会向东移动约1度,环绕一圈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其运行轨迹称为「黄道」。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源,而这种节气的制订法称为「平气法」。 然而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订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故自清代开始,另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24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此种节气制订法称为「定气法」。


乡村故事疯一把


一:首先来说说二十四节气有哪些: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然后来看看二十四气节的涵义和代表什么:

0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0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0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0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0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0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07立夏:夏季的开始。

0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0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昼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三:最后来说说二十四气节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表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四:总结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西路坝七杯茶


二十四节气,是老少皆知的传统民俗概念。

  它是民间用以指导农事活动的规律,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那么就让我们来学习,二十四节气分类的依据。

二十四节气分类如何划分,划分的依据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气候悬殊,因此各地四季开始日期和其持续时间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四季分明,有些地区不甚明显,甚至某一整个季节都不出现。例如黑龙江省瑷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便没有夏季;而在青藏高原上流传着“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华南福州以南没有冬季,有些地区几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云贵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无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称。所以“四立”虽是从天文上划分得来,却有很强的地区性,它不能适应于全国。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从农业生产上看,这三个节气的热量意义大于它们的水分意义,具体而生动。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同时,它还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现行的公历中,节气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不超过1—2天。


信阳毛尖vlog


我国使用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独有的历法。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如何划分,说来话长了。据说,古人先以土圭测日景法,先定出了“二分”“二至”,再定出“四立”后,又一步步完善,才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说夏朝就有了夏历,到秦汉时完全确定,划定下来了,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使用的二十四节气,称为节气历,是阳历之一种,是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划分出来,如果以圆表示,一个圆分36O度,那二十四节气就平分这圆,各得15度,每个节气的距离就是15度。节气时刻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在地球上看,太阳在黄经上运动,一回归年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回去用黄经度量,是从春分点(黄道与赤道的交点)算起,从0度到36O度。从0度开始,太阳在黄道上向东移动,每15度为一节或一气。其中十二个叫节,十二个叫中气,每一月一节一气,一年十二个月组成二十四个节气,节前气后。春分是中气,太阳黄经是0度,到清明是节,太阳黄经在15度。其他依此类推,至惊蛰是345度。反映寒冷暑热的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规律来确定而划定的。我国古人先是土圭测日影来划分。从节气时间上看每个节气时间长短并不是完全相同一样的,这是因为地球不是按正圆而是按照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运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冬至前后的节月节气时间相对短一些,不足十五天,夏至前后的节月节气时间相对长一些,超于十五天。

从二十四节气丰富内涵看,表示四季变化的有四立,二分二至;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大暑、小大寒、小大雪、及处暑、白露、寒露、霜降;表示农事物候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最初人们是从观察物候入手的,然后再观察天象等。


树德汉硕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在高速现代化的今天,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与作用,成为日期上的附注。但“二十四节气”是值得传承发扬的传统文化。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二十四节气始于上古,产生于黄河流域。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概念,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随着农业生产和天文观测的发展,到了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又引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由此,传统意义上的四时八节已经被初步确立。至汉朝,二十四节气逐渐完善,史书中也多有提及,如:《淮南子·天文训》中对二十四节气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内容与今人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西汉邓平等人所著的《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历法中,每月有两个节气,月首者称之为“节气”,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月中者称之为“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二十四节气中“节气”和“中气”各占一半,二者交替运行,周而复始,但今人已不再细分,将之并称为节气。每个节气在农历中的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节气歌”的后四句就反映了这一特点。“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即:上半年节气多集中于六日及二十一日前后,而下半年则多集中于八日及二十三日前后,最多不过相差一两天。

二、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表示严冬已逝,春季到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

雨水:由于气温转暖,冰消雪化,雨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惊蛰:蛰的本意为藏,动物冬眠称“入蛰”。古人认为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故称惊蛰。

春分:这一天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曰“春分”。昼夜长度各半,冷热均衡,一些越冬作物开始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萌发之意。此时气温渐暖,草木发芽,大地返青,也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

谷雨:由于雨水增多,滋润田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视为气温升高的开端。此时万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小满:“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籽料已经开始灌浆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芒种:芒,指某些禾本植物籽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芒种指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可以采收留种了,也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夏至:是全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也说明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

小暑:属于“三伏”中的初伏,天气炎热、蒸闷。气温虽高,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故称小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立秋:预示着秋季即将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不过暑气并未尽散,还有气温较热的“秋老虎”之说。

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代表暑天即将结束,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白露:由于昼夜温差加大,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白色露珠,故称白露。

秋分:与春分相同,昼夜几乎等长,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

寒露:冷空气渐强,雨季结束,气温由凉转冷,开始出现露水,早晨和夜间会有地冷露凝的现象。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由秋季过渡到冬季的节气,开始有霜冻的现象出现。

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田间的操作也随之结束,作物在收割后进行贮藏。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地呈现初冬的景象,但还没到大雪纷飞的时节。

大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时天气较冷,不仅降雪量增大,降雪范围也更广。

冬至:与夏至相反,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数九”。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

小寒:此时正值“三九”前后,大部分地区开始天寒地冻,但还没有到达寒冷的极点。

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时间,相对于小寒来说,标志着严寒的加剧。

三、文学中的二十四节气

面对一年当中往复更替的二十四节气,敏感的古人对这一感受显得尤为深刻。他们将节气作为创作元素,融入到诗文当中,使作品生动鲜活,更富有生活气息,易与观者产生共鸣。不同情景、不同地点、不同境遇结合不同节气,表达出文人内心不同的感受,装载了不同的情感,或是物是人非之愁,或是豪情壮志之悲,或是回忆昔日旧情之喜,或是抒发相思离别之苦,将个人心底细腻的情感全部寄托于节气当中,创造出另一种韵味。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代节气之点滴,亦可体会古人对于节气意识之感受。

诗圣杜甫在其《月夜忆舍弟》一诗中,便借用节气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此诗描写了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正值白露节气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衬托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浓烈、深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既是对景色的描写,也点明了时令,因景生情,景中寓情,将深切的思念化为动人的形象,一虚一实,相得益彰。诗中以“白露”与“明月”为一联,语虽平质,但是利用语序的变化,产生出不同的韵味。

在杜甫的另一首《立春》诗中,还提到了有关立春的节气民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首联中“春日”指代的便是立春节气。“春盘”是一种古代风俗,即立春日以韭黄、果品、饼饵等簇盘为食。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由眼前的春盘,回忆起往年太平盛世,两京立春日的美好情景,与当下漂泊异乡、萍踪难定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巫峡大江,愁绪如东去的春水一般,滚滚而来。

再如,《红楼梦》第七回中写到,宝钗因病常吃一种名叫“冷香丸”的药物,其配置方法与节气联系紧密,可谓玄妙刁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曹雪芹将冷香丸的制作方法与“春分”“雨水”“白露”“霜降”“小雪”这五种节气相联,利用近乎夸张的写法凸显该丸药制作之繁复。这一手法不仅诠释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更能够看出古人顺应天时、注重节气的一贯传统。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还生动地描写了在芒种这天,大观园里女孩子们一起为花神践行的欢乐场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四、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古人渐渐形成了许多基于某个节气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这些方式、习惯慢慢就演变成了属于二十四节气特有的民俗,有的甚至还逐渐演变为了复合型的传统节日,这些习俗和节日无不寄托着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有些节气民俗已经逐步被简化,甚至消失殆尽,变成了一种淡淡的历史印记。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些有着高度社会性价值的节气民俗也应被重视起来,现将部分节气传统习俗略述如下。

其一,立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人在此日要举行迎春活动。据《史记》记载,周天子在立春这一天亲率三公九卿以及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祈求丰收。清朝时,各州县也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其中以“鞭打春牛”最为盛行。据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所谓“春牛”,就是用泥土塑成的土牛。立春正午,由官员执鞭抽打三下,其用意在于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将春牛打碎后,人们争抢春牛的土块,将其带回家中,或置于牲圈,或撒于田中,无非是要讨个吉利,企盼来年牧畜兴旺,粮食丰收。立春之日还有一种名为“咬春”的习俗,《明宫史》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相互请宴,吃春饼和菜。以绵塞耳,取其聪也。”《燕京岁时记·打春》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

其二,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立夏日”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围绕着这一节气形成了许多礼仪习俗,“称人”便是其中之一。《清嘉录·四月》载:“(立夏日)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蔡云《吴歈》云:‘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清人秦荣光的诗句中也有“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之说,即以体重增减来判断健康与否,如今这一习俗在某些地区仍习见之。在立夏时家中还要准备樱桃、青梅、麦这三种节物用以祭祖,称为“立夏见三新”(《清嘉录·四月》)。同时,适逢鲜蛋上市,孩子们在立夏这一天还要进行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斗蛋。斗蛋时,尖者为头,圆者为尾。蛋头对蛋头,蛋尾击蛋尾,两人相互使力,以蛋壳不碎者为赢。

其三,立秋。立秋日,周天子在此时要到西郊举行迎秋仪式。汉代则要举行田猎,以示秋来扬武之意。《梦粱录·七月》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又言:“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武林旧事·乞巧》云:“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除戴楸叶、饮豆汤外,立秋日还有“咬秋”的习俗,似与立春日“咬春”相对。《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反映了古人在立秋日防病的风俗。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还生动地描写了在芒种这天,大观园里女孩子们一起为花神践行的欢乐场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万法归一78750411


1、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在我国历法中,有独特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其他民族的历法中所没有的。二十四节气萌生于三千多年前,它的产生与太阳有关。古人经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发现每年腊月的某一天日影最长,六月的某一天日影最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被称为日长至,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最短的那一天被称为日短至,就是夏至。后来,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现了春分和秋分。这样,人们就最先确定了四个节气。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了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形成,名称与今天也完全一样。

2、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天气、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这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都有其不同的意义。

3、二十四节气的精确时间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每个节气的时间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计算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约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360度又回到春分点。现在发布的每个节气的精确时间,是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部门计算的结果。而且每年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间,都会提前一两年计算出来,登载在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上。


游通天下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按阴阳合历,利用太阳的运动(日、年与节气)和月亮的运动(月)来划分的,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为节气,由此就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每个节气由时令、气候、万物生长的变化来决定)。

立春:春季的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

雨水:春雨绵绵,降雨开始增多。

惊蛰:蛰是冬眠的虫类隐藏起来不动的意思,春雷的响起惊醒了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于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

清明:天气逐渐转暖,春暖花开,草木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农民已完成春耕,秧苗需雨水滋润才使谷物茁壮成长,但此时的气候时晴时雨,时冷时热,让人不易捉摸。

立夏:夏季开始,气候温暖,万物生长迅速。

小满:谷物、麦类等农作物将长结实,待饱满成熟。

芒种:有农作物已结实成穗开始成熟,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时节。

夏至: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了,这天是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多,也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夭,中午是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过了夏至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慢慢变长。

小署:暑是炎热的意思,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

大署:气候酷热到达高峰。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由热转凉,将转入凉爽舒适的秋天。

处暑:处是止之意,表示夏夭的暑气到此终止,但有时晴天的下午炎热下亚于暑夏。

白露:天气已经转凉,因日晚气温相差较大,空气中的水气接触地面迅速冷却就凝结成透明晶莹的水珠,就称为白露。

秋分:秋季过了一半,同春分一样,阳光直射赤道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

寒露:此时已入深秋,天气转冷,早晚接触的雾气和露水寒意沁心,草木也将枯萎。

霜降:夭气渐寒,当气温降止摄氏零度或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凝结成霜附于地面。

立冬:冬季开始,冬是终了,农作物已收割贮藏完成。

小雪:气候寒冷,此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温度降止摄氏零度以下时,会凝结成结晶状固体空中降下称为降雪,但降雪量不大。

大雪:天气更寒冷,大雪纷飞,地面积雪。

冬至:严冬来临,此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中午时太阳仰角是一年里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长的。

小寒:天气相当寒冷,已进入严冬但未到最冷的时候。

大寒:天气酷冷,寒风刺骨,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分呢?主要是为了让农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


诗中梦幻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按照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详情如下: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


张家三郎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节气,再来看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1:什么是节气?

中国古代用农历(阴历,也称太阴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的二十四个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24节气又分为12节和12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

2: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为“四立”,公历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如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但是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处于上一季节的状态,如立春时黄河流域仍处于隆冬。

“至”是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时,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时,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是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时,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现象、 气候变化等,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还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