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突徙薪,反思《道德經》治國根本

曲突徙薪,反思老子祖先之言:道法自然,尊道貴德!唯經濟論忽視道德信仰的後果,會越來越嚴重。別再本末倒置了,南轅北轍、勞而無獲而已。

老子《道德經》小國寡民,是最好的治世之道。

人道法道,道法自然,萬物和諧,自給自足!

強烈建議:尊道貴德,以道德治國。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人若明道建德,則人生有常,尊道貴德,本末源流,因勢順性,無為而成,人生圓滿,事業順利,家庭和睦,子孫興旺。

人若不明道德,則福禍無常,成敗不定,本末無序,不明道勢,不知德性,雖進實退,南轅北轍,事倍功半,勞而無果,富不過三,家道不昌。

因此道德之師,在授業前一定是要先傳道,讓人先明道,而後建德,最後是授業學術,再加以實踐和解惑,本末有序,立足根本,把握本質,循道修德,執法御術,才能把人培養成真正的人,才能成為大師或聖人。天地萬物,皆有德性,百家百業,皆可通道,明道建德,順道而行,皆可成聖。就會找到自己的通道法門,成為道德家或道德商,完成生命的完美旅程。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正心。

正心先建德,建德先明道。

留財留紈絝,留權留禍害。

留下道德經,子孫安平泰。

明道就是明白終極道理,人與宇宙、天地、萬物的關係,解決人人從哪裡來,又到那裡去的問題,就是宇宙觀和人生觀(生死觀)的道理。

建德就是建立道德人格,復歸於樸之德性,樸散為器,勤而行之,修德合道。德性(本性)解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的問題,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德行(行為)解決的是如何實現人生的意義的問題,怎樣才能完成幸福美滿的人生旅程,德就是社會觀和價值觀的道理。道德之學是涵蓋認識論、方法論、本體論、辯證法、統一學的道德主義之學。

道生德蓄,萬物平等,明道建德,皆可成聖。

道化德育,人格立基,尊道貴德,人間天堂。

道不是人為的道路,德不是人為的品德,,道德是一切文化和信仰的根本。《道德經》的道德之學是包含包含道之宇宙觀、天道之自然觀和人道之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的系統性思想鉅著,人道法道,道是天地的本源,德是萬物的根本,天道是人道的依據,人道法道是為德。道之術是運行趨勢,道之法是運行規律,道之德是萬物的本性,是道之分之性, 道之器是自然萬物,萬物生於道成於德,尊道貴德是天地萬物的本性,修德合道是人生的意義和使命。吸取教訓,堅決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永續發展之道!

孩子生而平等,所有的孩子都因該平等享受國家統一的福利權利。

生不如養建德性。養不如教明道常。

天生赤子皆真人,修德合道成聖人。

家庭教育為本,建德,學校教育為輔,授業,社會教育為用,成器。名師開悟為根,道德家為真師。《道德經》為家教經典。

人性本性,清靜如水,赤子真人,無善無惡。可欲汙染,如水被汙,與其淨水,不如淨性。保護環境,愛護生態,不如歸根,保護人性。人性自然,清清靜靜,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弘道積德老子文化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