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漢末年到隋文帝一統天下為中國的第二次大分裂,造成這種形勢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張慧


從東漢末年到隋文帝一統天下,這期間長達近四百年,天下之所以難以實現統一,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說導致。

詳細點說,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可以把南方更廣闊的地區開發出來,致使南方的經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與北方相抗衡,而此時交通媒介卻還沒有得到足夠的發展,南北之間的聯繫還不夠密切,所以統一天下變得困難重重。

再詳細點來說,中國的北方大都是半乾旱和半溼潤地區,沒有太多的叢林和密集水網,比較適合人們將土地開墾成農田。

至於南方呢,大都屬於是溼潤地區,不僅叢林密佈,還有密集的水網,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沒有足夠多的農具,人們想要將荒地開墾成農田,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最開始,在秦漢時代,因為人類才剛進入鐵器時代,生產力的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廣大底層百姓自然沒有太多的農具開開墾土地,這就導致北方的經濟水平要遠遠高於南方。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樣就導致北方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佔據絕對優勢。



在這種背景下,一個統治者只要能夠統一北方,統一天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秦始皇可以統一天下;秦朝滅亡後,劉邦也可以統一天下,西漢滅亡後,劉秀仍然可以統一天下。

問題是,從東漢末年開始,由於經過這長達四百年的發展,生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於是南方的川蜀、荊襄和江南地區的經濟,都得到質的飛躍。

雖然,南方的整體經濟實力,在當時依然明顯弱於北方,但兩者已經不存在天差地別的差距。

在這種背景下,南方的川蜀、荊襄和江南地區依靠崇山峻嶺、大江河流的阻隔,開始變得可以與北方長時間的分庭抗禮。也正因為類似的原因,中國開始進入南北分裂的時代。



在這種背景下,曹操統一北方後卻無法征服南方,石勒、苻堅、拓跋壽統一北方後也無法征服江南,至於司馬炎,雖然因機緣巧合統一天下,但是一個風吹草動,天下又重新陷入分裂的局面。

當然,也正因為類似的原因,劉備、孫權、還有東晉、宋齊梁陳才可以割據南方。

再後來,隨著生產力再進一步的發展,交通媒介開始得到質的飛躍,南北之間的來往和交流變得越來越方便,於是崇山峻嶺和大江河流的地勢,不足以再維持江南的割據。在這種背景下,統一變再次變得容易,由此隋朝便再次實現天下統一。

再後來,等到唐朝末年時,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從前相對落後和野蠻的地區,比如北方的東北地區,南方的嶺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地區,都得到進一步得到開發,南北之間的經濟變得大致相當,甚至南方還要一度超越北方,於是天下又再次分裂,統一天下的難度再也次增加。

所以總的來說,天下的統一也好,分裂也好,並不是簡單的因為統治者能力優劣可以決定,主要時因為生產力的發展所決定。


我是趙帥鍋


自董卓入洛陽到隋文帝一統天下(189—589),整整四百年,中國重新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況中,與周平王東遷到秦始皇統一(前770—前221)的五百五十年的狀況相差無幾,這算得上是中國的第二次大分裂。第二次大分裂的因素與發展,較春秋戰國時期要複雜得多,關於這些,容後敘述,我們現在要分析造成這種形勢的原因。

第一是後漢地方官權力很大。郡守的地位很高,秩兩千石,與九卿地位相等,政績好聲望高,可得徵召入京為丞相,中央政府的高官,亦可出任為郡太守。郡太守可獨自選任屬吏,不受中央管制,所屬低級官吏,限用本郡人,高級職員則不受籍貫限制,所以郡守可以籠絡天下人才。前漢有郡尉主軍事,後漢地方軍不受軍事專業訓練,故郡尉被取消,地方武力直接受太守控制。太守主持全郡軍政自不待言,財政亦由其自由支配,只是每年派人到丞相府彙報而已,任期也無限制。事實上,他們儼如一個獨立王國的國王,只是不能世襲而已。

郡之上有州牧,由武帝時的刺史演變而來。武帝設刺史秩僅六百石,為皇帝耳目,權力雖大,但職位低,做刺史九年而善盡職守者,才可遷升為郡太守或國相。後漢改秩兩千石,地位提高,同時有治所。靈帝時因地方不靖,乃改刺史為州牧,主管該州所轄各郡。全國共有十三州、郡國一百有餘,每州轄七八郡不等,州牧便成為雄踞一方的勢力。

第二是由於後漢士風重名節,對恩主報恩的觀念深入士大夫階層,士大夫們逐漸形成以個人為中心的道義集團。郡守可自任屬吏,又可選舉孝廉,孝廉要向恩主報恩,屬吏對主官竟比之為君臣關係,屬吏要忠於他們的所謂的“君”。有一位太守貪贓枉法被下獄,朝廷拷問他的屬吏以求罪證,屬吏竟以“臣不能謗君,子不能責父”作答。有一位縣令聞知他的恩主要經過縣境,乃去迎候,因稍遲未得見面,遂棄其官守,追見其恩主。這一類事例很多。因此,在後漢的士人心目中,沒有一箇中央政府的觀念,只有效忠於個人的“熱忱”,這種政治上的離心力是分裂的原動力。

第三是後漢以門第與士族為中心的分裂情勢。察舉孝廉與報恩兩件事交互影響,使得後漢的門第形成。按郡太守察舉孝廉並無客觀標準,全由自己主觀決定。太守為了向當初薦舉他為孝廉的恩主報恩,最佳的回報是也舉恩主的子弟為孝廉,如果其人在本郡,薦舉是極簡單的,如果其人不在本郡,也可輾轉請託以求達到目的。於是有地位的人家,其地位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大,有如滾雪球一般,仕途遂逐漸為一個個大家族所壟斷。這些大家族成為門第,門第也就是政治權勢的重心所在。門第相當多,又有大小之分,互相也可聲氣相通,結成一股一股的力量,成為政治上的離心力。

上述三種因素互相影響,再加上黃巾軍起兵與軍閥董卓將中央政府徹底摧毀,分裂的情勢自然便出現了。董卓之亂是中國大分裂的前奏曲。


華章同人


生產關係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就是深層核心原因。

由此展開去,細說嘛,首先,就是東漢末年積累的各種矛盾重重已經嚴重阻滯了社會的發展,

如,士族大地主圈地嚴重,民失去土地者眾,官員腐敗,苛捐雜稅繁重;

官府黑暗,官商勾結哄抬物價,剪刀差,進一步加重農民負擔;

人才選拔被壟斷基本被豪強地主士族壟斷,

地方割據嚴重,豪強彼此間互爭利益,各方勢力彼此互相交戰,百姓生活自然苦不堪言。

......

到了黃巾軍起義,然後地方割據豪強四起,天下分裂已成,三國鼎立,征戰不斷;

三國一統於晉,晉朝多是仍然延續漢朝以來的世族制度,不可避免仍然堵得上下不通,內憂外患,八王之亂,開啟了五胡十六國天下紛亂的局面。兩晉其實算是漢朝到隋唐的過渡,兩晉實未能解決民族間的矛盾,致使少數民族衝擊不斷,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崛起與漢民族之間衝突不斷,北方少數民族的勇猛強悍注入漢民族,文化交流碰撞,增加了活力,到了北朝楊堅一統天下建立隋朝。隋唐一統,各方面逐步建立完善了新制度,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有察舉制到科舉制,有貴中原賤夷狄到包容開放的各族共融,等等一系列制度,適應、促進了生產力發展。


質躍


我認為造成這次大分裂最深層跟原因是司馬家族導致得

兩漢時期漢人對少數民族具有壓制性優勢。三國時期中原漢族依然能吊打周邊少數民族,曹操東征烏桓,西降馬騰,劉備南撫南蠻,西合祝融,孫權消滅百越 降伏南越,三國時期雖然打的很亂,但各個割據勢力依然能夠有效制服少數民族。但是到了晉朝八王之亂後中原大地為何徹底被異族淪陷呢?

史書和影視劇對這三百年的歷史介紹比較少,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那段黑暗的歷史,司馬家族為何有那麼大的能耐導致了晉朝開始就面臨三百年的分裂?看完我的分析你就直到了

1

開啟家臣弒主先例

司馬家族靠三代人的陰謀詭計奪得了曹魏江山,你奪了人家江山也罷,雖皇帝都成為你的傀儡,至少要在表面上還得遵守君臣之道,東漢末年雖然皇帝多是傀儡皇帝宦官控制皇帝,甚至董卓和曹操都控制過皇帝,但人家在朝堂上還得做做樣子遵守君臣之道。你奪了人家江山,逼迫禪讓,人家把皇位給了你,你還覺得不過癮,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街上把曹魏皇帝砍死,這樣的情況是封建社會第一次,從此以後開啟了篡權奪位後殺皇帝的不良作風,


這樣就導致了一個現象就是皇帝的權威不在神聖,皇帝誰想做誰做,誰有實力誰做,沒有什麼名正言順役說,所以到後來 八王之亂,司馬家族各王爺互相殘殺,誰贏了誰當皇帝,根本不需要名正言順這一說

2

拋棄忠君愛國理念,提倡以孝治國

早在秦漢時期,世人出人頭地都以報效國家為榮,報效國家就是忠君,為了皇帝可以拋棄一切,包括家人,因此國第一家第二。


司馬家族是靠的政變直接奪的皇位,無功無德,天下人多為感到不恥,而且公然殺了曹魏皇帝,嚴重褻瀆忠君愛國口號,因此司馬家族拋棄忠君口號提倡以孝治國,即以家族為第一,家族利益大一起切,即 如果父親造反,那麼兒子也要跟著造反,為了家族利益可以背叛國家

3

實行分封制開歷史倒車

秦一統天下就結束了分封制,漢初也實行了分封制,但沒過多久就取消了分封制,使漢維持了400年江山,這足以見得分封制具有時代進步性,司馬家族靠陰謀奪取的政權,害怕江山不穩,於是大量分封司馬家族人士為諸侯王,並且他們可以私募軍隊,在封地內儼然就是土皇帝,最重要是司馬家族根本沒有打江山的艱辛經歷,全靠陰謀詭計奪得江山,靠陰謀奪江山容易奪了,所以各諸侯王蠢蠢欲動,時刻按捺不住造反奪位之心

4

司馬懿平定遼東為胡人入主中原埋下伏筆

早在曹操時期,曹操就平定了胡人,曹睿時期,公孫淵叛變勾結胡人準備反攻中原,曹睿派司馬懿平定,司馬懿幾個月就平定了遼東,為了一勞永逸解決遼東問題,司馬懿下令15歲以上男子全部處死,剩餘老弱及婦女孩童全部遷入中原內地,這樣遼東就成了一座死城,之後東北 和胡人瘋狂湧入此地,逼近幽州。胡人直接居住在家門口 為後來入主中原提供便利

5

八王之亂耗光了晉朝國力

司馬炎死前立白痴皇帝司馬衷即位,皇后賈南風看到機會,大權獨攬 剷除異己,敗壞朝綱 淫亂後宮 ,開啟了天下奢靡享樂之風,後來爆發了八王之亂 各諸侯王互相殘殺,北方防線崩潰,胡人大量進入中原,沒過多久長江以北徹底淪陷,西晉滅亡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 請多指正


月影青霜


個人認為,造成這期間三百多年分裂動盪局面的原因,一句話就是:機制不靈,安於現狀,不謀發展,內憂外患。

一、體制臃腫,機制不靈:由於中央和地方管理機構龐大,再加上歷代帝王子女眾多,皇室關係龐雜,造成一方面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人民負擔沉重。

二、安於現狀,不謀發展:由於上述原因,下級官員忙於爭權奪利,而帝王忙於平衡關係、穩定政局,缺乏雄才大略之治理能力,因而內部安於現狀,不思長遠發展,而外部則在爭戰中逐漸發展壯大,形成此消彼長的局面。

三、各自為陣,內憂外患:由於文化上缺乏團結一致的思想精神,官員都在忙於爭權奪利,各自為陣,因而內憂外患,自然就形成了類似於民國早期的軍閥割據局面,要抵禦外敵都建立在保存實力的基礎上,所以難以形成真正強大的國家。

正如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所言的:“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東漢之後三百多年的分裂受辱局面,其根源也當因由於此。



WILLSON39


個人覺得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髮展,導致分配製度出現了問題,從而使人們生活困難,又加上氣候變遷,天災人禍,導致亂世出現。

漢朝從開始建立一直到期結束,包括後期成立的西晉。這段時間都是士族統治時期。而士族又有諸多的特權。從其開始出現,其考慮的根本利益是其家族的存在和發展。而其家族的發展靠的就是不斷侵蝕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古代最常見的就是侵佔土地,掌握一地的話語權,控制人員的升遷。發展到最後,就是對人民隨意的踐踏,抹殺等等。而這個時候底層人的生活是沒有任何希望的,不論是種地、經商還是做官。種地無地,好地集中在士族手裡,貧瘠的土地沒有什麼收成,還要承擔重稅;經商,沒有士族的支持難以繼續;當官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沒有途徑。

而以上的所有導致社會固化。上下沒有流通,上層的可能因為鬥爭失敗,變成下層的;但下層的永遠沒有機會變成上層的。這又會導致“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各種濫竽充數。所以,導致後期的各種起義和外族入侵很容易就會席捲全國,不容易被撲滅。

這種情況下,相互征伐。直到出現一位有勢力、有實力、有遠見的人出來統一全國之後。進入新的一輪分配製度的制定,這時候出臺和原來就會有所變動,加上亂世的消耗,分配製度也比較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百姓可以生存。直到下一次因為這個制度所導致的分配不能滿足生存所需的時候,會有再次的起義發生。


許願的泥菩


東漢末年,董卓篡權,天下一分為三後歸晉;五胡亂華後進入南北朝並立時期;隨之迎來隋唐大一統時期。

一、董卓何以進京?

東漢末年,皇帝年幼,宦官亂政外戚專權,袁紹建議何進迎董卓進京殺掉十常侍。結果,引狼入室,導致天下大亂。

可見,問題出在皇帝身上。官僚體制無法對抗皇權,又加上土地兼併嚴重,民不聊生,引發黃巾軍起義,各路諸侯在平亂勤王過程中,不乏有代漢自立之徒。

小結:主觀上皇帝年幼,政事處理不力;客觀上土地兼併,民不聊生;諸侯各懷鬼胎,東漢政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二、天下何以三分?

曹操奉天子以令諸候,行代漢之實;劉備匡扶漢室,與曹操勢同水火;孫權天高皇帝遠,亦有稱霸一方以待時變之意 ,漢王室猶如周天子,已有名無實。

曹劉是正統與竊權的道義之爭,孫權樂得閒坐釣魚臺,時而孫劉聯盟,時而孫曹聯盟。最後,曹魏被司馬氏竊權,一統天下。

小結:漢王室氣數已盡,劉備匡扶漢室的大旗延緩了曹操統一全國的步伐。西晉的統一建立在曹魏政權基礎上,官僚體制與土地兼併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三、五胡何以亂華?

西晉並沒有汲取西漢“清君側,誅晁錯”同姓王之亂,依然分封有兵權的同姓王,導致爭權奪利的八王之亂,給了內遷民族反生叛亂的機會,導致五胡亂華,西晉滅亡,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四、北魏的均田制與隋的科舉制

解決了土地分配和人才選拔問題,迎來了大唐盛世。自此後,同姓王分封幾無實權。

歷朝歷代都有幼主亡國的教訓,家天下制度有導致王室人種退化的嫌疑。分封制度:包括同姓和異姓,是導致土地兼併的重要原因。靠貴族門閥推薦人才的制度削弱了統治基礎,這些都是導致第二次大分裂的內因。少數民族的逐漸強大與民族融合,使得第二次分裂同第一次一樣漫長。


三思堂


三國開篇一句話,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亂世和統一的交替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封建王朝到了後期,很多制度上的劣勢就會日益突顯,不是對內打破,如諸侯分封,農民起義就是對外打破,如鴉片戰爭。在封建制度上,首先無法確保的是繼承人的質量,東漢末年,多代皇帝能力不足,整個王朝積貧積弱很多年,漢朝在分封制下已經出現了八王之亂,在末年這種情況愈發明顯,出現分割是很正常的事,三國末年,司馬家族短暫的統一也並沒有強有力的制度和經濟水平來支撐,繼承人的選擇也很失敗,一方面,當年司馬懿徵遼東勝利後,屠戮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又以遼東偏遠,不好控制為由,遷了大量遼東漢民於內地。這個決定徹底動搖了漢人在遼東的控制力,遼東出現了真空地帶,高句麗和鮮卑人大量湧入。

另一方面,司馬師死前,把權力交接給弟弟司馬昭,司馬昭常說:“天下者,乃吾兄之天下”。表示天下是司馬師的,自己只是代為掌管。既然如此,後來自己定繼承人時,應該把天下交給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才對。雖然司馬攸是自己次子,但過嗣給司馬師了,根本不存在大臣們說的廢長立幼的問題。傳給司馬炎後,司馬炎當然偏心又傳給了自己傻孩子,然後引發了八王之亂,漢族人戰鬥力大大降低。特別是八王之亂後期,當各方的漢族兵源接近枯竭的時候,為了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周邊的胡人就成為拉攏的對象,如王浚(司馬騰)與鮮卑人、司馬穎與匈奴人勾結在一起,主動將他們引入中原,為他們在中原的崛起提供了機會。在北方,華夏人與胡人力量此消彼長,最終引發了“五胡亂華”,進入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末年,經過數百年戰亂,百姓迫切希望能夠統一,而當時北周宇文家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統一,南方政權相對較弱,滅了陳後,最終,天時地利人和由隋文帝完成了統一。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文帝是開國皇帝,主要的貢獻是創建新的選官制度;創建《開皇律》;律法不比南北朝時更加殘酷,興修義倉;簡化地方官制。隋文帝時期,國家昌盛強盛,政治清明,呈現了我國曆史上的大好局面。


不吃葡萄吐皮


使中國再次文化統一,民族走向合一的狀態。使民族自古修煉正法文化的統一,大概在隋朝是釋家佛法受到萬民的追捧現狀,也使得隋經濟齊上。隋文帝,皇帝者,宣修煉正法,國昌,民興。在隋唐王朝顯現明顯。使隋朝經濟,沒有因分裂整合受到傷害,在短短時間內回覆,強盛。


用戶2565254033419


門閥制度



門閥制度在東漢末年到隋朝的時期內,主要當屬於政治制度的範疇,社會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門閥制度最主要的表現是: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祿,壟斷政權,經濟上封錮山澤,佔有大片土地和勞動力,文化上崇尚清談。為維護這種制度,東晉南朝時,士族非常重視編撰家譜,講究士族世系源流,作為自己享有特權的憑證,於是譜學勃興,譜學專著成為吏部選官、維持士族特權地位的工具。這樣的制度很容易激發社會矛盾,專權、壟斷,這樣很容易造成民不聊生,官場上爭鬥更加嚴重。到了隋唐時期,為了鞏固國家政權,採用科舉制度,科舉的興起,導致門閥制度走向消亡。而唐末農民起義的爆發,徹底掃蕩並結束了門閥制度。由此可見社會制度是造成分裂的根本原因,同是也是新制度取代舊制度的過程。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大體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曹丕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開始,到西晉統計推廣到全國,高門大族世代壟斷官職。經濟上士族大量兼併土地,形成大莊園,農民的人身依附關係加強,生產關係向農奴制退化。到了隋唐科舉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由此可見選官制度是造成分裂的直接原因。

佛道興起



儒學衰微,佛、道、玄學的興起 在那個大時代背景之下儒學已經撐不起所謂治世經學的大學派,當時佛、道、玄學說已經初具規模;可惜的是佛、道、玄學雖然有很多的教眾,但是佛道之學不上朝堂,所以對當權者幾乎沒有約束之力;不像儒學注重禮義仁信,對當權者有個約束聲討作用。儒學式微的情況下當權者百無禁忌,弒父殺兄在那個時期層出不窮,驕奢淫逸日漸放縱,導致國力日衰。這是文化層面下那個時期的混亂的原因。

少數民族興起



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中原的西晉八王之亂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國家政權,形成與南方漢族政權對峙的時期。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二黑暗的一頁,那就是“五胡亂華”,這個時期特別是北方深受遊牧民族鐵蹄的迫害,這時就出現很著名的“衣冠南渡”。所以那時候北方的漢族,拱手引頸相盼南方漢族政權早日收復北方大地。可以想像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不得民心,混亂可想而知。在當時少數民族大舉南下的背景下,民族矛盾日趨嚴重的情況下。很多政權的統治者都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政權穩定必須進行民族融合,這就有了北魏民族大融合,但是融合談何容易啊。少數民族仕族的大舉反對,因為民族融合深深觸犯了他們的利益,漢族人民對遊牧民族的壓迫不滿。這兩種矛盾沒有平衡住就導致矛盾比原先更加的突出,政權更加的不穩,至使大環境下政權更替更加頻繁,時期更加混亂。

所以第二次大分裂的就是因為社會制度、選官制度造成社會矛盾激化,佛教道教興起,儒家衰弱,以及少數民族興起,引發的矛盾衝突,造成了社會混亂動盪不安,政權交替頻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