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童暴瘦,檢查時寶媽一句“她沒戴項鍊”,讓醫生感覺不妙

5歲女童暴瘦,檢查時媽媽一句“她沒戴項鍊”,讓醫生感覺不妙

對於孩子來說,世界上的很多東西都是未知的,因此他們的好奇心總是非常旺盛,而還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探索這個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嘴去"檢查",雖說這樣能夠幫助孩子更早的認識這個世界,但是這樣的方式卻總是給孩子帶來很多危險,甚至有時候會危及孩子的生命。

5歲女童暴瘦,檢查時寶媽一句“她沒戴項鍊”,讓醫生感覺不妙

在墨爾本有一個5歲的小女孩名叫伊莎,在半年前伊莎的嗓子突然感覺非常疼,尤其是吞嚥的時候痛感特別明顯,媽媽以為伊莎感冒了,於是就給孩子吃了一些感冒藥,但是幾天過去伊莎的症狀沒有任何改善,由於墨爾本看病非常貴,於是媽媽就帶著伊莎到樓下的小診所,醫生給伊莎開一些消炎藥,並且說孩子身體沒有什麼大問題,只需要注意休息就好了。

5歲女童暴瘦,檢查時寶媽一句“她沒戴項鍊”,讓醫生感覺不妙

可是很長時間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伊莎不舒服的症狀,仍然沒有改善,甚至出現了暴瘦的情況,媽媽非常擔心,於是帶著伊莎去到大醫院檢查,醫生通過x光掃描發現在伊莎的胸前有一個金屬物品,他以為伊莎佩戴了項鍊,於是讓媽媽摘掉伊莎的項鍊,可是媽媽卻說,伊莎根本就沒有帶項鍊,媽媽的話瞬間驚醒了醫生,醫生感覺到有些不妙,因為這個金屬物品如果沒有在表面的話,就已經在伊莎的體內。

5歲女童暴瘦,檢查時寶媽一句“她沒戴項鍊”,讓醫生感覺不妙

經過仔細的檢查和手術,在伊莎的體內取出了一顆紐扣電池,原來在半年前伊莎玩玩具的時候,不小心吞下了這顆紐扣電池,當時就已經卡在了伊莎的喉嚨處,好在現在已經取出了紐扣電池,伊莎也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醫生卻無法保證是否會出現後遺症。

其實孩子出現吞噬玩具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為此家長總是感覺非常苦惱,因為孩子無故吞食玩具,會導致孩子的生命安全出現危險。

5歲女童暴瘦,檢查時寶媽一句“她沒戴項鍊”,讓醫生感覺不妙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避免孩子誤食玩具呢?

首先家長要注意,在給孩子購買玩具時,不要購買直徑太小的玩具。

現在市面上玩具的種類有非常多,但是並不是所有種類的玩具都適合孩子玩耍,一些小直徑的玩具就不適合還在探索期的孩子玩兒,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段選擇孩子適合的玩具,不要給孩子選擇一些直徑過小的玩具,例如彈珠,小型積木,磁力球等等,否則孩子很容易出現將這些玩具放入口中吞食的情況,對孩子的生命造成威脅。

5歲女童暴瘦,檢查時寶媽一句“她沒戴項鍊”,讓醫生感覺不妙

購買到玩具之後,家長還應該定期檢查家中的玩具。

家長對於家中已有的玩具,應該要進行定期的檢查,看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例如有些塑料玩具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有可能已經被摔破,造成某些部位很尖銳,這些尖銳的地方很有可能會劃傷孩子嬌嫩的皮膚,同時當玩具剛買回家的時候,家長也應該仔細檢查是否含有細小的零件會造成孩子誤食的情況,一些帶有電池的玩具,家長也應該定時檢查電池是否存在脫落的風險零部件有沒有鬆動。

5歲女童暴瘦,檢查時寶媽一句“她沒戴項鍊”,讓醫生感覺不妙

在孩子玩玩具的過程中,家長最好能陪同在側。

一些家長覺得帶孩子非常麻煩,如果孩子能夠自己安靜的玩玩具的話,他能夠輕鬆不少,於是總是放任孩子在一邊玩玩具,但其實這樣也有很多安全隱患,因為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自行操作很可能會發生危險,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最好能夠陪同孩子一起玩玩具,這樣做既能夠很好的保護孩子,同時也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讓親子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

5歲女童暴瘦,檢查時寶媽一句“她沒戴項鍊”,讓醫生感覺不妙

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對於一個家庭和家長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家長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認為玩具是給孩子帶來快樂的東西,不會發生危險,這樣的意識是非常錯誤的,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