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母亲的深沉母爱:为女儿成才,不结婚,不要儿子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多少瓶盖都拧不开的女孩子,一朝分娩,一朝成长,用一己之力为孩子撑起一整片天空。

老话常说,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但这在当今社会尚且不易,又何况是那个人吃人的旧社会呢。

张爱玲母亲的深沉母爱:为女儿成才,不结婚,不要儿子

一、世事无常,人心凉薄

张爱玲的母亲,虽出身官宦世家,但一出生就历经热情冷暖。父亲亡故,叔伯想要侵占家产,幸而老天垂怜母亲生下弟弟,才算保住家业。从此,女儿身的黄素琼,就踏上一条满是荆棘的道路。

四岁,纵使疼痛百倍,撕心裂肺,黄素琼亦被强迫着缠了足。

望着窗外玩耍的弟弟,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男女的不平等。她不甘心被裹上小脚,但也无计可施。

螳臂当车,总是无能为力。

张爱玲母亲的深沉母爱:为女儿成才,不结婚,不要儿子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弟弟去往更好的学校,学习更多的知识,见识世面。而黄素琼却只能待在家里,学习三从四德,逆来顺受。

黄素琼再一次感受到了男女的不平等,她不甘心身为女儿身的那种无力感,她向往更广阔的天空。

二、十里红妆,爱女初临

22岁,黄素琼在大娘的安排下,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张志沂。那个年代的婚姻,向来是父母做主的,黄素琼一次又一次的祈求上苍,给她一个如意郎君。

张爱玲母亲的深沉母爱:为女儿成才,不结婚,不要儿子

如意秤挑开红盖头,斯文的张志沂,让黄素琼心动不已。

但上天又一次骗了她,她嫁的,不过是一个典型的遗老。除了吟诵诗词,一无所长。

张志沂不愿走出生活的舒适圈,不愿跟着世界的改变而改变。即使生活在民国,也高赞着大清。

日子就这么过着,淌过了最初的激情,剩下的,只有百无聊赖。

张爱玲母亲的深沉母爱:为女儿成才,不结婚,不要儿子

没过多久,黄素琼怀孕了,但张志沂依旧背着他的诗,无所事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黄素琼生下张煐,下人给她道喜,她却流下了眼泪。黄素琼心里暗暗的发誓,她一定不会让女儿再受她所受的苦。

三、父母爱子,计其长远

张煐的到来,给黄素琼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很快,希望变成失望,失望变成绝望。丈夫张志沂,跟着弟弟学会了吃喝嫖赌,即使女儿高烧在床,也要与狐朋狗友相聚。

哭过,吵过,黄素琼的心,最后心就麻木了。

张爱玲母亲的深沉母爱:为女儿成才,不结婚,不要儿子

很快,黄素琼又怀孕了。

丈夫这一次,再也难掩对儿子的期盼。黄素琼这一次,真的对丈夫死心了。她的心里只想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新时代的女性。

花街柳巷,灯火阑珊,再也满足不了张志沂的心。

他开始纳妾。

黄素琼愤怒不已,但终归是孤掌难鸣。

矛盾一点点的累积,终于在张志沂染上鸦片的时候,爆发了。黄素琼提出和张志沂离婚,她不要钱不要房,只要求一定要让女儿接受高等教育。

张爱玲母亲的深沉母爱:为女儿成才,不结婚,不要儿子

外面的世界纷繁复杂,那个时代对女性总有着深深的恶意。

离婚后的黄素琼举目无亲,只有靠变卖古董为生。即使如此,她仍给女儿请了高级家教,把所有的钱,都拿给女儿去读书。为了顾及女儿的感受,黄素琼放弃了改嫁他人。

黄素琼对女儿的爱又何止如此呢?

当儿子抱着球鞋苦苦哀求,期望能和她们母女生活时。囊中羞涩的黄素琼,为了继续供女儿上学,含泪将儿子推回到了烟鬼父亲张志沂的身边。她深知对不起儿子,但只有这样,她的女儿才不会继续受她受过的苦。

张爱玲母亲的深沉母爱:为女儿成才,不结婚,不要儿子

后来啊,张煐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但出于种种原因,她最后选择了去香港大学学习。再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黄素琼的女儿张煐,以张爱玲的笔名,在上海发表了小说,成为了一个知名的作家。

不知道黄素琼是否欣慰,但母亲对于女儿的爱又怎会止步于此呢?

61岁,漂泊半生的黄素琼,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之时,声声呼唤的,仍旧是女儿的名字。

她不顾护士的劝阻,坚持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一封信给张爱玲。

张爱玲母亲的深沉母爱:为女儿成才,不结婚,不要儿子

黄素琼走了,给张爱玲留下了一小箱的古董。

不知是黄素琼未卜先知,又或是上天也不忍辜负这位母亲病危时,那一点点小小的心愿。后来,那一小箱古董,让张爱玲顺利度过了在美国最艰难的时光。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黄素琼为了张爱玲,又岂是计深远这么简单?

为了不让张爱玲受自己曾经受过的苦,黄素琼放弃了爱情,放弃了儿子,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