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国的兴亡

晋国是春秋时期天下第一大国,称雄百余年。然而在进入战国时代后迅速的瓦解了,晋国的兴亡并不符合儒家宣扬的理念,这一点从《竹书纪年》和《史记》诸多对立观点就可以看出。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听我给大家慢慢道来。

晋国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嫡次子、周成王之弟姬虞,这里有一个桐叶封弟的故事。一开始这里是唐国(尧帝之后,尧帝登基之前就是唐候),在周武王死后的三监之乱中,唐候跟着霍叔一起对抗周公,失败后被剥夺了诸侯之位,降级为大夫也就是春秋时的范氏。姬虞接管了唐国,也继承了霍叔在河汾谷地的领导权,成为地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到了姬虞儿子姬燮时将国都迁到了晋水旁边,国名也由唐改成了晋。不过晋国虽强还远未达到碾压诸侯的程度。

到了周幽王时期,申后和褒后的宫斗很快变成了武斗。申候联合缯国和犬戎攻杀了周幽王和褒姒母子,拥立申后之子姬宜臼为周平王,卫武公和晋文候、郑武公和秦襄公也参与了此事。另一方虢公和褒候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天子,后世称周携惠王。因为姬余臣继位之前为莫候,又走有了讳莫如深这个成语,两王并立长达二十余年。

二王并立随后被晋文候终结,姬余臣被晋文侯杀死,周平王还写了一首诗夸奖晋文候。灭周携惠王虽然使晋国扩张了领土,但晋文候却付出了断子绝孙的代价,晋国也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原因是今天山西西南部的诸侯国全部都站在姬余臣这边。晋穆侯有两个嫡子,一个是晋文候姬仇、另一个是曲沃桓叔姬成师。在河汾诸侯和戎狄的两面压力之下,晋国发生了内讧。曲沃桓叔杀死了晋文侯之子,晋国开始了长达六十七年的曲沃代翼。

有意思的是在曲沃代翼中,曲沃一系和晋国大宗发生了交换盟友的故事。附近诸侯开始缓和了对晋文侯一系的敌对态度,周桓王(周平王之孙)御驾亲征讨伐曲沃。最终在曲沃武公(曲沃桓叔之孙)时期将晋文侯一脉斩尽杀绝,小宗取代了大宗,周天子收了贿赂选择默认,曲沃武公成了晋武公。晋武公死后儿子晋献公继位,桓庄之族想效仿晋武公被灭族。接下来晋献公的行为亮瞎了天下人的眼,他将姬虞后代历代晋候之后全部杀掉。这可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先秦时期,冒天下之大不韪。晋国因此避免了诸侯国的通病宗室把持政权,楚国则完全相反,这成了晋国称雄于天下的内部原因,也是其后来被异姓大夫瓜分飞灰湮灭的祸根。

晋文公时期立新规,除世子外其他儿子都居国外,设三军六卿,由十三卿轮流执政,自先轸(他是中国第一位元帅)死后朝堂变成了大夫们争权夺利的竞技场。晋文公的事迹这里就不在赘述,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值得一提的是他设置的这一套制度成为后世历朝历代政治争斗的范本。经过晋景公(晋文公之孙)失霸,晋悼公(晋文公玄孙)复霸,长达百年的晋楚争霸宣告结束。

至晋平公,晋定公,晋国开始走下坡路。六卿兼并也从文斗变成了武斗,国君很快被架空成为傀儡,六卿兼并持续了百年,齐国曾出面干预,结果一败涂地。晋公再无回天之力,韩赵魏瓜分了晋国全部土地。晋公室飞灰烟灭,靠晋国续命的周王室也是油尽灯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