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落花”是花开还是花落?这样描写有什么寓意和暗示吗?

千千千里马


“安史之乱”后,使当年无数在长安的人风光不在,连唐明皇都仓皇南逃。杜甫和李龟年,同样流落江南,一个落魄不堪,一个在民间卖艺。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意思是:当年杜甫在岐王府里,常常见到李龟年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李龟年的才艺。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春季,落花的时候,又再次遇见了你。

诗中的“落花”是花落的意思。含隐喻,一指季节,二暗指国家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现状。

李龟年是唐朝开元盛世年间的著名乐师、歌唱家。很得皇帝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崔九,都通晓音律,爱才善学,对李龟年大加赏识。

李龟年当时风头正旺,经常出现在达官贵人之家,名流聚集的场合;同样也可得知我们的主人公杜甫也曾经是这个上游圈子中的一员。

从“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之间发生了什么呢?

唐王朝的崩坏。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人,一生充满沉痛和坎坷,痛苦与哀愁,客居长安十年不得志。不仅是仕途失意,安史之乱后,亲身经历了一个盛世的兴衰、国破家亡,连自己的妻儿子女都照顾不好,跟着自己颠沛流离。

昔日的宫廷乐师,沦落湖南卖唱,而杜甫,仍一贫如洗,穷困潦倒。昔日长安盛事乐景恍惚如梦。这首诗里的“落花”落的不仅仅是花,更是当年那个“开元盛世”;而盛世已过,国家破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直到八年之后叛乱平定,家国破败。 在这个场景之下,二人相遇了。两人都不复往日荣光,四目相对,尽是唏嘘,对往日辉煌时代的怀念,让人越想越悲。

拓展花絮:谈到李龟年,不得不说另一件事。当初王维写过一首《相思》赠给李龟年,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后来李龟年流落江南时,也就是跟杜甫相逢的地方。 李龟年在筵中再次演唱这首《相思》,坐中之人无不动容,泫然泪下。

大历五年(770年),也就是杜甫与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的同年,臧玠在潭州作乱,一代“诗圣”、“诗史”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病世,时年五十九岁。


那些旧时光


“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是杜甫最经典的七言绝句之一,被清人杨伦评为杜诗七绝的圧卷之作。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落花”是花开还是花落

“落花”自然是指花落,从来没有见过“落花”是指花开的。

杜甫的这首《江南逢李龟年》,写于大历五年(770)春天,落花时节就是暮春时节。

2、有什么寓意和暗示

要了解诗中的寓意和暗示,得先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写完首诗,这年冬天,杜甫死在了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

诗中的另一主人公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音乐家,擅长唱歌,得唐玄宗优遇而红极一时,而此时李龟年同样流落江南。

1)“落花”寓意着两人身世的飘零。

杜甫与李龟年,曾经都曾出入公卿门弟,所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李龟年更是皇宫里的红人,可是如今,他们都江湖飘零。

2)“落花时节”象征大唐王朝的衰落。

他们都是经过大唐王朝的盛世时期的人,他们的命运与大唐王朝的盛衰相连,所以“落花时节”也象征着大唐王朝的衰落。

清人何焯《义门读书记》中说:四句浑浑说去,而世运之盛衰,年华之迟暮,两人之流落,俱在言表。

<strong>


谢小楼


当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遇上著名歌唱家李龟年,就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里的“落花”指的是花落,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强烈的暗示。

全诗是这样的: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也是杜甫生平最后一首七绝,表现上看起来是重遇好友的欣喜之情,其实包含着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透露出内心的无奈。

1、杜甫与李龟年的初遇

第一次遇到李龟年的时候,唐朝还是“开元全盛日”,杜甫也还是一位“开口咏凤凰”的天才少年。

当时的王公贵族普遍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杜甫也因为个人才华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邀请,然后在他们的府邸欣赏到了李龟年的歌唱。

这首诗的前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虽然是诗人在追忆以前和李龟年相遇时的情景,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时期的怀念。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在当时可以被认为是“文艺名流聚居地”,李龟年也被认为是唐朝“四大天王”之一,而杜甫可以经常接触到它们,也就说明杜甫在回忆“全盛日”的美好时光。

初时可能体会不到这种深切的感情,但如果结合了后两句,就能够品读出杜甫内心的眷恋与无奈。

2、杜甫与李龟年的重逢

公元770年,杜甫因为安史之乱一路流亡,直到在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

曾经壮志满满的天才少年变成了一位穷苦的老诗人,昔日名满京城的歌唱家也失去光环,变成一位普通的逃亡老人。

两人就在这颠沛流离的路途中重逢了,看着江南落花流水的好风光,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形象却更加突出。

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将这种情与景的反差把握得特别好。江南向来是风景优美之地,也是诗人向往之地,但没想到真正来到这里,面对的却是“落花时节”。

这里的“落花”指的是花落,有衰败逝去的意思,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一方面,杜甫知道他的身体已经快不行了,所以落花也暗示着他可能不久于世的信息。另一方面,杜甫借“落花时节”来暗指大唐社会的动乱以及自己衰颓无常的命运。

3、《江南逢李龟年》的背后意义

杜甫与李龟年处于在开元盛世,重逢在乱世之中。40多年过去了,杜甫一直以来当官为国为民效力的梦想还没有实现,李龟年的生活也是一样的磨难。

尤其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当年的繁荣已经不复存在,两人流亡在江南地带,昔日的荣耀和今日的落魄,都让杜甫哀叹不已。

在杜甫的心中,李龟年是自己在盛唐时期风光无限的见证。

原本两人重逢之后都是非常的惊喜,但看到对方现在都是如此的落魄,就好像花朵一样凋零,就更深切地感受到短暂喜悦过后的悲伤与无奈。

这首诗写于770年4月,正是暮春时节,春天即将随着花朵凋零而离开,而杜甫也在半年之后病死在寒江的一叶扁舟之上。这首《江南逢李龟年》成为他最后一首七言绝句,看似欣喜,实则无奈。


欢迎关注@冬月的书影小屋 陪你读书看电影,在小屋里说说心里话。

冬月的书影小屋


“落花时节又逢君”这句诗,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如下: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选自《全唐诗》,这首诗在唐诗中评价颇高,语言平易近人,含义极其深远,看似表达了两个老朋友的久别重逢,实则写出了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的飘零衰败。


杜甫其人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浪漫主义伟大诗人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唐玄宗刚好在这一年继承皇位,开元盛世由此拉开序幕。

杜甫的祖上,一直可以追溯到司马晋朝的开过大将杜预。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在武则天时期不仅是有名的诗人,而且在朝中担任高官。他的父亲杜闲,担任过朝议大夫、兖州司马等官职,他的外祖父崔家,也是名门望族。

因此,杜甫虽然称不上家世显赫,但也是书香门第,算得上官三代。杜甫七岁能诗,天赋异禀,等到他年龄渐长,出入豪门,在岐王宅里听过唐朝著名的音乐家李龟年唱歌。所以杜甫和李龟年,早年间两个人是好朋友。

杜甫中年,一直为了进入仕途而奔波游走,可惜一直郁郁不得志。公元755年的冬天,安史之乱爆发,这一场影响李唐王朝命运的叛乱,持续了8年,一直到公元763年冬天,安史之乱才彻底平定。这期间,杜甫一直东奔西走,穷困潦倒。




《江南逢李龟年》的写作背景及赏析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正是在这一年去世。

晚年的杜甫,因为可以投奔的好朋友们相继离世,无依无靠,日子过得非常凄惨,甚至连酒都喝不起。杜甫带着家人从成都一路往东走,沿途走走停停,不得不靠采药为生。

公元769年,漂泊一生的杜甫流落到了湖南岳阳的潭州。这时候,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八年,很多人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改变。国民歌唱家李龟年和杜甫在潭州偶然相逢,回想起两个人年轻时候的友情,以及开元盛世时期李唐王朝的兴盛,不得不让人产生昔胜今衰的感慨。

原本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如今流落江湖,靠卖艺维生,他的处境并不比杜甫好到哪里去。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里的岐王,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雅善音律,爱好文学,所以年轻时候,杜甫和李龟年都曾经和这位显赫一时的王爷来往。这里的崔九指的是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因此人称崔九。唐玄宗时期,崔九曾担任殿中监,出入禁中,深得唐玄宗宠幸。

这句诗,表明了过去国民歌唱家李龟年的辉煌岁月,王侯之家,皇亲国戚都请这位大歌唱家来表演,杜甫也适逢其会,得以一睹李龟年的风采。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开元盛世已经过去了四十年,安史之乱也过去了八年,物是人非,曾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李龟年,谁能想到也有流落街头的一天呢?在这落花的三月,两个好朋友意外相逢,虽然让人高兴,但是几十年来的人世沧桑,却让他们各自感叹。不仅感叹自己的命运漂泊,也感叹盛世不再,国家的凋敝衰落。

这里的“落花”自然指的是“花落”,而非“花开”,不仅表示了两个人相遇的时间是在暮春三月,而且用“落花”这一意象,衬托出人生无常,世事艰难的凄凉。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博书


首先,说一下“落花时节又逢君”是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里的最后一句。全诗如下: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的府上,经常见到您的身影,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您的演唱,没有想到,(多少年后),在这风景如画一派大好的江南,也是百花凋谢的暮春三月里,恰巧遇到了您这位老相熟。

词语注释:①李龟年:唐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音乐人、享有盛誉的歌唱家(现在说法),当时因受到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他便流落江南,以卖艺为生。

②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下面就来回答题主的问题了,

1.“落花”在这里是指花落,凋谢的花——这是在江南的暮春三月里。

2.这样的描写是有寓意和暗示的,①寓意是:写诗人的衰老、贫病和漂泊,以及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②暗示:诗人(杜甫)通过与李龟年的异地相逢(早已是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了),并透过追忆、感喟,表现出了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安史之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上的创伤。


韶光亮华


落花时节又逢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也是我挺喜欢的一首诗,个人认为落花时节又逢君,应是花落时节,暮春光景。说说自己的认知,非专家学者,就是一读者,休闲娱乐。全诗如下:

江南逢李龟年 [ 唐·杜甫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是唐代音乐家,流量巨星,深得唐玄宗宠爱,一时风光无限。王维的那首«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就是写给李龟年的,唐代两大顶级诗人,都为李龟年写过诗,可见李龟年的江湖地位,非一般。天王巨星,粉丝无数。同时,深得达官贵人的赏识。

当初,歧王宅里,崔九堂前的常客李龟年,杜甫是经常见到的,能经常出入权贵的家里,可不是普通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大诗人,惺惺相惜,彼此欣赏。可是时代沧桑,风云变幻,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江南,李龟年在江南卖艺为生。曾经辉煌精彩的两个人,再次相见,心酸不已。

落花时节又逢君,写的是暮春,落花流水,残红片片。同时,也寓示着,杜甫和李龟年,人到暮年,不得志,流落他乡。曾经的风光,正如江南的好风景,已是过去。


小小小XIAO芝麻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释意:与故人相逢在这风光秀丽江南的落花流水的季节,落花又暗指国家由盛渐衰的形势。

又诉说了人生年华思昔拂今。


小雨9899350470051


“人寿期满百,花开唯一春。其间风雨至,旦夕旋为尘“。“落花”,直白的说是因凋谢或风雨吹打而落下的花朵、花瓣。在中国诗词中,落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意境影像,它凝聚着人们对生命和美的感慨与惆怅,若使花解愁,愁于看花人,也代表着一种事、物正在消亡的迹象。

“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落花”是花开还是花落?

这句诗出自唐朝爱国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释义:当年杜甫在岐王府里,常常见到李龟年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李龟年的才艺。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春季,在这个季节又再次遇见了你。

此时”落花“是花落。在花开的春季,”落花“的时候,又与李龟年相逢。

诗中的李龟年,是唐朝开元盛世年间的著名乐师、歌唱家。得到皇帝唐玄宗的赏识,经常受到当朝达官贵人、豪门望族的追捧和邀请,唱歌表演。“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以卖艺为生。

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崔九,都通晓音律,爱才善学,对李龟年大加赏识。

这样描写有什么寓意和暗示吗?

公元770年的春天,著名爱国大诗人杜甫和同样流落在江、潭一带的著名歌唱家李龟年相逢,回忆起盛唐时期在岐王和崔九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曾经的繁华就像一场梦,于是写下这首诗。

在这样一个风景正好的江南,诗人用”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相见画面,犹如隔世一样,再相见时已社会变迁与倍感凄凉,暗喻此时的唐朝风景不殊,由盛世、安定到衰颓、动乱的沧桑巨变,也是诗人对唐朝繁荣昌盛时期的一种追忆和眷恋。


趣味疏谈


个人认为这里的“落花”并非单纯是景色的描写,结合创作背景,如果理解为“花开”则就有写牵强了。分析如下: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770年在长沙所作,全诗如下: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唐玄宗也仓皇出逃,更别说皇宫里的的一众人等了,大概全都四散逃亡了。安史之乱后,新皇继位,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那些从皇宫逃出来的宫女、舞女、音师就更难再回去了,李龟年就是其中之一。他当时是宫廷御用的著名歌唱家,经常游走于各大豪门放声高歌,名气很大,百姓也都有耳闻。但是如今却流落江南以卖唱为生。此时杜甫一直在江南漂泊,正好在“落花时节”即暮春的阴历三月遇到了李龟年,回忆起他曾经在“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和“崔九(唐朝大户人家,与唐玄宗关系密切)”府地听李龟年唱歌的情形,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再看最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仔细品味的话,虽是写景,但是却似乎有一番感慨在里面。此时杜甫漂泊在外,李龟年也居无定所,国家也元气大伤,大唐盛世已不再,“江南好风景”反衬沉沦的身世,“落花时节”则暗喻唐朝由盛转衰和动荡的社会。

其实这首诗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想当年你唱歌好听,名气又大,在上层贵族中来去自由,可是现在一切都面目全非了,没想到你也流落到了如此地步。里面暗藏着对国运和时运的一番感慨。所以如果把“落花”当做“花开”来讲,这首诗的韵味将大减,恐怕也不是作者的原意。


大众玩家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遭遇安史之乱,杜甫漂泊江南,遇长安乐师李龟年,赋诗志情。诗中的“落花”自然指花落,从未见是“花开”的说法。

江南春光,杂花生树,莺飞草长。动乱后人见好风景,倍觉温馨,只是暮春时节,缤纷花落,美感中夹杂飘零意味;好在遗憾得到弥补,他乡遇故知,人生一喜。古时交通困难,一朝离散,再见是奢望,“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但是一旦再见,那是逆天巧事,怎不令人喜出望外,艰难时世喜相逢,飘零心绪顿时被欢乐记忆代替。“落花”感伤低走,反衬“逢君”喜悦高开。

花开花落,自然界物候变化,也暗示世道变迁,“落花时节”正是盛唐转衰的写照。李龟年是名重一时的宫廷乐师,擅歌咏,梨园诗班里,贵胄筵席上,弦歌乐舞,太平盛世风雅颂;那曾想突来变故,盛世之花零落江湖,飘蓬无定。异乡聚首是喜,错误时间地点碰头又是乖谬,人情世态,悲欢交集。

四句咏情诗行,隐含历史事变,诗史短章长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