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當年修的高速公路,為啥過了2000年都不長草?

史學達人


世界上有一種路,叫做秦始皇修的路,這也不長草啊!

我想說的是,秦始皇下令修的路很厲害,但是說2000年都不長草……

嗯~有點誇張了。

要想富,先修路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分封,確立了延續了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制度,為了方便管理國家,統一了全國的貨幣、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

但光做到這些是不夠的,偌大的國家如果交通不便利,怎麼能夠發展起來?加上秦始皇本身就愛好巡遊,秦朝邊境又時有戰爭,需要大量的糧草輜重。

這時,平坦且四通八達的道路就尤其重要了。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下令修築以咸陽為中心的馳道,就像現在的高速公路,連通邊境和重要的城市。其中著名的有上郡道、秦棧道等等。

公元前212年,為了防範北方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命令大將蒙恬領兵30萬,修建一條南起陝西林光宮,北到內蒙古包頭九原郡,全長7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這秦直道可不一般,它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條“高速公路”,自秦朝開始,一直使用到清朝才被廢棄,有些部分甚至至今都在使用。


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這條修建了2000多年的路,一些部分竟然寸草不生,著實讓人稱奇。

那秦直道究竟使用了何等秘術能讓質量如此過硬?

古人的大智慧

專家通過研究秦直道表面的黃土後,這才發現了原因,原來修建秦直道的黃土可不是一般的黃土,而是高溫加熱燒熟的黃土。

通過高溫加熱,土中的營養物質被破壞,水分被蒸發,就連隱藏在土中的草籽也被殺死。加上修路時土層很厚,並且即為夯實,雜草就很難在路面上生根發芽,即使過了千年,依舊平坦光潔。


還有就是,負責修建秦直道的是大將蒙恬,擁有豐富的基建經驗。秦直道的路線、施工,每一步都由他親自過問監督,修建質量肯定是過硬。

這也是秦直道能夠一直沿用2000多年的原因之一。


彈指間的歷史


秦始皇不僅修了一座令世人驚歎的萬里長城,而且還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秦直道,它享有世界高速公路鼻祖的美譽。



這條古道上寫滿歷史:秦始皇的屍體從秦直道上運回,公子扶蘇在秦直道上拔劍自刎,昭君從秦直道上出塞,多少千軍萬馬本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的信念,在此道上和匈奴廝殺,這裡狼煙滾滾,戰馬蕭蕭,蒙恬、李廣、衛青、霍去病、漢武帝、王莽、李世民……他們抗擊匈奴的鐵騎都在此留下痕跡,《過秦論》:

“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秦始皇為了抗擊匈奴,巡遊天下,公元前212年,他命蒙恬和公子扶蘇率領數十萬民工修建秦直道。其中有大批的工匠從阿房宮和陵墓的修建中退出來,轉身投入到秦直道的修建中。

它從咸陽(起點為現咸陽淳化縣)到九原郡(現包頭附近),經過陝西、甘肅和內蒙三個省、自治區。秦直道穿越14個縣,全長736公里,路面最寬處約60米,最窄的山路處約為20米,全部用黃土夯實。


它的平、直、寬,都符合現代高速公路的特徵,其主幹道可並排行駛15輛大馬車,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天下第一道。

秦直道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史記》裡,《史記·秦始皇本紀》載: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當蒙恬修了2年半時,可惜秦始皇死在巡遊的路上。趙高李斯發動政變,篡改遺詔騙公子扶蘇自刎,他們接著害死蒙恬。太可惜!當時秦直道還未完工《史記·蒙恬列傳》:



“始皇欲遊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秦二世接著修,具體結束時間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估計至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歷時約5年。《史記·李斯列傳》:

秦二世矯詔僭立後,“法令誅罰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眾。又作阿房之宮,治直道、馳道,賦斂愈重,戍繇無已。”

根據考古證明,古時在秦直道上沿途有附屬建築:烽火臺、宮殿、兵站、哨卡、夯土護坡、排水溝、驛站、……驛站專供傳遞文書者或來往官吏、商旅中途住宿、吃飯、換馬等。

秦直道為什麼不長草?

這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2000多年的秦直道在荒蕪前的確不長草,更不會長樹木。

秦直道分兩個地段黃土地段和沙漠地段,毋容置疑沙漠地段是不會長草的,咱主要看黃土地段。

我們現在看到的秦直道:多處堅硬的路基上有雜草衍生,還有未長大的喬木。因秦直道到現在荒廢約二百年。清嘉慶年間的文獻記載:

“若夫南及臨潼,北通慶陽,車馬絡繹,冠蓋馳驅……”

從文獻記載中可見秦直道到嘉慶時還在使用,在維護。那時秦直道被車馬行人來回碾壓,自然不會長草,更不會長樹。那麼這條路被廢棄幾百年後竟沒有長成高大的樹木,的確讓人匪夷所思,為什麼會這樣?專家研究發現:

1.夯土層作用大。原來,蒙恬大將軍、公子扶蘇指導工匠在建直道時把泥土千百層地反覆夯實,這樣夯過的土層就像一大塊堅硬的銅鐵,這是秦朝工匠的拿手絕活。例如秦始皇陵的夯土牆,箭插不進刀砍不動。秦直道自清朝末年至今,幾百年來經過風吹雨淋洪水沖刷,無人護理,會有新的浮土、泥漿、層層落葉覆蓋在這“銅鐵”上面形成新的土質層,一些草木的種子落到新的土層上就會有一些雜草生成,而樹木的根扎到堅硬的夯土上再也扎不下去,所以樹就不會長高了。



2.古人智慧的腦洞大開,炒、燒土,還加料。當時建造秦直道所使用的土都是炒過的“熟土”,而且是加了鹽的“熟土”,也就是將建築用土全部燒製或者反覆炒熟再加上鹽鹼,然後把它們夯實在一起。這樣即使有種子落到上面也不會生根發芽,所以那整條路面就會堅如鐵。在加上之前一直使用,有人護理,經常打掃路面,當然不會長草。富縣張家灣鄉大麥秸村的村民周德虎1958年在直道路基上取土時,挖出一個古代鐵鍁,殘重8公斤。該村前些年曾出土一口古代大銅鍋,似為秦朝時的鍋。這些可能是炒土用具。



3,用人忠賢是良策。秦始皇用自己最信任的兒子扶蘇和最忠實的大將蒙恬主持如此浩大的工程,不會存在貪汙受賄,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他們把每一個步驟都盡心盡力去用心完成,在質量上是絕對有保障的。

4,可愛的人民是根本。古代勞動人民的誠實、智慧與團結,眾志成城共築大業。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抵抗匈奴。匈奴騎兵經常深入中原,對內地搶掠牲畜,霸人妻女……中原老百姓苦不堪言對匈奴深惡痛絕,在修建直道上不遺餘力。


戰國末期,燕趙等國受到秦國打擊衰弱,匈奴坐收漁翁之利,趁機侵佔北部邊郡的許多地方,中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匈奴以河南地(今內蒙、河套地區)為據點,對秦朝的政治中心咸陽虎視眈眈。秦始皇三十三年初春,為消除邊患,秦始皇令蒙恬率30萬主力軍由九原(今內蒙古五原縣)渡過黃河,攻擊高闕與陶山(今狼山山脈),一部軍西渡黃河進入賀蘭山脈,把匈奴打的狼狽逃往北方,失地全部恢復。


從此蒙恬的30萬大軍一直駐紮北邊,威懾匈奴。蒙恬前後十餘年守邊,早對周邊地形爛熟於心。所以他們帶領的建築隊能利用天然條件,選線、改線、施工,各種附屬工程都快速並高質量進行。直道與長城呈“T”型相交,使匈奴不敢輕易南下進犯,保證了老百姓的安定生活。


2006年5月25日,秦直道遺址被我國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直道兩千多年的工程質量讓人歎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秦直道的工程指揮和監理更值得現代學習!

感謝大家的閱讀點贊和轉發!關注小姐姐,更多歷史趣文等著您,祝大家閱讀愉快!


小姐姐講史


除了早已遠去的帝國身影,秦始皇留給世人的也只剩下了長城、皇陵和直道,而圍繞這三者的故事卻無比精彩。有人說,距今兩千多年前,秦始皇修了一條高速公路,憑著令人歎為觀止的黑科技,竟能至今寸草不生。

當然,“寸草不生”這個詞無疑太過誇張了。人們之所以有這種印象,主要是因為秦馳道遺蹟依然比較清晰,甚至可以看出曾經的路面和行車的痕跡,而且個別路段上的荒草並不是很多。兩千多年前的一條土路,能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也著實令人感慨萬千。

秦馳道始建於公元前220年,是與秦始皇“車同軌”的標準緊密相連,所指的並非是一條道路,而是當時秦擴建的全國各地官道的統稱。不過,大家最為熟悉的,自然是陝西到內蒙古的這一段,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秦直道。

在關於秦直道不長草的各種解釋中,有兩種說法比較流行:炒熟土和摻石灰。

前一種說法中,認為秦直道在修建過程中,曾動用人力將土炒熟。熟土是很難生長植物的,可是,富有生活經驗的朋友會清楚,即便是熟土,長時間暴露在野外後,也會逐漸再次生長植物,而距今兩千多年的秦直道,更不可能定時翻炒土壤。

而且,據現有考古資料顯示,秦直道的土壤中,並沒有將土炒熟的跡象。另外,在傳世文獻中,也沒有記載修建秦直道時有炒土的環節。這種說法,實則是近年來被一些人“臆想”出來了。

在後一種說法中,認為秦直道的路土中,曾摻有大量石灰。不過,這種說法同樣沒有被證實。更為重要的是,即便是摻入了石灰,往往數年後也就成炒熟的土壤一樣,很難起到杜絕植物生產的效果。

其實,真正導致秦直道歷經兩千餘年而基本保持原貌的原因,在於夯實和沿用。

秦直道是秦始皇在位時主持修建的大型工程之一,從籌備到動工再到管理,都耗費了巨大心裡。這種高規格的“高速路”,在修建時進行了夯實。夯實的土壤在板結後,會變得十分堅實,不僅便於行車,更能防止生長荒草。

除了修建時採用高標準外,秦直道在秦朝和後世都曾得到了較好的利用。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路走的人多了便不長草。秦始皇憑藉強大國力而修建的秦直道,並沒有稱為一種擺設,後來的王朝也沒捨得將其徹底放棄。兩千多年來,秦直道的大部分地段一直處於使用的階段,故而得以基本保持了原貌。


史海爛柯人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嬴政無疑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歷史人物。儘管他在執政後期,因為追求長生夢想,以暴政壓榨百姓,最終導致秦朝只存在了短短十幾年便滅亡。但他在位期間,對後世作出的貢獻,同樣是不可抹殺的。

(秦始皇劇照)

除了修建長城,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之外,秦始皇修建的兩條道路,同樣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一條道路是秦馳道。這是一條以咸陽為中心,貫通全國各地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國道”。這條道路,對於全國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人類文明的進步,均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二條道路是秦直道。這是一條從雲陽到九原郡(包頭)的超長交通幹道,全長近800公里,其路面寬度普遍達到了20米。而最寬的地段,甚至有60米。

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哪怕是八車道的寬度都不到30米,因此這條路也被一部分歷史學家稱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不過說起來,秦直道最神奇的地方,是它自從被建成之後,使用了近2000年的時間,一直到清朝才逐漸荒廢。現在在內蒙古自治區、甘肅、陝西的境內,還找到了不少遺址。目前,秦直道遺址、秦直道起點遺址、秦直道遺址延安段,還有秦直道遺址慶陽段,已經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些遺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哪怕2000多年過去了,這些路依然有大部分路段寸草不生。那麼,秦直道為什麼這麼神奇呢?

《史記·蒙恬列傳》中記載:“始皇欲遊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秦直道遺址)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修建秦直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要“遊天下”,也就是方便出巡。

除此之外,秦朝統一全國後,最大的威脅就是北方的匈奴。儘管秦始皇下令修築長城來抵禦匈奴,但由於長城防禦距離太長,假如沒有一條與之匹配的交通路線,那麼士兵的調動、糧草補給的運送,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這樣一來,長城的作用就被削弱了。

因此秦始皇修秦直道,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都是當時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那麼既然要修,肯定就要修到最好,因此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大將蒙恬開始進行秦直道的建設工作。

蒙恬確實是主持修路的最佳人選。由於長期鎮守北方,抵禦匈奴,蒙恬對秦直道一線的地形瞭若指掌。同時,他為人正直嚴謹,做事細緻,因此秦始皇選擇了他。

秦始皇在國家基建上,向來不遺餘力。因此,他對秦直道也有著很高的要求。首先一點,就是道路的質量必須要高,絕對不能長草荒廢。

(蒙恬劇照)

蒙恬為了為了實現秦始皇的要求,首先將道路選在了沙漠和黃土路段修建,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長草的問題。

其次,用來修路的泥土也必須經過反覆地夯實,使其硬度達到一定標準。有現代專家推測,修建秦直道所用的泥土,實際上都是“熟土”。所謂“熟土”,就是把普通泥土搗碎,再加入鹽鹼等物進行炒制。這樣做,不僅可以讓泥土硬度更高,並且能有效地驅除其中的植物種子。而且由於鹽鹼物質的存在,哪怕是有種子隨風飄到土中,也很難生根發芽。

除此之外,修路的勞力投入也十分充足。當時投入參與修建秦直道的百姓人數眾多,並且全都非常賣力。百姓們賣力修路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周邊百姓對於匈奴的入侵深惡痛絕,修建秦直道有助於抵禦抵禦匈奴;二是當時秦朝的法律嚴苛,一旦被發現有偷懶現象,修路百姓的下場,往往十分悲慘。

當然了,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這條秦直道修出來後,一直在使用。常年人走馬踏,那路上其實也沒有長草的機會。

正是因為以上的種種原因,最終,秦直道雖然修了兩千年,依然鮮有荒草。

(參考資料:《史記·蒙恬列傳》《史記·秦始皇本紀》《探秘秦直道》)


張生全精彩歷史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為了鞏固國家,他實施了一序列的措施,比如修長城,建直道,開闢靈渠開通五尺道溝通西南夷,在中央實行三生六部制,在地方廢分封行郡縣,設置官員進行管理,使得秦朝的經濟出現了質的飛躍。


由於統一天下後出現了邊遠地區管理困難的問題,特別是北方匈奴、胡人經常南下滋擾,在歷朝歷代都是頭痛的問題,秦始皇就決定修一條由咸陽經甘肅到達內蒙古九原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這條路是由蒙恬於公元前212年負責修建的,但是什麼時候修完的就沒有歷史記載,秦始皇對這條路的要求很高,除了要平坦,還要求下雨天不能軟,永遠不能長草。


但是這對那時候的工匠是很大的挑戰,在剛開始的時候,工匠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終於找出瞭解決的方法,就是將土都反覆的燒炒,使之成為沒有養分的“熟土”,再與鹽鹼或生石灰混合,層層鋪設,層層夯實,這就保證了道路的堅固嚴密性,這就像我們現在在路基上鋪混泥土和瀝青,就算有了草種落下,也無法生根發芽。

再加上秦直道的工程質量被把握得相當嚴格,絕無偷工減料的情況,這也就杜絕了路面上長野草的可能。

不得不說,古代的技術條件比不上現代,但古人的智慧的無窮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這條秦直道是建在黃土地段和黃沙地段的,這種乾燥的環境使得植物不容易在其中生長。

這條享有世界高速公路鼻祖美譽的秦直道,全長700多公里,寬約20到60米,修通後為該地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這條古蹟上也寫滿了歷史。

秦始皇的屍體是從秦直道運回去的,公子扶蘇在秦直道上拔劍自刎,昭君從秦直道上出塞,多少千軍萬馬本著“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信念,在此道上和匈奴廝殺,這裡曾經狼煙滾滾、戰馬蕭蕭,蒙恬、李廣、衛青、霍去病、漢武帝、王莽、李世民得等等,他們抗擊匈奴的鐵騎都曾在此留下痕跡。

在《過秦論》中有言“卻匈奴700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由此可見,秦直道在當時還是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的。


這條秦直道一直到隋唐時期都還在提供交通服務,到了清朝,秦直道才逐漸荒廢,失去了主要交通幹道的作用。

秦直道之所以寸草不生,除了前面所說的“熟土”加鹽鹼外,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事無絕對嘛,路上的行人以及過往的車馬使得路上都不可能長出草來,這就是俗話說的“熱鬧的馬路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


秦直道是秦始皇留給後世的一件大工程,它是北方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方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重要紐帶,雖然在當時是勞民傷財的工程,是對勞動人民的剝削,但是就是因為有了它,我們才知道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正是因為他們的勞動付出,才有了影響後世的工程。








遺產君


秦始皇當年修的路2000年都不長草?這是個謊言!

所謂秦始皇當年修的路,有秦馳道和秦直道兩種,這兩種路都長草,不信請看證據。

上圖是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的秦直道,兩邊發白的是現代修的水泥路,當然不會長草。中間發紅的是當年的秦直道遺址,看看那青汪汪的一片,還有遠處一小片一小片的,那不是草是什麼啊。

秦直道全場七百多公里,隨著地形的變化,有寬有窄,一般寬的地方有二十多米,窄的地方也有五六米,請看上圖,不說這條路的兩邊已經被雜草佔領,看看遠處的路中間,那青汪汪的,不是雜草是什麼啊。

再看上圖,也是秦直道的遺址,路中間,到處一片片的發綠的東西,那不是雜草難道是山東大白菜嗎。

再看這條羊腸小道,伸展到遠處,兩邊被樹木和灌木雜草佔領,發白的不長草的也只有伸腳那麼點地方,你說秦直道不長草誰信啊。

再看上邊這個秦直道遺址,除了那塊碑是石頭砌成的沒長草,其他地方那不是草嗎。雖然是枯萎的草。

如果只上圖有人還不信,那我拿出一段著名史學家史念海先生實地考察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劉家店子至間水坡嶺,這段直線距離將及二百里的秦直道遺址的描述給大家看看:

由於久無行人,路面都掩蓋著枯草,踏到上面,感到十分鬆軟。有的段落,灌木叢生,須撥開樹枝,彎腰側身,才能向前稍走幾步。有的灌木粗到一把上下。

秦直道和秦馳道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在原有各國道路的基礎上修建的軍事道路,方便有戰事的時候,軍隊可以快速出擊。據《史記》記載:“始皇欲遊天下, 道九原, 直抵甘泉, 乃使蒙恬通道, 自九原抵甘泉, 塹山湮谷, 千八百里。道未就。”這說的就是秦直道。

而秦馳道是以秦朝都城咸陽為中心,通向全國各個重要地區的道路,尤其是通往原來六國的古都,這是為了打擊沒落奴隸主貴族的復辟活動。所以秦馳道四通八達有很多條。

跟秦馳道不同的是,秦直道只有一條,原計劃修築一千八百里,但是未完成,據後來的史學家原地考察,現存的秦直道遺址全場七百多公里:

秦直道是由雲陽縣的甘泉山通到九原郡。雲陽縣在今陝西淳化縣北,距咸陽不遠;九原郡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正在陰山山脈的南麓,南北遙遙相對,所以稱為直道。

關於秦直道的作用,《史記》說是為了秦始皇雲遊天下,實際跟長城的作用差不多,就是為了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的。請看下圖

秦直道的作用,就是可以在北方邊疆遭到匈奴侵擾時,快速從國都咸陽派兵增援。

也許有人會問,那如果匈奴等遊牧民族從西邊來了怎麼辦?這時候秦馳道就派上用場了。請看下圖

西邊有一條叫西方道的馳道,也可以迅速增兵。秦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沒少跟西邊的遊牧民族打交道,不會不考慮怎麼防禦的。


西堤君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秦始皇修建的道路多了,題中所言秦始皇當年修建的道路,應該指的是秦直道吧。

嬴政一統六國後,頒佈了一系列鞏固大一統的措施。

書同文,車同軌。

同時修建了從咸陽通往全國的道路,名曰:馳道。

這些道路在以後的很長曆史時期,並沒有隨著大秦帝國的滅亡而荒廢。

一直被延續使用著。

這些馳道中,最為知名的就是“秦直道”了。

如上圖紅色線所示,這條秦直道,始建於公元前212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五年,為了防禦北邊的匈奴,就修建了這條從首都咸陽出發,直接向北,簡單粗暴直達北邊長城腳下的九原郡的一條交通幹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這是大秦帝國的一條名符其實的“高速公路”。

不僅路線比較直,並且能並行十幾輛馬車,真可謂是當是的一個超級工程了。

這條道路的戰略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威懾匈奴。

試想,一旦長城起烽火,咸陽的帝國雄師,就可以直達長城,厲害了。

不少人在看到秦直道的遺蹟後(如上下圖所示),驚呼:秦始皇當年修的路,為何2000多年了,還是寸草不生,真是厲害啊!

並不是秦始皇厲害,而是這條路並非秦始皇修過之後就一勞永逸了,之後的朝代還在用,還在維護,自大秦到大清,無數雙腳還在上面留下腳印,無數車馬還在上面走過。

如果一條道不通行人的話,過不了幾年就會荒廢了,具體可以問問山裡人,山上的道路,三年不維護,就會長草,還不說這是土地了,永遠不要低估了植物的生長擴散能力。

所以,綜上所述:秦直道2000多年不長草,充分說明這條道路路線的重要性,後世一直沿用,並不能說明秦朝的工程技術多麼高超。



歷史寶藏


秦始皇修的高速公路被譽為“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又名秦直道,全長736公里。從咸陽的淳化一直到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市,整條路用黃土製成,以當時的工藝來說絕對是非常先進的。

為什麼這條路2000多年了依然“寸草不生”?原來這條路修建時候全部用的是炒熟或者碾碎用火燒焦的土,再把它夯實,整條路變得非常的堅固。當我們面對現在的秦直道時,為當時人的創造而感到感嘆,這樣看似簡單的方法,保證了秦直道2000的工程質量,造就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偉大工程!


芮長春觀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說到秦始皇,我們不能不想到的是他的諸多豐功偉績還有響亮的暴君稱號。

他統一六國(齊,楚,燕,韓,趙,魏),為我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南征百越,北擊匈奴;確立中央集權制;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度量衡;車同軌,道同距;修建靈渠;修建鄭國渠;修建萬里長城等等。

如題所說,秦始皇還修了一條過了兩千年都不長草的康莊大道——秦直道。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北方邊境還不穩定,為了防禦北方邊境匈奴,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派扶蘇作為監軍,大將軍蒙恬率領數10萬工人修建秦直道(蒙恬:秦朝著名將領。主要成就收復河套地區、開發寧夏、修築長城防禦匈奴等。胡亥奪位後,斬殺蒙毅,蒙恬含冤被迫吃毒藥自殺)。

扶蘇太子與蒙恬去世後,秦二世接著修建。秦大道在始皇三十七(前210年)年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初通馬車了,它從秦始皇三十五年至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歷時約五年之久。

秦直道俗稱聖人條、皇上路,南起陝西咸陽林光宮(現在的淳化縣涼武帝村),北到九原郡(現在的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秦直道經過14個縣,途徑陝西,山西,內蒙古三省區,全長八百多公里,秦直道道路最寬處達到61米,就連最窄處也有21米,我們現在的高速公路,如果按普通雙向六車道算,路基34.5米,可想而知,為什麼人們把秦直道稱為最早的“高速公路”了吧!

並且秦直道還是世界上最早、最長、最寬、最直的歷史大道,非常的具有歷史性、文化性和唯一性。

秦直道是世界上唯一一條兩千多年就載入史冊的大道,比著名的羅馬大道都早修200年。秦直道遺址、秦直道起點遺址和秦直道遺址延安段、秦直道遺址慶陽段也分別列入第六批和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麼為什麼秦直道歷經了兩千年都不長草呢?

秦直道有一段路是沙漠地質,一段路是黃土地質。

沙漠地區不易生長植物,所以沙漠不長草,我們大家都覺得實屬正常。可是黃土植被雖少,參天大樹不易生存,但一般的野草還是能依附生長的,且自清朝以來秦直道就已荒廢多年無人使用,加之有雨水沁潤,居然不長草?

這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因此我國專家專門對秦直道的土質進行了研究,終於找到了答案。

原來修秦直道的土是經過火燒或者炒制過的熟土,並且在這些熟土當中再加上鹽鹼。當時的人們通過把土製熟的方式去除土中的養分和草種,徹底破壞土壤環境,防止雜草生長。並且修路的泥土也必須經過反覆地夯實,使它的硬度達到一定的標準,所以它才不長草。瞭解了原理,就不得不對古人的智慧感到十分欽佩!

當然,兩千年過去,再硬的路面、再熟的土壤、再多的鹽鹼成分也不知道被大自然稀釋侵蝕輪換多少回,所以所謂的秦直道不長草其實是個偽命題,下層的土壤或許仍然堅實,但上層的土質土壤,毫無疑問,還是能夠生長一些根系不深的雜草的。

秦直道的建立,大大的縮短了咸陽通往北境的距離,對於快速集結調動軍隊和運輸糧餉物資有很大的作用。對南北統一、軍事、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它自從被建成之後,使用了近2000年的時間,一直到清朝才逐漸荒廢。在這條路上的歷史故事也有很多:西漢期間,李廣便是從秦直道進軍殺匈奴;漢武帝劉徹屢次沿直道北擊匈奴;唐代期間,李世民屢次從秦直道行軍,徵突厥;王昭君出塞和親走的就是秦直道。

秦直道與萬里長城、兵馬俑相比,知名度確實不高,但都是古代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歷來現實


秦朝當年修的一條著名“高速公路”秦直道。這條路由咸陽甘泉宮北門,綿延千里到達九原郡邊鎮。秦直道的修建要比馳道的規格更高,但也是基於秦馳道修建的經驗和技術基礎,這是秦始皇對於大一統國家加強中央管理的重要舉措,故而歷代都多加維護和使用秦直道。無論是從技術手段上,還是從歷朝歷代的維護上,都使此條高規格官用道路保留了當初修建時的風采,幾乎沒有雜草。

秦直道的修建

“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濱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錐,樹以青松。”——《史記》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地方管理,制定了一套大一統國家管理規章體系制度。之所以嬴政是“始皇帝”,確實是為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提供了治理國家的範本,這個範本被延用承襲至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個管理體系的基礎之一則是由始皇帝提出的“書同文、車同軌”,故而秦始皇大興土木工程,在全國修建馳道,加強中央與地方的聯繫。而秦直道也是在馳道的基礎上提升規格而來,從建造方式和技術手段,大多都是馳道的經驗借鑑。



“始皇欲遊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史記·蒙恬列傳》

根據史料的記載,秦始皇當年修建此路的用途有著不同的說法,直到今天,考古界與歷史界仍對此路修建的初衷持有爭議。其中最為主流的就是它的軍事用途和管理用途,而史書中記載的秦始皇為了遊覽並非最主要的功能。此路大概是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結束於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也就是說秦始皇並沒有享受到遊覽天下的目的,更為諷刺的是秦始皇巡遊死於途中,最後趙高安排“行從直道至咸陽”,將始皇帝的屍體運回咸陽發喪,這才是秦始皇唯一一次“享受”直道的記載。



相對於巡遊的功能,秦直道最大的功能就是軍事用途,即由首都與北方邊境長城沿線的軍事補給功能,這個功能有效的為秦朝邊境輸送糧食和兵力補給,據說是三天三夜便能運糧或者運兵到達前線。所以司馬光在《治資通鑑》中評價蒙恬“始皇方毒天下而蒙恬為之使,恬不仁可知矣”,這是有曲解的,蒙恬身為武將,保境安民是他的本分,後世常常將秦始皇修長城和直道看做是勞民傷財的舉動,蒙恬身為人臣不加勸阻反而助紂為虐,這是否定了他抵禦匈奴的功勞,而這兩大工程的直接效果就是“不教胡馬度陰山”,使農耕文明長期穩定發展。但世間萬物皆有雙面性,漢文帝時期,匈奴越過長城後,以十數萬兵“候騎至雍甘泉”,正是走秦直道才長驅直入。因此在考古發掘時,直道旁邊又發現了諸多軍事壁壘,也許是後來加強此路的軍事防衛功能而修建。



除了軍事用途以外,直道的修通,也是加強中央對於北方地區管理的重要紐帶,據秦直道的考古發掘來看,它不單單是一條直線通往北方邊境,它還在沿途分支出數條支線,最長的支線修往甘肅地區,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經濟文化交流,名族融合上起到了關鍵作用。正如七八十年代的口號“要想富,先修路”一樣,在始皇帝初定天下後,中央政府需要加強對於地方的管理,更需要各地方相互交流互通,故而這條軍事用途的主幹線同樣發揮著與馳道相同的功能,那就是管理與交流。



秦直道不長草的原因

  • 歷代維護利用

前面講到了秦始皇為後世各朝各代提供了管理國家的範本,那麼始皇帝留下的長城、馳道等工程也一樣被後世繼承與維護,這樣一來,秦直道就難以生長雜草,後世繼續使用秦直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工程的選址科學,從咸陽儘量採用直線鏈接北境,甚至不避開海拔1800米的子午嶺,沿著山脊修路,遇山開山,遇谷填谷,力求縮短距離,達到最為快捷的連接效果;規格宏大,整條秦直道雖然是以馳道為原型,但在此基礎上大大提升了規格,據考古發現,直道最高墊基約五米,這是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修建的路基要求,而全程1800餘里,最寬為60米,最窄處也有5米,耗費土方2000萬立方,這樣的大工程在那個時代確實是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才能修建成功,歷朝歷代面對這樣的工程,不用白不用,多加養護便能發揮效益;符合中原王朝的各種需求,無論後世朝代的首都是否在關中平原,這條秦直道都是中原王朝從關中聯繫甘寧蒙地區的重要幹線,軍事上如此,經濟文化上亦是如此,故而得到後世王朝的維護和繼續使用。

“行自雲陽,北歷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于臺,至朔方,臨北河。勒兵十八萬騎”——《史記》

兩漢時期對匈奴的奔襲遠征,幾乎都走過這條直道,其中文帝時期的灌英對匈奴用兵,利用了子午嶺直道地勢優勢壓制住了旁側的延川道,奪取了河南地;漢武帝巡邊也是由此道北上,漢朝時的漢匈和親也是通過此路完成,昭君出塞便是由此路送出,移民實邊也是在秦直道沿線的上郡、西河、朔方郡一帶。




唐朝太宗時期,突厥曾率十萬鐵騎犯境,直達渭河岸邊,直接威脅長安安全,後來唐王朝再利用直道奪取河南地,設東、中、西三個受降城,控制陰山防線,這便是直道聯繫北方重鎮朝軍的功能。

“此路一往康莊,修整之則可通車轍。明時以其直抵銀、夏,故商賈經行。”——《正寧縣誌》

明清時期,經理重心南移之勢不可逆轉,但秦直道的經濟文化功效卻依舊重要,按照沿線縣誌記載,當時關中的棉花向北運輸,都是通過這條直路,每當棉花收穫的季節,這條路旁邊的樹枝都粘花帶絮,一路皆白。



  • 技術手段特殊

在秦朝修建直道時,應該早就考慮過雜草叢生帶來的道路保養難題,修路“容易”養路難,在那個年代可以集全國之力修建出巨大工程,但日常的維護和保養則不容易再集中民力去做,故而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根源入手——土質!

根據考古發掘研究結果來看,秦直道所使用的夯土是“熟”土,也就是在以火燒的形式將土燒焦,再以水混在土中夯實,這樣的土層即結實耐用,又寸草不生。這個就類似於我國北方的火炕一樣,火炕用過一段時間後,如果拆除後是不能直接扔進田地的,火炕拆下來的炕土按照民間說法是“有毒”的,扔在田裡就會不長莊家,這個就是經過不斷火燒之後的熟土產生的後果。



到了清朝後期,由於西北政局變動,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秦直道也就廢棄了,此道上不斷有黃圖沉積,故而開始長出淺淺的綠草,但由於道路下面的熟土夯實,草根生不進去也無法存活,故而此道上沒有樹,也沒有較高的茅草。

綜上所述,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秦直道是封建王朝加強統治的一個範本,後世的京杭大運河修建與此有異曲同工之效,故而得到之後朝代的延用。而古人的一些技術手段也是比較超前,他們早在建設之初都想到了一些隱患和問題,加以解決,做出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