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王树山书法原文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这首诗是公元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思乡之情,所以写下此诗

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王树山书法原文

唐代李白《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晁卿衡:即晁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旧唐书·东夷·日本国传》音译作仲满。公元717年(日本灵龟二年,唐开元五年),来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朝衡。朝通“晁”。卿:尊称。是李白闻晁衡归国时遇暴风失事的消息后所作。

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王树山书法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细加分析。这两句中,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王树山书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绝句欣赏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王树山书法 内容源自网络 请书友鉴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