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多发,不用药的情况下,怎样防治大棚黄瓜的霜霉病?

zuji999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常见的一种病害,在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刚开始是从中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和向下发展,叶片变成黄褐色,在湿度大时有灰黑色霉层。果实染病有灰黑色霉层,并且腐烂,严重者可减产30%-50%左右。



黄瓜霜霉病多发且危害严重,由于市场对无公害蔬菜需求量大,在不用药的情况下,我们怎么防治呢?

【选用抗病品种】

好的品种对病害有抗性。如我们种的津研6号,津研7号等优良品种。

【土壤消毒和培育健壮苗】

在我们拉秧时,及时清理棚室和土壤的病叶老叶,并采用高温闷棚法对土壤和棚室消毒。在幼苗期我们就要培育健壮苗,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

【选用地势较高,排水较高的地块】

黄瓜既怕旱又怕涝,我们要选用地势较高的地块,如果不是可采用高垄栽培法,有利于排水,保持土壤通透性,使根系正常生长。


【科学施肥】

在黄瓜种植时,我们要多施腐熟有机肥,以免有细菌的滋生,断绝霜霉病发生,在盛瓜期多施磷钾肥,不要过多地追施氮肥,以提高黄瓜的抗病性。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碳元素缺乏有关,在盛果期喷施碳元素叶面肥,提高碳元素比例。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黄瓜栽上后,按尿素:葡萄糖:水=1:1:100的比例配成溶液,每5-7天喷一次,连喷4次,防治效果达90%。

【降低棚室湿度】

大棚是一个密闭的地方,通风条件差,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湿度有重要关系。我们在栽培中要采用地膜覆盖法和滴管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降低空气湿度,还能提高地温。在浇水时要在晴天上午浇水,切勿阴雨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晚上叶面露水增多。浇水后要注意排湿,在温度升到28度左右时再放风,不要过早放风。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多发病,它与湿度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在不用药剂防治时,注意对棚室进行排湿,还要进行科学施肥,培育健壮苗以及对大棚进行消毒等方面进行。病害虽然严重,但通过我们有效的防治,会达到增产的目的。

〔如需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和转发,谢谢你的支持。〕


燕子在新疆


黄瓜霜霉病是由病菌引起叶子起干枯的斑点,严重时连成一片,斑点连着叶子的脉络纹路,看着密密麻麻的,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起皮疙瘩都起了,我们菜地和花盆里栽种的黄瓜很少会得霜霉病,一个是因为露天种植,通风透气性能好,二个土壤保持干旱,温度高,病菌难以滋生,而且栽种一两颗黄瓜,权当零食解馋,天天见着,看到哪张叶子有斑点或者发黄了,直接掐掉,病菌难以蔓延传染。对于大棚黄瓜霜霉病防治,在不用药的情况下,可以参考露天管理方式。

一、管理大棚温度

病菌喜欢潮湿低温的环境,大棚内温度低于20度,加上湿度适宜,这样舒适的环境容易滋生病菌,而当大棚温度超过25度后,病菌的生长和活动就会受到抑制,所以大棚应适时通风,不仅可以替换大棚内潮湿的空气,而且能让棚外的高温中和棚内的低温,以保持大棚温度和棚外高温一致,破坏病菌生存环境。

二、雨后排水,加强田间管理

大棚内积水是病菌滋生的另一个条件,大棚内湿度在95%以上最适合病菌生存,应在雨后及时排水,清理大棚内水沟的积水,最好每次排水后用铁锹翻一些水沟的淤泥,保持大棚通风,通过排风换气把淤泥都风干透,降低大棚湿度。

三、保持大棚内清洁度

一旦发现病叶老叶应及时摘除,防止传染给其他完好的叶子,病菌一般发生在叶子上,发现枯老的干藤应拖出大棚内晒干焚烧或晒干后密封掩埋。

四、筛选种子

有些霜霉病是种子自带的,等到种子发芽后病菌传到叶子上,从而扩大影响范围,所以栽种黄瓜前,应在种子这关严格把控,筛选健康饱满的种子,因为大棚种植讲究的是效益,所以种子的使用应选专门的农资店里卖的,不使用自家留的种子。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还可以采用土壤消毒的方式,播种前深耕晒土,撒上石灰消毒杀菌,也能控制和防范一部分病菌。


农人春香


答案:

大棚设施内生产黄瓜、通过物理与生态防治的结合,可以达到防控霜霉病保证生产的目的。物理上可以采用具有消雾功能的大棚膜、来增加棚室的光照质量、以减少棚室水雾的形成来降低空气的湿度、同时可减少黄瓜叶片上水膜的积存量,地面可进行地膜覆盖、加滴管灌溉的方式、以控制土壤水分过量的蒸发。

生态上可利用高温抑菌、与营养疗法配合施治。但高温抑菌不是高温闷棚,高温闷棚是救治己发霜霉病害不得己时所采用,无故闷棚可视为愚。

抑菌是在黄瓜霜霉病的易发阶段未发病时,利用晴好天气、把白天的最高温度调整到30一33度左右,一周之内可有一至两次利用浇水后的时间、调高至35一38度间一至两小时、后加大通风量降至26一28度间。在夜间可加大通风量降温至12一14度左右,并习惯在早晨日出时将风口打开放风排湿、之后封闲升温至正常管理,在外界温度稳定至13度时可整夜放风排湿,再行结合每周喷施一次(糖、醋、尿素)的混合液、利用其营养疗法在早期时间的防治,与其它管理措施一起、综合应用于春季大棚黄瓜的生产上、若方法正确得当、完全可以做到不使用农药杀菌剂确保黄瓜生产,并且菜农们早有先例为证,

但是在黄瓜病害多发期、在己知发生霜霉病害的时候,务必请君尽快喷施杀菌剂,这时物理与生态的防控法,是不能左右天气变化所造成的影响的、,因为黄瓜霜霉病与阴雨寡照的高湿环境时常相伴而行,此时得病植株处在氮醣营养严重失衡的情况下,病菌会剩虚而入肆意繁殖,所以必需及早使用杀菌剂来消除,最好配合生态形式、营养疗法、以综合的方式去防控病菌的扩散传播,并在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低效农药的使用-。不用农药?菜凉啦、心也随之凉拌啦。

谢您阅读。


刘士志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很讲究绿色养生,再加上对农药的不正确认识,产生了“农药恐惧症",所以,有很多黄瓜零星种植者对自己种植的黄瓜很少或者不用农药,这当然也是好事。

但是,当自己种的黄瓜遭遇了病虫害的严重侵袭控制不住时,清江鹤还是建议用适量的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



下面清江鹤就黄瓜霜霉病不用农药的农业或物理措施谈谈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一,选好抗病品种。

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是基础中的基础。品种选不好,后面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功夫。

二,重视黄瓜营养期的生长,培育壮秧,增强黄瓜植株的抗逆性。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培育壮秧得从幼苗的营养生长做起。多施农家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注重水肥协调。细心呵护用心关爱。及时纠正黄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缺素症。

三,通过闷棚和水分控制抑制霜霉病的发生。

闷棚即高温闷棚。选晴天中午高温时段将棚内温度上升至45摄氏度左右,闷棚两个小时后放风排湿,避免黄瓜叶片结露太多。闷棚七天一次。



其次是棚内水分调节。黄瓜生长前期少灌水。后期需水量大。选择晴天上午浇水,阴雨天不浇水。浇水后可以适当浅中耕。

然后关闭大棚将棚内温度提升至三十摄氏度左右,一小时后放风排湿。再将温度降至二十五摄氏度左右再闭棚提温一次再排湿。尽量减少黄瓜植株结露面积(尽量减少黄瓜不结露水)。

四,做好大棚温湿度控制。



除闷棚和水分调节外,大棚温湿度管理也是抑制黄瓜霜霉病发生不容忽视的因素。

农事操作的要求是白天保持棚内温度二十至三十摄氏度间,不超过三十三摄氏度,相对湿度在百分之七十至七十五之间。

夜晚温度在十至十八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小于百分之八十。


清江鹤


养好植株,控好环境,尽量杜绝病源,能在一定程度预防,得病后也能增强植物抵抗力。

不过,这些话,对于会管理的不算啥,对于不会管或者不上心的也没用,大方向不错,但是太宽泛了。

怎么说呢?如果你想要的是某一具体措施,不用药就可以很好地控制霜霉病的话,很抱歉,我也想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