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寫)記者直擊瀠溪疫情防控第一線


(新聞特寫)記者直擊瀠溪疫情防控第一線

陣地在,人在,人員沉到第一線,默默戰鬥,愛亦無聲。這是記者在順慶區瀠溪街道辦事處疫情防控第一線直擊的畫面,在當前以疫情防控為主要的任務的瀠溪街道廣大黨員幹部衝在一線,身為黨員幹部不言累。

5萬張“出入證” 管控效果好

“請各位父老鄉親儘量留在家中,不走親訪友、進出必須出示出入證。”2月5日,記者在順慶區瀠溪街道祥和小區看到,小區居民正有序進出,街道辦事處主任廖自新正在小區門口一邊督導防控措施工作落地,一邊宣傳防控知識。

“我們辦事處的幹部今天全部分為多個組,上街進村抗疫情、搞宣傳,雖然一大早就出來,天氣這麼冷,但大家堅持得住,防控是大事。”正在現場忙碌的廖自新告訴記者。

(新聞特寫)記者直擊瀠溪疫情防控第一線

為提高廣大群眾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的認知,街道組建10多支疫情防控宣傳隊。連日來,一輛輛流動宣傳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和村道上,讓防控疫情知識的聲音傳遍每個角落,實現宣傳無死角全覆蓋。

(新聞特寫)記者直擊瀠溪疫情防控第一線

針對轄區70多個“三無”小區,辦事處全部實行封閉管理後,少數居民一時難以理解,糾紛不斷髮生,辦事處派出專門人員定點做好勸導工作,。同時發放了5萬張“出入證”每天每家只允許一人外出購急需用品,要求其餘居民在家不得出小區,配合當前防控工作。

一村一站,嚴格管控“關口”

清晨的冷風吹在梅樹溝村防控點值守人員羅興和臉上,臉和手凍得通紅,但他還是對進出村子的人員一個都不放過,認真盤查。

記者看到該村村主任羅興和與衛生站醫生王金喜正在勸導6名村民,叫他們沒事就不出村,開始村民並不理解,和防控點值守人員發生糾紛。羅興和語重心長經過10多分鐘勸說和宣傳後,6名村民往回走了。

(新聞特寫)記者直擊瀠溪疫情防控第一線

羅興和告訴記者,他從大年初三,一直在這個點執守,每天早7點要忙到晚上12點,雖然有點吃不消了,但還是繼續做下去,為了打好這次防疫戰,累也值得,為了一個大的“家”。

目前在該街道辦,21個村防控點值守人員有2至3名人,每個村只留一個“口子”進出,並實行嚴格管控。

據悉,該街道共有10個社區21個村,20000餘戶,14萬人,據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費舜俊介紹,連日來他參與防控宣傳的主要是黨員幹部,有200多名黨員幹部衝在第一線,沒有一人叫苦。

免費午餐 愛心暖三冬

“各位鄉親,注意聽清,疫情爆發,保持冷靜,不可慌亂,不去串門,不必見面,除非必要,誰都不見。”在群興街一小區,居民劉代碧每敲鑼聲三下,他的宣傳語脫口而出。

(新聞特寫)記者直擊瀠溪疫情防控第一線

“我這個宣傳效果還是不錯,街道辦事處的領導還表揚了我。”劉代碧是場鎮上一位老居民,疫情發生後,他自寫自編的近1000字的快板書,連日來他在各社區小區,提起鑼不間斷的宣傳。他說,能為當天抗疫做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心是很開心。

(新聞特寫)記者直擊瀠溪疫情防控第一線

“飯來了羅,請大家吃飯” 到了中午時分,記者在瀠興北街防控點看到,銘品大酒店負責人苟格和孔俊將一盒盒熱氣騰騰的飯菜送到工作人員面前。面對工作人員的謝意,苟革說:“謝謝你們,你們為了我們大家辛苦了,免費讓你們吃上熱飯,這是我們作為企業應該做一事情。”

苟格和孔俊自己親自下廚煮飯送飯,已連續送了一週,每天送出100多盒。他們的義舉受到一線人員點贊。

(新聞特寫)記者直擊瀠溪疫情防控第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