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餘名環衛工人迎風“逆行”!

清晨6點

寒冷的風還有些刺骨

在武漢臨空港的大街小巷

身穿馬甲的環衛工人們

已經戴好口罩拿著工具開始清掃


春節人手不夠

垃圾還比平時多了15噸

2月5日下午,48歲的環衛車隊隊長謝軍峰穿著一件密封式雨衣,蹬著一雙套鞋站在垃圾壓縮臺上工作,分揀、壓縮,動作一氣呵成。

3100餘名環衛工人迎風“逆行”!

一輛裝有七八噸垃圾的車抵達辛安渡垃圾站,下貨、消毒、分類、消毒、上壓縮臺,流程並不複雜,但謝軍峰完成這項工作卻需要十到十二個小時,一站就是一整天。“穿的太嚴實了,動作不方便,效率比輕裝上陣要低,可也是沒有辦法,安全第一。”謝軍峰有些無奈。

3100餘名環衛工人迎風“逆行”!

謝軍峰告訴記者,在辛安渡環衛隊工作了27年,他經歷過所有的崗位,熟悉每一項工作,時逢新年,武漢又爆發疫情,每天的垃圾從日常20噸增加到了35噸左右,工作量的劇增,導致人手壓力也隨之翻倍,他現在就成了環衛隊的“應急人員”。


患過腸癌的65歲環衛工堅守崗位

“垃圾中轉站的環衛工人平均年齡都在60歲以上,這樣超量的垃圾,我得去頂著。”謝軍峰的額頭上悶出了汗,汗水往眼睛裡流,有些澀,他狠眨了兩下眼睛,手上分揀著廚餘垃圾的動作卻一秒未停。

3100餘名環衛工人迎風“逆行”!

在謝軍峰的旁邊站著一位“手速驚人”的爹爹,瓶子、紙巾、魚刺、骨頭,沒幾分鐘就能全部分出來。如果不是他自我介紹說今年已經65歲了,相信任何人都看不出來這個被雨衣包裹嚴實、動作麻利的環衛工是一位花甲老人。

“這是陳遠年,我們環衛隊的老寶貝。”

“老寶貝”陳遠年在辛安渡垃圾站工作四年了,原本退休的他因為在家裡待不住,又跑出來找了份活幹。5點起床,6點到崗,六小時的工作時間,每週只休一天,每天面對散發著惡臭的各種垃圾。這是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的工作,但這個曾做過腸癌手術的老人說,“這個活沒有年輕人願意幹,但總得有人做吧,我不嫌棄。”

陳遠年還告訴記者:“如果不是突發疫情,我原本2月初就要做手術割息肉,現在‘大敵’當前,先放著吧。”

從1月22日起到現在,陳遠年沒有休息過一天。垃圾堆裡滋生無數的細菌,因為擔心陳遠年的身體,孩子和老伴都強烈反對他繼續在垃圾堆裡工作。

陳遠年只是淡淡地說:“醫生護士不分日夜在救人,我還不能給武漢做點小事了?年輕人都去一線,那我就死守後方。”


“怕也怕,但我不幹誰幹”

垃圾中轉站的工作繼續著,有一輛垃圾車從遠處開了回來,環衛車隊年紀最大的戴雙龍從駕駛室裡探出頭,叫了聲:“到貨了!”

3100餘名環衛工人迎風“逆行”!

戴雙龍的小環衛車上裝著8個垃圾桶,來自街道7個大隊、社區的共1000斤廚餘垃圾和廢棄口罩。他從車上下來,等著中轉站的工作人員給他的駕駛室和垃圾桶消毒。


3100餘名環衛工人迎風“逆行”!

記者注意到,戴雙龍雙手撐著腰,微微佝僂,時不時找個柱子靠一下。“開一趟車要4個小時,現在每天至少兩趟,腰椎病發了,就纏個腰帶。”他戴著口罩,笑聲爽朗,絲毫看不出正備受腰椎疼痛的折磨。


3100餘名環衛工人迎風“逆行”!

戴雙龍是環衛隊裡需要接觸廢棄口罩的一位工作人員,日常情況下,他只需要將辛安渡街道7個大隊、社區的廚餘垃圾收集起來就行,而在武漢疫情期,他還承擔了收集廢棄口罩的工作,危險係數相當大。

“怕也怕,但是我不幹誰幹,我們發了專用的垃圾袋,裝進去就好了。”戴雙龍要運送廢棄口罩的事情並沒有告知家裡人,他一個人住進了辛安渡的小房子裡,除了初三回吳家山看過一眼兩個小孫子以外,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3100餘名環衛工人迎風“逆行”!

除了戴雙龍,吳家山城管所的垃圾車司機陳賢傑,將軍路街城管所垃圾分類小組組長陳世輝,都是廢棄口罩戰線的“逆行者”。

3100餘名環衛工人迎風“逆行”!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因為陳賢傑所開的垃圾車密封性極好、安全性高,就承擔了廢棄口罩的運送工作,為了準時將廢棄口罩送到垃圾處理廠,陳賢傑早上6點便要開始出門工作,力爭在下午2點30分前將12個街道跑遍,因此路上是一刻也不敢耽誤。

3100餘名環衛工人迎風“逆行”!

“有時候吃中飯的時間都沒有。”陳賢傑說,“自己就在外面買點零食吃吃,填填肚子。”


疫情發生以來

東西湖區3100餘名環衛工人

像他們一樣始終堅守在街頭


來源 - 肖梓熠 王露 彭勁松

通訊員 - 劉寒冰 明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