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除了在忙著幫大家解決宅家帶娃不枯燥的問題,我和大家一樣,也時刻關注著疫情動態。昨天一則新聞,更是看得我心驚: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衛健委之前也發佈了一條微博,其中明確“兒童和孕產婦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易感人群”。


前幾天各地陸續也有小月齡孩子確診,這些新聞看得我既難過又害怕。


截至2月6日9時,全國共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8060例,共有疑似病例24702例,死亡564例,治癒1153例。


這些冷冰冰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是一名感染被隔離的9個月寶寶伸手要抱抱,醫生卻不能滿足這小小的心願,只能隔著玻璃掩面而泣;


是母親感染新型肺炎去世,女兒追著殯儀館車輛撕心裂肺喊“媽媽”;


是湖北孕婦在醫護人員搶救9小時後才保住的一對7個半月的雙胞胎;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這場戰“疫”,我們遭遇了很多失去,但同時,更多人努力地在讓這場災難過去!


01

92歲的老醫生敖忠芳,請願上前線抗疫,不增加醫院負擔自己走路上班,更讓醫院不要擔心,自己是自願的,作為醫學的戰士,死在戰場死得其所,絕不會怪醫院。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網上一位退休老醫生的請戰書讓人淚目:


“去前線的備選人員,請組織優先考慮我們這些年齡大一些的人,因為我們活得夠本了。"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一輩民族的脊樑,你們沒有“活得夠本”,你們要保重身體長命百歲!


有的人可以逃離武漢,而有的人卻在危險中逆行。


軍醫彭渝瞞著家人馳援武漢,丈夫直到看見別人發的照片,才知道她已經出發。


丈夫怪她不提前告知,“連來看你一眼的機會都沒有”,又發微信:“你是我妻也是戰友,盼凱旋!”而彭渝在忙了幾天後才看到微信,只能對著手機偷偷流淚。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漢口醫院護士宋琳娜回家拿趟東西卻不敢上樓,女兒趴在窗口望著媽媽哭,她心裡堵得難受卻不敢前去擁抱,只因為害怕把病毒傳染家人,只因為還要在前線奮戰。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四川攀枝花一對父母皆在一線抗疫,年僅8歲的孩子獨自在家。


記者採訪問及父母時,男孩忍著哽咽說:“因為在家裡一個人,感覺很孤獨。”記者問:“那你是怎麼調節自己的?”“深呼吸……”


無數的前線醫護工作者,為了早日戰勝疫情,讓更多人團聚,而選擇了自家分離。


或許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們一定要記得他們為了誰。


甚至還有人因為連續奮鬥在防控一線,因過度勞累引發心源性猝死,從此跟親朋好友天人永隔。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他1992年11月出生,還不到28歲,本該享受燦爛的青春,在調侃脫髮中熬夜,被三姑六婆催婚生娃,現在,卻將長眠於地下。徒留辛苦養大自己的父母,白髮送黑髮。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我們現在能安心宅在家,不過是這群白衣天使用生命把好了每道關卡。


02


也有人,在這次疫情面前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感恩”


成都某醫院的護士主動請願馳援武漢,“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呀”。為她的“知恩圖報”感動,卻又禁不住鼻頭髮酸。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還有一位在汶川地震中曾撿回一條命的90後女孩,在武漢封城前選擇了留下來做志願者。她說:“現在每多活的一天都是賺來的。”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湖州一位83歲的老人,在社區放下1萬元的捐款轉身就走。工作人員想讓他留個名字,他也拒絕透露,只願留名“知恩者”。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後來才知道,他靠撿廢品養活自己和癱瘓在家的老伴,這厚厚的1萬塊,需要撿300000個礦泉水瓶才能換來。他說“國家有難,我就要出份力。”因為,他是一名老黨員,年輕時受資助免費上過學。


老人用行動在踐行:“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


還有前幾天捐出5000個口罩的林生斌,那場杭州保姆縱火案唯一的“倖存者”。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那場大火燒燬了他幸福的五口之家,帶走了老婆和3個子女。


一夜之間,他成了孤家寡人,家成了冢,人間成了地獄。


內心充滿苦楚,恨不能隨著妻兒而去,卻又不得不打起精神處理家人的後事。在那些煎熬的日子裡,他每晚靠翻看家人的照片視頻在哭累後睡去,靠著一包包香菸撐住崩潰,他一遍遍在微博訴說對妻兒的想念:


“此生有你,夫復何求!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小貞保重,照顧好我們的孩子,我們來世再見。 ”


兩年後,他終於稍微走出了這份悲傷的情緒。他感恩那些一直鼓勵他的朋友,開始試著把對妻兒的愛轉移出去,去幫助更多的人。


他給寺廟打井,為四川地震捐款,給大涼山孩子送文具,這次捐口罩也是他感恩行為之一。


感恩是別人的給予,更是給予別人的饋贈。


心存感恩的人,整個世界必是光明的。


03


各行各業的非一線民眾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場戰“疫”出力。


《我不是藥神》主人公原型陸勇赴印度買護目鏡和口罩,支援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武漢小湯山醫院開工時,建築工人們自發帶著挖掘機去現場支援,他們無暇顧及工時和薪酬,一心只想早點建好醫院,解決此次疫情。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寒夜不寒心,福建志願者在家給一線醫護人員做宵夜。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浙江敬禮男孩在急診室放下1000元現金,並敬禮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2020年的開局確實很難,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相信眼前的黑暗終將很快過去。我們普通老百姓不用去一線抗疫,但做好自身防護,少出門,安全度過本週的隔離期,也是在為國家做貢獻了。


出生僅30小時新生兒確診……肺炎疫情背後,我們還該知道什麼?


這是我陪大亨過得最久的一次春節,但卻不是我想要的方式。


我在這裡也簡單補充幾點大家生活中比較關注的細節問題:


  • 酒精濃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酒精是通過破壞蛋白質來使新型冠狀病毒失活的,75%的酒精消毒效果是最佳的。但要注意,酒精、消毒液不要直接對人噴灑,最好是對準無人的空氣或者用於地板、傢俱的消毒。廚房等地更要小心,酒精易燃,千萬不要遇見明火。


  • 口罩究竟多久換?N95口罩噴完酒精可以反覆用?


現在整體口罩都緊缺,一般4小時一換,沒必要每戴一次就換一個,像吃飯或出去扔個垃圾回來後,只要把口罩內面疊起來,下次就可以繼續用。


N95口罩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有限重複使用”,美國疾控中心建議是不超過5次。而且噴酒精可能會破壞口罩的過濾纖維,削弱它的保護作用,所以不要以為噴了酒精就可以反覆用哦。


  • 開窗會把病毒放進屋裡?


不會。


室外的空氣是流動的,非重點疫源區,空氣經過“稀釋”後,病毒幾乎是不能進來的。相反,建議每天開窗2~3次,每次20分鐘左右,有利於室內空氣流通。


  • 外界物品上會有病毒嗎?


廣州之前在一名確診患者家的門把手上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也提醒了大家生活中要注意細節消毒處理。


比如外出回來,手機屏記得用酒精棉消毒、外套一定要及時脫掉噴灑消毒劑、鞋子最好放門外不要直接穿進屋等。另外,孩子的玩具也要常消毒,並且勤洗手,因為很多小孩子愛揉眼睛、吃手。


這次疫情從武漢到全國,支援從全國到武漢;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前日已經立春,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