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兰亭序怎么样?

只苦无人可入诗


狼尾鼠须属于硬毫笔,一般常见的硬毫笔还有兔毫、狼毫、鹿毫、石獾毫、山马毫、猪鬃等。

写什么字用什么笔是有道理的,古人写字用硬毫的比较多。看你写的好像有章草的味道,整体还是不错的[666]



爱写字的申大叔


我也发一幅草书《兰亭集序》四条屏,供大家批评指正!



鲁廣金一一榮之


不怎么样!比这个差。努力加油。


一介须翁


《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我在临写时对照了神龙本、定武本及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人的临本。克服花、滑二弊,花是牵丝映带太多,因而显得花哨,滑是写得太熟,因而显得油滑。

各位指教!








柏夫文艺


看了你写的兰亭序,我有以下感想,1 :首先肯定你是一位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并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2:在前人的基础上写出了个人风格,并有所变化和发挥,自成靣貌。3:建议以后写时沉稳些,去掉躁气,把王羲之写兰亭序的愉悦心情表现出来。



书香中华643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寂寞是傻子


我看写的不错,既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风味,又有自己的特点,贵在坚持,依照原帖,反复练习,必能更好。



金星753


兰亭序是千古绝唱,临摹者很多,很多都是大家,但是看看以前的冯承素、虞世南、赵孟頫等大家临写的兰亭序也是各有自己的面貌。所以我觉得临习古帖借鉴前贤的笔法结字,以及章法布局就好。没有必要刻意的每笔每字都要刻意的追求一模一样,那成了画字、描字了。王羲之再写也找不到那种境界了,我们还有必要追求这高大上吗?题者写的兰亭序虽然面貌有别,但是整篇字气韵流畅,行云流水写出了自己的感觉,我觉得挺好!

写毛笔字、学书法重在过程,这只是一种爱好,不以功利为目的,写自己喜欢的字帖,随心所欲享受练字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感觉就好!至于用什么笔完全看自己喜好和感觉了,狼毫、羊毫、鼠尾各有妙处。启功曾说过,只要字的结构和笔意到了用什么笔都一样,抹布都能写出漂亮的字来。

插图是我初学兰亭序自己写的,写的不好,下图是第一次整体临写的长卷,也晒晒丑,敬请老师们指正!🙏


冰凌诗语


写兰亭,我觉得首先得遵从一个规则。

深入读帖,不读帖的只是抄写,只是不断的重复个人的,可能是错误的东西。

重复错误,什么也不能得到。

只会加重之前的个人习气。

得不偿失。

其次,"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临帖,吃不进去,也是无用功。得做到当前个人能力范围内,尽量的还原。体会古人的用笔,书写的节奏,结字布局的经营,笔势的变化。

在最后,才有所谓的"意临"。当前来看,绝大部分的意临,都是耍流氓,掩耳盗铃,自说自话。写不像就是写不像,扯什么"意临"做幌子,没有意义。

关键在于读帖和坚持临帖。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水平浅薄,不足为哂。

带张水图。



貮桃杀三士


意临。兰亭意在笔先,守正方能补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