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第一大将韩擒虎,死后为何成为阎王爷?

黎黎黎黎黎黎宇杰


韩擒虎能够成为阎王爷也就是阎罗王,一是因为自己传奇的一生,再有就是民间各种传说汇集到一起之后,才有了韩擒虎死后就变成阎王爷的故事了。

其实我们在电视中见到阎罗王的样子最多就是在西游记中了,凶狠的相貌不愧是能够镇压住他所管辖片区的人。

韩擒虎为什么被传为阎罗王而没人反驳,其一是因为他的生平

韩擒虎是北周时期骠骑大将军韩雄的长子,韩擒虎最开始的时候的名字并不是叫韩擒虎,而是叫韩擒豹,可能他觉得擒豹已经能够显示自己孩子的武力了,所以比较谦虚吧,但是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十分争气,在十三岁的时候吗,亲手擒下一直猛虎,韩雄一看,擒豹已经不行了,连老虎都能降服,那就改名叫韩擒虎吧,自此之后,韩擒豹就正式改名为韩擒虎了。

韩擒虎在少年时期就孔武有力,身材魁梧性情豪爽,而且熟读经史子集,可谓是文武双全。因此很小就随军打仗,隋文帝时期,韩擒虎更是名镇朝野,隋朝伐陈,派韩擒虎为先锋大将,韩擒虎率领五百精兵连夜渡过长江天险,半日内攻克姑熟,之后马不停蹄的进军新林,占领建康城,活捉陈后主陈叔宝,因为功劳巨大,所以被封为上柱国,大将军。

有一次,突厥来隋朝朝拜,隋文帝对突厥使者问话:你们可曾听说过江南的陈国天子吗,突厥使臣回答道,听说过。之后隋文帝让侍从将韩擒虎叫来,介绍给突厥使者说:这位就是活捉陈国后主的勇士了,韩擒虎斜眼一看,就将突厥使臣吓得浑身发抖。韩擒虎的勇猛可见一斑。

之后韩擒虎镇守凉州城,开皇十二年,韩擒虎在任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而韩擒虎之所以被称为阎罗王,也是在他死前传出来的

在魏征等人编写的《隋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在韩擒虎临终前,邻居家一位老妇人前来探望,但是在门口就被吓到了,为什么呢,本来十分肃静的韩擒虎宅院前,列满了仪仗队,老妇人根本就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于是几句上前问他们是干嘛的,没想到这些人回答说,我们是来迎接大王的,说完没几句话的时间,这些仪仗队员都消失不见了,同时,韩擒虎宅院里面就传出了韩擒虎去世的消息。

另一则事情,则是说在韩擒虎去世前几天,有一个病的很重的人前来韩擒虎府上拜见,说想要面见大王,韩擒虎的侍从们就问道,见什么大王,那人则回答说是来见阎罗王的。那些侍从们听完觉得已经做到上柱国的主人竟然被说成一个不知名的王爷,于是就要打那个人,这个时候韩擒虎拦下他们说,我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我生前能做到上柱国,死后能成为阎罗王已经很满足了。没想到没几天,韩擒虎就病死了。

结语

唐朝魏征等编写的《隋书》,时间离隋朝灭亡时间并不遥远,因此可以看到,当时韩擒虎死后被称为阎罗王已经十分盛行了,后来到了晚唐时期,这个说法还被编进了戏曲里面。比如《韩擒虎话本》中,关于韩擒虎灭掉陈国之后,有五道将军手持符咒请韩擒虎出任阴间府之主,韩擒虎告假三天,答应三天之后就去报到,回家安排好了后事之后,三天期满,果然来了两个人来迎接他。

这二人自称是来自天曹地府,前来迎请大王。于是韩擒虎就跟着他们走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历史上的一些传言,虽然被写进了相关史书,但我个人还是愿意相信,这只是民间对于韩擒虎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这个隋朝的英雄能够长久的存在。


最后加一句:中国加油!!!


小太阳D


阎王爷是主管阴曹地府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三界万物的生死轮回,而韩擒虎是隋朝的开国大将,可以说牛气冲天,“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说的就是他,韩擒虎生前战功卓著,死后享受人们的祭拜,那么韩擒虎怎么就成了阎王爷了呢?


韩擒虎原名韩擒豹,出生于将门之后,他的父亲韩雄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韩雄在北周就以勇猛出名,韩擒虎一出生就继承了老爷子的优良传统,他13岁时就徒手打死了一头猛虎,名震天下,于是就将名字由擒豹改为擒虎,听起来更加霸气。
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后,有意并吞江南,统一全国,杨坚认为韩擒虎文武双全,在前朝的时候也蛮有名气,在经高颖引荐后,担任庐州总管,韩擒虎领旨赴任后,立即着手扩充水军,建造船只,并派出间谍,收集陈国情报,收买江南人心,在驻守庐州期间,韩擒虎的名声传遍了江南各地,甚至在陈国的军队中,许多士兵都对韩擒虎有敬仰之情。

隋开皇八年隋文帝决定攻打陈国,他命晋王杨广率军伐陈,杨广以韩擒虎为先锋,派他率五百士卒趁夜渡江,袭击采石,韩擒虎过江后发现守城的陈军都喝醉了酒,顺势拿下了采石,然后又马不停蹄,在几天内连克姑苏、新林,江南百姓素来仰慕韩擒的威名,听说韩擒虎带军围城便纷纷开城投降,陈国士兵也都个个感到害怕,降的降、逃的逃。 韩擒虎抓住这个机会,一路顺利的攻入了陈国的皇宫,韩擒虎命令士兵们搜遍皇宫都不见陈后主陈叔宝,后经投降的士兵告密,才在一口枯井中活捉吓得发抖的陈国后主。

陈后主被捉拿标志着陈国的灭亡,至此,隋朝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关于韩擒虎的相貌,在历史上还记载着这样一段小故事,有一次,突厥人来隋朝朝拜,隋文帝便跟他们的使者说“你们可知道江南有一个陈国天子吗?”

使者回答“听说过”。

随后隋文帝指着韩擒虎对他们说“这就是擒获陈国天子的人”。

韩擒虎非常配合地狠狠瞪了使者一眼,凶神恶煞的样子让突厥使者非常恐惧,由此可见韩擒虎的相貌一定是凶恶异常,让人望而生畏。


后来韩擒虎因军功卓著,被拜为上柱国,官至凉州总管。

而据魏征编写的《隋书》记载,韩擒虎在临终前,他家的邻居曾看到他的门前忽然来了很盛大的仪仗队,其隆重的程度不亚于皇帝出巡,邻居对此感到很奇怪,就问其中的一个人这是怎么回事,此人回答说是来迎接他们的大王,说完这句话,所有人都不见了。

一会儿这群人又出现在韩家内宅,他们对韩家的下人说“我们想拜见大王”。

家人也感到很奇怪,问他“什么大王?”。

此人说“当然是阎罗王”

家人一听,吓了一跳,正想派人将他们赶走,却听韩擒虎大笑道“我活着的时候,可以位居高位,功成名就,死了能够成为阎罗王,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当然了,韩擒虎死后成为了阎罗王这只是一个传说,他死的时候只有55岁,这主要是他连年征战,负伤过多,身体透支过大,积劳成疾,55岁就病逝也很正常。
历史上成为阎罗王的并不只有韩擒虎,还有很多的名人在死之后也成为阴间的主宰,像宋朝的包拯就是其中之一,说他日判阳间,夜审阴间,他铁面无私,能辨忠奸,所以符合人们心中对阎罗王的期待。

韩擒虎也是面露凶神,他也是凭本事折服了众人,才会被人们认为死后会做阎罗王。





遗产君


民间传说人死后首先要经过判官钟馗这一关,经过他的审问,生前假如积德行善,这样的灵魂可以上天堂;如果生前为非作歹,无恶不作,这样的灵魂要下地狱,要遭到阎王爷的惩罚。

阎王爷是地狱的主宰,掌管地狱轮回。地狱又分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号,统称十殿阎王,我们熟知的包拯包大人是第五殿的阎王爷。

说到隋朝大将韩擒虎死后也成了阎王爷这事,十殿阎王爷名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由此可见是一种不太广泛的民间传说。

之所以有这种传说,主要原因是韩擒虎太生猛了。



韩擒虎是北周骠骑将军韩雄之子,隋朝建立后,他成了隋文帝杨坚的股肱之臣。

韩擒虎人高马大威风凛凛,杨坚命他为先锋,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老百姓对他很崇拜,韩擒虎灭南陈,平江南,为隋朝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隋文帝杨坚升其为上柱国,兵马大元帅。

韩擒虎以一已之力擒获了陈后主,声名远播,后被委任行军总管屯兵边陲,其威严形象和赫赫战功令突厥人不敢望其项背。

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午时,时年五十五岁的韩擒虎突然对自己的儿子韩世谔说:“我要走了,上天派人接我来了”。说罢,躺到床上,让儿子和夫人把早就准备好的寿衣换上。



就在韩擒虎吩咐做完这些时,他的邻居王大娘仿佛听到喧闹声走了出来,看见街上来了一队盛装的仪仗队,同王宫一样,王大娘感到很奇怪走上前问:“你们这是上哪去啊?”其中一个俊面郎君回答说:“我们来迎接大王。”说完这些人忽然不见了。

王大娘来到了韩擒虎家,她又看到了那个俊面郎君,只听他对看守说:“我想拜见大王。”看守问道:“什么王?”俊面郎君说:“阎罗王。”韩擒虎的手下以为他胡说八道,扬起拳头要打他。

这时躺在床上的韩擒虎听到了声音,示意儿子过来,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去制止手下不要鲁莽,这是上天派的人来了,我生前做到了上柱国,死后能做阎罗王,这是天意,我很满足。”说罢就咽气了。



结语:韩擒虎死后做了阎罗王这事在《隋书》上有记载。我认为是当时流传的一种说法,无非觉得韩擒虎够威够猛,能够镇住妖魔鬼怪,这好比有的地方让唐朝尉迟敬德做门神一样的道理。


秉烛读春秋


谢头条!韩擒虎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人,父亲乃北周骠骑将军韩雄,本人因战功卓著被隋文帝封为上柱国,是隋朝开国名将之一。



韩擒虎原来叫韩擒豹,因十三岁徒手生擒了一只老虎,遂改名叫韩擒虎。拜擒虎在开隋战争中屡建奇功,尤其是在隋朝灭亡南朝陈国的战争中,韩擒虎曾率五百士卒,率先渡过长江天堑,攻占长江防守重地采石矶,为隋朝后续部队顺利渡江扫平了障碍,紧接着韩擒虎率部继续南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直到第一个攻破陈国首都建康,并活擒陈国后主陈叔宝。

是役韩擒虎立威立功,由于他作战勇猛,陈国将士只要听到韩擒虎的大名,无不闻风丧胆,弃城而逃,隋文帝因韩擒虎灭陈功高对其大嘉封赏,加封韩擒虎为“开隋八柱国”之一。



后来,韩擒虎和贺若弼成为隋文帝震慑突厥的两张王牌,随着灭陈战争的结束,隋朝把战略重点放到了对付突厥人身上,韩擒虎更是恶名远播,突厥人只要听到他的名字,不敢越长城以南半步。

韩擒虎死后能成为阎王爷,主要原因与其生前驰骋疆场、威名远扬有很大关系。韩擒虎五十多岁病重在家,有人看到一队奇怪的车队人马朝韩擒虎家走去,其壮观派头不亚于皇帝出行,当这个人正要看个究竟时,车队突然之间消失无影。第二天又有人看到有一队人马朝韩擒虎家走去,问他们干什么的,有人回答迎接大王的,问他什么大王,来人答当然是阎罗王,说完这队人马又突然消失。一会儿,有一个病重的人突然发疯了,说要进见大王放他一条生路,被家丁问及哪个大王,来人说是阎罗王,家丁正要发火,被韩擒虎阻拦:“算了,我活着时贵为大将军,死了之后又被封为阎王爷,这辈子也算值了。"说完,韩擒虎一命呜呼,离开了人间。



不难看出,韩擒虎死后成为阎罗王,有很大的神话和迷信色彩,和秦琼、敬德能成为门神一样,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崇拜英雄,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好汉当神敬重,也是出于一片好意和英雄情怀。


知未是也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唐朝诗人杜牧的两句诗把妩媚动人的美女和孔武有力的将军联系在一起了!本题中,成为阎王爷的就是活捉张丽华的韩擒虎。


隨朝第一大将韩擒虎死后为何成为阎罗王?

1.韩擒虎成为阎王爷符合人民的意愿。韩擒虎是隨朝名将,他形体魁梧,容颜另类,胆识过人,嗜好读书,颇有谋略;曾随军平定北齐,并屡次粉碎过陈国的进攻;公元581年,任庐州总管,为国家开疆拓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公元588年,攻打陈国时任先锋将军,亲自率兵夜渡长江,占领南京并俘虏陈国后主陈叔宝,可谓战功赫赫,威名远扬;而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名将却在55岁就英年早逝了,人民宁愿相信他是急着去阴间地府当阎王爷管理小鬼,不忍心说他死了!



2.人民印象中的阎王爷是凶神恶煞,自然面貌狰狞,韩擒虎有此特征,长相粗犷吓死人,《隋书》记载,面对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突厥使者,文帝指着韩擒虎说这就是俘虏陈后主的人; 擒虎”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看看,这气势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去阴间镇压魑魅魍魉应该名副其实,甚至绰绰有余了。


3.阎王本来是佛教中的神祗,是虚无的空位,是一个象征,并没有谁名至实归,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百姓公认这个说法;民间有了韩擒虎,人们把阴阳结合起来,把阎王的职能与韩的能力和外貌联系起来,“派”他去当地府中的最高行政长官,显然是为了成全其身后的美名!


希望星晨58298869


韩擒虎在古代历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是隋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这是不容置疑的,而特殊的点就在于,在韩擒虎死后甚至还没有死的时候,他已经被神化,成为人们心中的阎罗王,甚至这个说法还被魏征的《隋书》所收录。要知道这样明显带有鬼神色彩的传说一般是不会被二十四史收录的,但韩擒虎却是一个例外,由此也可以看出韩擒虎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神, 而且,他的外甥李靖也是赫赫有名的战神。

韩擒虎是河南人,其父韩雄以“武烈”显于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官至大将军。虎父无犬子,韩擒虎从少年起就有胆有识,有勇有谋,能文能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传言韩擒虎本名韩豹,因为在十三岁那年曾生擒过一只猛虎,因此将名字改为韩擒虎,这个传言不知真假,姑且相信是真的吧。

不过有一件事却是真的,那就是韩擒虎这个少年郎入了宇文泰的眼,常让自己的儿子们同韩擒虎一起游玩,长大后的韩擒虎也在北周为官,曾在宇文邕攻打北齐的过程中说服镇守金墉城的北齐将领投降了北周,算是立了一大功。但韩擒虎主要的功绩是在南边,即攻灭南陈的战争。

实际上早在灭陈大战开始前,韩擒虎已经和陈军交过数次手,陈军是很害怕韩擒虎的。而杨坚又让韩擒虎做了庐州总管,与杨素、贺若弼等人跟随杨广和高颎攻打南陈。

韩擒虎最初率领五百先锋军趁夜渡江,攻下了姑苏和新林,当时南陈的百姓和官军一听是韩擒虎来了,纷纷投降隋朝。可以说韩擒虎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本来陈后主还给了任忠两袋金子让他募兵迎战隋军,结果任忠投降了韩擒虎,并带领韩擒虎攻打朱雀门,刚到朱雀门,任忠就对想要迎战的陈军说:“我都已经投降了,你们还等什么呢?”士兵大部分都放弃了战争,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金陵城就这么被攻了进去。陈后主慌乱中带着张孔二妃跑到了井里。最终韩擒虎活捉了陈后主,很快,灭陈战争以胜利而告终。

这一战,韩擒虎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韩擒虎也并不是没有错误,他在进入皇宫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管束自己的部下,以至于有士兵奸淫宫女的事情发生,也因此,虽然杨坚很肯定韩擒虎的战功,也确实赏赐无数,并将韩擒虎升为上柱国,但是却并没有加封爵邑,算是对韩擒虎不能管束士兵的惩罚。

说起来,在大军回京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即韩擒虎和贺若弼这两个大将争功,都在杨坚面前陈述自己立的功更大,而对方根本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但争功归争功,杨坚还是认为两人都立下了大功,都应该得到上等功勋。

韩擒虎本就身材魁梧,又经过长年的带兵打仗,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这样一个人要是瞪谁一眼,准能吓坏对方。突厥入朝觐见隋文帝的时候,隋文帝为了震慑他们,就问:“你们听说过江南有陈国天子吗?”突厥人不明就里就回答听说过,然后隋文帝命侍从将突厥人领到韩擒虎的身边,对他们说:“这就是捉获陈国天子的大将。”

韩擒虎很配合的瞪了他们一眼,吓得他们不敢和韩擒虎对视。这之后没过今年,韩擒虎就病逝了,在他去世之前还有很反常的事情发生,突然有一天,韩擒虎邻居家的老妇人看到韩擒虎家中依仗很盛大,像是宫中的阵仗,好奇之下她就问那些人发生了什么事,其中有一个人就开口回答说:“我们事来迎接大王”。

还没等老妇人再说话,他们就都消失了,就像之前的事情从没有发生过一样。老妇人同韩擒虎讲,韩擒虎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很快又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天,有一个人病得很厉害,不知不觉就像是被什么牵引着一样就到了韩擒虎的大门口,说要拜见大王,侍从不明所以,就问见什么大王,病人说:“阎罗王”。侍从们一听就想打那个病人,但是被韩擒虎及时制止了,说:“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

没想到,韩擒虎当晚就病了,然后过了几天就死了。

这就是《隋书》中记载的韩擒虎死后成为阎罗王的记载,当然这个记载寥寥数语,并不是很生动,但也已经表达了百姓的朴素愿望,即韩擒虎能保他们的平安。

到了晚唐时期,专门讲述韩擒虎成为阎罗王经过的《韩擒虎话本》诞生,也由此,这个故事更加的深入人心,而韩擒虎的形象也更加的深入人心。


尚宫女史


我国古代实际上没有阎王爷的概念,直到佛教传入中原后,阎王爷才作为掌管阴曹地府的统治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关于阎王爷,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包拯和寇准去世时成为了阎王爷,不过他们二人毕竟是民间传说,而韩擒虎则不同,他成为阎王爷是有官方正史有记载的。



韩擒虎本名韩擒豹,年少时便粗狂豪迈有胆识,13岁时更是生擒一只猛虎,因此他父亲韩雄给他改名为韩擒虎。从此之后韩擒虎的威名便传开了,人们都认为他天生神勇。

由于韩雄是北周大将军的缘故,韩擒虎自幼得到了北周太祖宇文泰的赏识,经常和宇文泰的儿子们在一起玩耍。成年后的韩擒虎屡立军功,在杨坚为丞相时做到了合州刺史。



公元581年,杨坚篡夺北周大权建立了隋王朝。开国之后,杨坚准备南下灭陈,继而统一天下。此时杨坚认为韩擒虎文韬武略,而且威名远播,所以授予韩擒虎为庐州总管,负责平定南陈。

隋朝大军南下之时,韩擒虎为先锋,当夜仅仅率领500士兵渡江攻下采石,之后仅用半天的时间攻下姑苏,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攻取新林。

南陈的将士们听说过韩擒虎的威名,而且又见他势如破竹,所以纷纷投降,根本没有过多的抵抗。南陈平定之后后,隋文帝论功行赏,升任韩擒虎为上柱国,赏赐了大量财宝。



天下一统之后,隋朝国力逐渐增强,有一次突厥使者来朝见隋文帝。隋文帝见到突厥使者后问:“你知道江南有一个陈国天子吗?”

使者回答说:“当然知道。”

隋文帝让人把使者带到韩擒虎面前说:“你眼前的这位就是生擒南陈天子的人。”

使者抬眼观看,韩擒虎怒目而视,身材魁梧而又威风凛凛,吓得不寒而栗,之后始终不敢抬头看他。



晚年的韩擒虎得了重病,所以一直在家养病。这时很多人见到韩擒虎的府门口经常会有盛大的队仪仗队经过,而且他们所用的礼仪和器具都是王爵以上的人才能享用的东西。

他邻居的母亲见到之后,很好奇的去问了一下仪仗队的人是来做什么的?其中有人回答:“我来迎王。”说完话之后整支队伍便消失不见了。

后来有一个患有重病的人,将死之时突然然发疯,跑到韩擒虎家门口大喊:“我要见大王。”

韩擒虎家的门卫不清楚情况,便问这个人见什么大王?这个人回答阎罗王。韩擒虎的子侄们听后,心想这个人就是存心找茬,准备捉住他好好修理他一顿。这时韩擒虎制止了子侄,并说;

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



经过这两件事之后,关于韩擒虎是阎罗王的传闻越来越多。最终,韩擒虎死后也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阎罗王,直到唐初李世民命令魏征等人编撰《隋书》之时,魏征等人可能认为这个传闻的影响力过大,所以打破传统,将其编入了正史。

当然这种事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流言,纯属无稽之谈,大家当个故事看看就好,千万不要当真。


我是越关


阳世终结者,阴间阎罗王,牛人的传说就是这么拽!

韩擒虎,听名字就不好惹!


当他还是“小鬼”的时候,准确的说,是13岁,就生擒过猛虎,故名韩擒虎!

实在匪夷所思,13岁,还在上初中的年纪,有这样的壮举,这不是神人是啥?

韩擒虎出身将门,他老爹是隋朝名将韩雄。

他继承了父亲的好身板,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绝对的“威猛先生”。

他最大的功绩是南下灭陈,带着500个精兵,突袭夜夜笙歌、日日填词的陈后主陈叔宝。

一个气吞山河,一个醉生梦死,怎么打?

很快,韩擒虎就带着这500个人,攻下了金陵城,活捉了陈叔宝。

隋文帝杨坚称赞他: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

简单点说,就是:老韩,你是东南乱世的终结者啊!

老韩混得是风生水起,功成名就,更为牛叉的,还是在他死后。

“老刺头”魏征住持编写了《隋史》,关于韩擒虎,他讲了俩“鬼故事”。

一说,韩病重的时候,他隔壁家的老婆婆看到有一大群人往韩擒虎家走,看派头,很像是皇帝的仪仗。

老婆婆问他们这是干啥,有人回答说:来接我们老大!

但忽然,这群人就不见了。

另一个故事说,有个人病重,来到韩擒虎家,口呼:我要见大王!

“传达室老大爷”问他:你要见哪个王啊?

那人说:阎罗王!

大家正要打这个丧门星的时候,韩擒虎出来拦住说:

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足矣,足矣!

魏征不是编故事会的,他写的可是要呈给唐王李世民看的正史,如果不是有正经来源,他断不敢这么胡编乱造的。

可见,在当时,韩擒虎做阎王爷,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愿,以至于提到他,就不能不和阎王爷联系起来。

这是牛人啊!


饮水君


古代正史中很少记载鬼神的事情,但韩擒虎是一个例外。在唐朝房玄龄主编的《隋书·韩擒虎传》中详细记载了韩擒虎死后成为阎罗王的传说,这说明在唐朝初期时这个传说已经流行非常广了,不然不会记载下来的。(1938年整修的韩擒虎墓碑图)

韩擒虎何许人也?

韩擒虎是河南新安人,最出名的一战是跟随隋炀帝杨广灭陈之战,他为先锋。当时他只带领精锐的骑兵500人进攻,沿途南陈的将士纷纷投降,直接攻进了建业(南京)活捉了后主陈叔宝。得益于另外一路的大将贺若弼率领的军队同南陈精锐奋战,打败了南陈的主力,其实韩擒虎的威名慑服了南陈的守将和士兵。(韩擒虎剧照)

韩擒虎堪称大隋第一名将也不为过,唐德宗时期,追封历代名将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杨素等隋朝名将赫然在列。

韩擒虎如何成为阎罗王?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韩擒虎成为“阎罗王”的事情应该是这样一个发展的脉络。

阎罗王是道教人物,韩擒虎死的比较快,也就几天时间,这被有心人利用了,说他死后做了地府的阎罗王,而且越传越广,到唐朝时期已经流传非常广了。

李世民修《隋书》将韩擒虎做阎王这件事收录了进去,是这样说的:

"其邻母见擒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 “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家曰: “我欲谒王.”左右问曰: “何王也”?答曰: “阎罗王”,擒子弟欲挞之,擒止之曰: “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斯亦足矣.”

这里面的“擒”指的就是韩擒虎了,因为避讳“李虎”(李渊祖父)的名字,将“虎”字去掉了。大意是韩擒虎将要做阎罗王,各种鬼神显灵,韩擒虎自己也觉着满意,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敦煌变文是演义类型的文献)

《隋书.韩擒虎传》记载这样的鬼神事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了晚唐时期的记载发生更加神化了,根据敦煌莫高窟面世的变文(改编的,主要为说唱服务)《韩擒虎画本》描写的更加详尽了:

韩擒虎在灭陈后,五道将军持天符请他出任阴司之主,韩应允,请假三天.隋文帝杨坚并举行了告别宴会.第三日,有一紫衣人、一绯衣人乘乌云前来迎接,自称"原是天曹地府,来取大王"上任.于是,他辞别朝廷君臣和家小,赴阴间当阎罗王去了.

五道将军是东岳大帝的属下,掌管生死,传说地府所在地是泰山(山东泰山),阎罗王是东岳大帝下属,这次韩擒虎做阎罗王的民间传说神话色彩更浓了,也坐实了韩擒虎是阎罗王的事情。(阎罗王剧照)

既然韩擒虎成了阎罗王,古代每个王都要有都城,这是必须的。河南新安韩擒虎的老家的村庄在唐朝初年就将改成了“韩都”,现在一直沿用,具体地址是河南新安县铁门镇韩都村

附注

韩擒虎死后埋在了老家,民国时期曾经整修过墓碑和墓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被破坏的荡然无存了,鬼神也保护不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啊!


穿越再现彼岸


韩擒虎,字子通,他是隋朝的名将,韩擒虎很有胆识和谋略,开始的时候韩擒虎为北周的官员,封为新义郡公,他曾参加平定北齐之战。又曾多次打败陈国的进攻。韩擒虎文武双全,并且颇有名气,杨坚对他非常器重。所在在杨坚登基为帝建立大隋后,封韩擒虎故为庐州总管,并且还把平定南陈的重任交给了韩擒虎。


在南下灭陈时,功勋卓著,被封为上柱国、大将军、寿光县公。后来韩擒虎在他五十五岁时,离开人世。而在民间传说中,民间有四大阎罗,他们是寇准、范仲淹、包拯和韩擒虎。

那名将韩擒虎为何后来成为了阎罗王呢?

韩擒虎性格豪迈,长的又很魁梧伟岸,有英雄豪杰的样子。曾经突厥使臣看到韩擒虎,韩擒虎就狠狠地看突厥使臣一眼,突厥使臣就非常害怕,可见韩擒虎本身自带的霸气和豪气。

而韩擒虎后来能成为阎罗王,是有说法的。韩擒虎功成名就后,在韩擒虎病重之时,有一个老妇人看到韩擒虎府上门下的排场很大,这个老妇人好奇,就前去询问他们是什么人?在做什么?


其中一个人就回答说是迎接大王,说完后就不见了。而没过多久,就有一个精神恍惚的病人来到韩擒虎的府上,并且说他是来见大王的。韩擒虎府上的人好奇就问那个人,见什么大王。那是就回答说是阎罗王。

当时韩擒虎正在病重,如今竟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所以韩擒虎的手下就要打那个人,但韩擒虎却说,他生前为上柱国,死后为阎罗王,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就这样,韩擒虎因为病重,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传说也被颇为流传。慢慢的韩擒虎就成了阎罗王了。


当然韩擒虎是一个名将,其也深受后世的推崇,在唐朝追封的古代六十四名将、宋朝追封的古代七十二名将和《百将传》中,都有韩擒虎的名子。而他本人也和后来的寇准、范仲淹、包拯被传成了民间阎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