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蛋媽陪娃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媽媽。

大家現在在哪裡窩著呢?我們今年全家在外婆家過年,早早的就回去了,想著讓蛋姐多感受幾天不一樣的生活,打算帶去她趕集、和鄰居一起打餈粑、穿著拜年服走親戚……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計劃,每天只能憋在家裡,刷著各種新聞,聊天話題也都是關於疫情。蛋姐的外婆特別焦慮,天天用消毒水拖地,一天拖好幾回,累得腰都直不起來,還想爬上爬下的搞衛生,我立馬阻止了她,打掃衛生這事,應該由我們這些小的來搞定。我火速召集老陶和蛋姐來開家庭會議。家庭會議的主題是:衛生大掃除!老陶和蛋姐聽會議的主題後,完全表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老陶心思重重,蛋姐歡呼雀躍,這大概就是涉世未深和被生活蹂躪後的區別。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儘管如此,老陶還是搬來了小板凳,端正的坐了下來。家庭會議開始了!

step1:感恩環節

為了讓家庭會議能和諧的進行,感恩環節必不可少。每個人輪流說出對家庭成員的感謝。當每個人都學會觀察、尋找彼此好的一面,並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家裡會縈繞出積極的氛圍。孩子學會致謝的時候,負面情緒和衝突也會大大減少。我說,感恩蛋姐每天都自己吃飯,能夠讓爸爸媽媽好好享受美食。老陶說,感恩蛋媽每天都準備一個好的遊戲,讓生活很有樂趣。蛋姐說,感恩外婆買了好多好吃的。(這個假期蛋姐長胖了3斤,現在臉已經比我的大了)外婆說,感恩我們願意陪她一起過年,她感到很快樂。說完這些話,家裡的氣氛瞬間就變得柔和起來了。第一次開家庭會議的時候,老陶很排斥這個環節,覺得很做作。確實,對於內斂的中國人來說,這樣直白的表達確實很不習慣。但是,有次蛋姐說,感恩爸爸每次出門都抱著她,才讓她不會走丟,然後給了老陶一個擁抱,老陶都感動得快哭了。慢慢的,老陶也開始享受這個環節。

step2:認領工作任務

列舉出需要完成的所有事情,大家根據自己能力和興趣點來認領工作。每完成一項就在後面畫勾。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step3:娛樂環節

蛋姐最喜歡的應該就是這個環節了。每次家庭會議的最後,都是以一個娛樂活動結束的,玩一個好玩的遊戲或者吃好吃的東西。

今天我們喝了蛋姐最愛的椰汁,大家乾杯,家庭會議愉快的結束了。就著這個開心的氛圍,大家就忙活起來了,老陶一副不能拒絕也無法反抗的樣子,默不作聲的埋頭苦幹,蛋姐就不同了,積極性特別高。

擦桌子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掃地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倒垃圾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洗自己的平衡車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今天外婆家的陽光很好,小傢伙很有幹勁!外婆看到蛋姐幹活就心疼得不行,搶著要幫蛋姐幹活,幸好蛋姐不領情,堅持要自己做。老一輩可能無法理解,年紀小小的孩子為什麼要幹家務,生怕累壞了,但其實,小朋友非常有必要參與家務,而且好處多多。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讓孩子學會基本的生存能力。

記得之前看到一個新聞,女孩16歲了還要父母餵飯,乍一看這個標題還以為是生病了,看內容才知道原來是給寵的,這樣的孩子就算滿腹詩書,生存也會是個難題吧。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讓孩子更有自信。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完成後,被肯定時,他就會特別有成就感,

對自己充滿自信的孩子,對未來才會更有信心。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讓孩子更有責任感。

維持家居環境的衛生,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這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工作,每位成員都要貢獻自己的力量,懂得分擔才更有責任感。所以說,不要因為孩子小就拒絕孩子參與家務,我特意找了一張2-12歲孩子家務清單,大家可以對照著去讓孩子嘗試完成喲。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可能寶貝的參與會幫倒忙,但是如果不給他們學習的機會,可能永遠也學不會。家長們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也有人認為,孩子只要負責搞好學習就行了,其它的事情不應該佔用孩子的精力,但是學會生活,學會承擔跟學習知識一樣重要。

-寫在最後-

孩子不需要天衣無縫的愛,實際上他們其實非常渴望探索,即使失敗也沒關係,因為這就是他生活的意義。所以,父母不必事事圍著孩子轉,也不需要將所有的責任都扛在自己的身上,孩子也是家庭成員,他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樣, 都要承擔一部分的家庭責任。我們不如做好自己,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孩子更需要生活的榜樣和偶爾的指點迷津。

做好這件事,孩子自信又有責任感,從2歲起就要開始堅持了

寶媽們

你樂意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