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首批援鄂醫療隊員:衝鋒在戰“疫”一線守護最危重病人

“一定要零感染,期待你們健康歸來!”“一個都不能少,等你們回家,在外照顧好自己。”1月27日大年初三下午,在萬家團圓之際,白銀市第一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出征,7名醫護人員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武漢中心醫院。他們在武漢的工作生活情況如何一直牽動著白銀人民的心。記者從有關方面瞭解到,目前白銀市的首批援鄂隊員已經熟悉了防護措施及工作流程,並開始收治病人。大家互相關心照顧,積極投身工作。

抵達武漢迅速投身工作

白銀首批援鄂醫療隊員:衝鋒在戰“疫”一線守護最危重病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抵達武漢的住處時,一路上偶見少有的幾輛車外,整個路面空空蕩蕩,宛若一座空城。天氣溼冷,晚上兩床被子加身,才能感到一些溫暖。”1月28日抵達武漢後,白銀同馨醫養院院長許銀用這樣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

1月29日上午,醫療隊開會成立了院感防控組,下午接受新型冠狀病毒診療及感染防控全員培訓。培訓後,大家又開始了緊張的穿脫防護服練習,感控人員陪伴在旁進行指導。當天晚上,大家一起來到了已改為定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收治醫院的武漢市中心醫院,11樓、18樓改為醫護人員的生活更衣區,其餘樓層均為收治病區。甘肅醫療隊當晚便被分派接管9樓病區,2個病區,60張床位,是收治最危重病人的病區,隊員們進入病房就開始收治患者。

每天早7點,感控人員與醫護治療組便全副“武裝”一起進入到病區。穿戴上全套的防護服後,大家誰都認不出誰,只有在防護服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好讓同伴們辨認。在感控人員的安全提醒下,來到病區的醫護人員開始了忘我的診療工作,完全忘記了這裡是個隔離病房。

醫療隊員身上衣物被汗水反覆浸透

白銀首批援鄂醫療隊員:衝鋒在戰“疫”一線守護最危重病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對於白銀市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韓本榮來說,“靜”是他對疫情醫院的第一感受。收治了幾百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住院樓門窗緊閉,站在樓下幾乎聽不到人聲,路上也沒有人來往走動。韓本榮說,在安靜之下是持續不斷的“戰爭”,住院部9層到13層重新開闢的呼吸隔離重症病房裡,是不斷增加的給氧量和一天要發生許多次的搶救。

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工作,是每一位援鄂醫療隊員正常開展工作的首要保證。進到病房前,光穿衣服就要花近半個小時的時間———先在安全區換工作服,換完會經過一個長廊進入一個緩衝間,這個緩衝間裡有相關人員給隊員全身噴灑消毒藥劑,然後再通過另一個迴廊進入到一個相對大的房間洗手,洗完手戴口罩、戴帽子,再洗手穿防護服,再進入一個緩衝間再穿一層防水服,穿兩層鞋套,最後是護目眼罩,接下來通過專用電梯通道進入到病區外側,推開一扇防火門就到達病房了。

第一天上班,戴著眼鏡口罩和麵屏的韓本榮,在病房診療時間一長,口罩全部汗溼了,眼罩也開始起霧,起霧說明眼罩密封性不好,氣體跑出來。韓本榮說,當時進病區有規定,眼罩一旦起霧就必須立即去更換,但那天他剛好正在檢查一個病人,那種情況下是根本不可能拿自己的手去調節,因為手是一直被汙染的。另一方面也沒想過去更換,一更換就要從頭到腳,面屏、防護服、N95口罩全部更換,本來防護服就少,真的是不想浪費。

從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晨9點,整整13個小時的班,韓本榮身上的衣物被汗水反覆浸透,身體極不舒服。最危險的是,口罩被汗打溼暴露風險很大。病房裡面不能開空調,還要開窗保證通風,作為北方人的韓本榮很不適應南方這種又溼又冷的天氣,每次大汗淋漓的時候,他都會站在走廊上,閉著眼睛,數10秒,然後再開始忙碌的工作。

韓本榮說,作為醫護人員,也有其他的角色,他是丈夫、兒子、孩子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大家都怕被感染,但是一想到患者,所有的恐懼都會消失,肩頭沉甸甸的職責和醫務人員的初心讓大家主動請纓來上“戰場”,義無反顧的前行。

“我是黨員我先上!”

白銀首批援鄂醫療隊員:衝鋒在戰“疫”一線守護最危重病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作為援鄂甘肅醫療隊一員的鄭太祖是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主治醫生。2003年抗擊非典時,他在科裡是第一個交請戰書的,這一次也是。妻子問他“為啥要去”,他依然還是那句話,“我是黨員”。

出發前,鄭太祖給愛人回覆了一條短信息,他說:“你不要來送我,安心工作,我不在的日子,你要照顧好家裡,辛苦你了,等我回來。”鄭太祖的愛人張國萍說,她完全理解丈夫,所以她默默地支持丈夫的決定,她知道,“他選擇了醫生這份工作,這就是他的責任。”

為了不讓爸爸擔心,在爸爸出發前,鄭太祖的兒子說:“我已經長大,我能照顧好我們的家,我和媽媽等著您凱旋而歸!向您敬禮,您是我的榜樣!”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鄭太祖很難與單位和家人聯繫一次。2號晚上,鄭大夫回覆在白銀關心他的同事說,到武漢以後,白銀的同事們都分開了,這些天幾乎都見不到面。他和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李林東每天工作6小時,但從穿隔離服到脫隔離服大概8小時左右。現在慢慢調整到已經適應了8小時不解大小便這個最棘手的問題,他們的隊員中確實有很多人穿著紙尿褲在工作。

“最美夫妻”感動白銀

白銀首批援鄂醫療隊員:衝鋒在戰“疫”一線守護最危重病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李林東夫婦

鄭大夫口中的同事李林東是一名“85”後,是此次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赴武漢醫療隊裡年齡最小的醫護人員。他與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手足外科的護士薛桂香是一對夫妻,也是兩個孩子的父母親。面對疫情,他們一個選擇上前線,一個在後方堅守。“在國家這麼重要的事情面前,我相信每一位醫務人員都不會退縮,救治患者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薛桂香想告訴丈夫,“你在前方安心奮戰,我們等你回來!”

在丈夫奔赴前線的日子裡,薛桂香像往常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忙碌著,把對於丈夫的惦念轉化為無形的動力,凝聚力量、安危與共,與丈夫一起攜手並進。她對丈夫寄語,“孩子不用擔心,一切都有我。”

2月1日凌晨,薛桂香收到了愛人李林東報平安的微信消息,心裡踏實了些。“我為愛人衝在一線抗擊病魔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他舍小家,為的是大家。”薛桂香說,醫院也對他們進行了慰問,讓他們倍感溫暖。

2許銀夫婦

與李林東夫婦一樣選擇的還有白銀同馨醫養院院長許銀夫婦。許銀院長選擇了援鄂,而妻子馬菊紅則堅守在白銀市疾控中心防疫一線。

疫情發生以來,馬菊紅也是加班加點沒有休息過。丈夫臨走之前,她正好在基層督查疫情防控工作,兩個人沒有見到面。作為一名2003年抗擊非典的全省先進,又是做疾控工作的,馬菊紅明白院感工作在此次抗擊疫情戰役中的重要性。她支持丈夫的決定,同時也知道丈夫作為從事院感工作20多年的“老兵”會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她期待丈夫不負使命,並囑咐丈夫在武漢安心工作,疫情早點過去,平安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