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的微信米聊之戰嗎,為什麼米聊輸這麼慘

近期,微信發佈了《2019微信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9月份,微信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高達11.51億,都快趕上全國的總人口數了。

想起當年和微信大戰的米聊,現在都很少有人記得了。當年微信從落後到反超,再到現在佔領完全的市場,可以說QQ的犧牲有很大的功勞。而騰訊慶幸的是,微信是在米聊推出一個月後就緊隨著出來,如果像當時的騰訊微博一樣,比新浪微博晚8個月出來,說不定我們現在用的就是米聊了。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當年二者的戰爭!

還記得當年的微信米聊之戰嗎,為什麼米聊輸這麼慘

米聊的誕生

2010年3月,雷軍與幾位合夥人共同喝下小米粥,創立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專注於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研發,當然,最主要的產品就是小米手機。

在小米手機1發佈之前,小米公司便已經先將基於安卓研發的小米系統MIUI發佈出來,可供其他安卓手機下載應用,並且開發了多個應用軟件,如小米讀書,小米司機之類的,其中還有一款就是米聊。

米聊的前身是小米通,主打也是社交通訊,但是那時候完全是QQ的天下,短信方面還有飛信佔領著大部分市場,所以米聊很難從中突破。

這時,小米看到加拿大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創新型的通訊軟件叫kik,不同QQ的陌生人添加模式,這款應用是基於本地通訊錄直接建立與聯繫人的連接,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免費短信聊天、來電大頭貼、個人狀態同步等功能。於是小米便在2010年12月相繼推出了安卓版和iOS版的米聊,而此時在中國並沒有類似的產品。

還記得當年的微信米聊之戰嗎,為什麼米聊輸這麼慘

在米聊發佈時,雷軍曾說過,如果騰訊一年後才有所反應,米聊勝率是50%,如果騰訊兩三個月就有反應,米聊應該100%會死掉。果然,才隔了一個月,騰訊便推出了微信。

要講微信,我們就得從微信之父張小龍講起。

張小龍在1997年發開了出來功能齊全、易用性強的FoxMail,短短兩年內便在全球獲得了400萬用戶,這比當時中國的網民數都還要多。不多用戶雖多,誕生FoxMail是免費的,張小龍又既不願收費,也不願意加廣告,所以一直都沒有盈利模式。

1998年9月,時任金山軟件總經理的雷軍因為用FoxMail時出現bug而和張小龍聯繫上了,後來還提出以15萬的價格收購FoxMail,張小龍基本也是同意了。可當張小龍到珠海和雷軍談具體收購細節時,由於雷軍在北京無法回來便交給了研發部的同事去談,結果談砸了,研發部的同事認為“張小龍那個東西,我們一兩個月也能做出來。值嗎?”。此時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2000年4月,博大用1200萬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也到了博大公司任副總裁。收購後,張小龍非常不捨,雷軍也覺得遺憾沒有買下FoxMail。

2005年3月16日,FoxMail軟件再次賣給騰訊,張小龍也因此加盟騰訊公司,擔任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全面負責並帶領QQ郵箱團隊。

2010年10月份,張小龍注意到市面上多了一款叫kik的應用,半個月就獲得了100萬用戶,於是馬上給馬化騰發郵件,建議由他的廣州團隊做一個類似Kik的產品。即使騰訊已經有QQ了,而且內部也有很多人反對,但馬化騰任然同意了,讓張小龍團隊便著手研發這類軟件。

2011年1月,在米聊推出一個月後,微信如炸彈一樣出現在了雷軍面前。

還記得當年的微信米聊之戰嗎,為什麼米聊輸這麼慘

同步較量

微信推出後,藉助QQ和郵箱等的力量開始大力推廣,很多你看得到的地方都要微信的廣告,我當時也是在用QQ郵箱的時候好奇下載了微信。不過很多人剛下載微信的時候並不看好,功能太少,這些功能QQ上已經都有了,對此軟件並不感興趣,而對於米聊基本也是同種心理。於是兩個軟件便都玩起了新花樣。

雷軍團隊看到微信出來後,沒多久就更新了軟件,推出了對講機語音功能,比騰訊早了半個月。但是相對於做社交的騰訊,雷軍團隊的劣勢還是體現出來了。語音功能的推出給米聊帶來了大量的用戶,但是一下子激增這麼用戶卻讓小米的服務器受不了,在一天之類宕機5次,也是米聊的口碑收到影響。但即使如此,米聊還是一直跑著了微信的前面。

米聊推出新玩法就能獲取大量用戶,微信也一直在研究新玩法。終於在7月份的時候,微信更新了,帶來了扭轉局面的功能——附近的人。一時間,身邊所有的人都在玩附近的人,這個功能不僅牽了不少紅線,也滋生了不少社會事件。微信用戶也因此呈現幾何數增長,將米聊遠遠甩在後面。

2012年3月29日,馬化騰宣佈微信在線用戶突破1億,而這個時間只用了433天,是當時破億用戶最快的APP,米聊也再無翻身的機會。再後來也如大家所見,米聊就好像消失了一樣,可能只有用小米手機的人手上才會有這個軟件了。

在這次比賽中,雷軍算是起了大早,趕了晚集,在一次活動中還說到,“米聊輸給微信在情理之中,因為微信是QQ的馬甲”。但是張小龍對這個說法卻不滿,因為他說“你們是不知道,當時最想幹掉微信的不是米聊,而是手機QQ。”

有人說,米聊的失敗歸咎於名字,誤導了用戶,以為只能小米手機用戶才能使用。但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因為基於騰訊的巨大流量,如果時間上領先不夠,輸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如今,雷軍雖然還沒放棄米聊,但主要還是專注於手機硬件方面和生態方面,而微信現在在通訊方面已是無人能敵,在支付和小程序方面最大的對手就是支付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