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圖書館這些服務功能你知道嗎

#看長春#

近年來,閱讀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休閒方式。作為重要的閱讀場所,圖書館自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前來借閱、自修。在大家眼中,圖書館是什麼樣的呢?是寬敞明亮的閱覽室,是一排排擺放整齊的書籍,還是WIFI、熱水的自習區……在很多市民看來,圖書館是一個看書、借書、學習的地方,如果你腦海中的圖書館還停留在此,那你真的out了!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應讀者需求,針對不同群體開設了許多個性化閱覽室和體驗式活動,圖書館功能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去圖書館已經成為很多市民的全新生活方式。

正值週末,記者一早來到長春市圖書館,雖然沒有到開館時間,但是不少讀者早早地來到圖書館門口,排起長隊等待開館。在隊伍中,天真的孩童牽著父母的手,講述著他們最近的小發現;學生群體揹著複習資料,正低頭擺弄著手機;老年讀者三五結伴,溫習著未完成的課程……他們在由無數書籍搭建的圖書館門前,準備開啟一段閱讀時光。

文獻資源含金量高 影印本可查館藏文獻

記錄社會發展的地方文獻、充滿特色的外文文獻、極具研究價值的《紅樓夢》文獻、以文庫方式精彩呈現的捐贈文獻……如同海螺裡聽得見海嘯,走進長春圖書館的特藏文獻室,你會感到往昔與今朝同處一室,那些塵埃落定的歷史,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記者瞭解到,許多珍貴的圖書和文獻以及歷史文物都是通過圖書館去保存的,長春圖書館現有合訂本報紙4萬餘冊,合訂本期刊12萬冊,中文類社科書18萬冊,自科書12萬冊。館內現有線裝書6.7萬餘冊(件),其中古籍(1912年之前)3.3萬餘冊。

圖書館文獻是一種寶貴的財富,這些承載著歷史厚重感且彌足珍貴的古籍文獻,其特有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一直是社會廣泛關注的“歷史佐證”,更關乎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時常會有讀者登門借閱。

在長春圖書館406室,24593冊(件)地方文獻將會帶你瞭解到家鄉的點點滴滴,找尋那份珍貴的記憶。在319室的報紙開架庫,你可以翻閱幾十年的老報紙,回憶當年發生在身邊的老故事,尋找自家發佈在報紙上的信息。在408室的《紅樓夢》研究室,你可以看到以採購、交換、接受捐贈等方式,蒐集到的有關《紅樓夢》文本、版本以及對其歷史背景、文學史關係和作者家世、生平、創作經歷的900餘件文獻研究資料。在501室的特藏文獻查閱室,你可以看到社會各界捐贈的近50000冊文獻,為使所徵集的文獻具有完整性和系統性,市圖書館以文庫的方式進行收藏和管理,並向讀者開放……“目前長春圖書館古籍文獻一部分已經做了影印本,還有一部分正在進行數字資源整合,原始版本雖然不能借閱,但其中的內容是可以查閱到的,感興趣的市民可以隨時查閱。”據長春圖書館典藏閱覽室主任劉彩虹介紹,圖書館長期接收社會團體或個人捐贈文獻,包括著述、藏書、抄本,以及名人手稿、字畫、姓氏譜牒、機構出版物等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捐贈者可以到典藏閱覽部辦理捐贈手續,凡符合館藏需求,入藏的個人或單位、團體捐贈,本館將開具證書,同時會將捐贈文獻登記、加工。

長春圖書館這些服務功能你知道嗎

讀者正在翻閱館藏文獻

視障群體的“心視覺” 老年讀者的“新世界”

走在圖書館裡,在文字裡乘風破浪,一路跟隨心靈的最深處,感受心與心的溫度。長春圖書館一樓的視障人士閱讀室,為視障讀者提供了盲文文獻借閱,書香“觸手可及”。醫學著作、工具書籍、月刊雜誌……不大的一間屋子明亮、整潔,室內一側擺滿了厚厚的書籍,帶有凹凸不平痕跡的牛皮紙,是視障人士指尖跳躍的文字,更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長春圖書館這些服務功能你知道嗎

視障人士正在“閱讀”盲文版《讀者》

據瞭解,長春圖書館2009年設立了方便視障讀者的閱覽室,配備專用電腦、掃描儀、盲文點顯器、語音閱讀器、多功能數字助視器等視障專用設備,可同時容納多位讀者閱讀。視障人士閱覽室現擁有盲文文獻1978冊,並定期向盲文出版社訂購新的盲文文獻,進一步滿足和豐富視障人士的閱讀需求,體現圖書館無差別的個性化服務。“我每到週末都會來圖書館,在這裡我可以安靜的閱讀。”正在“閱讀”盲文版《讀者》的周先生告訴記者:“圖書館有專門的殘疾人通道,還有殘疾人專用衛生間,可以保證我們無障礙閱讀,很多書籍都專門為我們翻譯製作了盲文版,很貼心的。”

為了更好地服務視障人群,圖書館開展了“心視覺”口述電影欣賞、“愛心幫幫團”法律講座、遠程電子文獻在線傳遞等服務,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用語言和文字的力量,讓盲人感受到光與影的精彩世界。

不僅如此,為了方便視障人士日常閱讀,圖書館還推出了“智能聽書機”,這款專門服務視障人士的設備小巧方便,可隨身攜帶,可聽書、聽新聞等,隨時隨地直連中國盲文數字圖書館,每一步操作都有語音提示。可以說是一機在手,閱讀不愁,目前市圖書館共投放“智能聽書機”800臺,如需借閱,可憑藉愛心讀者證借用。

位於一樓的老年讀者閱覽室和二樓的書畫活動室,對於老年讀者可謂是服務到了心坎裡。除了必備的閱覽桌椅、休閒沙發外,還專門為老年讀者配備書畫桌,筆墨紙硯一應俱全,老花鏡、放大鏡等用品也是隨時提供,老年讀者都喜歡來圖書館坐坐。

在原有的閱讀平臺基礎上,豐富的藝術學習和展示平臺教會了老人攝影、繪畫、書法等,一幅幅作品更是為長春圖書館打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近期開展的中老年數字課堂,就現有的移動設備進行教學,老讀者學會使用微信、淘寶,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享受人生,活動受到老年讀者的喜愛。長春圖書館書刊流通部主任陸陽介紹,通過了解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努力讓每位讀者享受閱讀,共同分享公共文化資源和成果,在“倡導全面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過程中,不落下一個讀者,帶領大家一起走向廣闊的閱讀天地。

讀書要從娃娃抓起 家長也不能放棄學習

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上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為人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於是在引導閱讀方面,不少家庭開始走進圖書館,尋找親子閱讀的新點子。

親子閱讀又稱親子共讀,就是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的方式之一。日前,長春圖書館發起了“愛貝閱讀”親子閱讀計劃,一時間吸引了不少家庭前來體驗。同時,為了給家長和孩子創造更好地閱讀體驗和氛圍,長春圖書館開設了“愛貝閱讀”沙龍活動,先讓家長學會如何與孩子更好地溝通相處,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注重家庭閱讀氛圍,營造家庭閱讀環境。在長春圖書館青少部一樓的幼兒童活動區,體驗過親子閱讀沙龍的家長,迫不及待地進入了實踐環節。

公共圖書館具有重要的社會教育與引導功能,如何開展家庭閱讀服務,發揮圖書館的優勢作用,真正為家庭教育提供資源,公共圖書館對親子閱讀推廣的作用越來越大。少兒閱覽室作為親子閱讀活動的引導者、推行者,有溫馨和諧、環境優雅、濃郁的閱讀氛圍,“少兒親子閱讀服務是引導家長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一起讀書,一起成長,引導孩子更多地去發現閱讀的樂趣。”據長春圖書館青少年讀者工作部主任於雅彬介紹,0—3歲的寶寶就可以開始閱讀了,可以在父母的帶領下讀識圖類、歌謠類、繪本類、故事類的書籍,很多家長都是通過閱讀活動才知道的。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市圖書館為孩子們準備了手工課堂、親子故事會等多種形式的課餘活動,每當課餘時間或者休息日,大朋友、小朋友在這裡其樂融融,別提多開心了。”

公益課堂增加學習動力 陪你走過漫漫學習路

圖書館的豐富館藏可以向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通過對館藏的遴選、加工、集萃,為讀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對於市圖書館的“長圖公益課堂”項目,讀者們紛紛表示大有裨益,結伴學習不會感覺孤獨,免費展廳更是讓讀者有了展示的平臺,切磋交流過程中增加了學習的動力。

據瞭解,“長圖公益課堂”的受眾群體廣泛,不設“門檻”,分為青少年培訓、成人培訓、公益流動課、課外活動4大板塊,開設朗誦、國學、攝影等課程。只要對學習的課程感興趣,就可以在網上報名預約,深受讀者的喜愛。授課教師通過社會招募的方式,免費為讀者提供課堂學習機會。

“我聽到了生命的吶喊,我聽到了遠方的呼喚……”24日上午,在長春圖書館交流培訓室,偌大的教室坐滿了人,“悅讀心語”朗誦課正在進行。讀者們拿著事先打印好的詩稿,跟著老師一起朗誦《秋天裡的中國》。朗誦過後,授課老師逐字逐句地為前來學習的讀者們講解和演示朗誦的方法與技巧,專業的知識、準確的發音、恰當的情緒,現場學習氛圍十分濃厚。市民陳先生在課後告訴記者,“真是意猶未盡啊,前段時間在電視上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就特別感興趣,想親身體驗學習,沒想到咱們市圖就推出這個活動了,我立刻拉著老伴兒過來報名。”

此外,圖書館二樓展廳常年供讀者免費使用,只要展出的作品通過審核,填表後就可以讓自己的作品展示在聚光燈下,供其他讀者參觀欣賞。長春圖書館文化項目發展部主任趙婷表示,免費使用的展廳不僅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藝術展示的平臺,同時也是一個藝術交流的橋樑,在觀展中品鑑他人也是提升自己。

長春圖書館這些服務功能你知道嗎

“長圖公益課堂”為讀者提供了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本組攝影 石天蛟

讀者借閱新通道 “U書到家”圖書直接郵到家

作為公共圖書館,向社會所有成員敞開學習大門,引導市民獲取文獻資源,是其一直以來的服務宗旨。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快遞行業的興起,長春圖書館順應時代潮流,結合讀者習慣,開展“喜閱——你選書 我採購”全民閱讀計劃。

對比傳統的到圖書館選書、借書方式,“喜閱”計劃一推出便“圈粉”無數。同線下書城及線上平臺合作,改變傳統的採購流程,讓讀者可以先一步看到心儀的圖書,只需憑藉讀者證便可在學人書店、外文書店、新華書店等7家指定書店及京東網上書城自主選書進行借閱,到期前歸還至長春圖書館總服務檯即可。這樣的借閱方式既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也是對館藏的一種補充。

與此同時,同樣受到廣大讀者喜愛的還有“U書到家”服務,讀者只需關注市圖書館的微信公眾平臺,就相當於把市圖書館搬回了家。當日,來到長春圖書館借書的錢女士,瞭解到“U書到家”活動後,現場選擇一本期待已久的圖書直接郵到家,“沒想到現在圖書館也能這麼智能,直接在手機裡選擇想要借閱的圖書,選擇下單服務,不用花一分錢,坐在家中就能體驗和‘雙十一’購物一樣服務。”錢女士說。

科技改變形式 數字化閱讀存儲量大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化閱讀成為時代新潮流,移動客戶端的完善,更是讓讀者的閱讀選擇變多。作為傳統閱讀場館的代表,市圖書館在傳統中創新,整合了長春數字圖書館網、長春市民學習空間等資源網站,提供信息檢索、數字資源遠程訪問、參考諮詢原文傳遞、知識導航和個人學習空間等形式多樣的網絡服務。

據長春圖書館副館長朱亞玲介紹,數字資源的應用,可以降低書籍的購買成本,把信息以數字化的形式加以儲存,數字圖書突破時空限制,使圖書館最大限度地為讀者服務,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讀者進入長春圖書館的官方網站,可獲取包含280餘萬種中文電子圖書、近萬種學術期刊、千餘種電子報紙、百餘萬篇博碩論文及國家標準等近2億條元數據查詢、下載及原文傳遞服務。讀者可以在家中、辦公室、宿舍以及任何配備有連接互聯網的場所查詢或獲取數字信息,不用到圖書館去,避免來回辦理借閱手續。

剛剛結束畢業論文選題的鄭同學,最近經常出現在長春圖書館309室的市民數字學習中心,“寫論文要查閱大量的文獻作為支撐,網上很多文獻都需要付費,以頁數計費花銷很大,長春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豐富,而且全部免費,我得學會合理利用,早點兒把論文寫出來。”

圖書館是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不可缺少的文化設施,對於廣大讀者來說,圖書館將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在圖書館裡可以與他人進行交流,可以靜下心來看書,未來的圖書館將會更多地激發讀者交流與分享的慾望,在傳播文化、活躍群眾業餘生活方面承擔更大的作用。長春圖書館館長謝群表示,長春圖書館將在“涵養城市文化 引領閱讀風尚”的願景引領下,秉承“公益、開放、平等、包容”的理念及“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以大開放、智能化、全天候、觸手可及的服務,提升長春市民的文化生活品質,打造城市的知識信息中心,市民的學習交流中心,百姓的文化休閒中心。

實習生 鄭婉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