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的父親是病毒學研究專家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朱素穎

<strong>“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給這個世界留點什麼東西,那他算沒白活”。這是鍾南山院士回憶父親留給自己印象特別深刻的話。簡單而樸素,卻是一家兩代人對醫學的情懷與擔當。


鍾南山的父親是病毒學研究專家


鍾南山院士,醫學世家,無雙國士,其父鍾世藩教授是我國現代臨床兒科學先驅、 病毒學專家。他創建了臨床病毒實驗室從事病毒學研究,在兒科學和病毒學方面均有突出貢獻,至今影響深遠。

1 鍾世藩教授生平


鍾南山的父親是病毒學研究專家

(鍾世藩在窗前看書)


鍾世藩,1901年5月2日出生於福建廈門的一戶貧困農民家庭,自小孱弱,五叔父鍾廣文從事中藥買賣,為其承擔了一切學費,使得他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鍾世藩在五叔父的建議下選擇了學醫,於1922年至1930年就讀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的同時獲得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35年7月至1937年11月,任國民政府南京中央醫院兒科主任。

1937年11月至1938年9月,鍾世藩隨南京中央醫院西遷,在西遷過程中曾任長沙臨時中央醫院兒科主任、內科副主任,兼任湘雅醫學院兒科教授。

1938年9月至1944年7月遷至貴陽,任中央醫院貴陽分院院長、內科副主任。

1944年11月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獎學金支持去美國進修,1年後學成歸國。適逢1946年7月中央醫院貴陽分院遷至廣州,並改稱廣州中央醫院,鍾世藩應邀出任廣州中央醫院院長、兒科主任,兼嶺南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柔濟醫院兒科主任,並開始定期組織小規模兒科學術交流活動,為廣東省兒科學術交流的肇始。


由於戰爭,鍾世藩隨醫院經歷了多次遷址,但他從未放棄醫學事業,克服種種困難,維持中央醫院貴陽分院之完整,並因此於1947年獲國民政府頒發“功在國家”獎。1949年廣州解放,廣州中央醫院被政府接管,他留院工作一段時間後卸任,仍擔任嶺南醫學院兒科教授及其下兩所附屬教學醫院——博濟醫院的兒科主任和柔濟醫院的兒科顧問。


1950年,鍾世藩擔任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第一屆主任委員,後因歷次運動影響,學會工作屢受干擾,曾被迫中止。自1953年開始,鍾世藩擔任廣州中山醫學院兒科教研室主任,負責所有附屬醫院的臨床教學工作。他將協和的“大查房”和嚴謹的治學作風移植至華南地區,建立起系統正規的兒科醫、教、研體系,培養出大批兒科人才,其中包括如沈皆平、吳梓樑、何慶蘭、廖清奎等多名有突出貢獻的兒科專家。


1979年,鍾世藩將畢生所學編寫成書籍《兒科疾病鑑別診斷》,該書對臨床工作指導性強,曾六次重印。兒科醫生在當時無特殊器械檢查的條件下,根據臨床症狀和體徵,憑藉該書可快速查找到相關疾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使患兒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在鍾世藩的主持和領導下,現代兒科學在華南地區發展壯大,成為全國兒科學三大重鎮之一,對華南乃至全國的兒科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鍾世藩持續工作了55年,直至1985年8月以85歲高齡因病退休。


鍾南山的父親是病毒學研究專家

(鍾世藩教授與同事合影 第二排左2為鍾世藩教授)


鍾南山的父親是病毒學研究專家

(第一排中間為鍾世藩教授)


2 鍾世藩對病毒學的貢獻

鍾世藩畢生從事兒科工作,同時又是一位病毒學家。早在北京協和醫學院讀書時,鍾世藩就對病原微生物學產生濃厚興趣。

畢業後在北京協和醫院任住院醫師時,他曾研究肺炎球菌的快速分型鑑定,發現用加有特異型肺炎球菌抗血清的瓊脂平板培養肺炎球菌時,在相同血清型的菌落周圍會形成沉澱環,提示細菌繁殖受到抑制,認為這是一種特異性的抗原抗體反應。用這種方法能提高鑑定肺炎球菌的特異性及可靠性,縮短鑑定時間,為當時應用特異型抗血清治療肺炎球菌感染提供了較好的診斷支持。

這種實驗室診斷方法是目前廣泛應用於臨床診斷和實驗研究的免疫單向擴散技術的先驅。


鍾世藩在美進修期間,於辛辛那提醫學院兒科研究所參加病毒學研究。病毒學在當時是剛剛發展起來的一門年輕學科,對病毒的生物學特性知之甚少。鍾世藩對病毒和細菌之間的生存關係進行了觀察研究,發現細菌對西方型馬腦脊髓炎病毒有保護作用,首次觀察到細菌與病毒混合培養時,因細菌繁殖消耗了氧氣,病毒活力反而得到保護的現象。

這一發現得到美國著名病毒學家薩賓(A. B. Sabin)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病毒學家豪威(H.A.Howe)的讚賞,認為這是一項重要發現(後來薩賓發明了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及獲得諾貝爾獎)。該論文被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兒科研究院院長魏茨(A. A. Weech)評價為一篇卓越的論文。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當時尚處起步階段,最大的阻礙是缺乏有效手段分離出病原。

能夠引起人類疾病的病毒,不一定能導致實驗室動物發病,實驗室動物感染人類病毒需要採用不同方法來誘發。

例如分離脊髓灰質炎病毒,需將有感染的物質用微小濾器過濾,濾器濾孔要求細菌不能通過,而是比細菌更小的病原體方能通過,然後再接種到對這種病毒敏感的猴子脊髓使之發病,從而得以證實。要證實是致病原,需要被分離出來的病毒能夠在敏感動物一代一代的接種繁殖,並使動物發生同樣的疾病及病理學改變。

但仍有更多被懷疑為病毒性的疾病用實驗室動物無法證實是病毒感染,因為許多病毒的寄生宿主只能是人,或者只有人被感染後才產生症狀,動物感染並無症狀出現。

此外,採用實驗室大動物分離病毒,需要不菲的財力與人力,只能限定在設備好、條件好的實驗室開展研究,不能普及於日常臨床診療。


20世紀30年代末,日本乙型腦炎病毒(以下簡稱“乙腦病毒”)用小白鼠腦內接種分離成功,為這一類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實驗室診斷研究開創了新紀元。1940年,有學者發現,將乙腦癱瘓患兒的排洩物,經處理後接種在乳鼠身上,分離出一種新的病毒,並命名為柯薩奇病毒。

乙腦病毒及柯薩奇病毒的成功分離辦法啟發了鍾世藩:如果把乙腦病毒直接接種到胎鼠上,是否也能繁殖?如果可以,胎鼠內接種或許可以成為一種新的分離手段,用於分離成年小白鼠分離不到的病毒。

1946年,鍾世藩開始飼養小白鼠,兒子鍾南山作飼養員。後因院系調整,1953年成立華南醫學院(中山醫學院前身),鍾世藩得到時任醫學院院長柯麟的支持,在醫學院紅樓頂層建立一間實驗室,摸索出乙腦病毒在胎鼠接種的技術。一隻妊娠小白鼠,每次最多可接種兩隻胎鼠,每隻胎鼠的接種量是0.03 ml。即使這樣小的劑量,由於是在不剖腹的情況下進行,接種部位不確定,導致一定程度的接種損傷,部分小白鼠或當場死亡或因傷致殘。在接種5~6天后,於母鼠正常分娩前將之處死,剖腹檢查鼠胎,發現被接種乙腦病毒的胎鼠全部死亡,而用生理鹽水作對照注射的胎鼠則部分存活。

究竟胎鼠是因乙腦病毒在體內繁殖而死還是因接種損傷而死,肉眼無法分辨。需將胚胎磨碎,製成懸液,接種至3周齡的小白鼠腦內,接種數天後如發病死亡,則證明接種液中帶有乙腦病毒。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辨別致病病毒是來自曾經接種的乙腦病毒殘餘還是在胎鼠內繁殖後的病毒?

這需要用半數致死量滴定法來進一步檢測。鍾世藩一步步摸索,結果證實,接種病毒的胎鼠攜帶的乙腦病毒量較接種時劑量大數十倍乃至上百倍,從而證實了鍾世藩的假設,即乙腦病毒可在胎鼠體內大量繁殖,理論上支持胎鼠可作為乙腦病毒分離的實驗動物。

鍾世藩將實驗結果寫成論文《試探用小白鼠作為分離病毒的動物》,發表在1958年的《中山醫學院年報》上,後又在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第六屆年會中作報告。

1959年,鍾世藩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指導他們繼續開展病毒學研究工作,其中研究生沈皆平等分別取接種了乙腦病毒胎鼠的頭和軀幹做了半數致死量滴定,證明整個胚胎組織都能很好地支持乙腦病毒的生長繁殖。

此後,鍾世藩計劃利用胎鼠繼續分離臨床疑似病毒性疾病的其他病原,遺憾的是因歷史原因,實驗工作剛開展就被迫中止,病毒實驗室被撤銷,人員解散,鍾世藩被迫中斷了對病毒性疾病診斷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臨床病毒學已經發展成為分支眾多的大學科,但鍾世藩早年對病毒性疾病在病原學診斷方法上的探索追求和開拓性工作,同他在兒科臨床工作中對疾病原因的探索一樣,不僅展現了他嚴謹的科學精神和遠見卓識,也為後人對學科的發展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strong>志謝: 鍾世藩教授哲嗣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 女公子鍾黔君女士以及其弟子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前兒科主任沈皆平教授提供本文相關史料及照片,並給予授權使用,特此致謝!



鍾南山的父親是病毒學研究專家

朱素穎

中山大學文學學士、公共管理碩士、歷史學博士、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助理研究員、中國共產黨員。社會兼職:《中國醫學人文雜誌》編委、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華科技史協會醫史分會會員、廣東省醫學會醫史分會委員。目前發表各類學術文章十餘篇,編撰書籍三本,出版個人專著一本。


欄目主持人

鍾南山的父親是病毒學研究專家

李乃適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系(八年制)醫學博士,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分子遺傳學系理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北京醫學會內科學分會委員、中國科技史學會醫學史專委會常委。


欄目主持人

鍾南山的父親是病毒學研究專家

申樂

醫學博士與理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學術兼職:國家麻醉質控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全國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麻醉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Anesthesia & Analgesia(中文版)常務編委兼編輯部主任、《中國疼痛醫學雜誌》通訊編委、《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審稿專家、《協和醫學雜誌》青年編委、《麻醉學大查房》編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