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为什么一生气就叫孙悟空为弼马温?

桃花岛建别墅


《西游记》中,孙悟空一生气就骂猪八戒“呆子”,而猪八戒一生气也会骂孙悟空“该死的弼马温”。为什么猪八戒会这样骂孙悟空呢?



首先,到天庭当“弼马温”是孙悟空不愿回顾的伤心往事。

对于爱面子的孙悟空来说,除了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是他最大的耻辱外,再来就是他被玉皇大帝骗到天庭当弼马温的不堪往事了。这“弼马温”其实就是给天庭养马的,官位极其低下。更可笑的是,当初孙悟空被骗上天庭时浑然不知,还乐滋滋的,显得无知可笑。所以猪八戒生气时叫孙悟空“弼马温”,就是要激怒他,顺便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


其次,猪八戒当过天蓬元帅,甩当过弼马温的孙悟空好几条街。

不管在智慧,还是在本领上,猪八戒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孙悟空的。唯一能赢过孙悟空的,就是他在天庭当过天蓬元帅,掌管八万水军,甩孙悟空的弼马温好几条街。所以当他叫孙悟空“弼马温”时,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心理上获得极大的平衡。

最后,猪八戒叫孙悟空“弼马温”,并不会影响他们师兄弟间的感情。

虽然说孙悟空经常骂猪八戒“呆子”,而猪八戒也经常叫孙悟空“弼马温”,但也只有师兄弟感情深,才会这样没心没肺地骂一骂彼此,且并不带恶意。反观沙僧总是毕恭毕敬地叫孙悟空和猪八戒“大师兄”、“二师兄”,反而让人觉得生分疏远了。


烟斗的传说


因为这是孙悟空最大的痛处。

孙悟空一生最大的污点不是大闹天空时,被如来设计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而是被玉帝骗去当了个弼马温。弼马温听上去好像挺高大上的,所以孙悟空开开心心的走马上任了。谁知没过多久他就知道了,所谓的弼马温只不过是一个马倌,专门养马的人。虽说孙悟空是被骗着上任的,可是这也代表了孙悟空在天庭中,在玉帝眼中的地位,所以孙悟空特别讨厌别人提起他曾是弼马温这件事情。

而猪八戒别看他只会吃吃喝喝成天睡大觉,可他却曾是天庭的天蓬元帅。从出身背景来后,猪八戒要比孙悟空高许多。

可是在取经的团队里,孙悟空已然成为了主导人员,无论是打妖怪还是搞外交请外援,几乎都是孙悟空一个人出面解决了,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这徒弟团队有孙悟空一个人就行了,猪八戒与沙僧根本是多余的。

但事实上,从猪八戒背景来看,他的本事并不一定比孙悟空差多少,更何况如果去请外援,曾经身居要位的猪八戒是乎更合适一些。可偏偏争强好胜的孙悟空硬是把这些出风头的事情给抢了去,猪八戒很是窝火也很不甘心。怎么办?打?猪八戒肯定是打不过了,那也只就出身这点事可以拿出说道说道了,而恰好这一点又是孙悟空特别在意的一点。

所以猪八戒一跟孙悟空吵架生气的时候,他就会提起叫孙悟空为弼马温,把孙悟空气得直跳脚。


悦读会


感谢悟空提问。



因为天蓬打心眼儿里看不起猴子。


天蓬与猴子出身悬殊,看不起他也能理解。原著中,天蓬和猴子的关系一直不怎么样,后期有改观,但总体来说,他们仍然是各有心思。


先说弼马温这个官名,据说(属实不属实就不知道了)在吴承恩那个时代,弼马温是指母猴月经血滴在草料上可以防止马得瘟疫。看看玉帝给猴子封官的时候,就是满满的恶意啊,极尽羞辱之能事。猴子若是不生气那就是怂,而他最生气的应该是,自己并不清楚这个官儿的意思,逢人就吹嘘,却在背地里遭大家嘲笑,真成了看耍猴的了。所以猴儿一气之下,弃官回花果山自己封了个齐天大圣。


对于正常在单位上班的人来说,自己给自己封山大王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儿,所以这件事在天蓬这里同样可笑至极。天蓬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神仙,有仙阶有地位,能力也不弱,现在却因不得已的原因,要跟这个社会混混一起共事,是个人心里都会不爽。这地位不是一落千丈,是一落万丈。以后别人看他,会把他看成是跟猴子一样的,因为他们同属一个团队。天蓬心里愤懑、不满肯定会在跟猴子发生冲突的时候达到顶点,骂他就是轻的了,要不是看猴子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说不定早就打杀他了,哈哈。



之前回答关于西游的问题时说过,天蓬能力不弱,只不过携带隐藏任务的他,必须强制弱化自己,表现出好吃懒做,没有恒心,武力值低下等特点。这些特点应该是也是让天蓬所不齿的。


在西游记原著中,猴子喊天蓬:呆子。这个词儿在天蓬心情好的时候无所谓,可是一旦有冲突时,天蓬就会回敬:弼马温、该死的猢狲等,言语当中流露出相当的不屑和厌恶。人心不平衡的时候,心里就会生出来:凭什么!?三个字。我觉得天蓬满脸鄙夷的看着猴子的时候,心里一定能扭曲出这三个字。论出身、人脉资源、实力哪一点比你这个猢狲弱,凭什么背后那么多大佬都要捧你,杀不得动不得,天天陪你们演戏,还得挑担子并且吃不饱……诶。


说到人脉资源,大家都觉得是猴子人脉是最广的,其实西游记原著中有这样几段段情节,其一:在高老庄猴子和天蓬相遇时,猴子就假扮成高翠兰,说她爸派道士和和尚来拿他。天蓬笑道:睡着!睡着!莫睬他!我有天罡数的变化,九齿的钉钯,怕甚么法师、和尚、道士?就是你老子有虔心,请下九天荡魔祖师下界,我也曾与他做过相识,他也不敢怎的我。



这段话里出现了一位大佬,九天荡魔祖师。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那就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荡魔天尊,全称真武荡魔大帝,相传他是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他曾奉元始天尊和玉帝之命镇守北方,斩妖除魔,并最终成为道教中仅次于“三清、玉帝”天尊级别神仙!实力深不可测,连西方如来都要忌惮三分,猪八戒竟说不怕他,说明猪八戒的真实身份和真武大帝至少相当,且关系好,所以不怕。


其二:乌巢禅师曾想收天蓬为徒,天蓬拒绝了。


原著中八戒道:“没事。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三藏道:“他有些甚么勾当?”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


后来他们师徒邂逅乌巢禅师,乌巢禅师说没有听说过孙悟空,惹的猴子大怒,举棒去打乌巢禅师,结果连人巢穴都打不到,实力悬殊过大。但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想收天蓬做徒弟,天蓬还看不上。



由此可见天蓬在天界混的风生水起,认识的都是大人物。而且这些大人物都很看的起天蓬,很给他面子,即使他拒绝了乌巢禅师,禅师也没有生气。一般小角色,大师主动提出收你为徒,你不感激涕零,怎么还敢轻易拒绝?天蓬的惊人出身和背景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以天蓬社会地位瞧不起猴子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他表现出对猴子是信任、崇拜,那才不符合人物设定,吴先生不可能写出自相矛盾的人物关系。


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为名著,每一小步都是经过仔细推敲,深思熟虑后才写上去的,否则后世怎么都在研究名著,若是他浅薄浮夸,也不能成为名著之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