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老家婆婆就跟你老公講這家兒子不孝,那家兒媳不孝,你怎麼辦?

蝶休花


答,一回家婆婆就跟老公說,張家兒子不孝,李家兒媳撒潑,我看是老人在是提醒你們夫妻,要盡孝,不要亂鬧。當今社會上,客觀真實的講,確實有很多不孝子孫,對老人非打既罵,特別是有些兒媳婦,你不盡孝道也就吧了,還對公婆撒野,心狼手辣,這是文明社會絕不能允許的行為,你們受過良好的的高等教育,父母靠辛勤勞動和付出給予你們,供你們上學,幫你們購房,給你們成家,看孩子做保姆,他們有罪嗎?


奇聞好奇


我婆婆倒是在我懷孕的時候真這麼說過別人家的事情,說那個老太太特別可憐,替老大老二帶大孩子,都沒人管啥啥啥的。我這人一不喜歡聽這些八卦,二不喜歡說八卦,三別跟我彎彎繞,有話直說。她當時一說我就知道啥意思,我也煩著呢,直接懟了一句,那肯定是她年輕時候做啥缺德事了,要不兩個兒子怎麼都不理她。然後我婆婆就不說話了,我就轉身回房間了


從來沒有達不到的夢想


我們家這種事,一般都是小姑子喜歡講,婆婆不當我面說的。而且婆婆很少說是非,她喜歡擺架子而已。我兩個女兒沒兒子,每年回去小姑子都跟她哥面前說,誰家又生了兒子,誰家又是閨女,誰家跟你一樣兩個女兒,誰家又笑話咱爸沒孫子……反正回老家我老公從來沒笑過,心思沉重,眼裡只有他爸爸,他爸爸強勢的厲害,村裡人都怕,家沒有家的感覺,年沒有年的味道,老公公一輩子自私只為自己想,女人在他家沒地位的


58同鎮信息平臺


覺得能聽就留下來,覺得不能聽扭頭就走。老人本來就愛囉嗦,說這些問題無外乎也就是在提示你們對他不好。

前幾年公公婆婆經常性地在我們跟前嘮叨,說誰家誰家兩個閨女,耳提面命,每天要在跟前說幾十遍,意思無外乎就是我生了兩個閨女,沒給他們家生兒子,日子以後過得肯定不好,沒閨女的家就是前車之鑑。

到後來終於有了兒子,月子裡面都沒人照顧。在颳大風,下大雨的天,偶爾做好飯,還是讓我自己下去吃,結果穿著厚衣服的我還是著了涼,月子裡面直接發燒10來天,孩子沒奶吃。

好不容易等孩子出月子了。一家人都在咳嗽,全部都是病號,小的在重症監護室住了半個多月。都是我一個人在照顧,公公偶爾會過來替換一下。婆婆走的時候直接甩給我一句,你吃飯自己叫外賣!

從醫院回去了,老大老二反覆發燒,因為他只讓孩子吃他所認為的神藥撲熱息痛,我跟他講了我小時候講故事,他覺得我又在給他找茬,整日裡在家裡指桑罵槐,到後來乾脆直接住進醫院,美名其曰被我給氣的。

兒子回來更是不分青紅皂白,狂揍我一頓。

說句老實話,我當時在孃家住了一個多月,實在想離婚。想想我跟老公又沒有多大的矛盾,只不過是這老太婆做的妖。而這兒子又是愚孝,一心聽他媽媽的話說。

後來終於分開了。但現在我只要想起這些事兒想起來要跟他共處一個屋簷下,我就氣得頭疼。這不快過年了,他們都快回來了,我又開始頭疼了。

準備大年三十回農村,大年初一在家呆一天就下來。態度不好,大年初一早上就下來。

所以說跟婆婆相處還是看他們的態度,我們沒必要刻意降低自己去迎合他們,但也沒必要高高在上,覺得不可攀附。日子是自己過的,以我們自己的順心為主。

你覺得呢?


有故事的清清


我婆婆就說,他們村的那個兒子打父母,不孝。

我就說,那那家父母肯定也大自己父母。

我婆婆說:你說的真對,這是為啥呢?這還遺傳嗎?

我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天天看他爸打他爺爺,他長大也會打自己爸爸。這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天天明天今天后天


一回老家婆婆就跟她兒子說,這家兒媳不孝,那家兒子不孝,你怎麼辦?

這個問題令我讀出了一位婆婆內心深處的焦慮。

你婆婆是很為自己的將來擔憂,怕你和老公在她不能動了時對她不好不孝。

你可以跟婆婆說:父母慈,子女自然會孝,您對我們好,我們自然會對您好,

所以您老了我和您兒子不會不管您的!

我這裡有一個年輕時特別強勢的老太太,五個媳婦全讓她得罪光了,到了她六十多歲感到體力不濟時,她才慌張起來,天天跟兒子面前叨叨,哪個哪個媳婦不孝順公婆被雷劈了,哪個哪個媳婦不孝順公婆遭報應了……兒子有時聽得不耐煩,就懟她:說得跟您以前對媳婦多好多好一樣!

有的婆婆在自己還年輕時,在媳婦兒子跟前各種作,到老了就開始心虛,怕自己兒子媳婦虐待她不問她事,有一種被迫害妄想症,所以會以別的媳婦不孝順公公婆婆為由,經常去敲打敲打兒子。





春江水月傾落星河


這樣的事情你千萬別多想就好了!

可能只是你婆婆很久沒見過自己兒子,只是想找個話題聊聊而已。估計你婆婆可能周圍接觸的最多的也就是一些人喜歡聊他家長你家短的那種,這種情況不止農村老人喜歡背後議論別人的家事,很多城市老人也一樣。

遇到這樣的事情,做兒媳的千萬不要多想給自己氣受,家和萬事興,你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婆婆,這樣的事情絕不會發生在她身上,讓她不要多想。聽到這話你婆婆肯定心裡也舒坦了,肯定也不會在你們面前再去說此類的事情了。

婆媳相處本就很難,一旦因為吵鬧就會在彼此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畢竟兒媳不是婆婆的親生女兒,婆婆也不是兒媳的親生媽媽。在我身邊婆媳因為一點小事升級成家庭矛盾的事件很多,我就拿其中的一件事情舉個例子吧!

同事小李的媽媽人很好,但是畢竟碎嘴,簡稱刀子嘴豆腐心。小李跟媽媽生活多年,也知道自己母親的脾氣,但是剛新婚後的媳婦可病不這樣認為,有時候甚至認為自己婆婆是拐著彎子在說自己了,所以一直很壓抑!

終於,在自己婆婆又一次碎嘴之後,小李媳婦再也忍不住了,爆發了,跟婆婆大吵一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最終小李跟自己媳婦還是搬出去住了,小李媳婦認為這場家庭大戰中她贏了,自己老公還是愛自己的。

其實不然,小李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他愛自己的媽媽,也愛自己的老婆。搬出去住,只是為了兩個最愛的人不要在發生爭吵了!不管誰對誰錯,最終最痛苦的那個人還是自己!

所以遇到這樣的事情,你大可笑笑不必當回事兒,因為一些小事引發家庭大戰,實在沒有必要,自己在那生悶氣更沒必要。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保持一個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年吧!

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所幫助!





幽水小築


聽話聽音,自己深思,自己撿查。一般來說:自己兒子、兒媳孝順,不會當著兒子面誇,只是在外人面前炫耀。

每年回老家,婆婆說同樣的話。就要看你們平時對婆婆怎樣,是否真的做到盡義務的孝。生活上、物質上和精神上是否過的去。是否對的起自己的良心?我們做子女的在孝順方面不能保證做的很好,但也要問心無愧。

嘴上的孝順,每個人都會說,可做起來就不盡人意。做兒子的,我想比沒有幾個不願對父母孝,可最苦惱的就是過不了媳婦那一關。當代做兒媳婦的實在太厲害了,太聰明瞭。要麼就不孝,要孝:兩邊父母都得孝。

看起來好像是有道理,但也得分情況。我認識一個做兒子的,他成長在單親家庭。母親為了他,三十多歲就離異。守寡把他養大,大學畢業娶上城裡老婆。買套月供房,也算是安了家。而岳父岳母都有退休工資,加起來每月都有捌仟元。

可每次當要拿生活費給農村的母親時,媳婦就無理取鬧。你給多少給他母親就要加倍給我父母,因為你母親只有一個人,我父母是兩個人。這不是胡攪蠻纏嗎?剛成家,每月還得還房代,搞得這個做兒子的很苦惱。所以,現在孝不孝不是兒子的問題,而是兒媳婦的問題。何時得到改變?天才知道。


勤修煉


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的不是兒媳婦要怎麼辦,而是瞭解婆婆說這些話的目的是什麼,弄清了婆婆的真正意圖再來想辦法更好。

過年回家難免會說到家長理短,婆婆說這些會不會是想讓兒子媳婦從琳達,傑克的狀態回到狗剩二妞的狀態。

父母跟孩子分開太久了,找不到共同語言了,只好找一些東家長李家短的事情來拉進彼此的距離。不孝順這件事情可能就是村裡最近發生的比較多或者鬧得比較大的事情。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想提醒兒子媳婦要孝順老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用太放在心裡。

兒媳婦也不要太多心,畢竟你們在老家的時間並不長,合得來就多說幾句話,合不來就少說幾句,就當做給老公面子了。




蒜瓣姑娘


聽聽,再聽聽,百聽不厭!農村現在條件也不錯了,不孝順的人有,但也不多了。偶爾幾個做了“典型”,成了故事,成了笑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